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研修」

张弛有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让真情自然流露</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六下第三单元习作指导课</span></p><p> </p><p>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读不写是不行的,其结果是眼高手低。只懂写作理论还是写不出好文章来,正像一个只懂得骑脚踏车理论而实际不会骑车的人一样,硬上去也是要摔下来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教材解读</b></p> <p>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表达真情实感”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了解如何表达真情实感。</p> <p>  《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精读课文定位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总结、提炼出表达真情实感的具体方法;“初试身手”让学生学会运用融情于景的描写方法;“习作例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学习如何表达真情实感;最后安排的“习作”旨在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通过写一种印象深刻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教学设计</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三、教学反思</b></p> <p>  习作单元的特殊在于它集合一个单元的力量来指向表达,落实运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表达素养。所以,设计本课时,我从单元整组教学的视角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推进。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从三年级起,大致经历了“表达快乐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表达人物的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过程。因此,在指导本次习作的过程中,如何把情感的变化写清楚是本节课重点指导的内容。</p> <p>  教学中,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再次感受作者如何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表达“我”的心情变化,让学生借助表格在梳理印象深刻的事情经过中体会自己心情的变化。这就为后续表达提供了可见的思维路径。</p> <p>  在指导如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流露时,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几篇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体会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指导学生把情感融入事物、景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之中,然后让学生尝试综合运用各种情感表达方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融为一体来进行写作实践。</p> <p>  习作环节,教师变身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一起同堂习作,安静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p> <p>  本节课,学生基本能选择合适的内容,用上学过的方法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把情感变化写清楚。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展示评价习作片段时,学生评价角度单一,不能结合同学文章从表达情感的角度进行评价。所以,如果设计时,增加一个评价表,把评价内容细化,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自评和他评,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习作方法。</p> <p>  “读中学写,读写结合”需要以文本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揣摩、品味、体验、感悟、探究为手段,用师生自己的心智和独特视角去积极发掘文本中“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张金辉</p><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吴伟</p>

表达

习作

学生

情感

真情实感

精读

课文

单元

教学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