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一份温暖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都是从相遇开始,</p><p class="ql-block"> 这份美好的相遇,</p><p class="ql-block"> 关乎孩子、关乎家长,</p><p class="ql-block"> 关乎彼此之间的教育梦,</p><p class="ql-block"> 踏着夏天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共赴幼小衔接之约。</p> 相约云端 衔接共育 <p class="ql-block"> 风暖人间草木香,一笺清浅入夏来。踏着夏天的脚步,伴着粽叶的清香,这个夏天又有一群小可爱即将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p><p class="ql-block"> 幼儿转变成小学生,是幼儿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是幼儿在人生的长坡上继续前行的里程碑,在这个转折点,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家长需要关注的是什么?科学的幼小衔接应该是怎样的?为了解答家长心中的困惑和疑问,也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宣传科学幼小衔接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 白山市第三中学小学部结合江源区教育局《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小学入学教育指导要点》精神,携手三中学区九所幼儿园组织一年部教师团队开展了幼小衔接线上家庭讲座活动。</p> 诚挚邀请 名师助力 <p class="ql-block"> 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角色的转换与挑战,更是一种全新的旅程与体验,学习任务量增多,时段区分明显,学习内容与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助力幼儿形成基本能力和责任感,减小幼小衔接的“坡度”。我校通过年部主任在各年级充分调研后,对问题和建议结合各自的教学体做了梳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问题一: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它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结束,又是小学教育的开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p><p class="ql-block"> 幼儿教育除了启蒙教育以外,还包括儿童的生活照料和养育,承担了一部分的家庭责任。而小学教育则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p><p class="ql-block"> ——副校长殷凤叶</p><p class="ql-block"> 问题二:您觉得小学和幼儿园衔接最大的难点在哪里?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最困难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最大的难点是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需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规则意识等。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最困难的是主动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常常不知道主动、独立完成任务,不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教务处于洪波主任</p><p class="ql-block"> 最难的是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因为他们对学习缺少计划。幼儿园里生活上遇到困难都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更加独立了,像记录作业、准备学习用品等都得靠孩子自己。丢三落四、毫无头绪、欠缺条理性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三年部于利红主任</p><p class="ql-block"> 问题三:在幼小衔接这项工作上,您有哪些好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任务意识。任务意识强的孩子,目标明确,碰到困难努力克服,做事有始有终。就像语文学科,课前我们都会布置预习任务,需要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用老师教给他们的预习好方法,标一标、圈一圈、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有计划地完成课前准备。如果孩子每堂课都能按步骤坚持做好这件事,相信对学好语文大有帮助。</p><p class="ql-block"> ——四年部贾瑞花主任</p><p class="ql-block"> 以一年级学生举例。他们经常会出现“落东西”“学习用品放置散乱”等情况。家长可以设置“收拾书包”的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首先,提出“做一个书包收拾小达人”的任务;其次,和孩子罗列书包收拾清单,包含课本、练习本、文具、水杯;第三,开展收拾小书包等亲子互动,形成直观的样例;第四,打卡鼓励,如:设计打卡清单,每天睡前收拾书包、完成打卡;第五,家长可以用拍照、视频等形式记录孩子的打卡过程。</p><p class="ql-block"> ——二年部杨梅主任</p> <p class="ql-block"> 鼓励孩子上小学,激发他们的向往之情。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他们会羡慕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上学的哥哥姐姐。家长们在这个时候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孩子上小学,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让孩子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充满期待,也感到光荣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一年部贺蒋南主任</p><p class="ql-block"> 没有“拖拉”的孩子,只有不适合他的教育方式。每个人对时间的认知不同,要教会孩子进行时间管理,就要了解孩子对时间的认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明确时间概念、做好规划管理并非限制孩子的个性和喜好,重点还是让孩子体会时间管理的好处,让孩子养成每天思考自己的人生计划的习惯。而我们教给孩子方法时,自己也得有意识地参与其中加以引导,并且言传身教,让孩子逐步学会自觉进行自我时间管理。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目标感,陪伴孩子阅读识字,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不要让电子产品成为残害孩子的新型毒品,过早沉迷,只习惯生动画面,不喜欢阅读文字。 </p><p class="ql-block"> ——六年部于春艳主任 </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在幼儿园里孩子过的是一种被照顾着的集体生活,而小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且有很多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遵守。作为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尽量引导,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注意力和自控能力。</p><p class="ql-block"> ——五年部王艳主任</p> <p class="ql-block"> 此次家长会由教务处于洪波主任主持,一年级年部主任贺蒋南老师和一年级班主任毕崇香老师进行分享。</p> <p class="ql-block"> 三中一直注重责任的传承,每个一年级都会为8月份的新一年做一次幼小衔接的分享,帮助和指导一年级的家长朋友们做好幼小衔接。</p> <p class="ql-block"> 带着一份美好的期待,在这样初夏美好的夜晚,我们相约在屏幕前。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江源区教育局幼小衔接负责人公磊主任、白山市第三中学幼小衔接共同体的九所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白山市第三中学校长耿海龙同志,业务校长殷凤叶同志、研修主任团队及白山三中“心芽”工作坊的教师们。</p> 幼小协同 有法可循 <p class="ql-block"> 贺蒋南老师结合“双减”和“新课标”的出台,为家长们剖析最新的教育形式,让家长们了解幼小衔接到底应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幼小衔接这一话题再次成为热点。双减背景下,全国的中小学都在课堂组织、作业布置以及学科评价标准等方面依据国家政策要求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国家不要高分低能,需要的是身心健康的人,自律的人,复合型人才,终身学习者。</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一出台,非常明确的地给出了教育改革的强信号,就是紧跟核心素养,提能力,提素质,不要高分低能。语文更是龙头学科,将来一定是大语文时代,语文的核心素养靠刷题是绝对刷不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儿童时期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就像竹篮子打水,虽然打不上来水,但是最后篮子变干净了。大量的阅读不仅能提升孩子的文化修养,语文素质,也会为初中、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呢?幼小衔接应该做些什么呢?贺老师从如何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如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做了具体方法的指导,切实可行又贴近生活。</p> <p class="ql-block"> 毕崇香老师主要从习惯养成进行了分享。幼儿进入小学,请关注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做好入小学准备。心理准备:对小学充满期待,对学习充满兴趣;素质准备:课堂能力,自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抗挫能力;习惯准备:阅读习惯,倾听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社交准备:自我表达,学会面对冲突,学会合作习惯。 各种良好的习惯的融合,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p> <p class="ql-block"> 习惯养成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冰山一角.我们教育的原动力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做唤醒教育;耿校长对老师提出了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殷校长对老师提出四慧:思想智慧 \策略智慧 \角色智慧 情感智慧,就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的教育,无论是老师的敬业精神,还是学生的成绩,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都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建议:家长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建立自己的家庭的家风,家训,这样培养孩子有路可寻,有法可依,相信你的起点高,落脚点也会高.希望你的孩子能与我们相约同行共成长。</p> 家校齐心 携手同行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带来满满干货。屏幕另一方的家长们不仅自己认真聆听,还带领幼儿一起认识小学,有的更是全家齐上阵。科学的衔接,需要幼小协同,更需要家园配合。大家共同努力下,幼儿一定可以顺利过渡。</p> <p class="ql-block"> 虽然是线上讲座,但是也不能阻断家长们学习的热情,大家在屏幕前仔细聆听,认真记录。从中了解到孩子成长的需求,掌握一些科学育儿的方法,在孩子即将踏入小学的关键期,能够成为幼儿成长中更好的护航者和领航人。陪伴孩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做好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就是让幼儿成为小学生活的向往者,学习主动的准备者。</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在收获满满的同时也感触良多。从家长们的分享中可以看到本次讲座缓解了家长们紧张、忧郁的情绪,使家长们树立了“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观念,对“幼小衔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让家长朋友们对幼儿未来的入学适应充满了信心。</p> 信心满怀 共赴未来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不是幼儿的孤军奋战,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协同发力。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同行,愿我们都能够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成为有力量的父母和师者,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准备,帮助孩子们度过幼儿园的最后一段美好时光,顺利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坚信孩子的力量,家校携手,把握孩子的现在,丰盈孩子的未来,陪伴他们共度幼小衔接的关键一步,铸就更加辉煌、璀璨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到小学,</p><p class="ql-block"> 不是翻山越岭,</p><p class="ql-block"> 不是跳跃大沟深壑,</p><p class="ql-block">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