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赏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三十多年前写的大学毕业论文 文字无删改)</b></p><p class="ql-block"><b> (参考书目①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 </b></p><p class="ql-block"><b> ②周汝昌《阅读与欣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文/文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图/网络(鸣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苏 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才情奔放,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词、文均有独诣成就,是一个全能作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他诗、词、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欧阳修、梅尧臣等所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成果,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b></p><p class="ql-block"><b>在北宋中叶,他是继欧阳修而起的文坛领袖。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号“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特别是其词作更开豪放一派,在词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影响极为深远。他继承了欧阳修诗文革新的成果,并把它扩展到词的领域。他以诗为词,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凡是诗里所能反映的内容,他都可以写进词里,做到“无事不可人,无事不可言”(刘照載《艺概》),这是从内容上对词的一次重大革新和突破。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词序》),高度肯定了苏轼以诗为词”的重大成就和贡献;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元好问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学,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晁以道说:"此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五》),由此可见,苏词豪壮清雄,新人耳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从小序可知,“丙辰中秋” 这一夜,他赏月赏得很高兴;他又喜欢酒,以致“欢饮达旦”,直到天明,喝得“大醉”,因而写下了首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此词系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兄弟苏辙(子由)的思念,表达了作者但愿人间都无愁恨,所有人们都是幸福快乐的伟大愿望。古人评论说:词的前半 “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著《词洁》)其实通篇风调何尝不是如此。</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寂寥情怀,其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遣,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大海风涛,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果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合为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苏轼的一生,以崇尚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时,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 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官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遺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的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揭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作者一起头就乘着酒兴,对月抒情——向月亮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把酒的“把”是个动词,是手里拿着的意思。苏轼这时是手里端着酒怀,一边饮酒,一边问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入,笔力奇崛,它和下面第二个问题“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年”意思上是连费的,不过因为要照词调来安排,“把酒问青天”这必须摆在第二向,因此就把两个问句隔开了。“明月几时有”,并不是问月亮到几时才有,而是说明月从多么远古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当然,苏轼也并不真要计算从月产生以来的宇宙年代。而在抒发一种感想。表现自己对宇宙悠久的赞美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正可以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不谐尘俗的怫郁心理。李白《把酒问月》 开头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和苏轼的这两句表达了同样的感情,也可以说苏轼的这两句是从李白那里脱胎来的。李白的诗随后又说:“白免采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一一共看明月皆如此!……”那意思就是说:几乎是有明月以來——实际上是: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会见月生情,而从古至今,每逢这样的佳节,也就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人在明月之下,当歌对酒了,我今天是在此时此地赏月,而往以前看,古人不见,明月长存;往以后看,将来的人,也正和我一样,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太白和东坡,在才华、气质、性情、遭际上都有类似的地方,因此他们在对月当杯之时,就容易产生大略相同的感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看见明月,极其自然也就会想到月中的广寒宫殿、玉兔、嫦娥这些美丽的神话,李白当日已是如此,苏轼也毫不例外。但是苏轼的肚子里满装着故事,比李太白的想象似乎更为丰富些。他想到了月宫里的嫦娥仙子。这嫦娥,不知可是真的?能不能会到?忽而又想起了另外一桩神妙的传奇来。那是唐代小说《周秦行纪》 里的情节,小说里有9托名牛僧孺的人,有一次偶然走到一个地方,因请求借宿一宵,却无意中会到了古代许多美人,如王嫱、绿珠、杨贵妃等等都在。美人们都作了诗,而且要牛僧孺也作一篇,于是他写道:“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轼词里那句 “不知天上官國,今夕是何年?”的来历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牛僧孺的诗,本来是运用 《诗经》里面“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的诗句,那意思并不是说忘记了看日历,所以不知道今儿晚上是哪一天,而是表达了作者的极为惊喜的感情的话,犹如说:今儿个不知是什么好日子,有了这般幸运的遣過!我们了解了这些联系,就懂得苏轼的那句词的真意思。他的本意是说:今天晚上,在月府宫阙那里,不知是个什么美好的日子,以致使人间都成为这样一个美最良辰,得以有这样的赏心乐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正因为如此,苏轼才接着说,是否可以象“香风引到大罗天”一样,我也要“乘风归去”,到月府里去看一下呢,那里真不知有多么美丽多么有趣啊!可是他忽然又犹豫起来:到月宫去,那太高了。我在地上赏月,到夜深了还有些寒意,如果到达月宫,那不知更有多么寒冷呢!所以还是别去,就在地上欢乐欢乐吧。这几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表面上写作者想乘风上天而又担心月宫太冷的内心活动,实际上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退”与“进”、“隐”与“仕”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情态。李泽厚在阐述苏轼诗文的美学观时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回’‘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美的历程》)。这些论断,对理解《水调歌头》这首词本身是很有启示作用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b>正因为如此,苏轼才接着说,是否可以象“香风引到大罗天”一样,我也要“乘风归去”,到月府里去看一下呢,那里真不知有多么美丽多么有趣啊!可是他忽然又犹豫起来:到月宫去,那太高了。我在地上赏月,到夜深了还有些寒意,如果到达月宫,那不知更有多么寒冷呢!所以还是别去,就在地上欢乐欢乐吧。这几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表面上写作者想乘风上天而又担心月宫太冷的内心活动,实际上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退”与“进”、“隐”与“仕”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情态。李泽厚在阐述苏轼诗文的美学观时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回’‘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美的历程》)。这些论断,对理解《水调歌头》这首词本身是很有启示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但是,苏轼并不“甘心”,他又进而大胆地想象。从唐代以来,人们总是传说,在月宫里的大桂花树下,有许多素娥仙女穿着皎衣,跨着白凤,翩翩而舞。他想:你们在那种美妙的仙境起舞,和我们人间的这些凡人,因赏月光而歌舞,两下里比一比,不知道究竟有怎样的分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这就是这首词的上半首最后两向的意思。这实际上包含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探索,说入世不易,出世尤难,言外仍是说得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这里寄寓着“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也潜藏着对封建秩序的些微怀疑情绪,尽管上下文街接处都曾表示目己顾影自怜,颇欲遐举的旨意。苏轼诗文中很多貌似“出世”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入世” 思想的一种反拔形式,本篇亦复如此。</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值得探索的是,关于 “何似”这一词语的解释,有的人认为是“哪里象”,认为苏轼在这里鄙弃天上,赞美人间;有的人(如周汝昌)认为一般都是把两件事物事件来对比的意思,天上“何似”人间,就是说,若论天上,倒不知比起人间来又如何?我是赞同周汝昌的意见的,但,在这里,用现代汉语 “哪里象,不如”也可以,因为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双重矛盾中徘徊,最后仍选定“入世”,要在现实社会中积极进取的思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词的下半首,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挥洒淋漓,无入不适,“转朱阁”三句,“愈转愈深,自成妙谛”(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一开头两句 “转朱阁,低绮户”,便换了一副笔墨,变为深婉细致了。“转”,古时凡写光阴的暗暗地、缓缓地、令人不易觉察地移动前进,都用“转”,例如写“更漏”,写“树影”都说“转”。这里用了个“转”宇,的确写了赏月之间,时光暗暗地过去的神情,接着又用了个“低”宇,更见出月已平西,浙渐斜下去了,没下去了。仅仅两个宇,经济之极,却传神之极,而且又传达了赏月人的心情,刚才是当歌对酒,兴高采烈,渐浙地,随着夜深,豪兴已经收敛,转入到一种深沉的思绪里面去了。这两句,是景语,也是情语,“朱阁”就是“红楼”,“绮户”是雕镂精美的窗隔扇,这里是说古代闺门秀女的居处。“照无眠»上这一笔更把皎洁的美丽的月宫仙女和想象中的人间女郎,.都融合在一起了。“无眠”写出了女郎因心怀离别之情,对此佳节良霄,辗转不寐,大睁着两眼,直望到月光低得平射进绮丽的窗户。有人以为,“无眠»是作者自己写自己的欢饮达旦”,我想是不对的。欢饮达旦,绝不能用“无眠”这个词语来形容,再说作者也绝不会把他自己安插到“朱阁”“绮户” 里面去的。苏轼用这一笔,是泛写节日里有的人庆幸欢乐,有的人都对景伤情,正是古人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而作者关切的、要写的,正是这后一种人。虽然他的小序里有“兼怀子由”的话,就是说,他在写词时有怀念他弟弟苏撤的含意,但是,我们在他的词里看到的,却不仅仅是那样一点兄弟之情,他的思想仍是一贯阔大的,绝不是一个小小的个人形象。由此,这才转到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明月啊,你心中是没有什么愁恨的人了吧?可是为什么你却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反而清光越发皎洁呢?难道你不能使人间没有离别,而在亲密的人们团圆的时候,再凝辉飞采,能这样那不是更好吗?这一问,似有抱怨明月无情之意,问得无理,可是有情,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表现了他的伟大愿望,但愿人间都无愁恨,所有人们都是幸福快乐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但是,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苏轼也深深知道这只是一种空想的善良的愿望罢了。自古以来,人有悲欢离合,苦乐辛酸;月有阴晴圆缺,天时不定,哪里能有永远都配合得尽如理想的条件呢?愿望既然难以实现,那我们就只有从对事理的认识上解决吧。他想起了李白《把酒问月》的结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又想起古人谢庆 《月赋》的名句:“美人迈分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于是他写下了自己的看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意思是说,我们只愿亲密的人永远都活着,纵然不能在佳节里得到团聚,那么千里虽遥,但能共同仰望这一轮明月享受这种美好的境界,也就非常满足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篇名作写得挥酒如意,笔如转环,有美丽的想象,有细致的刻画,有豪爽的兴致,有深沉的哲理,交织为一,不单一,不肤浅。在结构上,以明月为主线,借明月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内心的矛盾,意多转折,富于变化,处处触景生情,将景求理,以理遣情,景情理融为一体,它构思奇拔,溪径独辟,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商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在《水浒》那样一部描写英雄人物的小说里,写到中秋,也都想到“苏学士”这首名作,拿来作为艺术上的配合、托衬。可见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层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史神话传说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游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虛为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纤徐作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者既标举了“</b>瓊<b>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呤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