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探微】西安钟楼

长安沐雨梓

文/卞润梓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位于今西大街广济街口。钟楼高36米,建筑面积1379平方米,四角攒顶,木质结构,立于青砖砌成的方形基座上。方形基座砖皮土心,为正方形,高8.6米,楼基每边长35.5米,四面各有高宽6米的券形门洞。西安钟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最为美观的一座。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西安钟楼北立面及剖面图</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黄思达《西安钟楼营造做法研究》)</span></div></h5><h3>钟楼内为两层,建筑为重檐三滴水造型,每层檐下有斗栱,碧绿色琉璃瓦覆盖。楼面呈正方形,东南西北各五间,四周有明柱回廊,中间四根通天大柱高18米。每层有斗栱、藻井、木刻、彩画,具有浓厚民族形式。顶端为5米高的鎏金大圆柱顶,飞檐下吊有铜铃,门扉上塑有64幅浮雕画,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h3><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一、钟楼的营建与迁建</b></span></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嘉靖《陕西通志·陕西省城图》</h5>明朝初年在西安府进行鼓楼与钟楼建设时已充分利用了元代已有建筑布局,在元代李好问绘《长安志图》中可见钟楼与敬时楼(即鼓楼),其位置与明嘉靖《陕西通志·陕西省城图》中钟楼靠西,鼓楼靠东的东西对峙格局相一致,说明明初钟楼的建设选址与元代奉元城的钟楼格局关系密切。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钟楼东迁歌并序碑》拓片</h5>万历十年(1582年),陕西巡抚龚懋贤诏令咸宁、长安两县县令将钟楼按原样从北广济街迁至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中心,并作《钟楼东迁歌并序》刻石嵌于钟楼内:“西安钟楼,故在城西隅,徙而东,自予始。楼维筑基外,一无改创,故不废县官而工易就。”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康熙《陕西通志·会城图》</h5>关于钟楼的迁建原因,长期以来讨论颇多。实际其迁徙的原因应与明代西安城东拓后城市中轴线的东移有关。西安明城墙为唐皇城故地,唐代时形成了承天门—朱雀门—明德门的中轴格局,其中承天门至朱雀门段即今日的广济街一线,为钟楼旧地。东拓后,中轴线东移至今北大街南大街一线,故钟楼的迁建与城市中轴线东移密切相关。<br><h1><b>二、景云钟与迎祥观钟楼</b></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景云钟</h5>钟楼位于旧地时,其内悬挂唐景云钟。景云钟铸于唐景云二年(711年),高2.47米,直径1.65米,腹围1.86米,重6吨,正面有唐睿宗亲笔书写钟铭,骈体294字。32枚钟乳,刻蔓草花纹及飞天、龙、凤凰、狮子等图案,是全世界现存唯一一口皇帝撰文书写并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如今央视春晚新年钟声便是此钟之声。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迎祥观钟楼旧照</h5>钟楼东迁后,景云钟却无法如此前一样发出洪亮的声响,当时人以为迁建铜钟的行为触犯了神灵。于是人们又在钟楼原址重建了新的楼阁悬挂景云钟,即迎祥观钟楼。民国初年,景云钟改存于南院门亮宝楼。抗战时,为保护文物,国民政府将景云钟埋于乡间地下,抗战胜利后才迎回,之后移入陕西省图书馆,1953年藏入西安碑林博物馆,直至今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安钟楼景云钟复制品</h5>因景云钟之故,西安钟楼只得重铸新钟。明成化年间铸造的2500kg大铁钟长期在钟楼西北角悬挂,铸有“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等字样及八卦图案等。1997年,仿制的新铜质景云钟替代原明代铁钟,被悬挂在钟楼西北角,作为现在西安钟楼上的展示,体现钟楼长期以来的历史功能与变迁。<br><h1><b>三、钟楼的功能变迁与发展</b></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雍正《陕西通志·会城图》</h5>清军入关后,很快占据西安府城。顺治六年(1649年),今北大街与东大街两处修建城墙,与原明城墙东北隅相围,形成了满城,作为八旗子弟及眷属驻屯居住使用。钟楼便成为了满城的西南角楼,成为满城城墙的一部分,钟楼的四个券洞也被用作满城出入城的通道使用,钟楼本身也被改作文昌阁,迎祥观钟楼则承担了西安城市钟楼的功能。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清代的西安钟楼复原想象图</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黄思达《西安钟楼营造做法研究》)</span></div></h5><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嘉庆六年(1801年),清军镇压陕西省境内的白莲教起义获得胜利,嘉庆帝钦定四川梓潼县为文昌帝君故里,并下令全国各地兴建祠庙祭祀文昌帝君。清嘉庆年间《长安县志·城郭图》便恢复了“钟楼”的标识,而非康熙《陕西通志·会城图》中“文昌阁”的标识。清道观年间,钟楼被改造成炮楼,具备满城的军事防御功能。</span></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民国时期西安钟楼旧照</h5>1911年西安辛亥革命,不久后满城西、南城墙被拆除,钟楼恢复了其作为城市中心钟楼的原本地位功能。1939年10月10日,西安钟楼遭日军轰炸,西门正中毁坏严重。1939年11月至1940年2月,西京市政建设委员会工程对西安钟楼被炸部位进行了修复。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安钟楼旧照</h5>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西安城市的代表象征,钟楼盘道被扩大,也兴建了钟鼓楼广场、钟楼地下通道、二号线地铁站等配套建筑,钟楼建筑也经过一系列维修,虽历经六百年风雨,仍焕然一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br><b>【参考文献】</b><br>①黄思达. 西安钟楼营造做法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br>②俞茂宏等著.西安古城墙和钟鼓楼:历史、艺术和科学(第2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