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明珠 圣城拉萨 一一走进西藏(3)

高柳清风

<p class="ql-block">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现已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全市名胜古迹众多,景点星罗棋布,以布达拉官、大昭寺为中心,方圆1.3平方公里的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全人类的尊重和保护。</p> <p class="ql-block">拉萨是一座充满当地特色的城市,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廓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位于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红、白两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p> <p class="ql-block">参观布达拉宫是去拉萨的重要项目,现需要提前预约。</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有不少外国人也在排队游览。</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此处排队,先进入“白宫”,而后进入上层“红宫”参观。入殿严禁拍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p><p class="ql-block">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共有五座,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规模不等。其中五世达赖灵塔殿最大。</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大昭寺门前小景,象油画一般。</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清朝驻藏大臣衙门</p><p class="ql-block">清朝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始于雍正年间,历时一百八十三年,共派遣了八十四任驻藏大臣。</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在这里转经的人很多,非常的虔诚。在藏语中,“八廓”是“中转经道”的意思。只是单一围绕 大昭寺 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又名八角街(因川音口语讹传),位于拉萨市旧城区,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现在的旅游区只是中间以大昭寺为中心的一圈转经道。外围的巷子非常之多,也更有当地人生活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保留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旁边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筑。街心有一个巨型香炉,昼夜烟火弥漫。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吸引着中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位于八廓街东南街口的玛吉阿米酒馆,是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不仅是一位宗教领袖,还是才华横溢的浪漫诗人。据传仓央嘉措为了寻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有一天他在八廓街的小酒馆休息时,门外有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于是“在那东山顶上,升起娇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这篇仓央嘉措写给玛吉阿米的诗作被谱成歌曲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另外,早晚信徒绕大昭寺按顺时针方向转经也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拉萨的美,始于风俗,因为信佛,这里的人们心地善良,脸上挂着最多的便是发自内心的笑颜,这里的人们虔诚而又和蔼,走在拉萨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手摇转经筒念念有词的老阿妈,和身着红色袈裟手持佛珠的僧人。人们是如此地安详,时光是如此地静缓。</p> <p class="ql-block">拉萨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城市,她既有多彩的民族服饰、虔诚的宗教信仰,传统古老的一面;又有便捷的交通通讯、高楼林立的街区和繁荣兴旺的商业,一派现代社会的景象。祝拉萨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