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菜 知感恩 惜亲情

樊宝玲

<p class="ql-block">范成大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在劳动中,乡间小儿女懂得了生活,壮硕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漫话教育》中说:“古代的伟人们很懂得如何运用体力劳动去调节国家大事,而且并不认为这样的调节有损于自己的尊严。”劳动的意义永远不能忽视。劳动能力应该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能力,很多家庭只关注到孩子的学习状况,却忽视了对其劳动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你只负责学习,爸妈负责顾家”的要求。每年高考前,网络上会放出学校周围家长陪读的新闻:孩子从早到晚埋头于书山题海,家长在背后吃穿住洗全面包办。看似可歌可泣令人动容的现象背后,其实是违背人性的本质。相比于“洗脚秀”、抱头痛哭大喊“爸爸妈妈我爱你”之类的所谓“感恩”教育,让孩子参与到父母的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发乎内而形于外地关心父母、学会担当、懂得回报,恐怕才是真正落地生根的感恩教育。劳动可以历练品格,让孩子明白生存的不易,从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劳动也可以磨练人的韧性,从而培养坚毅顽强的品格。所以,劳动过程中很好地渗透了德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劳动还可以促生智慧,劳动让人头脑更灵活,从而激发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人类很多的创造性成果不都是在劳动的过程中诞生的吗?可见劳动可以促进智育。</p> <p class="ql-block">这个端午节,布置了劳动作业——我为爸妈做道菜,旨在督促孩子们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在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艰辛,懂得感恩,珍惜生活。</p>

劳动

感恩

父母

孩子

懂得

家长

能力

爸妈

品格

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