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丰收的六月,仲夏之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浓绿和火红。空气中散发着桃李和艾草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一个有故事的节日――端午节到来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楚国战败,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尽了,老百姓用饭团和鸡蛋等食物丢到江里,给屈原填饱肚子,但后来发现,饭团和鸡蛋经常被蛟龙和鱼儿吃了,他们就用竹叶包住饭团,外缠彩丝,就是我们现在的粽子。</span></p> <p class="ql-block"> 粽子有着这么悠远的历史,味道又让人回味无穷,所以今天我们就要尝试做粽子,我先用竹叶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装米进去,接着,我装剁肉时,忽然发现米少了一半,妈妈说:“一定是这个粽子的角留有缝隙,米从缝隙里溜了出来。”我往粽子里一看,里面果然有一个“鼠洞”,我急忙把粽子“拆了”,重新组装,按着妈妈说的方法,我终于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最难,也最考验人的耐心的一步了――捆粽子,我自信满满地说:“我来,我来”!但很快,我就开始手忙脚乱,我拿着麻绳东绕绕,西绕绕,可一松手,麻绳马上就“松绑了”,我心里很着急,只能求助妈妈,让妈妈帮我托住,我小心翼翼的绕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又打了一个蝴蝶结,终于把一个可爱的棕子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 赛竹筏是迎接端午节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今天在我们石林的黄家庄举行了首届赛竹筏活动。共有12个队参赛,赛程全长200米,以四人为一筏,两筏为一组进行比赛。</p> <p class="ql-block"> “咚、咚、咚、咚!”,是“赛竹筏”开始啦!一阵阵鼓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选手们都争先恐后,可还是有一队由于太过紧张,出了个小意外――快到终点时,一个选手重心不稳,一下子就把头插入了水中,竹筏因为两边重量不一样,一下子就翻了船,那些选手都成了落汤鸡,十分尴尬。</p> <p class="ql-block"> 返回途中,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舒畅,我坚信,今年一定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