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语“事不过三”想起

医中壶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宅家看书看到事不过三的成语,让我想起了很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过三的事情。记得当年当住院总医生的时候,科室主任陆书昌教授跟我谈话:“这一年的住院总医生培养由我来带你,事先我们约法三章,每一病种的手术,我带你做一台,第二台你当主刀,我当你助手,第三台你带下级医生做,我在台下看着。如果是考核不合格,我再带你做一台。如果还不行,我的带教就结束,不继续往下带了,往后就靠你自己去慢慢摸索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下来,从扁桃体摘除术开始,一直到喉癌根治术,几乎当时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手术都在这一年里被我遇上,就连比较少见的上颌窦癌需行上颌骨全切术的病人都遇上二例,基本上全部达到陆书昌主任的要求,完成了考核任务,并放手将与神经外科合作开展的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交接与我。想想那一年住院总医生,每次手术前一天自己会拿着手术图谱去解剖实验室对着尸头熟悉一遍局部解剖学,了解第二天手术中要注意的解剖要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习惯是在当住院医生的第二年养成了的,记得是85年的下半年,那天是一台上颌窦根治术,是跟陈楚缨教员(当时还是主治医师)的台,二个人在洗手时,陈教员突然问我:“上颌窦根治术应该怎么做?”还好,我手术前一天晚上已经将手术学看过一遍,我就将上颌窦根治术的手术步骤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陈教员听完后说:“那待会这台上颌窦根治术你来当主刀,我当你助手,帮你拉钩。”我当时听了有点傻眼了,这上颌窦根治术是我们当年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第三年才能上手做的手术,当时我才住院医生刚过一年,所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思想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洗完手术上手术房间里,陈教员真的把主刀位置让给了我,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上台后发现能把手术步骤背下来与实际操作上手完全是两回事,但一步一步还是做下来了,只是在下鼻道开窗做对口时非常别扭,半天找不到位。手术虽然磕磕巴巴顺利完成了,陈教员待手术完了说做得不错。晚上到家后再拿手术学一步一步回想白天操作过程,就是没有弄明白为什么打对口那么别扭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二天正好去给李宝实教授家里送氧气,我把氧气瓶搬好后,与往常一样坐下来与李伟教授(李宝实教授的儿子,也是我科的教授)交流一会,我就将前二天做的上颌窦根治术打对口的疑惑讲给他听,他说:“你是手术学和解剖学没有看明白,你看解剖学上把上颌窦比喻为一个立方体,以为上颌窦腔就是个立方体,其实上颌窦内侧壁与前壁之间不是直角,而是锐角,而且上颌窦内侧壁还向窦腔内膨出,如果你前壁窗尖牙窝开窗后尽量向内下侧扩大,这样与内侧壁就很近,下鼻道开窗就十分容易了。”这个时候坐在一旁书桌前看书的李宝实教授说了一句改变我一生的话:“解剖是一切外科手术的基础,耳鼻咽喉科尤其如此!”李伟教授说:“对,回科里到解剖室去把上颌窦解剖做一下就明白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科里我就去解剖室拿着尸头骨就把上颌窦几个壁的解剖搞清楚了,从此发现学解剖光靠背书不行,一定要拿着书对着标本学,从此以后,每做一次新的手术前我必定会去解剖室做一次解剖,把手术中需要了解的解剖关系搞清楚。等到我带自己的学生时我也是同样的要求:任何错误不能重复犯三次,犯一次帮你纠正过来,第二次如果仍然犯同样的错误,再给你作一次纠正,如果第三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那我就不会再帮你指出来了,也不会再教了,“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语“事不过三”有几重意思:一是讲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认为做任何事情如果三次不成功,那也就基本不成。而这个成语的出处最早见于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常言道,事无三不成,你进洞两遭了,再进去一遭,管情救出师父来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想起当年陆书昌主任对我的要求也是只教二次,第三次还不行就没有第四次了,后来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同一错误只能犯二次,第三次再犯就不再指出来了。这些都是“事不过三”在日常生活的体现,其实还有好多与“三”有关的事和话,比如前面讲过的“约法三章”,还有“无三不成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平常这样行事,但到底是什么道理呢?今天看到《易经》的起源似乎明白了这个道理。当初伏羲氏创《易经》画八卦时为何只画三爻卦?相传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畜牧时期的开创者,那时候还没有文字,伏羲氏起初画卦时,可能只是为了方便记事,也可能与创造文字有着何种密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先一画开天,用最简单方便的“一”,代表万事万物的根本,代表太极,宇宙万象错综复杂,变化无穷,而且永不停息。控制宇宙的机制,必须十分单纯而简易,否则无法达成这样的功能。然后分阴“--”分阳“一”,告诉我们一切都出于阴阳的互动和变化。他把阴爻和阳爻,两两相重,造成老阳(=)、少阴(=)、老阴(=)、少阳(=)四象。再进一步,画出天(☰)、地(☷)、水(☵ )、火(☲)、雷(☳)、风(☴)、山(☶)、泽(☱)八卦。那么当时伏羲氏为什么不继续画四爻卦、五爻卦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当时他发现抬头看到天,低头看着地,而天地中间有以人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已经能包罗了。三爻卦的上爻是表示天,下爻表示地,中间那一爻表示人,构成了天、人、地三才,只可能就是伏羲氏当时认为的宇宙的三个主要元素。这又与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不谋而合之处,但其实老子的《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也是来源于《易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为什么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或者说“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无三不成理”呢?这与一句古话有关“阴阳循序渐进的彼此消长互相融合谓之太极”这两句话形式上其实是一样的。我们从中至少可以看到这样几个东西“矛盾”、“循序渐进”、“消长与融合”!“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无三不成理”这句话首先比较直观可以看到的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自然的一个基本规律。如果把其中的“一、二、三”看成是数字,那恐怕是无法理解这句话。“一、二、三”实际上可以代表任何东西,比如“一”代表“对”,“二”代表“错”那“三”是什么?“不对也不错”或是“即对也错”(这两说法是同一个意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是“好、坏”,那“三”就是不好也不坏,没有好也没有坏等。凭什么“三”可以这样解释,因为“不好也不坏”类似这样的说法饱含着千变万化种可能性,这正好与“三生万物”相吻合。 这句话的真正用意是想传述一种方法——“既然有千变万化中可能,那就只能有什么样的变化用什么样的对策了,不可一概而论。”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进一步举例“无三不成理”就好比告诉我们:不能体会和应用“不对也不错”“不好也不坏”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就不能做到或达到真正的“理”,而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爻卦一共三爻,不是阴多阳少,便是阳多阴少,很容易变化。三爻卦告诉我们:“无三不成理”﹣只要二入众”,通过“约法三章”,加上凡事“三思而行”,必能“三年有成”。事不过三,三爻卦足矣!这个就是宇宙的规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