风,吹开了我记忆的窗口

清泉

<p class="ql-block">  风,吹开了我那记忆的窗口,一九六八,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我把我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老部队的那次神圣使命;风,吹醒了我激情的梦,一九六八,我把我的热血和汗水,洒在了异国他乡的山水之间;风,吹灵了我对那种特殊味道的嗅觉,一九六八,我把丹漆青墨,泼洒在他国的深山丛林;风,吹痛了我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一九六八,我把那年最后的墨迹,留给了我和战友们永远不能忘怀的烈士英灵!</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我刚满二十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在这一年,我随我的老部队高炮66师,跨出南国大门援越抗美。我和战友们同样是参战,但对我来说有点与众不同,我除了完成作战任务,还把大量精力用来写字上。赶上那个年代,铺天盖地的大字到处可见,我因为写得一手漂亮的美术字,真是大有用武之地。为了更好的发挥我的作用,出国前连队领导把我放到连部文书的位置上。我在师直通信连,所以后来写字不仅仅在连队,还写到师机关去,留下的那些记忆,我感到特别的自豪和难忘。</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文化大革命”最沸腾的年份,国内的“红海洋”也带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战地,处处大彩门、“忠”字栏,山壁上用石子拼起来的大型标语随处可见。刚进入战地,作战任务特别紧张,为了鼓舞士气,我的写字任务也一个接着一个。先是把竹林下连部门口的那个大彩门重新修整,接着“忠”字栏换新,我忙完了连部的,还要帮助炊事班,驾驶班进行“忠”字栏美化改造工作,常常忙到深夜。我还要编印战地小报,因此,在连部我的行李最多,油印机,油墨,油漆,纸张,钢板,份量很重。写室外大型标语,需要油漆,红的,黑的,黄的,都是当时的流行色。刻钢板是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现在的青年人可能已经不知道刻钢板是怎么回事了。那亇时候油印文件材料,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铅字打印,几千字的字盘要熟记每个字的位置,才能打得快,蜡纸是蓝色的,打错了可以用修正液修正,这种形式适合打印文件。叧一种是钢板蜡纸刻印,八开纸大小。这种形式适用于印制小报,但刻蜡纸的时候一点不能出错,否则修改很麻烦,效果也不好。刻印一期小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刻钢板吱吱啦啦的声音,从我的手下发出,有节奏,有规律,每出一期小报,我特别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我后来写字写到了师部机关,常常接受到一些特别的任务。进入战地后不久,我就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要迎接祖国春节慰问团的到来,指挥部前面的大彩门需要修整,师直工科一个电话把我招去。彩门修整容易,找几个人帮忙,很快搞完了,但上面的横幅标语和两边的对联需要重写,而且只能在当天完成。这下难为了我,因为写露天标语要用油漆,而且要先在竹板上刷底色。那个时候的油漆干起来很慢,一般情况下第一天刷底色,第二天写字,可现在不可能等到第二天,只好不等油漆干就写字,这样写需要有很好的基本功,因为没有办法打格子,只能直接写,搞得我浑身都是油漆。好在任务完成了,领导很满意。我也因此出了名,写字任务一个接一个,干部科抽我去抄写参战人员花名册,宣传科让我去帮他们写会标,我成了师机关的香饽饽。</p> <p class="ql-block">  那年的中秋时节,我接到了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写字任务一一重新布置支队(师)指挥所。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变化很快,原来指挥所里面的许多标语口号已经过时,几乎全部需要更换。其实那个时候连领导为了让我得到带兵的锻炼,安排我下去当班长。我所在的班担负着保障维护好几条通往大队(团)的有线电线路,任务很重。但上面要我去完成那些额外的任务,我也很为难。我至今还特别感谢我们班的那些战友,尤其是那几个老兵,他们懂得我去做这些事的重要性,所以处处为我着想,让我特别省心。有任务了,夜里要查线了,都抢着去完成。布置指挥所要出入那个保密性很强的坑道,但领导对我特别放心,他们给值班人员交代了,我什么时候都可以出入,不用请示。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二十来岁的小青年什么任务都敢接,什么地方都敢走。夜晚从那个坑道出来,山凹里一片漆黑,有时太晚了,住在旁边的战友们都睡了,看不见一点灯光。好在是中秋时节,月圆高照,走得还放心。但见到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常常站在那个小友谊桥上,听着溪水声,望着朗朗明月。但这一切妨碍不了我完成任务的决心。我终于完成任务了,就在国庆的前夜圆满完成了任务,首长们很满意,我也特别的开心。</p> <p class="ql-block">  写字写到让我刻骨铭心的是那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距我们撤离回国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是我把墨迹留在那儿的最后任务。对于这一件事,要是没有我那几本战地日记,可能永远无人知晓了。我根据日记记录,反复回忆,才想起当时的情景。十二月二十号,我们班的战友告诉我,上级通知我第二天上午去特务连,具体什么事不清楚。对于上级的通知我从不含糊。第二天我早早的来到特务连,印象中是特务连的指导员给我传达的任务。原来让我写烈士墓碑文。碑石是从国内运来的花岗岩石材,摆放整整齐齐的一大片。他告诉我,这是我们支队牺牲的烈士墓碑,让我按照格式将烈士的名字写上去,然后交给工兵排把碑刻出来,任务要求很紧,让我抓紧时间写。对于这样一项任务,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多么的重要,由我来完成是对我多么的信任。可惜我们大家都忽视了,当时要让师新闻干事拍张照片,有多么的弥足珍贵。我记得,我用了一天半时间写完了全部十七块碑,写得多么的认真,没有哪一次写字让我那样刻骨铭心!后来据有的战友给我讲,中越关系正常化以后,越南政府已将牺牲在那儿的中国军人烈士墓地进行了重建,有了庄严的烈士陵园,但为了保留一点原貌,原来的墓碑都被留了下来。我很自豪,我很欣慰,我为我们老部队这次神圣使命,完成了我神圣的任务,那些神圣的名字,刻在了烈士们的墓碑上,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作者像(作者:俞达祥,昵称:清泉,时任高炮66师通信连文书、斑长)</p> <p class="ql-block">作者的战地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