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过了寒冷的冬季,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季,收获在热情似火的夏季。</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8日,在崇山书院王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线上开启了《常用汉字图解》文字学习之旅。这本书是由王觞先生主编,选取了429个常用汉字,有图画,有甲骨文、金文、篆、隶四种书体,然后进行解说,简洁精辟。书中留白很大,可当做笔记本使用。2022年6月1日,随着最后一节课的结束,本次课程按计划顺利完成。掐指一算,用了将近7个月时间,映菲老师感叹说:“七个月听起来很长,怎么这一晃就过去了。时间在我们大家一天一天的坚持中静静流淌”。本次课程顺利完成,感谢崇山书院团队为我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聚在一起同频共振,探寻文字源流,引经据典,传承中华文化,切磋琢磨,希圣希贤。感谢所有学友们的大力支持,是你们的勤奋好学、互动讨论,激励我们坚持到了最后,更要感谢坚持用小打卡记录笔记的伙伴们,不仅自己学习还能把笔记分享给身边的人,利人利己。课程快要结尾的时候,平时不怎么在群里说话的学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笔记,有的是在书上写的密密麻麻,有说文,有段注,还有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的是用了厚厚的两个笔记本,字迹工整,有字形演变,还有插画,段老师每个字都画一幅图帮助理解,更有甚者,把老师的语音全部整理成文字编辑打印来学习,感动的我热泪盈眶。毛主席有句话说“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我相信还有很多默默坚持学习没有发笔记的朋友们,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学员笔记展示</p> <p class="ql-block">优秀学员颁发证书</p> <p class="ql-block">感谢我们讲师团默默奉献的老师们,活泼可爱的紫薇老师,百灵鸟般的映菲老师,认真负责的李艳老师,老黄牛般的亚红老师。她们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互帮互助,积极研课,倾囊相授,干货满满。每位老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堂课三个汉字十分钟左右,备课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多,有时候觉得很辛苦,但也很满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查阅资料,再进行讲解,有输入有输出,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教学相长。</p> <p class="ql-block"> 学员留言</p><p class="ql-block">息永可:</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师,从2021年11月8号开始学习文字,笔记写了一厚本子,正面用完了,现在在用反面。和家人分享“高”和“京”的文字演变时,不识字的婆婆夸奖我:真是没有白学!我还有18次课的内容需要补交。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能坚持下来。博学的教师团队带领我们学习,我们是如此的幸福。有时落下了功课,自己就像是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有些愧疚。老师们的博学和自律让我震撼!我将继续跟随老师们继续学习。感恩各位学友的陪伴!感恩各位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感恩王觴老师!</p><p class="ql-block">解语花:</p><p class="ql-block">跟着老师们学习,好处多多,一能坚持下去,每天就这么几个字,内容不多,容易坚持;二能巩固复习,对每个字来上几遍,印象更深。从字源识字,到常用汉字图解,我一步步跟上老师们学到了很多,每次每个字都有新的内容。我不常打卡,但是一直在坚持。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我相信我会用我所学到的一点一滴教给孩子,将中华汉字传承给下一代,不要让孩子只会用不知因。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在群里学习进步,点滴进步养成大写人生!谢谢群里每天付出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宁静:</p><p class="ql-block">我是每一课最少听两遍,老师讲的过程我做笔记,可能写不全,再借鉴其他老师的打卡笔记。自己基础低,领悟慢,一点一点的积累,也开始慢慢的喜欢听老师们的讲课。</p> <p class="ql-block">学员留言</p> <p class="ql-block">在这盛夏繁华的六月,我们这一轮学习落下了帷幕,是终点也是起点。</p><p class="ql-block">下一阶段崇山书院的课程计划</p><p class="ql-block">一、6月6日在钉钉群精讲《字源识字·壹》每天两到三个字。</p><p class="ql-block">2、字源识字3、5、6、7四个群同时开讲《常用汉字图解》,由紫薇老师,李艳老师,崔玲玲老师,亚红老师分别负责一个群,纯公益课程,想学习的还可继续。</p><p class="ql-block">3、建地方群,广泛传播推广字源识字法。</p><p class="ql-block">4、视频号直播课程,定期或不定期。希望咱们群每一个人都是一颗优良的种子,在当地生根发芽,不负韶华,不负自己,勇往直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住我们的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