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栅栏旁边是粮食店街,粮食店街的六必居旁边是中和戏院,具体的地址是粮食店街。中和戏院的地址有两种表述,一是“粮食店街5号”,一是“粮食店街7号”,这个小小的细节反映的是中和戏院怎样的命运?先从史料中寻找些中和戏院留下的鸿爪雪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和戏院旧称中和茶园、中和园,原先是永定门外花炮作坊薛家的祖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初次有文字记载见于“重修喜神祖师爷庙碑志”,梨园界奉“喜神”为祖师爷。</p><p class="ql-block">梨园公会在精忠庙成立“梨园会馆”,这里就成了梨园子弟祭祀祖师的主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和园的出现距今至少有240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首先在中和园、正乙祠戏楼、广德楼演出。</p><p class="ql-block">同治、光绪年间,中和园已经跻身京城著名戏园之列,许多艺人在此成名,更多艺人视在此登台为荣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 中和园更名为中和戏院,京剧演员谭富英、杨宝森、李万春、河北梆子演员李桂云、评剧演员小白玉霜等定期在中和戏院演出。评剧演员吴素秋、小白玉霜、魏喜奎一同被选为北京市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建立北京市戏曲界妇女联谊会,分任正副主任,会址设在中和戏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中和戏院非常红火,不仅演出不断,而且是群众集会的重要场所。 1951年6月10日上午北京市工商联筹委会在中和戏院召开了捐献武器动员大会。到会的有各行业代表、郊区工商界代表和摊贩代表等一千三百余人,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三大号召,会后最终确定北京市工商界捐献飞机二十七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6年 中和戏院参加了公私合营,改为尚剧团团部,演出活动仍然以尚剧团为主。</p><p class="ql-block">1957年 2月21日,李多奎、张君秋、陈少霖、李四广等合演《银屏公主》。 3月20日,李多奎、谭富英、李世济合演《桑园会》。</p><p class="ql-block">1959年 1月24日,李多奎、裘盛戎、陈少霖、李世济等合演《秦香莲》。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 三年困难时期,中和戏院仍然是京城少有的高级演出场所,观众甚至可以在这里买到不收粮票的用玻璃纸包装的高级饼干。</p><p class="ql-block">1966年中和戏院是北京京剧二团团址。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住在中和戏院观众厅东南角一间用景片搭起的小屋里接受监督审查。</p><p class="ql-block">王吟秋先生回忆道:我清楚地记得十二月十三日中午,那天正好我在中和楼上值班,下去买饭晚了。排在我前面的是君秋同志,君秋前面是马先生。我在后面听马先生问君秋:今天吃什么呀?君秋回答他说:吃面条,挺好的,您来三两吧。马先生说道:今儿家里给我送来点儿虾米熬白菜,我倒想吃米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买完饭我便上楼去了。正在吃饭时,忽听有人说马先生买完饭摔了个跟头,拐棍掉了,连面带碗也都扔了出去,已送往医院抢救。</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我上班,听说马先生住在阜外医院他女儿马莉的病房里(马莉在阜外医院当护士长),已经抢救过来了。十五日一天没事。十六日我上班后又听说对马先生抢救无效,当天就含冤离开了人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中和戏院改做仓库多年。再后来,这里成为北京京剧院的演出场所。</p><p class="ql-block">1979年 中和戏院重新修缮,但结构没有大的改变,承重墙仍为1949年前所建,修缮完成后,楼下观众席23排,楼上12排,共有座位1027个,归属北京京剧院,后归北京市文化局直属,但人事、劳资均委托北京市京剧院代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戏院恢复上演传统剧目,非常火爆,买票的队伍在粮食店街蜿蜒,一直排到大栅栏街。</p><p class="ql-block">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年后,便赶上了电视高速发展的时期,不仅爱看传统戏的观众持续减少,愿意到戏院看戏的戏迷数量也出人意料地减少。</p><p class="ql-block">1981年 北京京剧院对中和戏院重加修缮,各团在此轮流演出。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中国评剧院演出大型传统剧目《狱卒平冤》在中和戏院举行首场演出 ,文化部部长王蒙到中和戏院观看中国评剧院三团音乐会,并指出,评剧光唱新腔不行,光唱老腔也不行。</p><p class="ql-block">评剧院总有新戏,能适应各种观众的要求。演出结束后,王蒙上台与评剧广播大奖赛获奖者张文鹏及主弦杨杰握手,并与胡沙、张玮及三团领导仇英俊、张秀琴、胡春萍等合影留念。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单靠演戏似乎已经不能养活中和戏院,上级主管部门情急之下提出了“以副业养主业”的策略,为此将原来剧场的内部格局作了较大改动,原来剧场观众席的后半部分分出来改成游戏厅,还开设了录像厅、台球室等。</p><p class="ql-block">但这些副业还是没能挽救中和戏院,客人非常少,而正经的演出由于剧场格局的改变也受到影响,观众日渐减少,仅靠门脸出租开饭馆、电子游戏、台球厅和放录像维持生计,1994年起就没有了正式演出,面临无以为继的尴尬局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8年 中和戏院重新修缮,恢复了老北京戏园子的八仙桌、凳观众席,观众可边观戏边品茶。北京京剧院古今艺术团在中和戏院演出京剧系列剧《西游记》等。</p><p class="ql-block">为满足观众白天看戏的文化需求,中和戏院还开设下午场,演出《三不愿意》、《顶花砖》等停演多年的丑角喜剧及曲艺专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4-2000年韩志安担任中和戏迷之友会的负责人,每周在中和戏院组织两次联谊活动。 </p><p class="ql-block">2000年,北京京剧院、中和戏院、中国戏迷协会联合在中和戏院举办了戏迷企业家何凤仪先生承包经营这座老剧场的签约仪式。</p><p class="ql-block">何凤仪先生是京城著名企业家兼超级戏迷,他在自己经营的北京穆斯林餐厅创办的票房在京城曾经首屈一指。何先生从此正式成为中和的总经理,并将戏迷协会迁址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仪式上,何先生宣布中和戏院即将于同年10月重新开张,并提出了“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的方针。</p><p class="ql-block">何凤仪先生说,戏迷活动仍然要坚持,还是三不收:不收门票、茶水费、演出费,还要接待各大院团的正式演出,请一批老艺术家重登舞台,尽量降低票价,争取做到最高限价80元,让工薪族真正得到艺术享受。</p><p class="ql-block">开办穆斯林风味中和饭庄贴补戏院的开销,总厨师长由北京穆斯林餐厅的总厨师长马玉奎兼任。</p><p class="ql-block">2005年1月3日,何凤仪先生逝世。2004年中和戏院还不时有京剧上演,每天下午有评书茶座和传统曲艺表演。 在北京市文化局、北京京剧院的支持下,中和戏院和企业家李立中先生合作,对中和进行了修复和改造。</p><p class="ql-block">为方便观众,中和戏院在前门箭楼西侧(肯德基门前)安排数辆新颖典雅的三轮车免费接送观众逛前门大街并到剧场看戏。</p><p class="ql-block">改建后的中和戏院装潢华丽,面貌一新,观众席仍为八仙桌茶座形式,北京凤山古今艺术团每晚演出历代服饰展示及京剧系列剧《西游记》,每天下午有评书及传统曲艺表演。</p><p class="ql-block">但是演出没有坚持多久,中和戏院再次全面关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去到粮食店街北口,看到的景象是这样的:这里有一座被包裹了一层铝合金框蓝色玻璃幕墙的建筑,仔细分辨可以看到,幕墙里面实际上是两座建筑,外面分别各有一座垂花门,北边的一座挂着“中和饭庄”牌子的建筑,就是原先的“粮食店街5号”中和戏院,原本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外立面以及竖书“中和戏院”四个字已经被玻璃幕墙完全遮蔽。</p><p class="ql-block">南边这座挂着“中和戏院”牌子的建筑,原先是粮食店街7号,中和戏院售票处,在早年间,这里曾经是聚源楼饭庄。粮食店街5号原先的中和戏院大厅被改作中和饭庄之后,只好将中和戏院的入口改在了南边原先的售票处,观众从这里进入后往北拐进入中和戏院的后部观看演出。这也就是中和戏院曾经有过粮食店街5号和7号两个地址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中和饭庄已经停业,大门被一道灰色的水泥墙严密地封闭着。</p><p class="ql-block">南边的“新”中和戏院大门则铁将军把门,毫无生气。门前不时有野猫和流浪者栖身,门前道路也变成了停车位。</p><p class="ql-block">这座承载了240年沧桑历史的戏院,如今已是满目疮痍,不忍触目。</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