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0年4月28日 晴 </p><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就喜欢骑车到处转转、看看……。本人喜欢历史,喜欢探幽访古。“凤凰台”历史悠久,在济宁名气不小!早就有心前去游览访之。由于此地处于郊区、路程较远,一直未能如愿。今天决定骑行单车去那里转转,瞧一瞧……。</p><p class="ql-block"> 济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夕照”,指的就是我要去的“凤凰台”这一处景点。</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台”位于济宁市西北凤凰台村,京杭大运河北岸不远处。《济宁县志》记载:“凤凰台距城八里,周一百四步,台二层,上层高三、四丈,下层二丈奇,上锐下宽”。凤凰台所在的任城区南张镇,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早在商周时期可见中华文明之光。据考古调查发现,在凤凰台遗址上,十几米高的土层堆积中,蕴藏着丰厚的古代遗存,底层属“龙山文化”的遗迹,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 整个遗址为台形高地,高出地表10多米,底部直径为80米,顶部较开阔,直径40米,分上、中、下三层,底宽上窄逐层递减,北有石阶可至顶端,周围皆用砖石垒砌而成,西南亦有石阶曲径而上可通顶部。</p> <p class="ql-block"> 北宋初,开挖赵河时,该地正当河道转弯处,又复土加高。因此台三面环水,荇蓼野花杂草丛生,风景宜人,人们叫它“风花台”。以后人们又在台上种植树木,松柏挺拔,郁郁葱葱。到了南宋时,有道士在台上建寺居住,常有绚丽的珍禽异鸟飞来栖息树上,传说凤凰曾飞来台上,至此,才称为“凤凰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南宋到明代,凤凰台都有修建,到了清代光绪年间,募捐集资,大兴土木,修整有序。总体建筑似凤凰,结构以旧时的“三纲”、“三光”、“五行”、“两仪”、“四象”、“八卦”而建成。并以此累计砌成三十六级石阶,意为三十六天罡。石阶顶门楼为凤头,左右有两块出水石为凤耳;门楼南三米处,东有鼓楼,西有钟楼为凤眼;大殿为凤背,翠绿林木为凤身,殿后一片紫竹林为凤尾,东西两庑建筑为凤翅,鸟瞰俯视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台上还有明代万历年间运河总漕刘东星创建的观音庵,重檐双脊,覆于琉瓦。台上殿宇共二十四间,僧舍十余间。寺院内还有明、清雕龙石碑十余块。殿内正堂供有檀木精雕祥凤一只(现保存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两庑还塑有彩色神像,雕梁画栋,辉煌壮丽。</p> <p class="ql-block"> 宋、元、明、清以来,凭运河水优势,经贸繁华,南北商贾云集,东西贩运辐辏,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正逢观音圣诞,“凤凰台”庙会,更是热闹非凡,成为鲁西南春会之首,繁华景象达数百年不衰。在凤凰台北面18米处,还建有戏楼一座。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周围群众敲锣打鼓都来“朝凤”、看大戏。农历二月十九至二十一日3天香火大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4年殿宇拆毁,砖瓦石碑改建学校。</p><p class="ql-block"> 1973年文物普查时,通过断崖剖面可见商周文化层,内涵遗物比较丰富。</p><p class="ql-block"> 1985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领队培训班在此进行了实地考古发掘,出土近300件文物,现存于省考古所内。</p><p class="ql-block"> 2005年重建, 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时,途经此台,曾驻跸于此,为胜景所动,即兴吟得《凤凰台》七律一首:</p><p class="ql-block"> 台高数仞凤凰来,身入云天石磴开。</p><p class="ql-block"> 岚气拥时平殿角,烟波阔处绝尘埃。</p><p class="ql-block"> 西连山势窗飞翠,南听渔歌月满怀。 </p><p class="ql-block"> 莫负凭栏霄汉伴,湖光山色任徘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十年动乱期间,凤凰台也没能逃脱厄运,树木被伐尽,殿堂与戏楼被拆散砸毁,古貌荡然无存。庆幸的是国家近年来又投入巨资,重建了凤凰台。</p> <p class="ql-block"> “凤台寺” 位于著名古迹凤凰台之上。凤凰台是一处融汇始祖文化、佛教文化和运河文化为一体的著名古迹,明朝天启年间运河总河军门刘东星提倡在凤凰台上修建观音堂,后更名为凤台寺。近年来,凤凰台经过重修之后,凤台寺也焕然一新,越发的雄伟庄严。</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台”又名“风化台”,为凤姓教化之台,是远古时期的先民祭祀太昊伏羲的地方。经近代专家考证,确定为“太昊祭祀台”。</p><p class="ql-block"> 伏羲又称太昊,为风姓,古代“风”、“凤”乃同一字,史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有济之祀”。任城是四个风姓古国之首,李白在《任城县厅壁记》中说:“青帝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故里”。</p><p class="ql-block"> 太昊被后人尊为“青帝”,与女娲氏、神农氏并称为“三皇”,同时又是“三皇”之首,生活年代在炎帝和皇帝之前,所以堪称华夏文明的始祖。</p> <p class="ql-block"> “凤台夕照”指的是晴朗天气观赏夕阳下的凤凰台。此时霞光满天,万道金光映照着高大巍峨的凤凰台,使凤凰台更加显得庄严、静谧和温馨。</p><p class="ql-block"> 古人描述“凤台夕照”这一景观,则是说站在凤凰台上“每逢清明、白露节,日夕时,日影照北城;芒种、小暑节,日影照南城。”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5年国家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建凤凰台寺庙,寺内东南方向建有一座凤凰亭,亭内有一只檀木精雕凤凰,距资料显示此凤凰高1.62米,重达600余斤是国内至今为止最大最重的檀木精雕凤凰。寺内还有2棵菩提树婷婷玉立宛如2把伞立在那里,菩提树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给幽静寺院增添了一丝生机。</p><p class="ql-block"> 经过重修后的凤凰台还原了它的历史原貌。整个建筑风格就像一只张开翅膀的凤凰坐落在凤凰台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