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插图问题,引起了热烈的社会讨论。我不想议论,让子弹飞一会儿。我基本上属于语文老师,一向不怎么关注数学教材,问题爆出之后,才去看了看数学课本。真的是很辣眼睛。如同一位主播所说,这不是艺术风格或者艺术水准问题,就是单纯的坏。</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代教了小学三、四、五、六各年级的语文。认真地阅读了教材,现在我把我发现的一些问题和建议提出来,希望各位老师教学中加以留意。不足之处,也请诸君多多指教。</p><p class="ql-block">1、三上第二单元,P15,南宋叶绍翁《夜书所见》。</p><p class="ql-block"> 第三句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注“挑”读“tiǎo”,释为“用细长的东西拨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的格律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挑”在这里应读平声,否则就与后面的两个入声字“促织”都成了仄声,这是不符合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的。我猜注者可能是受了斗促织时用须发“挑逗”的影响而致此误失。</p> <p class="ql-block">2、三上第八单元,P102,第24课《司马光》。</p><p class="ql-block"> 释“一儿登瓮”之“瓮”为“口小肚大的容器”。第二版《汉语大字典》、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皆释为“一种盛东西的容器,腹部较大”,未言其“口”,不知注者说“口小腹大”有何出处。倒是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瓮者,罌之大口者也”。参考文意,应以“大口”为宜,“口小”的话这个小孩就不会那么容易“足跌没水中”了。</p><p class="ql-block">3、三下第一单元,是“春景”主题的古诗单元,第三单元是“传统节日”的古诗单元,包含《元日》。寒假开学,春节刚过,春景未著,所以这两个主题不妨换一下顺序,以与各自的时节相应。</p><p class="ql-block">4、三下第二单元,P16,《守株待兔》。“身为宋国笑”的“身”失注,应注为“自己”,这是“身”字很常见的用法。</p> <p class="ql-block">5、四上第三单元,P34,《暮江吟》。</p><p class="ql-block"> “半江瑟瑟半江红”,注释说“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瑟瑟”是古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为“玻璃瓶”,一般为蓝绿色,所以唐代以来,汉语用“瑟瑟”代指碧色宝石或碧色,就如“素”是未染之丝,代指白色一样。《暮江吟》中的“瑟瑟”不是“形容”,而是借代,用“碧色宝石”代指“绿色”。“瑟瑟发抖”的“瑟瑟”才是“形容”。</p><p class="ql-block">6、四上第三单元这一课,把写秋江晚景的《暮江吟》,与蕴含哲理的《题西林壁》和《雪梅》不怎么搭。可以把《暮江吟》移到秋景单元中,另补入一首哲理诗,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之类。</p><p class="ql-block">7、四上第四单元,P48,《盘古开天地》。</p><p class="ql-block"> 袁珂先生是研究神话的专家,但他整理的这篇课文有未尽合理之处。天地混沌一片,万八千年而生盘古,那“身边有一把斧头”是谁给他制作完成又放到他身边的?在袁先生整理的《中国神话资料粹编》中,早期材料根本没有提到“斧子”,直到“盘古”下最后一条,明代的《开辟衍绎》才说盘古“左手执凿,右手执斧”去开天辟地。如此晚的材料,已经没有文献价值,是后世的艺术加工。这则神话我教学生学习的时候,就用了《艺文类聚》中最早的文言材料:</p><p class="ql-block">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p> <p class="ql-block">8、四上第七单元,P94,《凉州词》。</p><p class="ql-block"> 诗中“欲饮琵琶马上催”,注云“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琵琶”是唐代很流行的乐器,只用于伴宴“催饮”,不会用作催人出发的“号角”。2000年到敦煌游玩时,就琵琶与战鼓同莫高窟一研究员进行了讨论,亦认为敦煌当地琵琶催饮。这属于学术见解不同,可以继续讨论。</p><p class="ql-block">9、四上第七单元这一课,前两首是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最后一首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编者大约是觉得,三首诗都与战争有关,但两首是边塞诗,后一首是讽刺诗,也很不搭调。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这三首诗内容、主题、知名度、写作水平都很接近,不少诗选都放在一起。清代潘德舆的《养一斋诗话》,已经把这三首放在一起讨论;施蛰存先生《唐诗百话》,沈祖棻先生《唐人七绝诗浅释》也都归入一篇之中。</p> <p class="ql-block">10、四下第一单元,p3,《清平乐·村居》。释“最喜小儿亡(无)赖”的“亡赖”为“顽皮,淘气”, 这是毫无道理的。</p><p class="ql-block"> 赖,从贝剌(lá)声。本义是钱财的赢余。 能赚钱则生活有保障有“依靠”。“无赖”则物质上“没有依靠”,于是坑蒙拐骗偷抢,不择手段谋取好处,人就成了“无赖”。</p><p class="ql-block"> 如果精神上“没有依靠”,就是“无聊″。"赖”,“聊”是个虚词,可以省为“无赖”或“无聊”。这里的“无赖”应是“无聊”之意。因为两个兄长都把活干了,他无所事事,就憨憨地趴在池边剥莲蓬吃,让作者觉得他可爱。这哪有什么“顽皮”“淘气”的表现?我给学生讲为无聊,希望考试时标准答案莫为"顽皮,淘气″,应加上"无聊″。</p><p class="ql-block">11、四下第七单元,P100—101,《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可以说毫无关系,硬给拼成一课,不知意义何在。倒不如像其他许多诗篇一样,打散了去给排版做补白。《芙蓉楼送辛渐》,可以和四上补白的《别董大》,五下补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六下附骥的《送元二使安西》等篇目组成“送别”主题;《塞下曲》的“月黑”“林暗”两篇都可以选,和另外的边塞诗组成同一主题,如许浑的《塞下曲》;《墨梅》可以和《惠崇春江晚景》《墨竹》等组成题画诗。总之可以组合的方式有很多,这样硬凑,显得太不用心,也不符合单元化教学的宗旨。</p> <p class="ql-block">12、四下第七单元,P102—103,《车胤囊萤》《铁杵成针》是传统的“勤学”故事,其实不如加上“孙康映雪”苏秦“悬梁刺股”一起学习。</p><p class="ql-block"> 但《囊萤》《磨杵》都是假故事,真鸡汤。萤火虫装在囊里能不能照明,康熙皇帝曾经做过实验,抓了一百只装来,都不能辩识字画。老人家有这铁杵,去找铁匠换根针好不好?真正的勤学,是要激发起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学其外在行为。这些鸡汤肤浅又虚假,只有说教作用。各位,我们中国的孩子们缺的是勤奋吗?我们是“勤奋”过头了。</p><p class="ql-block"> 讲勤学、读书的古诗有很多,也可以放在这个单元,为什么要放前文所述的这样一个杂凑古诗单元?P133,“日积月累”都是讲勤学的,为什么放在童话故事单元,而不移到这一单元之下呢?</p><p class="ql-block">13、五上第三单元民间传说,有《牛郎织女》两篇,同学们对牛郎偷织女衣服的事情,非常愤愤不平:中国人会干这事?外国人都好?我认为这是正确的价值观,民间传说不无鄙俗之处。我用了简明的文言来让学生学习,就清朗的多:</p><p class="ql-block">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七月七日夜)相会。——《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小说》</p><p class="ql-block"> 这里花了较多篇幅讲了“牛郎织女”传说,“日积月累”部分还有《乞巧》一诗。可以和六下的《迢迢牵牛星》一起协调。六下第一单元是“民俗”主题。《迢迢牵牛星》纯是传说,基本不涉及“七夕”的民俗内容,可以移到“传说”单元。这个地方的《乞巧》是有民俗活动的,可以移到“民俗”单元。</p><p class="ql-block">14、五上第四单元,P52,《少年中国说》的节选,文采飞扬而内容空洞,只适合舞台集体朗诵。</p> <p class="ql-block">15、五下第四单元,P5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一句,释“胡尘”为“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胡尘”是诗词当中常见的词汇。北方的游牧民族胡须发达,故中原汉人称之为“胡”;胡人骑兵常常侵扰中原,他们扬起的尘土就是“胡尘”,所以“胡尘”代指外族的侵略。</p><p class="ql-block"> “胡尘”也可以指“胡地的风沙”,但这个用法比较少。北宋王朝被金朝的铁骑踏破灭亡,丧失大片国土,民众处在金兵的蹂躏之下,是为“胡尘”。“金统治地区的风沙”是个笨拙的解释,代指“暴政”,就更牵强了。这个问题,稍微抄一下诗词的工具书就可以。</p> <p class="ql-block">16、六下,第五单元,P77,《两小儿辩日》中,“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句,释“盘盂”为“盛水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真是信口胡扯。“盘”和“盂”是常见的器皿,盘浅盂深,都是圆形。我想请编者,给我找个方的“盂”来我开开眼界。况且这里是在讨论太阳的形状,再怎么比喻喻体都应该是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吹毛求疵的问题,有些的确是“错误”,有些是可以探讨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必太过在意。因为语文教材和语文课,能够带给同学们的人文滋养是非常有限的。课本编得再完美,课程上得再精,也是远远不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要靠深入的观察、思考。</p><p class="ql-block"> 但是既然有“课本”这个东西存在,就努力把它编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