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看了几篇反映云南知青生活的文章,很有感触。其中"厚德载物"同志的文章用详实的资料,真实、清晰地把东风农场发展脉络展现在众人面前,为千万亲历者回忆以往经历有了依据。文章也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让我时隔40多年后还能唤醒当年的往事,这是因为用十年的青春年华和汗水浇灌的这片热土已经深深地埋在我的心里,融化在我的血液中。</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从城市到边疆</p> <p class="ql-block">1、踏上征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国上下掀起了上山下乡的高潮,所有的中学生毫无疑问地都被卷入这场洪流之中。1969年5月,我们兄弟俩(都是68届,一个初中一个高中)一起踏上了赴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的征程,同行的都是来自北京各区部分中学初68级到高68级的六届学生,共计一千多人。大家都怀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屯垦戍边,为建设祖国第二个橡胶基地”的心愿走到了一起。然而我们对即将面临的艰苦环境和繁重劳动想都没去想,完全沉浸在″头顶香蕉,脚踩菠萝"的美好意景中。从北京出发乘硬座火车经三天三夜到达昆明,在兵站休息一晚,第二天换乘卡车经扬武、墨江、思茅(夜晚在旅馆休息)于第四天到达西双版纳州府一景洪。东风农场位于景洪市南端的勐龙镇。勐龙镇,离景洪60几公里,车程约3小时。继续乘车到达东风农场后,知青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分场,又由分场派车送到各个生产队。</p><p class="ql-block">走进连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所在的生产队全名叫"云南农垦总局国营东风农场第四分场第五生产队",是个老队,条件在当时应该是不错的,住的是土坯为墙,房顶舖瓦,没有天花板的住房,躺在床上可以一眼看见屋樑和房顶的瓦。四排住房围绕起来自然形成一个院落,中间有一个水泥铺就的篮球场(兼做晒场)。进门有一株硕大的凤凰树,当时满树正开着火红的花朵,只见红花重重叠叠连在一起仿佛成片的红云,非常美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青没来前,队里的职工由转业的退伍军人、湖南和云南农村来的支边青壮工,以及少量来自昆明和重庆的老支边青年组成。1968年12月至1972年5月,先后有数批来自上海、北京、重庆的知识青年来到队上。上海和重庆知青根据来场的先后分别称为老上海、新上海、老四川和小四川(此时重庆尚属四川省管辖)。一个生产队大约一百多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话来南腔北调很是热闹。接触时间长了,各地囗音都能听懂,模仿力强的人还能说上几句。由于各队青年人多,精力旺盛,打架斗殴的事情时有发生,农场里也曾发生过几起因打架致人死伤的重大事故。几年后随着年青人心智的成熟,动不动就出拳脚的事情少多了。连队的青年人爱上了打篮球,每天傍晚下班后不管多累,都要打一场篮球赛后才洗澡吃饭。当时分场每年都会举办一届连队之间的篮球对抗赛,还将喜欢文艺的青年组织起来建起了文艺宣传队,时常下到各连队去演出。我们几个喜欢音乐的北京知青在探亲回来的路上也一人买了把小提琴没事时拉拉琴,以充实寂寞无聊的生活。知青们有了活跃的业余文化生活,使枯燥的边疆岁月变得有滋有味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张照片是我们几个刚到连队的北京知青和1968年12月来的上海知青(我们称为"老上海")在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2、农场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国营农场实行工资制,所有知青月工资都是28元。每月交付集体伙食费8元,剩下的20元除了买些信封信纸、火柴、煤油、烟酒外,就没什么可消耗的。刚到农场时生活艰苦,边疆的物质供应匮乏,生活改善全靠食堂。知青每月40斤粮,主要是大米和搭配少量的玉米。每顿只有一个少油的菜,蔬菜是季节性的,有时天天、顿顿吃南瓜,有时是茄子或卷心菜等等。食堂做什么吃什么,没得挑选。逢到雨季,连续几月的连绵阴雨,蔬菜长不起来,只能用米汤拌饭,米汤内洒点盐、韭菜花再加上一勺猪油就算菜了,美其名曰"玻璃汤″。连队里一年只有两次杀猪,一次是八一建军节,另一次是春节,大家可饱餐一顿肉,平时就很难见到肉。连队也有猪圈,养出来的猪不比狗大多少,跑得比狗还快,饲养员经常把猪放出来自己找食吃。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知青们饥不择食,对菜的好坏不太在意,只求能吃饱。每月40斤粮普遍不够吃,不认真计划半月就可能吃完。知青们无锅无灶,无油无盐,有时在傣族山寨或"赶街"买到些食物,需要加工时,用土坯支个灶,用铝制脸盆当锅,捡些橡胶树枝当柴伙,找有家室的老工人要点作料,做出来的菜大家一抢而光。由于饥饿和缺乏营养难免少数知青饥寒起"盗心",生产队里或者老工人家里喂的鸡鸭时常不翼而飞。为改善生活,知青们开始让家里寄东西,以后有了探亲假也会从家里带回大量食品,主要是腊肉、猪油、酱油膏之类。要知道在计划经济年代,这些食品都是凭票供应,父母节省下来真不容易。同一屋檐下的知青战友基本上做到资源共享,既热闹又和睦。几年后,知青们也学会了在屋后空地种点儿蔬菜,养鸡生蛋,生活才大为改观。有的知青还为连队带来各种蔬菜种籽,改变了边疆地区蔬菜种类单一的状况。</p><p class="ql-block">3、农场劳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场劳动内容,主要是围绕橡胶发展安排。老连队周围的山上已经种上了橡胶,除留下少部分人胶林管理外,大部分人抽去帮助新建连队砍坝、烧荒、开梯田、挖穴、种橡胶。新队周围的山上都是原始森林,砍坝就是每天钻入森林用砍刀、斧子、锯子把所有树木全部砍倒,拉走有用的木料,其余的杂草树木经晒干后一把火烧干净,称为烧荒。第一年队里种一季花生、玉米、黄豆、红薯等农作物。第二年开始在荒山上开梯田、挖橡胶穴。劳动強度很大,非常辛苦。以班组为单位,平均每天每人挖八个穴(包括开梯田)。清晨上山干活通常傍晚才能干完,知青们从感性上知道了什么叫脸朝黄土背朝天。身体强壮的男生干完后帮助女生完成,只有全班完成后才能收工。知青们后来发现组合起来干更能够提高效率,于是完成劳动指标不再是难事。农场为了加快发展,迅速将荒山改造成梯田,早日种植上橡胶苗,搞大会战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吃住在山上,一座座荒山没多久就变成了层层梯田,一眼望去非常壮观。在农场全体职工的努力下,东风农场由最初的六个分场逐步扩建成十五个分场,胶林面积也大大增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橡胶幼苗需要在连队的苗圃中培育,从种籽到幼苗差不多要花一、两年时间。这期间要经过浇水、施肥细心管理。记得我们曾经到大勐龙的公厕去挑过糞,一来一回几十里,十分辛苦。待树苗一株株长大后再移植到山上的穴中,一般要长到5~7年才能开始割胶。由于我们连队是老队,成年的胶树已经开始割胶了,于是部分知青加入了割胶工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分场文艺宣传队的部分重庆籍队员</p> <p class="ql-block">农场知青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被开垦的荒山变成了成片的橡胶林。</p> <p class="ql-block">正在苗圃地里培育的橡胶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割胶是个技术活,割深易刺伤内皮,割浅不易出胶。胶工每天的任务大约300株,紧赶慢赶也需2个多小时才能割完。一般是早上6点多上山割胶8点多回来,吃罢早饭,然后磨刀,10点多上山收胶,收好集中放入大胶桶后马上送往场部橡胶加工厂处理,时间长了胶水很容易变质变坏。经化学处理后的胶水凝固后压成胶片,再经烘烤后成为成品橡胶。那个时候,为了胶树能多出胶试行过夜里割胶,用电池灯绑在头顶,后来因为树容易受伤而停止了。橡胶树到了冬季不再割胶,需休养生息,知青工作转为对胶林的管理维护,砍草、施肥等。</p> <p class="ql-block">雪白的胶水流入碗里,待胶水不再流淌后收走。</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成品胶,一包有25公斤重。</p> <p class="ql-block">4、兵团初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0年初由于战备的需要,云南农垦系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相应番号也发生改变,生产队名称变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四营五连。大批现役军人进入各单位,担任军事干部。农场改制后生产任务没有变化,只是增加了军事活动,营部成立了武装连。连队职工正常生产任务完成之余还要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最有意思的是半夜时常搞紧急集合,哨子一响,大家要打好背包集合步行十几里到营部。由于每个人的被子大小不一,背包也就奇形怪状。多次拉练大家有了经验,平时用枕头或衣服打个小背包备用,一旦拉练背着小背包出发。走到营部集合后各连就开始拉歌,与部队无异,十分热闹。营长或教导员讲话后,各连队带回,拉练结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4年6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撤消,重新恢复农场建制,现役军人返回原部队。</p> <p class="ql-block">在连队香蕉林里和队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5、走上教师岗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场很注重人才的挖掘和使用,充分发挥知识青年的特长。多数连队的文书、卫生员都由知青担任,一些知青干部也茁壮成长起来,入党入团,成为了农场发展的中坚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于1974年秋离开连队调入分场职工子弟学校任教师,此时学校大多数教师已经由知识青年担任。从教师的人员结构来看,依次是老四川、老上海、北京、小上海和小四川人。新的岗位从头学起,文化知识尽快充实。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能胜任初中数学教师的工作。总场很重视对各分场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工作,每年寒暑假都会集中在"农中",现在的景洪五中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上海复旦大学经常派教师到云南边疆支教,我曾在景洪一中参加了两期师资培训,补完整个高中的数学课程,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分场子弟校工作的五年中,知青教师给孩子们带来了文化知识、传授了内地的现代文明,缩小了大城市与边疆认识观念上的差距,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1979年5月知青大返城时,孩子们对知青教师的离开非常惋惜和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教师期间,在校长和同事的搓和下我和同校唯一的小四川,重庆知青教师结婚并于第二年(1978年)有了爱情的结晶。原打算就此在边疆扎根一辈子了,没想到1979年的知青大返城飞快地终结了知青的历史使命,就此告别了奋斗十年的第二故乡西双版纳东风农场。</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几张在学校时的照片:</p><p class="ql-block">当年的东风农场农业中学。我们每年寒暑假在此业务学习。</p> <p class="ql-block">当年在一起从教的年青女教师。</p> <p class="ql-block">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小队员留影,</p><p class="ql-block">我夫人李老师的队伍,曾经深入连队演出。</p> <p class="ql-block">初二学生结业时和老师留影。</p><p class="ql-block">大多数学生至今还能叫出名字。</p> <p class="ql-block">参加上海复旦大学在景洪一中举办的师资进修班学习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的孩子,在云南西双版纳出生的知青后代!</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重返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6、重返东风农场第四分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青返城后我回到北京,工作一年后为了照顾妻儿,我决定在重庆定居。1981年末我调到重庆,在一个大型企业的子弟中学(后转为公办中学)当老师,直至退休。人一闲下来总会回忆过去,特别是让我们洒下了青春汗水的,魂牵梦莹的第二故乡西双版纳东风农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0年11月,在当年的几个知青好友的倡导下,决定结伴重返第二故乡看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乘火车一路南下,到达昆明后受到昆明知青大哥、大姐的盛情接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昆明的知青哥、姐盛情招待。</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从昆明乘客车一路南下,原来尘土飞扬公路已变成宽阔的沥青国道。从昆明到景洪的时间也由原来的4天缩短为大半天,于当天下午四点到达。停留片刻乘六分场的小车前往东风农场。</p> <p class="ql-block">傍晚到达东风农场,在场部大门囗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农场见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学生,无比亲热,在他们自家开的饭馆内为我们接风。</p> <p class="ql-block">敬酒的三个学生都很有成就,此时都已经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p> <p class="ql-block">晚上前往六分场住宿,途中经过东风广场,下车留了几张影。</p> <p class="ql-block">东风农场主题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知青纪念碑一由东风农场京、沪、渝、滇四地知青集资共同建造。</p> <p class="ql-block">在六分场招待所门前与同事、战友郑水才,魏云香合影。</p> <p class="ql-block">早饭后驱车前往中缅边界参观,山上有一个阿尼族村寨。</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我们前往四分场,沿途拜访了我曾生活了五年的连队。</p><p class="ql-block">大门位置没变,只是气派了一些。风凰树好象不在了。</p> <p class="ql-block">这块篮球场曾经让我们渡过了多少难忘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绕道去了十连,这是个新连队,我们曾经参与过连队整体建设,原来的草房现在已变样。</p> <p class="ql-block">原来想拜访一位留场的上海知青,很可惜家中无人,从家中摆设可以看出生活的还不错,在他家的院中休息了片刻…。</p> <p class="ql-block">这片林地的橡胶曾经是我们一株株种下的,现在已成参天大树,并早已为国家做贡献了。</p> <p class="ql-block">从十连出来又去了老伴李老师曾经生活过的连队一四分场六队。</p> <p class="ql-block">唯一认识的老工人,时隔40多年相互能认出对方,也算奇事。参观了老工人家庭,能看出如今的边疆生活与内地同步,住房甚至更加宽敞。</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四分场场部,见到了一些当年的老同事老领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产参谋李天学、军事参谋吴志和、四连指导员李来宝、计生干部徐介萍和学生黄远军、李秀兰与我们一行在场部留影。</p> <p class="ql-block">中午场办在分场食堂设便宴招待我们,一些学生也赶来与我们见面。</p> <p class="ql-block">饭后我们到原来工作过的四分场子弟校参观,原来的草顶办公室和教室已拆掉,建设了新的学校,知青走后农场紧急招募了一些教师顶缺,我的学生崔马东等就是那时走上了教师行列,后来还在景洪一中走上领导岗位。</p> <p class="ql-block">在分场橡胶加工厂旁边建设了一排职工别墅,我们参观了学生黄甫峰、张桂莲夫妇的家。房间很大,很豪华,有两层楼,条件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四分场我们参观了勐龙镇著名景点,曼飞龙白塔,典型的东南亚一带的建造风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山后农场战友又请我们在傣族山寨品尝真正的傣家酒菜,大家边吃边畅谈,都很尽兴。</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傣家山寨多么漂亮。</p> <p class="ql-block">丰富的傣家菜。</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回东风农场驻地"小街",我们夫妇俩的学生在东风农场职工休闲中心宴请我们一行。</p> <p class="ql-block">43年后,非常难得的师生见面。</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学子如今已成为农场的中坚力量,遍布农场的各个行业。</p> <p class="ql-block">下午部分学生带我们去参观落成的东风农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钱仿周一云南西双版纳引进橡胶种植的功臣。</p> <p class="ql-block">模拟知青屋,新连队就是这样的房子。竹蔑芭的墙,茅草的屋顶。</p> <p class="ql-block">模拟农场工人战天斗地,开荒挖穴种橡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风农场的远景规划,现在大部分已成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晚餐学生请我们品尝阿尼族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学生徐建明家开的宾馆,他将最豪华的房间打开让我们住。</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参观东风农场场部和他任职校长的景洪第五中学。</p> <p class="ql-block">在东风宾馆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回忆当年开荒砍坝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景洪五中美丽的校园</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鱼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一天,学生余永忠赶来与我们相见。请我们在傣家餐厅边看歌舞边就餐。</p> <p class="ql-block">陪同的是李老师的农场好友湖南妹子吴春花。</p> <p class="ql-block">回到农场的几天里,我们一行游览了版纳的许多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参观野象谷</p> <p class="ql-block">参观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傣家的竹楼</p> <p class="ql-block">万人泼水广场</p> <p class="ql-block">参观西双版纳孟泐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与农场好友吳春花一起参观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束语:能在有生之年重返第二故乡西双版纳东风农场真是一大幸事,亲眼目睹了我们曾参与建设,奉献了青春与热血的东风农场发生的巨大变化,更是由衷地感到高兴。如今的东风农场又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已变成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农场。前途更加一片光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限于篇幅,不能把知青更多的生活情景,更多的照片、更多的趣文佚事纳入文中,略有遗憾。再者由于年龄和时间的关系,回忆的事情可能不够严谨,略有出入,望知情者多多指点,也请多多担待。</p><p class="ql-block">一一笔者虞刚</p><p class="ql-block">写于2022年端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