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鄱湖钓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沙场秋点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文/文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图/网络(鸥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参考书目①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②周汝昌《阅读与欣赏》③</b><b>朱彝尊《词综》④网络资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守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辛弃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b></p><p class="ql-block"><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nbsp;。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初来到南方时,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逝、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淳熙七年(1180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淳熙八年(1181年)春,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并且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果然,同年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其友陈亮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拜访辛弃疾,两人于铅山(yán shān)长歌互答,称第二次鹅湖之会——辛陈之晤;鹅湖之会后又陆续出山两次做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绍熙五年(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庆元二年(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辛弃疾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邑中园亭》)。这些词句表现了辛弃疾对瓢泉山水风物一往情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庆元四年(1198年),辛弃疾被授予主管冲佑观之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次年,他晋见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被加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不久后,被任命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但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推辞不就职。之后,他还被进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朝廷令辛弃疾赶赴行在奏事,试任兵部侍郎,但辛弃疾再次辞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绍定六年(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德祐元年(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守之》这首词是辛弃疾的名篇之一。大概写于作者闲居江西带湖之时。从题目看,是寄给好友陈亮,抒发抗金壮志的。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和陈亮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投降派的打击迫害。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抗金、反对投降基础上的战斗友谊。1188年,陈亮刭带湖访辛弃疾,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促膝畅谈,共同研讨战胜敌人的方略大计,准备着杀敌机会的到来。南渡近三十年,他梦麻以求的就是渴望能指挥百万雄师,驰骋疆场,为国建立功业。然而他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美好夙愿,直到两髮斑白,也没能实现。他奇给陈亮的这首词,正是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道出了英雄的一片壮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人在喝醉酒的时候,还拨亮灯火,深情地端详着心爱的宝剑,在迷离恍惚的状态中,英雄酣然入梦,一梦醒来,各军营里连续响起了雄壮的军号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词的开头情景交融,不胜感慨。“醉里”点明是在酒醉之中。此时词人闲居已久,胸中块垒,唯有以酒洗之,而醉时,又触发了他无限的感慨。“挑灯看剑”是写动作和神态。这显示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首句是现实生活的写照,由“梦回”写到来日破晓。“吹角连营”,正是召唤战士出征杀敌的号角,它意味着士气的高涨,军心的振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意思是:部下的官兵分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战歌。“八百里”,牛的代称。《世说新语•汰侈》载:王怡有一头爱牛,名“八百里骇”。“五十弦”,瑟有五十弦,这里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乐曲。这两句进一步渲染军中的战斗气氛。部队有充足的给养,官兵同甘苦,共食“八百里灸”,军乐队“翻塞外声”以鼓舞斗志。这场面是何等壮观、热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沙场秋点兵”,它使人感到这支士气高昂的队伍的赫赫军威!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军队,秋高马肥,正是用兵杀敌的好时节。五个宇,把雄壮威武的阵容,写得栩栩如生。上片以此单句作结,收束有力;而“点兵”二字,也透出激战即将开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此时,词人难以抑制内心的激情,下片开始便直承上片词意抒写:“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的卢”,良马名。据《世说新语》记载,刘备遇危难,走渡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他骑着的卢马一跃三丈,脱离险境。后来常用“的卢”形容善战的良马。“霹雳”,比喻弓弦的响声如雷。《南史•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的形象。这个英雄形象正是“以功业自许”的词人的化身。他早年是耿京抗金义军的掌书记,是抗金部队的领导者之一。这两句实则是词人早年战斗生活的反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个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这两句道出了荑雄的理想,大功告成的喜悦,使词的感情沸升到最高点。结句 “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这一句自成一段。它和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相呼应,都是写现实生活,而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这首“壮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从结构上看,构思奇特,富创造性。一般填词规律,大抵上写景,下片抒情,或者下片开始转入新意,使上下片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这首词则不然。它首尾两句写实,“梦回”以后进入梦境,过片不变,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片写法。这种创造性的突破,是由内容决定的,它显示出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辛词的思想内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所以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辛词的艺术风格</b></p><p class="ql-block"><b>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他的词中,如“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乃至“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兰陵王》),都是激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声,如“天风海雨”,以极强烈的力度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意象的使用上,辛弃疾也自有特点。他一般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如“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水龙吟》),“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满江红》);他所采摭的历史人物,也多属于奇伟英豪、宕放不羁,或慷慨悲凉的类型,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的李广(《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等等。这种自然和历史素材的选用,都与词中的感情力量成为恰好的配合,令人为之感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这当然有些简单化,但确实也指出: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杯,汝来前!”(《沁园春》)也有相当严整的对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概括起来说,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在词中是很长的句子,但却是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正如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然,辛弃疾的词时常也有过分散文化、议论太多,以及所谓“掉书袋”即用典用古语太多的毛病,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把词大大地改造了;他的词不仅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达得很自由很充分。这样,词的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谓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他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收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稼轩词向来被人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他时常回忆起少年十突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英雄事迹。如《鹧鸪天》上片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辛词还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心情。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辛弃疾这类「英雄之词」,大都使气岑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壮,风格沉郁雄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也有写一些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词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曲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上片铺叙元宵夜的欢乐场面,下片转写一位幽居自处,不同凡响的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际上表现词人「自怜幽独」的情怀。《摸鱼儿·淳熙己亥……》,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如《鹧鸪天》的下阕:“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以及《西江月》的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于简朴中见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