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顾我的一生,从上学读书到退休养老,一直都在画画。现在我九十一岁了,还坚持臨帖写字和作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经涉猎过多种绘画,而版画是我着迷时间较长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大概从建国初到1980年代末,我都在研究版画,创作了一些作品。创作这些作品的过程,虽然己经过去四、五十年了,回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我将在本文中谈谈几件版画作品的创作经过。</span></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b> 深山春早 (水印木刻 27./24)</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播种者 木刻习作</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解放初我在西南艺术学院学习,那时还没有开版画专业,所以不是版画科班生。后来从事版画创作,可能和我的工作环境有关。我参加了筹备成立贵州美木家协会的工作,美协成立后我又分工组织版画活动,参与成立“贵州美协画版组”。因此,我和贵州的版画家们经常见面。当时汇聚贵州的版画家比较多,有鲁迅新兴木刻运动时期的老木刻家王树艺、金逢生先生;有从老区和军旅来的版画家潘中亮、刘宗河、蒙绍华、姚少崇等;有贵州本土版画家贾宜群、方小石、吴家华等。在与他们交往时耳濡目染,我也就喜欢上版画艺术,开始学习版画。水印木刻《深山春早》和木刻《播种者》都是我早期的习作。我是从学习传统木刻开始的,当然也吸收了现代造型艺术的元素。</span></p> <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b> 深夜 ( 套色木刻 22/33 )</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解放初期,我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去体验生活,看见苗族妇女和男子一样到田间劳动,她们背上背着小孩,很是辛苦。几年后再去农村,看见那里已经办起农村托儿所,苗族妇女下田干活不用背着小孩,就轻松得多了。回来后根据这一灵感创作了《深夜》这幅版画。在这幅作品中,我着重刻划苗族保育员对工作的专注和热爱。创作完成后,《贵州妇女》杂志刊载了这幅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b> 溜夜 (局部)</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时,贵阳市还没有通火车,贵州唯一的一条黔桂铁路,只通车到都匀。因此,省里在大炼钢铁的同时,决定加快修建黔桂铁路贵阳段。1959年1月7日,火车通到贵阳,隆重举行黔桂铁路全线通车典礼。从此以后,贵阳市历史上开始有火车。</span></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b> 兄弟民族支援墅桂铁路建设</b></p><p class="ql-block"><b> (木刻 2 4 / 4 3 )</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8年4月,省美协主席王树艺安排我到黔桂铁路建设工地去体验生活。我选择了贵阳都匀之间的杨柳街车站建设工地,在那里体验生活半个月,画了一些速写和写生。回来以后开始进行版画创作。在许多写生画稿中我选取了工地食堂的一个场景。在工地上,我看见每天早晨都有农民给工地食堂送来新鲜的蔬菜,送菜农民有男有女,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我根据这幅写生稿的内容画出草图。刻印完成后标题定为《兄弟民族支援黔桂铁路建设》。我把这幅木刻作品交给王树艺,完成了组织上交给我的创作任务。8月,王树艺把贵州版画家送来的作品交给我们打包寄送到全国美协,我的那幅木刻作品也在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后来,这一幅反映黔桂铁路建设的木刻作品,于1958年12月26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上展出。此时,是贵阳市举行黔桂铁路通车典礼的前10天。-</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b> 支农 (木刻 17 \ 28 )</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64年,贵州美协接到全国美协的通知,决定在1965年举行全国美术展览会。通知说:为了检阅各省的创作力量,这次展览打破常规,展出时不按画种陈列作品,而是分省陈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了更好地展示贵州的美术创作成绩,美协主席王树艺分析了贵州省各画种的创作实力。他认为版画的实力比较强,要求版画组加强组织工作,争取多出送京参展的作品。这一年,省内版画家创作热情很高,不仅作品多,而且不乏佳作。贵州省晋京作品总件数是94件,其中版画作品就有45件,约占总件数的二分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在做好组织工作的同时,创作了一幅水印木刻《乡邮待发》。画中的内容是,清晨,乡村邮递员正整装待发。画面上省略了多余的景物,只刻划一个女邮递员,着重表现她乐观、向上、敬业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b> 乡邮待发 (水印木刻 52/37 )</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乡邮待发(局部)</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64年12月, 把晋京作品送出不久,就接到通知,下乡到安龙县参加四清工作。四清工作团到安龙县以后,王树艺任石盘乡四清工作队队长,我也分配在这个工作队,下到村里住在一户姓张的农民家里。与农民同吃同住三个多月,全心投入四清工作。那时沒有手机,也看不到报纸,对晋京美展的亊渐渐地淡忘了。大约在五、六月,完成四清工作回到贵阳。我刚去文联上班,省文联主席、老作家蹇先艾先生就热情地对我说,他在《光明日报》上看到我的版画作品了。他为我保畄了这份报纸,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去取。原来全国美展于当年3月在北京展出,《光明日报》选载了《乡邮待发》,同时刊载了王尊政的评论文章。我把这份报纸上的资料剪下来,贴在我的发表作品剪贴簿里,保存至今。每当看到这份剪报资料就想起蹇老。蹇先艾先生是鲁迅在1930年代誉为贵州乡土文学家的老前辈,当时我只是省美协的一个青年美术干部,有一点小小的成绩,他就如此重视。从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前辈老艺术家对后辈的关怀和爱护。</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从蹇老为我畄存的1965年3月27日《光明日报》上剪辑的资料</b></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65年下半年,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全国展开宣传活动。贵州美协组织版画家和漫画家创作相关内容的作品,编辑出版了一本《援越抗美画集》。我在执行组稿和编辑工作的同时,也创作了木刻《民兵英雄》组画。创作这一类题材的作品,不可能有直接的生活体验,只能从文字、图片资料中寻找灵感。我先用水印木刻的艺术表现方法完成创作。之后又用油印木刻的表现方法作变体画,所以,这套组画有水印和油印两种版本。</span></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span></p> <p class="ql-block"><b> 民兵英雄 (水印木刻 • 组画 • 38 / 45)</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民兵英雄 (色底木刻• 组画)</b></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贵棉组画 (筆彩木刻 50/66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 * *</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化革命开始后,贵州美术家协会被迫停止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3年前后,中国文化部开始举行全国性美术展览,要求各省组织画家去参观。根据这一需要,省文化局于1974年6月成立“贵州省美展办公室”,原省艺术馆副馆长、版画家刘宗河为负责人。当时我也抽调在这个办公室工作。美展办公室除了组织画家去北京参观,也代行省美协的一些业务工作,如举办美展,辅导群众美术等。1975年,刘宗河何省文化局申拨一筆经费,开办一期 “工农兵版画学习斑”,从各地区选调业余版画爱好者二十余人,在省群众艺术舘集中学习一个月。我分工负责这个学习班的筹备和授课工作。同时,还邀请几位版画家向学员作专题讲座。</span></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b> 问路(合作)(水印木刻 55/71) </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在工农兵版画学习班上课,讲水印木刻 。我借用了莫万德、魏宏发两位学员的原始构思,现场创作一幅水印木刻,通过这幅作品向学员演示画草图、上板、刻制、拓印等步骤,说明创作一幅水印木刻的全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幅示范作品的标题是《问路》,通过乡村邮递员问路这一情节,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新气象。深山里进驻了一支钻探队,因为是临时开辟的钻探工地,乡村邮递员不知他们所在的地扯,何当地人问路。</span></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在加油站 (套色木刻 68/53)</b></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聋哑妹上学了 《水印木刻 75/61》</b></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b> 辛弃疾词意 (水印木刻 84/53)</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必竟东流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爱国词人辛弃疾,是慷慨悲壮的英雄,也是情感炽热的词人。他有杀敌的本领,也有报国的豪情。词中意境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幅水印木刻,是我读稼轩词后有感而作。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可以从文学作品和诗词中获取灵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前面谈到的几幅现实题材的版画作品,也是有感而作。首先是到生活中去,有了感受,才构思成为一件作品。当然,如何把生活的感受,或者说灵感,通过适当的构图、或画面表现出来,还要靠平时的艺术修养。王树艺先生曾说,一个艺术家,只研究绘画技术是不夠的,还应该多读书,提高艺术修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刻划人物形象时,也要靠平时的生活积澱。我来贵卅多年,经常到农村去,有时是为创作下去体验生活,有时是参加农村工作队下去工作,如参加粮食统購统销,农业合作化,乡镇补台、农村四清等。我也经常到工厂去,如下去办工人美术班。参加这些工作,虽然躭误一些作画的时间,但增加了生活的体验,对创作是有好处的。我在这几幅版画作品中塑造的贵州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就是源于我在农村和工厂的生活积澱。在塑造农村保育员、乡村邮递员、铁路工人、汉族和少数民族农民的形象时,都得益于深入生活时畄在脑海中的印象。当然也包括写生素材,我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参考在生活中画的速写和写生画稿。</span></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辛弃疾词意》是我最后的一幅木刻作品,1979年在《贵州省美术展览》展出,获1980年贵州省文艺评奖三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80年以后,省美协安排我主编《刺梨画刊》,度过十年编辑生涯,直到退休。这一时期还负责省美协漫画研究会、省美协连环画研究会筹备组的组织工作。这期间个人创作转向漫画和连环画。我于1993年退休,晚年多作花鸟画,没有再创作主题性的绘画作品了。</span></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 者 简 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周发书,别号发抒,白汀,人高山山民,沙老。1931年生于四川省江津县白沙镇。西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退休前系贵州省美术家协会驻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副编审。曾任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贵州漫画研究会会長,《刺梨画刊》执行副主编。其版画作品曾在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展出(莫斯科),另外还有版画、国画、漫画作品 5 次在全国美术展展会展出,曾在出版社岀版连环画 8 本,年画 3 种,经常在报刊发表漫画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2.6.19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图完】</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