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苏州百景——沈民义版画展”,从2022年5月26日至6月5日,在苏州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沈民义历时3年完成的101件版画作品。</p><p class="ql-block"> 该展览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承办。</p><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的101件水印版画作品共分为“悠悠千载”“一碧万顷”“古迹形胜”等7个板块,分别围绕大运河、太湖沿岸古建、水乡古镇、苏州园林、都市街景等元素创作,内容丰富,水印版画的形式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丝丝江南水乡的韵味。“这些水印版画不同于套版印刷,每一个版都是绝版,由于刻一色印一色,等到画面完整时,版也就不能继续使用了。”身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沈民义解释道,这次创作的“苏州百景”风格与他以往的版画风格略有不同,在画面选择上,他使用了不少辨识度较高的建筑作为画面的主要内容,创作上也以写实为主。实际上,对于沈民义而言,在耄耋之年选择创作百件水印版画,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三年来,从取景到创作、雕刻、印刷,每一张版都耗费了不少心力,每一张版画里,都凝结了他日夜雕刻、刀笔不辍的心血。沈民义告诉记者:“在我看来,苏州美景之多远远不止100处,我不想让观众形成苏州只有100景的想法,多那一件作品其实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大家能从作品到实景,从水印版画到苏州实景中去感受江南韵味。”</p><p class="ql-block"> 知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稼句表示:“沈民义先生的艺术才华,体现在多方面,但我认为他最突出的成就还是在水印版画上。他既有丰富的经验,又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其画面构成,大都深思熟虑,为表现主题,选择节气物候,选择细节,选择最适宜的色彩和光影。他追求一种有意蕴有情味的境界,引导读者进入其中,并使之产生一瞬间的心灵响应。他能精确把握物象的造型、体积、质感,同时又能保留水墨和色彩的温润鲜华。如果没有对水印版画文化品格的深刻认识,没有对印刷本体语言的深切感悟,那是很难做到的。”</p> <p class="ql-block"><b> 苏州美术馆全景</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序言</b> </p><p class="ql-block"> 苏州处处有胜景,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并且这些风光和遗迹往往是合二为一的。自古以来,文人画士就对它们进行品题,既是一地一隅的风景记录,又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几百年过去,这些曾被品题的景观,大都已渺无踪迹了,就像是一场春梦,想要追寻,也很缥缈,这是历史延续、社会发展的必然,即使那些寺观、溪桥、亭阁依然存在,即使那些自然生态面貌依然保持,其间透露的气息,总是不同的,绝不会依然是旧时的景象。因为处于具体环境中的人是不同的,最美的风景应该就在人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沈民义先生就与我商量,他想用一百幅水印版画来展示苏州的景观,做成一个系列。我对他说,绘画和景观的结合,这是古已有之的,只是过去没有品题过百景,但苏州又何止百景。过去的无可计数,现在的也层出不穷,那就需要选择,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当代性,不但要有传统的景观,也要有时代渐进中的景观,更要有近年出现的新景观。民义先生深以为然,于是就用他的刀笔,创作了这一百零一幅具有时代特点的“苏州百景”。</p><p class="ql-block"> 民义先生的艺术才华,体现在多方面,水墨、油画、粉彩、书法皆所擅长,但在我看来,他最突出的成就还是在水印版画上,曾获鲁迅版画奖,在版画界有很大的影响。曾几何时,以“姑苏之秋”版画展为标志的水印版画热潮消退了,曾共同参与的老一辈艺术家,至今仍在从事水印版画的已经不多,民义先生是有代表性的,既有丰富的经验,又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他的画面构成,大都深思熟虑,为表现主题,选择节气物候,选择细节,选择最适宜的色彩和光影。他追求一种有意蕴有情味的境界,引导读者进入其中,并使之产生一瞬间的心灵响应。他能精确把握物象的造型、体积、质感,同时又能保留水墨和色彩的温润鲜华。如果没有对水印版画文化品格的深刻认识,没有对印刷本体语言的深切感悟,那是很难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民义先生今年八十二了,正像秦少游《念奴娇》咏唱的那样:“万缕银须,一枝铁杖,信是人中杰。此翁八十,怪来精彩殊绝。”即将举办的“苏州百景”水印版画展,集中反映了他近年的代表性作品,刀笔更为凝练,色彩更为宁静,“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正此谓也。展览不但是很好的纪念,更是他继续前行的起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是有这种精神的。</p><p class="ql-block"> ■王稼句</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沈民义简历</span></p><p class="ql-block"> 沈民义,1941年生,长期从事版画、油画、中国画创作。原吴作人艺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获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优秀版画家”称号。</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来创作水印版画300余件。作品先后入选六、七、八届全国美展,连续入选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版画展,获鲁迅版画奖、“版画世界”奖,连续五次获江苏省版画优秀作品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苏州百景版画展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碧万顷(01-0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1-太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太湖,古称震泽,《书 • 禹贡》所谓“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又称具区、五湖、笠泽等。太湖属大型平原吞吐湖,可分上源、下委两大系统,其上源主要是荆溪水系和苕溪水系,下委则东出沙墩口、胥口、瓜泾口、南厍口、大浦口诸港,分别经由望虞河、胥江、娄江(下游称浏河)、黄浦江等数十条河港泄入长江,其中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太湖下委流经地区,形成塘浦纵横、良畴棋布的水系网络格局。金友理《太湖备考 • 太湖》说 “:太湖跨苏、常、湖三郡,广三万六千顷,周回五百里,东南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馀里,中有七十二山。东南之泽,此为最大。”其水域之广,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属中国第四大湖、第三大淡水湖。唐寅《姑苏八咏》有云 “:具区浩荡波无极,万顷湖光净凝碧。青山点点望中微,寒空流浸连天白。鸱夷一去经千年,至今高韵人犹传。吴越兴亡付流水,空留月照洞庭船。”湖中多岛屿,如点点翠螺,散落在浩渺碧波之上,向有“七十二峰”之说。湖中大岛,以西山、东山、马迹山为最。西山为中国内湖第一大岛,孤悬湖中,今有大桥连接长沙山、叶余山与内陆联通。东山约在十九世纪中叶因太湖淤积而与内陆连接,形成东山半岛。马迹山在湖之西北,向属无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围湖造田,与内陆连接,即今马山,灵山大佛所在。自 1953 年起,太湖水域均归江苏管辖,苏州占太湖总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二。今习惯上以东山东茭嘴至太湖南岸的西浜、庙港一线为界,其东侧水域称东太湖,西侧水面称西太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2-西山明月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明月湾在西山石公山西,湖堤环抱,状如新月之弯,且受月最早,沙洲芦花,映月发光,相传吴王尝玩月于此。皮日休《明月湾》云 “: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 湾。半岩翡翠巢,望见不可攀。柳弱下丝网,藤深垂花鬘。松瘿忽似狖,石文 或如虥。钓坛两三处,苔老腥斒斑。沙雨几处霁,水禽相向闲。野人波涛上, 白屋幽深间。晓培橘栽去,暮作鱼梁还。清泉出石砌,好树临柴关。”明清以 来,慕明月湾之名而往游者甚多,如李维桢《太湖两洞庭游记》说 “:雨小减,呼 舟过明月湾,则已霁,垂杨覆岸,见千家在白云黄叶中,爱之,舍舟徒步。”汪道 昆《游洞庭山记》说“:舟行自如,东过明月湾,视环中异,山横九里,如月始弦, 林木蔽亏,当其隙乃见居室,亦异境也。”葛芝《包山游记》也说 “:是日放舟明 月湾,由明月湾而上,舍舟从陆。居民面湖负山,铺石为阶,屋宇整好。湖滨 多橘柚,人行山上,如履橘柚之杪。杂树蔽亏,从苍翠中时见湖光然。”湾中民居皆背山临湖,粉垣碧瓦与丹葩绿叶相错如绣。沈德潜《洞庭明月湾吴氏 世谱序》说 “:洞庭西山明月湾,峰峦耸翠,溪流环碧,人烟鸡犬在花林中,其 俗俭朴,敦礼让,愿者力田服贾,秀者勤诵经,人皆聚族而处。”村中有南北两 条并行小巷,东西又有若干小巷,作“井”字形格局,人称“棋盘街”,用花岗石 板铺砌,下有阴沟,两侧有浅明沟,很是整齐洁净。当地民谣曰 “:花墙头,百 子格,前门后门砂条石,洞庭西山第一家。”又俗话说 “:明湾石板街,雨后看绣 鞋。”巷陌间散置着敦伦堂、礼和堂、瞻瑞堂、揄耕堂、凝德堂、汉三房、瞻禄堂 等民居建筑,高墙深宅,鳞次栉比,大都为乾隆年间所建。沿湖有一古码头, 长五十八米,宽四点六米,表面用二百五十六方花岗条石砌成。《明月湾修治 街埠碑记》说:乾隆二十一年“ ,资渐充裕,而湾中旧堤两岸塘埠且就倾圯。里 中长者,爰取公资,购石纠工,大为葺治,面以砂石,添置河埠。舟楫利于停泊, 里人利于盥洗,人称便焉。”古码头伸入湖中,为前人出入西山的埠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3-光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光福这个地名,最早见晚唐陆龟蒙《送小鸡山人序》,说是“出吴胥门,背朝日行四十里,得一野步市,曰光福”。何以称光福 ,那是因为萧梁时建光福寺于龟峰,建寺以后,人烟渐密,聚落渐盛,遂以光福名其地。据黄公颉《光福寺铜观音像记》记载,宋代光福又名志里。至明清时,光福属吴县长山乡,与横塘、新郭、横金、木渎、社下并为吴县六镇,市廛四面环山,镇上有东、西、南、北四街,民则依山而居,平旦而市。吴宽《登光福凤冈》有云 “:山下人家成市廛,家家炊烟起曲突。”汪琬《光福镇》云 “:春寒布谷啼,散步向村堤。雨过泉声急,烟凝柳色低。湖鱼论斗换,野蕈满筐提。稍待杨梅熟,拏舟入崦西。”关于光福的形胜风物,徐傅《光福志自序》介绍说 “:光福僻处郡西,隶于吴治,蕞尔一隅,然湖山之秀、物产之饶、风俗之纯朴、人性之敦厚及乎琳宫佛刹、池馆台榭,冠绝吴中。其山有穹窿、西碛、铜井、邓尉之挺秀;其水有具区、游湖、东西崦之浩淼,七宝、法雨、象泉之甘洌。地则东南平夷,宜蔬谷,西南多山,艺花木桑麻,遍处播植,渔罟樵斤,终年不废。民庐栉比,倚山而居,滨水而田,朴者安于畎亩,秀者泽以诗书。至幅员之广袤也,五十馀里陂塘崦渠足资灌溉,山村水市,直尽太湖。而物产之佳,则稻有红莲,藕有伤花,卢橘、杨梅、菰蒲、菱芡皆美于他产,更有著名当世,阅千载而独擅者,梅也。”今香雪海仍为春来探梅的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4-陆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陆巷在洞庭东山的后山,旧与王巷毗邻,后合而为一。蔡昇辑、王鏊修《震泽编 • 杂纪》说 “:民居凑集,中有路焉,谓之巷,在东洞庭者十,曰王巷、陆巷、严巷、张巷、南巷、北巷、施巷、叶巷、翁巷、吴巷。”王巷乃王鏊祖上所徙居也,王鏊《先世事略》说 “:王氏之先,自汴扈宋南渡,世家太湖之东洞庭山,至今人名其处曰王巷。”文徵明《太傅王文恪公传》也说 “:其先有百八者,自汴京扈宋南渡,遂居山中,至是族属衍大,号其地为王巷。”其地北依寒谷山,东倚虾缀岭,西面太湖,与西山隔湖相望。村落规模较大,形成“一街六巷三河港”的布局。今存遂高堂、双桂楼、会老堂、春卿第、惠和堂、粹和堂等明清第宅建筑。旧有王氏静观楼、从适园、壑舟园等,都已无遗迹可寻。许煦明《莫釐游志》说 “:下寒谷山,东至陆巷,相传三国时东吴大都督陆逊墓葬于此。陆巷为后山一大镇,市廛稠密,先贤王文恪公祠前古井一口,曰玉带泉,王壑舟置,孝廉公祠重浚。昔有登俊、解元、会元、探花、阁老等五坊之胜,为明成化乙未少傅王鏊立,今存探花、会元、解元三坊,系清乾隆壬戌少傅后裔金增重修。”旧时陆巷是去西山的主要码头,自太湖大桥通车后,顿见冷落。2006 年,以陆巷等为代表的东山民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5-三山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山岛在西太湖中,它的得名有两说,一说岛上有三峰,故称三山;一说三山与泽山、厥山,合称三山,《明一统志 • 湖州府》说 “:三山,在府城东北七十二里太湖中,白波四合,三点黛色。”三山岛面积一点八平方公里,北高南低,大山、行山、小姑山三峰绵延连缀,起伏蜿蜒,下有小姑湾、下黄湾等。大山又称北山,今称北峰,海拔八十三点五米,为三山最高峰,有金鸡石、补天石、马蹄石等石景。行山因有吴妃娘娘行宫而得名,今称中峰,海拔七十五点四米,山上遍植橘树,处处陡壁悬崖、奇岩怪石,有板壁峰、叠石、一线天、天门等石景,其馀脉断山,最宜观落日景象。小姑山在西南端,今称南峰,海拔高四十三点四米,有十二生肖石、白猫石、牛背石等石景。因三山的地质构造以石灰岩为主,故太湖石资源十分丰富。自北宋后期进奉两浙花石,三山就成为一个重要产区,至今尚存当年的采石遗址,还发现过大量采石工匠的骨殖瓮。及至明清时期,依然采石不止,汪道昆《游洞庭山记》说 “:三山产奇石,采石者至今赖之。”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有小姑山石矿、东泊石矿等,对三山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但在客观上又因历代采石而逐渐形成别样的景观。三山寺院有中峰寺、三峰寺。中峰寺又称北寺,唐咸通九年(868)僧本超开山,明初归并灵源寺。三峰寺又称南寺,唐咸通十三年(872)僧真铨开山,南宋时曾置寺田百亩,明初归并灵源寺,清咸丰十年(1860)毁。行山之南有吴妃祠,又名吴妃太姥祠,俗称娘娘庙,也称吴妃娘娘行宫。乾隆《吴县志 • 祠庙》说:“吴妃庙,在东洞庭之三山,《吴郡续志》有吴太姥,疑即是其神。”民间说法不一,或说吴妃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灵异,山人立祠祀之。或说吴妃是一人,即西施,张大纯《三山有吴妃祠或云即西施也》云:三山岚影江波光“ ,石屋烟鬟韶女妆。莫是西施仙去后,芳魂犹在水云乡。”也有说是阖闾之母或夫差之母,故以太姥相称。行山之南小姑山,相传阖闾小女胜玉即所谓小姑。距小姑山百米之外的湖面上有一土墩,芦苇丛生,四围用青石条砌筑,虽大水而不淹。古老相传,胜玉不愿远嫁鲁国,于此投水自尽,百姓在墩上筑墓,种植柳树,称水葬台,也称梳妆台、姑亭、琴台,相传大水不没。有人说,从水葬台的位置和结构来看,很有可能是古人采石使用的装运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6-西山归云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归云洞在西山石公山,沈彤《游包山记》说 “:石公之山在包山东南隅,少土多石,周可二里,三面湖水环之。有小庵负其西壁,庵之北为归云洞,洞高广可二十尺,相传旧有石垂洞口,如云之方归,故名。”归云洞洞口上的如云之石,仿佛自远天归来。洞内轩敞,可布席而坐,石壁佛像极雕斲之妙,基本出于自然,略加人工修饰,以观音大士为最大,后人以金装之。吴伟业《归云洞》云:“归云何孱颜,雕斫自太古。千松互盘结,托根无一土。呀然丹崖开,苍茫百灵斧。万载长欹危,撑拄良亦苦。古佛自为相,一身杂仰俯。依稀莓苔中,叶叶青莲吐。若以庋真诠,足号藏书府。仙翁刺船来,坐擘麒麟脯。铁笛起中流,进酒虬龙舞。晩向洞中眠,叱石开百武。床几与棋局,一一陈廊庑。翩然自兹去,黄鹄潇湘浦。恐使吾徒窥,还将白云补。”秦松龄《归云洞》云:林光云影“望中明,更向归云洞里行。古石削成金粟相,空岩敲作木鱼声。啼残野鸟还惊客,开遍山花那识名。欲卜五湖烟水宅,空教婚宦误浮生。”但那如云之石,早在清初已被凿去。1947 年,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来游,自然看不到那“归云”了,周瘦鹃在《杨梅时节到西山》里说 “:先过归云洞,洞高约二丈,相传旧时有大石垂在洞口,如云之方归,因以为名。洞形活似一座天然的佛龛,中立观音大士装金造像,高可丈许,宝相庄严,另有青龙石、鹦鹉石,都是象形。石壁上刻有昔贤的题诗题字很多,如徐纲的十二大字:读圣贤书‘ ,行仁义事,存忠孝心。’倒像是现代的标语。尤西堂的古风一章,秦敏树的石公八咏,都是歌颂本山的妙景。最近的有六十年前龙阳易实甫氏的七律一首,烟桥兄有意和韵,就把它抄了下来 ‘:石公山畔此勾留,水国春寒尚似秋。天外有天初泛艇,客中为客怕登楼。烟波浩荡连千里,风物凄清拟十洲。细雨梅花正愁绝,笛声何处起渔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7-紫金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紫金庵在东山西坞,旧称金庵,相传唐时有胡僧来建,贞元间废,后复建。明洪武中重建,清康熙间重修,乾隆十一年(1746)增建净因堂。此后修建不辍,直至近年。世传庵中十八罗汉像为南宋雷潮所塑,如《江南通志 • 舆地志 • 寺观二》说:内大士及罗汉像系雷潮装塑“ ,潮夫妇俱称善手,一生止塑三处,此庵为最。”《太湖备考》卷六也说 “:内有十八罗汉像极工,系雷潮装塑。”此说在清中期以后方始流行,但是早在明代后期,就说塑者另有其人,释大灯《金庵十八罗汉歌》云 “:金庵罗汉形貌雄,慈威嬉笑惊神工。当年制塑出奇巧,支那国中鲜雷同。擎拳降猛虎,举钵伏狞龙。神通各逞无暇日,我来一喝俱敛容。修眉大士嗒然笑,手持藤杖称最老。与彼群公前致辞,山中结屋愿须早。潺潺深涧可忘饥,不待安期赠丹枣。他时游戏返天台,共尔岩头拾瑶草。”自注:丘“弥陀增塑。”又,顾超《紫金庵》诗注“:庵中十八罗汉像,乃邱弥陀手增塑。”“增塑”者,或本无而增设,或已毁而补置,总之已不是雷潮所作。邱、丘两姓通,惜乎关于他的资料不多,只知其为明人,且在江浙一带被奉为雕塑业行业神。咸丰十年(1860),东山寺观祠庙尽毁。1929 年,李根源来游,《吴郡西山访古记》卷五说 “:雷潮塑十八尊者像已无存。”但到四十年代后期,则又出现了,许明煦《莫釐游志》说:两庑应真“ ,或假寐,或凝视,或狰笑,或沉思,或仰或俯,或喜或怒,形态不一,动作各异。其中降龙一尊,尤为上乘,双目炯炯,仰视盘柱之龙,惜龙已重塑,未能似牡丹绿叶相衬益彰耳。惟各塑像,衣褶自然,为南中诸刹所罕见。”顾颉刚的看法则不同,五十年代初,他在《洞庭山游记》里说:随一乡人到西坞紫金庵“ ,俗称金庵寺,看彩塑罗汉像。此像当为清末所塑,以设色鲜艳,讹传为杨惠之所塑,可知甪直传说已浸淫达于洞庭。然所塑有其形式而无其精神,一见知出俗手,当是惠山塑泥人者为之耳。罗汉东壁八,西壁十二,又溢出二数。殿中三世佛及二胁侍,颇佳,似旧像未毁,踵而修之者。”2006 年,紫金庵罗汉塑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8-启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启园在东山叶家浜,在广家岭下湖滨,本是种稻养鱼之地,1933 年被席启荪买下后建园,故俗呼席家花园。朱润生《湖山诗影录》说 “:启园之建,在民国廿二三年,当时主人鸠工庀材,颇耗心力,凿泥为池,填湖成岸,小桥曲槛,画栋雕梁。会以时艰,中途而止。游人莅止,易胜低徊矣。”许明煦《莫釐游志》也说 “:地处叶家浜,席君鸠工庀材,开山填湖,煞费苦心。门额由伊立勋题‘启园’两字,内有镜湖厅,取明镜一湖之意,俗称四面厅,以及动物园、花圃、挹波桥、环翠桥诸胜,占地五十馀亩,航轮可直驶园中。沿湖短栏可凭眺湖光,烟水浩渺,波涛汹涌,栏挹碧波,门对青山,朝岚晚霞,风景不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园归徐子星,其字介启,故仍名启园。园占地五十馀亩,规仿无锡蠡园,而空旷过之。今已修复,面积扩至七十二亩,有镜湖厅、复廊、宸幸堂、融春堂、四宜楼、御码头、御碑亭、湖心亭、柳毅井、竹园、牡丹园、蔷薇园、月季园等。湖边还停泊七桅渔船一艘,为清中期所造,长二十五米,宽五米,载重六十馀吨,乃目前内湖最古最大的渔船,游人到此,纷纷以此为背景摄影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二、悠悠千载(09-2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9-望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望亭在浒墅关西北十五里,西临太湖,北隔望虞河与无锡相望。康熙二十三年 (1684)十月,圣祖首度南巡,苏州地方官及在籍诸臣就是在望亭接驾的。相 传东汉末年,孙坚(一说孙权)于此建御亭。陈至德元年(583),杨广设市,并 置堰闸,号望亭堰。隋开皇九年(589)置望亭驿,十八年(598)改御亭驿。唐 常州刺史李袭誉复改望亭驿。唐光启年间置屯,称望亭市,北宋天圣中改镇。 清雍正三年(1725)由常州府无锡县划归苏州府长洲县,为长洲六镇之一。望 亭属运河沿岸标志性集镇,民国《吴县志 • 舆地 • 水》说 “:运河在城西,《漕渠 考》:自吴江县南平望镇接嘉兴府界,引而北四十里抵吴江县,又北五十里经 府城西,又北三十里达浒墅西,又十五里至望亭,接无锡县界。”由于此地为南 来北往的旅人所经由,留下咏唱不少,如梁庾肩吾《乱后行经吴御亭》云 “:御 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獯戎鲠伊洛,杂种乱 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殷牗爻虽赜,尧城吏转 尊。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方慿七庙略,誓雪五陵冤。人事今如此,天道 共谁论。”唐白居易《望亭驿酬别周判官》云 “:何事出长洲,连宵饮不休。醒应 难作别,欢渐少于愁。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何言五十里,已不属苏州。” 明文徵明《无锡道中遇雪夜泊望亭》云 “:北风吹朔雪,飞霙杂零雨。孤舟暮不 前,收帆得沙渚。天垂野阴合,日暝江云沍。川原入萧条,林木积缟素。寒厖 噤不鸣,饥鸟惊还聚。举酒不成欢,挑灯时自语。飘泊岂在远,出门即羁旅。” 望亭沿运河,跨运河及支浜的桥梁不少,今有工农桥、望亭大桥、望亭南桥、双 白桥、新村桥、四旺桥、花泾桥、善庵桥、大有四桥等,建造年代不一,构造形 态不同,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0-浒墅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浒墅关在苏州西北隅,地处南北运河交通要冲。相传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求吴 王宝剑,有虎当坟而踞,始王以剑击之,不及,误中于石,其虎西走二十五里, 忽失,因名其地曰虎疁。后因唐讳虎,吴越王钱氏讳疁,乃改浒墅。北宋后又 称其为许市,正德《姑苏志 • 乡都》说:许市“ ,去县西北二十五里,一名浒墅, 详见古迹。民居际水,农贾杂处,为一大镇。旧有巡检司、急递铺。景泰间置 钞关于此。”故称浒墅关。康熙《浒墅关志 • 风俗》说:浒为巨镇“ ,船商毕集, 晨起负贩者辐辏于市。”兴贤桥南的文昌阁,坐落在运河西岸土丘之上,为榷 使祀事之所,万历间榷使张铨、马之骏相继创建,康熙二十二年(1683)榷使 黄懋重建,彭定求有记。乾隆五十二年(1787)巡抚闵鹗元、榷使四德修,鹗 元有记。道光七年(1827)榷使文祥重修,二十四年(1844)道士孙一元又募 修。阁内有文星书院,祀监督户部员外郎鄂木恺,笔帖式偏俄从祀,康熙十七 年(1678)建。又有闵四二公祠,祀江苏巡抚闵鹗元、榷使四德,因其重建是阁, 绅士、道士置主祀之。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据浒墅关,拆除附近的祠堂和 节孝牌坊,在阁之四周筑起一道围墙,作为营垒,墙内面积九亩三分,墙高三 米以上,厚一米有馀。光绪二十二年(1896),道士王桂卿重建。朱天成《同吕 旭升文昌阁登眺》云:凭高舒望眼“ ,落日满秋山。白草荒原外,青松古寺间。 鸥轻狎浪去,鸟倦逐云还。此际谐欢笑,为君一破颜。”蒯德模《经浒墅关登文 昌阁题壁》云:浒墅阴阴古战场“ ,岿然杰阁剩文昌。三年作吏惭无补,百里遗 黎视尽伤。田长蒿莱春寂寞,市成茅店月凄凉。我来四面凭栏望,喜见南风大 麦黄。”1958 年,营垒被拆毁,取材筑高炉,尚存文昌阁前后两殿及厢廊,可见 太平军改筑时的龙凤纹饰瓦当。今已修葺一新,可供游人怀古赏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1-枫桥和铁铃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枫桥在阊门外七里,因张继《枫桥夜泊》一诗名闻遐迩。桥始建无考,正德《姑苏志 • 桥梁上》引周遵道《豹隐纪谈》:旧作封桥“ ,后因张继诗,相承作‘枫’。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字。”枫桥历经修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建,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同治六年(1867)又重建,即今所存者。桥作单孔,花岗石砌筑,长三十九点六米,宽五点二七米,矢高五点七米,净跨十点五米,拱券纵联分节并联砌置,桥面镌轮回纹,砖砌桥栏,间石望柱,东西两坡砌踏步,东坡三十级,西坡二十八级,东坡下落于铁铃关拱门内。桥额“重建枫桥”四字,桥南明柱刻“仁济堂安仁局董事经办”,“同治六年丁卯八月重建”;桥北明柱有桥联一副“: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恶人语恶视恶行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桥所在之集镇,亦称枫桥,明清时为苏州大市之一,尤以米粮集散中心著称。枫桥既为苏州门户,自是设险之地。嘉靖三十六年(1557)为御倭寇,在枫桥 东堍建敌楼。乾隆《吴县志 • 城池》说 “:枫桥敌楼,在枫桥堍下,方广周十三 丈有奇,高三丈六尺有奇,下垒石为基,四面甃砖,中为三层,上覆以瓦,旁置 多孔,发矢石铳炮。嘉靖三十六年巡按御史尚维持、知府温景葵、知县安谦建。”郑若曾《江南经略》卷二《枫桥险要说》说 “:自阊门至枫桥将十里,南北 二岸,居民栉比,而南岸尤盛,凡四方难得之货,靡所不有过者,烂然夺目。枫 桥尤为商舶渊薮,上江诸郡及各省菽粟棉花大贸易咸聚焉,南北往来,停桡解 维,俱在于此。盗贼奸细,至难盘诘。往年尝建敌楼,设团营于接官亭、寒山 寺遗址,现存不可以不修举。虽然险要有重有轻,枫桥虽不当江湖水口之冲, 而所关系至重,似宜设重兵以镇之,不当与娄、齐诸附郭例视而已。”敌楼后称 铁铃关。道光十年(1830),江苏巡抚陶澍改为文星阁,以昌文运。今屡经重修, 游人可登堞楼,眺览枫江两岸的秀丽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2-平江路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平江河属第四直河的一段,具有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特色,那里是苏州城内外,古桥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据绍定二年(1229)《平江图》著录,有桥十一座东西向跨越河上,自南至北,依次是苑桥、寺东桥、寺后桥、雪糕桥、积庆桥、苏军桥、众安桥、通利桥、胡厢使桥、打急路桥、庆历桥。在这条南北向干道上,有桥十一座,自南至北,依次是庙堂桥、南张家桥、熙宁桥、罗家桥、北张家桥、朱马交桥、唐家桥、魏家桥、富孙桥、奚家桥、华阳桥。其中,寺东桥与庙堂桥,雪糕桥与南张家桥,积庆桥与熙宁桥,苏军桥与罗家桥,众安桥与北张家桥,通利桥与朱马交桥,胡厢使桥与唐家桥,打急路桥与魏家桥,庆历桥与富孙桥,都构成“双桥”景观。有的经后世改造,桥洞一圆一方,构成颇具情趣的“钥匙桥”景观,如胡厢使桥与唐家桥。范广宪《吴门坊巷待 吟》卷四咏“华阳桥”云 “:栉比人家近市喧,红羊劫后几颓垣。摩挲断碣知桥史,重建还须记庆元。”咏“奚家桥”云“:谁家伉俪我能谙,信女原来配善男。小坐桥头谈琐事,有人指点说仁三。”咏“通济桥”云 “:河水无波却有情,放船欸乃趁天晴。市人莫笑桥新造,通济呼来旧著名。”咏“唐家桥”云 “:走马看花更著书,谈今说古近何如。建桥端恐怀唐岳,千户分明卜所居。”咏“朱马交桥”云 “:得得过桥生事微,政传赵宋更依稀。从知设局储茭草,可要秋高试马肥。”咏“众安桥”云:“人生能得几元宵,帽影鞭丝迹未销。吴女那知新活计,看灯犹是说星桥。”这座座桥都有动人的传说,每当夏夜乘凉的时候,老人就会对孩子们唠叨那些很久以前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3-虎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虎丘一名海涌山,平畴间一土阜耳,本不足奇。相传吴王阖闾营墓于此,经葬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东晋时,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兄弟于此分建别墅,后皆舍宅为寺,以东西分别,两寺相去甚远,中有大溪隔之,会昌灭佛后重建,归并一寺,称武丘报恩寺。山中浮图当空,飞阁临崖,亭台错落,古木蒙翳,加之历代名士品题歌咏,神话传说附会渲染,遂成为“吴中第一名胜”。朱长文《虎丘唱和题辞》说 “:虎丘之景,盖有三绝。望山之形不越冈陵,而登之者见层峰峭壁,势足千仞,一绝也;近临郛郭,矗起原隰,旁无连属,万景都会,西联穹窿,北亘海虞,震湖沧洲,云气出没,廓然四顾,指掌千里,二绝也;剑池泓渟,彻海浸云,不盈不虚,终古湛湛,三绝也。”李流芳《江南卧游册题词》则说 “: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夜,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无所不宜,而独不宜于游人杂沓之时。”这“三绝”和“九宜”虽将虎丘推崇之至,却不及苏轼说的“不游虎丘乃憾事也”那样深入心人,惜乎东坡这句广告词乃后人穿凿附会而来的。山中主要名胜,有断梁殿、鸳鸯冢、真娘墓、憨憨泉、试剑石、千人石、白莲池、二仙亭、剑池、双井桥、可中亭、悟石轩、石观音殿、冷香阁、云岩寺塔、致爽阁、小吴轩、千顷云阁、五贤堂、平远堂、小武当、通幽轩、三畏斋、玉兰山房、冷香阁、拥翠山庄、万景山庄等。1961 年,云岩寺塔及其他建筑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4-盘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盘门,今苏州城约移建于西汉后期,乃世界上持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礼制性大城。盘门在古城西南,初名蟠门,相传曾将木雕蟠龙镇于城上,以作厌胜。又因为它水陆城门并列,水门、陆门各有两道,两道陆门间为瓮城,出入沿洄屈曲,故称盘门。贺铸《吴门柳》词有“窈窕盘门西转路,残阳映带青山暮”之句。唐代八门,盘门在焉。建炎四年(1130)毁,宝祐二年(1254)重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洪武《苏州府志 ? 城池》引《续志》:旧楼吴说题额“ ,视宝祐新作诸门最为宏壮。宝庆三年秋大风雨,楼门俱坏。绍定二年冬,李寿朋新作,规制尤伟。”元定江南,凡城池悉命夷堙。至正十一年(1351)兵起,诏天下缮完城郭,盘门亦重建。至张士诚入据,增置月城。盘门据地险要,兵家必争,在苏城各门中最为高峻坚固,城楼也雄壮巍峨,史称五楼门。高启《登五楼门》云:登城望神州“ ,风尘暗淮楚。江山带睥睨,烽火接楼橹。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向来禾黍地,雨露长榛莽。不见征战场,那知边人苦。马惊西风笳,鸟散落日鼓。呜呜城下水,流恨自今古。”盘门城楼作两层重檐歇山式,为清康熙初修葺,顾嗣立题“龙盘水陆”额,飞檐翘角,凌空拔起。1937 年毁,1985 年重建。登楼远眺,山光水色,尽收眼底。盘门乃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水陆并峙古城门,2006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5-吴门桥和水关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吴门桥在盘门外,跨外城河,初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 • 桥梁》称其“横绝漫流,分为三桥,往来便之”。因为它由北岸两座相连的木桥和南岸一座石桥连缀而成,三起三落,俗呼三条桥。《平江图》上画得清晰,北面两桥形制相同,标曰“吴门桥”;南面一桥较矮,标曰“新桥”。据正德《姑苏志 • 桥梁上》记载,“宋章岵为守,郡民石氏者请建,绍定间修,正统间郡守况锺重建”。可能当况锺重建时 ,将这起伏的三桥改筑三孔石拱桥。今从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卷》上,可见乾隆时吴门桥的面貌。吴门桥是苏州护城河上最高的石拱桥,今存者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苏省水利工程总局重建的单孔石拱桥,桥孔高大,大船可扬帆而过。此桥全长六十六点三米,面宽五米,底宽五点七米,拱高九点五米,拱券跨径十六米。全桥用花岗石和少量武康石砌筑而成,桥的台阶均是整块条石,南北各五十级。桥面中央浮雕轮回纹,桥栏由曲尺形条石连接而成,不施望柱,犹如长椅,可供行人憩息。在桥北的金刚墙左右,还砌筑纤道,宽约零点六米,大大方便了纤夫。在桥洞内砌筑纤道,在全国也并不多的。水关桥跨盘门水关外第一直河,晁补之《吴松道中》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船正由此进也。桥始建无考,清同治十一年重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两度整修。该桥为条石板梁单孔平桥,细凿石条桥栏,桥长十八米,宽二点七米,跨度五点九米,东西踏步各十四级。梁侧正中阴刻正楷“水关桥”额,两旁有小字“同治十一年嘉平月”、“水利工程总局”。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6-盘门外城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同治《苏州府志 -形势》说 “:吴有三江五湖之形胜,故其地为古今之雄盛,控扼朔南,殆犹子午谷之险阻耶。洪川交流于城下,万舍环抱乎外郛,墉堞高崇,货物衍积,护以群岭,限以重湖,信江南之奥壤也。府枕江而倚湖,食海山之饶,拥土膏之利,民殷物繁,田赋所出,常书上上。”故苏州城以水为险,外有外濠,内有内濠,卫城若环。盘门外城河尤为宽阔,京杭古运河自北潺湲而来,与太湖胥口流来的胥江在泰让桥合流而南,至吴门桥又与大龙江交汇,河面开阔,水流湍急。由此而东南,可往嘉兴、杭州;由此而西北,可往无锡、扬州;由此而西南,可往太湖,经由太湖而往湖州、宜兴。故水上交通十分频繁,樯帆林立,舟楫衔尾相接。旧时,盘门迓迎行旅,望见了城楼和高高耸立的瑞光塔,苏州也就到了。杨万里《船过苏州》云 “:垂近姑苏特转湾,盘门只隔柳行间。望来望去何时到,且倚船窗看远山。”范成大《晚入盘门》云“: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倚蒲团入睡乡。”朱南杰《舟行过平江》云“:踪迹平生马少游,功名外物等虚舟。不多饮酒常成醉,自在吟诗只解愁。已幸一帆离锡邑,更宽二日到杭州。晓来忽见盘门塔,疑是西湖大佛头。”今环城河上,游船往返,可领略运河两岸风光,沿城名胜古迹,也可一览无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7-横塘驿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横塘在郡城西南,向无设置驿站的记载,至清同治十三(1874)年,始在横塘镇北彩云桥东堍置驿亭,遗址至今尚存。这座驿亭南对胥江,北倚枫江,坐北朝南,临水而筑。亭的平面略呈长方形,面阔四点六米,进深五点五米,高四点七米,六架梁,歇山卷棚式板瓦顶,檐角出戗,四角有花岗石方柱,南北石柱间各立木两根,周砌砖墙,南北各辟一门,东西各辟一窗。亭内东西沿墙置长条石凳,以供憩息。亭南石柱上刻同治十三年六月佚名者撰联一副,曰 “: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其中情味,实在颇可作一番追寻。至晚清,延续三千多年的驿站制度,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邮传需求,又耗费巨大,流弊丛生。有识之士就纷纷提出要裁撤驿站,改设邮政。但裁驿改邮哪能一蹴而就,郑观应《盛世危言 • 驿站》就说 “:开创之初,何不兼行并设,尚无窒碍也哉。”横塘驿亭的建造,应该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其规模而言,或许不仅是一个亭子,但并无馆舍等设施,乃属“并驿于邮,附邮于驿”的水陆递运驿,与“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所谓路亭,也不是一回事。因为它是江南古运河沿线惟一尚存的驿站遗址,受到邮传史研究者的重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8-灭渡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灭渡桥在城东南赤门湾南,跨京杭古运河。据张元亨《建灭渡桥记》记载,“由 赤门湾距葑门,水道间之,非渡不行。舟人横暴,侵凌旅客,风晨雨昏或颠越 取货”。昆山僧人敬修几遭其厄,于是发愿募资建桥。桥始作于大德二年(1298) 十月,四年(1300)竣工,为单孔半圆石拱桥,“南北往来,踊跃称庆,名灭渡, 志平横暴也”。苏州人讹称觅渡桥 ,含意隽永,但与本事相距甚远。桥建成后, 屡经修葺,明正统间知府况锺重修,清同治间再修,桥身以武康石、青石、花岗 石混砌,历代修葺痕迹明显。1985 年又作维修加固。今桥长八十一点三米, 矢高八点五米,桥面宽四点五米,跨度约二十米,东西两坡各设踏步五十三 级,两堍略宽,大体呈喇叭形。桥北金刚墙下有桥墩,可防洪水和船只撞击桥 身。拱券作分节错缝并列式,不施横向长铰石,属早期拱券结构形式。在中 国桥梁史上,它以跨度宽大、结构轻巧著名。灭渡桥坐落苏州东南主要水道, 舟楫频繁,朱彝尊《太湖罛船竹枝词》云:东溟大艑也嵯峨“ ,灭渡桥头衔尾过。 一样风波湖海别,黄鱼争比白鱼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石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石湖在古城西南十二里,周二十馀里,为太湖由东一脉支流而形成的内湾,潮汐不通,波澜不惊,如练如镜,一碧千顷。僧妙声《衍道原送行诗后序》说 “:吴郡山水,近治可游者,惟石湖为最,山自西群奔来,遇石湖而止。夫山川之气扶舆磅礴,郁积而不泄,则秀润清淑,必锺乎人。”石湖之东,田圃相属,水港纷错;石湖之西,山峦起伏,群峰映带。最近处为上方山,山颠楞伽塔高高耸立,如披褐道士,风神特秀。迤逦而北为茶磨屿,其间除寺宇之外,颇多吴越古迹。李流芳《江南卧游册题词》说 “:石湖在楞伽山下,寺于山之巅者,曰上方。逶迤而东,冈峦渐夷,而上下起伏者,曰郊台,曰茶磨。寺于郊台之下者,曰治平。跨湖而桥者,曰行春。跨溪而桥达于酒城者,曰越来。湖去郭不十里而近,故游者易至,然独盛于登高之会,倾城士女皆集焉。”行春桥横卧湖之北渚,始建于隋唐之际,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重修,范成大《重修行春桥记》说 “:石梁卧波,空水映发,所谓行春桥者又据其会。胥门以西,横山以东,往来憧憧,如行图画间。凡游吴中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无异。”龚自珍《己亥杂诗》云 “:拟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太湖夜照山灵影,顽福甘心让虎丘。”极目而望,悠悠烟水,淡淡云山,泛泛渔舟,闲闲鸥鸟,尽在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宝带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宝带桥俗称小长桥,与运河平行,跨澹台湖与运河交汇处,相传唐刺史王仲舒鬻宝带助建以得名。惟《新唐书》本传称其“堤松江为路”,并无筑桥之事。因当时松江受太湖来水,风涛冲激为患,沿江筑堤障之,既作挽舟之路,同时也成为郡城至松陵的干道。长堤于元和五年(810)竣工,但这一段屡被冲毁,后人便改筑木桥。至两宋时,尚无宝带桥之名,故桥之得名,或因传闻王仲舒捐带筑堤故事,抑或因桥长如玉带也。元时改为石桥,僧善住《宝带桥》云:借“得他山石,还将石作梁。直从堤上去,横跨水中央。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涛声当夜起,并入榜歌长。”至明正统七年(1442)再度重建,即为如今的样式。陈循《重修宝带桥记》称“桥长千三百二十尺,洞其下凡五十有三,而高其中之三,以通巨舰”。宝带桥桥身之长、桥孔之多、结构之精巧、造型之秀丽,为中外桥梁史上罕见,它是中国今存桥孔最多、桥墩最薄的石拱桥。同治二年(1863)八月,英国人戈登率常胜军与太平军作战,为使小火轮通过,下令拆毁大孔,致使一半桥孔连续倒塌,并压死兵勇五人。十一年(1872)重建,桥之南北两堍各置石狮一对,北堍又有石塔和石亭,亭内置张树声碑记。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空袭,桥南端六孔被炸毁,至 1956 年修复。春色明媚时节,从桥上纵目四望,两边清波荡漾,远处上方山葱翠一脉,四周田野里菜花金黄,杨柳碧绿,桃花粉红,真是醉人的景象。2001 年,宝带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1-九里石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唐代以前,太湖与松江之间为一广阔水面,湖尾江首浑然一体,秦汉时疏通的古运河纵贯其间。唐元和五年(810)苏州刺史王仲舒“堤松江为路”(《新唐书》本传),在这片水域中建筑长堤,沟通了苏州至吴江的陆道。北宋庆历间又筑长桥,界松江、太湖间,沟通了吴江至平望的陆道。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六“吴中水利书”条说 “:今吴江岸界于松江、太湖之间,岸东则江,岸西则湖,江东则大海也。自庆历二年,欲便粮道,遂筑北堤,横截江流五六十里,遂致太湖之水常溢而不泄,浸灌三州之田。”宋元间屡修,其中一段,以石甃叠,人称九里石塘、至正石塘、松江堤、吴江岸。洪武《苏州府志 • 川》说 “:吴江石塘,凡九里,皆累石为之。上有桥九,三江、观澜、惠政、仙槎、万顷、三山、定海、甘泉、通津,实江湖交激之会也。”所用巨石,长一点八至二点二米,宽零点六米,厚零点四至零点五米。路基用直径十至十二厘米的杉木梢打入土中,路体内外有两道石墙,中间填以泥石。九里石塘上,除九座多孔梁式石桥外,还修建了一百三十六处水窦(涵洞)。这些水窦不施梁,而是以石为券板,首尾相接,形成半月状,以泄太湖西来之水。长堤、桥梁、水窦相辅相成,九里石塘也就成了逶迤壮观的九里纤道,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可惜的是,这样的景观,再也看不到了,今惟存断续石塘遗构。</span></p> <p class="ql-block">三、古迹形胜(22-38)</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2-北寺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报恩寺在城北隅,俗称北寺,始建吴赤乌年间,称通玄寺。萧纲《吴郡浮海石像铭》称“孙权为乳母陈氏之所立也”;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 • 寺院》称“先主母吴夫人舍宅以建”。唐开元中,诏天下置开元寺,于是改通玄为开元,赐金书额,寺中有玄宗铜像,韦应物、李绅、皮日休、陆龟蒙、薛能等皆有吟咏。后唐同光三年(925),钱镠重建开元寺于城西南,周显德中又移支硎山报恩寺额于此,遂称报恩寺。北宋时,寺有文殊、法华、泗州、水陆、普贤五小院,有浮图,有卧佛,有不染尘观音像,占地一百四十亩,为平江城内第一丛林。后屡毁屡建,盛名不衰,祝允明《报恩寺功绩总纪》说 “:浙西之佛刹,其最大且久者,无过于苏城之报恩寺。”佛塔为梁释正慧始建,高十三级。后周显德二年(955)改十一级。南宋建炎四年(1130)遭兵燹,绍兴末金大圆重建为九级。自宋迄清,虽屡阅兴废,犹为郡中之冠。朱槅白阑,重檐层叠,翼角飞翘,塔顶金盘铜戟,直耸云霄。清光绪中,僧敏爔著《苏州报恩北寺塔志》。民国时,游苏者都喜登临,陈稼轩《苏州旅行记》说“:凭阑远视,闾阎万家,历历在目;郊外诸山,翠烟笼罩;太湖之水,隐约呈鱼白色;而车站附近,沪地早快车适至,状如委顿之蜈蚣,蠕蠕而动,绝不见其有风驰电掣之势矣。”2006 年,报恩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3-瑞光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瑞光禅寺即古普济院,为苏州最早佛寺。三国吴赤乌四年(241),高僧性康自康居国来吴郡讲经说法,孙权为之建院;十年(247),孙权为报母恩,在院中建十三级舍利塔。北宋元丰二年(1079)僧圆照于此说法,塔现五色舍利光。崇 宁四年(1105)奉敕修塔,塔又放五色光,赐名天宁万年宝塔。宣和间,朱勔出赀重建,以十三级太峻,改为七级,赐额“瑞光禅寺”。金兵南下 ,塔遭焚毁,淳熙十三年(1186)重葺。明清时,寺院规模宏丽,宝塔凌云,殿阁嵯峨。文徵明《瑞光寺》云:“名蓝开自赤乌年,钟楚连云尚宛然。宝刹浮图经劫在,法堂心印有灯传。”至咸丰十年(1860),遭逢兵燹,寺毁而塔存,兀然独峙于西风 斜照里。光绪五年(1879)六月,塔刹被大风吹折,景象更其萧瑟了。1987 年,瑞光塔开始全面整修,历时三年竣工,宋塔面貌得以重现。塔作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通高五十三点六米,底层外壁对边十一点二米,面积逐层递减,外轮廓微呈曲线,更显清秀柔和。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外壁以砖木斗拱挑出木构腰檐和平座,每面以槏柱划为三间,当心间辟壶门或隐出直棂窗。底层四面辟门,第二、三层八面辟门,第四至七层则上下交错四面辟门,内外转角处均砌出圆形带卷刹倚柱,柱头承阑额,上施斗拱。外壁转角铺 作出华拱三缝,补间铺作三层以下每面两朵,四层以上减为一朵。全塔共有各式斗拱三百八十馀朵。底层周匝副阶,立廊柱二十四根,下承八角形台基,周边为青石须弥座,对边二十三米,镌刻狮兽、人物、如意、流云等,手法简练流畅。1988 年,瑞光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4-罗汉院双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双塔禅寺在城东南定慧寺巷,唐咸通中州民盛楚等建,称般若院;吴越钱氏改罗汉院;北宋雍熙年间,王文罕三兄弟于此建两座对峙砖塔,一名舍利塔,一名功德塔,遂俗呼双塔寺。至道初年,赐御书四十八卷,改额寿宁万岁禅院。明清间屡修,康熙十五年(1676)增建天王殿、禅堂等。张庆孙《过双塔时尚未修葺》云:几片残碑卧夕阳“ ,千秋冷落普华香。僧雏只学吹横笛,瓜蔓多留系短墙。塔院夜深风飒飒,寺街春老树苍苍。何人肯念王文罕,对筑浮图七宝装。”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一说:今祀文罕为伽蓝神“ ,兄弟三人并有像。其墓在寺内东隅,冢甚高,人不敢近,其地名王判司巷。”经咸丰十年(1860)兵火,殿阁廊庑荡然不存,惟双塔耸立断垣残壁间。同治间僧却凡稍加修葺,非复旧观矣。1936 年,刘敦桢《苏州古建筑调查记》说:寺院改为双塔小学“,旧日建筑,仅存砖塔二座,及大殿残基石柱,矗立蔓草,其外绕以竹篱与乱砖墙,零落荒寥,不堪寓目。”且称双塔“檐牙凋落,古色斑驳”。吴人向以双塔为苏州科第鼎盛的象征。袁学澜《姑苏竹枝词》云:钟楼双塔秀文华“ ,科第年年艳花。日暖春城红杏发,行人指点状元家。”自注:钟楼“、双塔在吴郡巽方,为主阖郡文秀之气,所以苏城屡出大魁。”民间说得更具体了,双塔是两支笔,它倒影在罗汉院大殿上,就像笔搁在笔架上,方塔(文星阁)则是一锭墨,那方方的子城就是墨池了。1996 年,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5-寒山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寒山寺始建梁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近城小小兰若也。安史之乱后,襄州人张继南游过此,留下《枫桥夜泊》一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此诗题作《夜泊松江》。学者以为“寒山”是指荒寂之山,如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之“桂树凌寒山”,韩翃《送齐山人归长白山》之“一路寒山万木中”,杜牧《山行》之“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寺”即荒寂山中的寺院。维护寒山寺“正统”者,宣扬唐诗僧寒山曾经住过,因此得名,则更其谬误了,寒山乃先天至大历、贞元间人,晚于张继。不管如何,宋代以后,四方来者,弭棹寻幽,遂无不流连于江枫渔火、钟声客船之中。经咸丰十年(1860)战事,金阊十里,一炬靡遗,寺院圮败几尽。光绪三十二年(1906),巡抚陈夔龙捐俸集资,拓门构堂,铸钟建楼,寺院稍具规模。至宣统三年(1911),巡抚程德全、布政使陆锺琦又募修扩建,重建大殿,构以曲廊,宗风得以畅导,古迹得以保存。邹福保《重修寒山寺记》称寺内“缭以长廊,间以精舍,而钟楼岿然高耸,为一寺标识。林木扶疏,以禅房而兼野趣,几为吴下精蓝之冠”。近年寒山寺整理一新 ,铸大钟,镌大碑,除夕撞钟迎新,影响依然很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6-戒幢律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戒幢律寺,俗呼西园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间,初名归元寺。明天启年间,阊门外下塘榆绣园(今留园)主人、徐泰时之子徐溶在归元寺遗址另筑一园,因在榆绣园之西,故时人称西园。崇祯初,徐溶舍宅为寺,称复古归元寺。崇祯八年(1635),住持茂林弘扬律宗,改戒幢律院。虽然其为香火钟鼓之地,但泉石之胜,也颇有可观。徐崧《时寓东园过西园作》云 “:西园跬步近,日晚偶过从。不料清歌地,还瞻古佛容。露光千树月,风渡一声钟。惆怅依人世,纷纷总向空。”清乾隆后,香火极盛,与杭州灵隐、净慈鼎峙,并列江南名刹。咸丰十年(1860),寺毁于战火。同治、光绪间费三十年重修,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罗汉堂、观音殿、西方殿、法云堂、延寿堂、爱道堂等。其中以罗汉堂最享盛名,它以五台、普陀、峨眉、九华四大名山为中心,作九宫布局,共三进四十八间,有三十六通道。五百罗汉金身坐像背壁对面,依次排列,各具名号,堂额曰“灵山一会”,正为五百罗汉故事。五百罗汉神情体态无一雷同,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构思精巧,引人入胜。此外,还有千手观音像、疯僧像、济公像等,共七百馀尊。人行其间,烛光摇曳,香烟缭绕,恍若置身佛国。寺西为园,乃西园遗构,有湖心亭在放生池中,重檐六角,端庄古朴,周环以廊,半墙上置吴王靠,可凭阑小憩。石梁枕水,九曲相通,东接苏台春满四面厅,西连爽恺临水轩。窗明几净,柳眼花须掩映;鸢飞鱼跃,天光云影徘徊。游钓其间,俗尘顿释,洵佳境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7-灵岩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灵岩寺在灵岩山上,或说东晋司空陆玩舍宅为寺,或说梁天监间西域僧智积显化道场,初名秀峰寺。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智积菩萨”条说 “:灵岩寺,智积开山之地。智积当东晋末,自西土来此,创立伽蓝。泗州僧伽,持钵江南,至常之无锡,闻智积在苏,即回曰 ‘:彼处已有人矣。’由此名遂显。”唐代称灵岩寺,北宋称秀峰禅院,南宋绍兴中诏赐韩世忠荐先福,改号显亲崇报禅院。明洪武初为丛林寺,赐额报国永祚禅寺。清顺治、康熙间重修,名崇报禅寺。咸丰十年(1860)殿宇毁于兵火,惟塔独存。今寺中建筑基本为近代所建,如大雄殿、钟楼、藏经楼、智积殿、弥勒楼阁、大法堂等。1926 年由妙真上人开为十方专修净业道场,经印光题额,仍复灵岩寺旧称。灵岩寺塔,正名永祚塔,又称多宝佛塔,初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重建为七层八面楼阁式,塔身全用砖砌,底层东南西北均辟壶门,二层南北置门,三层东西置门,依次逐层变换壶门方向,其馀各面设壶门式佛龛,即底层四龛,以上各层均为六龛,龛内各供石雕坐佛一尊。为了使香客能拜佛和登眺,塔身周围用木料建有盘旋而上的扶梯、腰檐和回廊,故塔形别具一格。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塔遭雷击起火,扶梯、腰檐和回廊全部被毁,而塔身依旧巍然屹立,故俗名心空塔。近四百年来,由于年久失修,塔上野鸟为巢,杂草丛生,颇有凄清苍凉之感。1990 年重修,不但在塔顶安装了七米高的塔刹,并复建扶梯、腰檐和回廊,重现了万历二十八年大火前的风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8-甲辰巷砖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吴语向有“七塔八幢”之说,意谓器物层层累堆,苏人好事,借了这句俗语,将苏州城内一些特别的建筑,列为“七塔八幢九馒头”,那是先有了数字,再将建筑凑上去的,自然没有定规。“塔”是佛塔的省称,起源印度,梵语称 stūpa,汉语作“窣堵坡”、“浮图”等,晋宋译经时造为“塔”字,见葛洪《字苑》、顾野王《玉篇》等。佛塔用以收藏舍利,后亦用于收藏经卷、佛像、法器,并起着庄严佛寺的作用。《魏书 • 释老志》说 “:弟子收奉,置之宝瓶,竭香花,致敬慕,建宫宇,谓为塔。塔亦胡言,犹宗庙也。”塔以平面方形、八角形为最多,有单层、双层、多层,建筑材料有木、砖、石、铜、铁等,主要样式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和墓塔。在苏州历史上,城内的楼阁式塔,仅有瑞光塔、北寺塔、双塔四座,其他所谓的塔,都是砖塔,砖塔以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即俗所谓“实心塔”,主要用于供奉僧人的遗体遗骨。这“七塔”指的都是砖塔,甲辰巷砖塔即其中之一,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一说 “:第二在孟子堂东,相传月夜塔顶上巨蛛系丝于宫巷口塔上,人可共见。”这是“七塔”中惟一至今尚存的。此塔建于晚唐至五代后期,为五级八面楼阁式砖结构仿木塔,高六点八二米,基座每边底宽零点五一米,对径一点二米。腰檐、平座以菱角牙子和叠涩砖相间挑出,并有转角铺作及阑额、柱头枋自檐下壁面隐出。八面间隔辟壶门和隐出直棂窗,各层门窗方位交错设置,内部方室逐层转换四十五度。全塔以清水砖砌成,不施粉彩,朴实无华。2013 年,甲辰巷砖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9-东吴大学校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同治十年(1871)起,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在苏州先后创办存养书院、中西书院、博习书院等。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监理公会开始酝酿在苏州创办大学。翌年冬,监理公会在上海举行年议会,制订了《东吴大学堂校董会章程》,章程规定由美国监理会差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接受委托照管中国的学校工作。细则第三款规定董事会在苏州建立大学,这所大学包括三个系科,一是文学系,目的在于“为中国的年轻人提供按西方标准的全面彻底的大学教育”;二是神学系,目的在于培养传教工作的完全合格的学生;三是医学系,目的在于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医学和外科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此外,董事会还可以设立诸如法学、工程学等可能被认为适宜的其他系科。在教会和苏州地方官绅等各方面支持下,光绪二十七年(1901),东吴大学堂在天赐庄原博习书院校舍正式开办,孙乐文(David L.Anderson)为首任校长。同年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据《东吴大学堂试办章程》,因“东吴为历代锺毓之地,地灵则人杰,可造必多,故以命名”。大学堂以“注重学业,培养品格,树立优良学风,提倡服务精神”为宗旨,以“造就完美人格”为校训,并强调“国文乃立国之本”,学生必修国文,中英文并重。西学东渐,使古城苏州在传统思想体系中注入了新内容,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1911 年,东吴大学堂改名东吴大学。1927 年,校董会推举第三届毕业生杨永清任校长,提出“刷新校政,提高师资,充实设备,扩大规模”的办学方针,并正式兼收女生。至 1937 年前,东吴大学迅速发展,成为我国东南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校门北向,在原址改建,对直林堂,“东吴大学”额,为翁同龢书;校门另一面,有联曰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人。”这是杨永清提出的新校训。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0-东吴大学林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东吴大学堂开办当年就起造教学大楼,由英国建筑师设计,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破土动工,三十一年(1905)落成。《1910 年东吴大学堂英文年刊》介绍说 “:主楼于 1905 年竣工。它采用灰色和红色的砖砌成,镶有花岗石,楼高三层。无论从南北哪个方向看,都呈现出非常漂亮的外观。它里面有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厅、办公室等,并配有最新款的美式家具。”光绪三十三年(1907),首任董事长林乐知(Young J.Allen)逝世,为纪念他,这幢主楼被命名为林堂,俗呼钟楼。东吴大学校园风景美丽,范烟桥《茶烟歇 •杏坛花雨》说 “:天赐庄自成一区,自望信桥来,冬青屏绿,长垣迤逦,别有风格。若在秋深,缘壁而生之菱角草,殷红如枫叶,而法兰西梧桐黄叶乱飞,觉天然图画胜于粉本也。”“其东城堞如障,濠流如带,而钟楼下阡陌纵横,农作可睹,半村半郭,洵读书佳境也。课后或球戏,或书趣,各得其所。近凌敬言兄习昆剧,从之者有大中学两秘书及教授数辈,每值夕阳在山,一声羌笛,几拍红牙,歌声缭绕于林末,渊然起思古幽情,每不知其所以然也。林堂古拙如故家贵邸,孙堂质朴,葛堂坚固,维格堂华适,子实堂静穆,各具特征。而余独爱临濠疏柳下,清空幽淡,可以读书,可以休神,若建小阁,得卯饮微酲,晚茶快语,大佳事耳。”2013 年,东吴大学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1-泰伯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泰伯庙在阊门内下塘,祀吴世祖泰伯,北宋元祐七年(1092)诏庙号为至德,苏人乃习称泰伯庙,范仲淹《苏州十咏 ? 泰伯庙》云 “:至德本无名,宣尼一此评。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亨。英灵岂不在,千古大江横。”相传庙建于东汉,范成大《吴郡志 ? 祠庙》说:至德庙“ ,即泰伯庙,东汉永兴二年郡守麋豹建于阊门外。《辨疑志》载,吴阊门外有泰伯庙,庙东又有一宅,祀泰伯长子三郎。吴越钱武肃王始徙之城中,《纂异记》又云,吴泰伯庙在阊门西。皮日休诗云 ‘:一庙争祠两让君。’盖并祠仲雍旧矣。今庙在阊门内东行半里馀,门有大桥,号至德桥。乾道元年,郡守沈度重建。”乾隆《吴县志 ? 祠庙》说 “:淳祐六年,提刑潘凯撒两庑仪卫塑像,增绘仲雍、季札二像,侑泰伯祀,并叙其系,自古公至友为三十世刻于石。”历代屡修,庙貌庄严。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圣祖南巡,御书“至德无名”额。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南巡,御书“三让高踪”额。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六年(1867)重建,未复旧制。光绪元年(1875),江苏巡抚吴元炳增修始完备。此后,庙址被苏州德律风公司、民团、学校等使用。1991 年建庙桥农贸市场。2013 年修复,主落自南至北依次是至德桥、至德坊、仪门、至德殿,殿前有东西两庑,庭中有碑亭两座。殿中供奉泰伯、仲雍、季札三像,东庑陈列吴国君主世系图表和画像,西庑陈列春秋吴国历史文化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2-文庙棂星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北宋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诏知苏州,明年立州学于南园一隅,规制初备,后不断修葺扩建。政和三年(1113),苏州升平江府,始称府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苏州府学向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制度规范闻名天下。徐有贞《苏郡儒学兴修记》说 “:苏为郡,甲天下,而其儒学之规制亦甲乎天下。是盖有泰伯至德之化、子游文学之风、安定师法之传在焉,不徒财赋之强、衣冠之盛也。”又说 “:使世之论者,谓吾苏也,郡甲天下之郡,学甲天下之学,人才甲天下之人才,伟哉。”王锜《寓圃杂记》卷五“苏学之盛”条也说“:吾苏学宫,制度宏壮,为天下第一。人材辈出,岁夺魁首,近年尤尚古文,非他郡可及。”当范仲淹创建时,整体建筑格局已作“左庙右学”,即文庙和泮宫并列,文庙在东,泮宫在西,这一形式在全国推广。在文庙中轴线上,依次有黉门、洗马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棂星门各地文庙皆有,盖以尊天者尊圣。今存者系明成化十年(1474)重建,为六柱三门四壁出头青石牌坊,总面阔二十五点五米。冲天柱云冠雕饰盘龙,下立抱鼓石夹杆,两中柱高八米,四边柱高六点八六米,柱间有枋额两道,雕行龙、翔凤、仙鹤,并饰日月牌版及云版。四堵砖壁以九方青石板贴面,呈井字形,中央雕牡丹或葵花图案,四角饰卷草如意纹,上覆瓦脊,下承石须弥座。整体雕刻雄浑刚健,粗中见细,具有鲜明的明代艺术风格。棂星门本在戟门之南,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文庙南部建厂,八十年代重修文庙,改置于戟门之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3-玄妙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玄妙观创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初名真庆道院,唐时称紫极宫、开元宫,北宋时称天庆观,元至正十八年(1358)始称玄妙观,清代避圣祖讳,称圆妙观、元妙观,观前街因此得名。道光时,观内有殿阁三十有一,周广五百亩。主殿三清殿为南宋淳熙六年(1179)重建,为江南木构宋殿之最巨者。其东有神州、药王、五路、真官、天后、文昌、玄帝、火神、三茅、机房、关帝、东岳诸殿,西有雷尊、观音、三官、八仙、水府诸殿,后有弥罗宝阁、穹窿方丈及肝胃、蓑衣诸殿。旧时玄妙观是苏州市民广场,摊贩辐辏,游人如织。顾禄《清嘉录》卷一“新年”条说:城中“ 元妙观,尤为游人所争集。卖画张者,聚市于三清殿,乡人争买芒神春牛图。观内无市鬻之舍,支布幕为庐,晨集暮散,所鬻多糖果小吃、琐碎玩具,间及什物而已,而橄榄尤为聚处。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之目。”平日也是热闹非凡,为百姓的游乐去处,颇多三教九流营生。瞽男盲女,击木鱼铜钹,称说因果;琵琶弦索、胡琴檀板,合动而歌,称苏州滩簧;测字、起课、算命、相面之处,更是闻膻蚁聚;茶坊酒肆及各种小食摊上,吃客如云。此外,卖膏药的,卖盆花的,卖鸟儿的,卖蟋蟀的,货郎蚁聚,星铺杂张。1929 年,拓宽观前街,拆除正山门两侧的八字照墙,东西各建三层大楼一幢,以作商用。虽然与玄妙观的整体建筑风格迥异,但还在一个受限制的建筑空间里,三清殿气势尚在。近三十年来,观前街屡经改造,两幢三层楼被拆除,不再砌墙,而改置木栅,远远望去,三清殿渺乎小也,宛如乡间土地庙。1982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4-齐云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唐宋苏州州治、平江府治,元平江路总管府,均设在子城内。据南宋绍定二年(1229)《平江图》标识,子城的大致范围,东至玉带河(今公园路)东,西至锦帆泾(今锦帆路),南至今十梓街,北至今言桥下塘。郡治南部为治事之所,北部为郡圃,有池塘山石之胜,楼台厅堂、亭榭斋馆密迩相望,实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官署园林。齐云楼,在北城之上,对直子城中轴线,古称月华楼,白居易始改其名,《吴中好风景》有“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之咏,盖取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之义。白诗《忆旧游》《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等都曾咏及。北宋治平中,裴煜建为飞云阁,政和五年(1115)重修。南宋建炎四年(1130)毁,绍兴十四年(1144),知府王㬇重建。《吴郡志 •官宇》说“:两挟循城,为屋数间,有二小楼翼之,轮奂雄特,不惟甲于二浙,虽蜀之西楼,鄂之南楼、岳阳楼、庾楼,皆在下风。父老谓兵火之后,官寺草创,惟此楼胜承平时。”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平江城破,张士诚尽驱其妻子眷属登齐云楼,纵火焚毁,谢应芳《淮夷篇》云 “:一炬齐云楼,妻子随烟灭。”1992 年拓宽、改筑、延伸干将路,在近齐云楼故址处建一仿古建筑,即名齐云楼,其规模、风格、气势均不能与古齐云楼相比,聊存意思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5-铜观音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大同间,建光福寺于龟峰,前临林墅,后据冈阜,并建七级舍利塔,于是逐渐聚落繁盛、人烟稠密,便以寺名其地。陆龟蒙《送小鸡山人序》说 “:出吴胥门,北朝日行四十里,得一野步市,曰光福。”唐会昌末,寺被毁,未久重建。北宋康定元年(1040),村民垦地得铜观音像一尊,时苏州大旱,士民迎之入城,祈雨立应,后来况锺、林则徐、梁章钜等都迎铜观音祈雨,无不应验,故寺以铜观音像著名,寺亦俗称铜观音寺。清道光十六年(1836),林则徐奏请重修寺院,修复后有山门、四金刚殿、大雄宝殿、铜观音殿、西方殿、嘉荫堂、听潮音观、吟香阁等,修廊环抱,林木荟蔚。寺前有光福寺桥,也称大寺桥或香花桥,桥栏为武康石,琢凿甚工,相传为宋时旧物,扣之有声铮铮然,故俗呼琵琶桥或响石桥。寺后有塔,顾在镕《题光福上方塔》云 “:苍岛孤生白浪中,倚天高塔势翻空。烟凝远岫列寒翠,霜染疏林堕碎红。汀沼或栖彭泽雁,楼台深贮洞庭风。六时金磐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登塔望远,西南山水尽收眼底,王士禛《登光福塔望穹窿灵岩诸山怀古》云 “:昨登擅胜阁,遥遥见湖滨。聚沙瞩高妙,珠露高由旬。山趾理归棹,中流望嶙峋。铃铎天际语,狮象云中蹲。揽衣造峰顶,大千俯微尘。悟彼鲜脱义,得此清净身。名山缭四隅,出没媚烟晨。眺远迹方遐,怀古情弥辛。采香已荒径,菱歌尚含颦。馆娃一片石,千载为沾巾。回身望胥口,落日悲孤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6-木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木渎形成聚落的历史很早,相传春秋后期,吴王大起宫室,得越国贡献木材,建造姑苏台,聚材三年,连沟塞渎,木渎之名,由此始也。迟在北宋时,木渎已人烟稠密,为市廛所会,苏舜钦《游山》就有“朝飡下木渎,市物俗所宜”之咏。北宋官修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记苏州一府五县,除常熟县领福山、庆安、梅里三镇外,就仅吴县领木渎一镇。可见当时木渎已很有规模,既为吴邑首镇,实可抵北方一县。明清时期,木渎商贾云屯,市廛鳞列,百业兴旺,街面繁荣。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扬描绘了反映苏州繁华的《盛世滋生图卷》,其中木渎的画面占了全卷的三分之一,这是当时木渎的真实写照,不妨读画以游。全卷可分几个区域,自西街至东街,自山塘街至南街,疏密错落,然其繁华,实非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可比。斜桥、西安桥、东安桥一区为闹市中心,商旅如织,水运繁忙,粮船、货船、客船、渔船、木排、竹筏紧紧相连,几无虚隙;米行、绸庄、银楼、当铺、扇庄、京广杂货店等面河而设;饭馆、酒楼、茶肆、糕点糖果店等夹岸遍街。约略估算,有店肆二十多家,有的五开间门面,有的两层三开间门面。迤逦南街,稍显清冷,仍有钱庄及卖官盐的、卖名酒的、卖桐油的店家。镇东市梢,还有香烛店、草席店、南货店、藤枕店等数十家。至民国年间,苏州成了上海的后花园,人们趋之若鹜的,除虎丘外,就是苏州西郊山水,木渎也就成了游人憩息的去处。1943 年春,周作人来游木渎,印象实在太好了,他在《苏州的回忆》中说 “:我特别感觉有趣味的,乃是在木渎下了汽车,走过两条街往石家饭店去时,看见那里的小河,小船,石桥,两岸枕河的人家,觉得和绍兴一样,这是江南的寻常景色,在我江东的人看了也同样的亲近,恍如身在故乡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7-上真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穹窿山上建上真道院,一说在西汉平帝元始初年,一说在东汉献帝初平间,祀三茅真君。明正统间改院为观,为苏州道教的主要道场。至明末,上真观已废圮殆尽。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卷二“穹窿山”条说 “:岁久观废,惟峰顶断碑,依稀见‘上清司命三茅真君’及宋‘延祐’年号而已。顺治初,吴兹受司李名晋锡邀施法师上山,访观故迹,墙屋倾颓,香火断绝,特遣从者下山取火焚香,遂同发愿兴复。”募资重建上真观,已在清顺治七年(1650),主持者为道士施道渊,不十年而规模初成,殿堂台阁依山势而筑,占地百亩,规模宏伟,据说有殿房五千零四十八间,可容万馀人。宋实颖《穹窿山上真观记》说 “:计师所手建者,中之为殿有三,曰玉皇、真君、三元;左右之为殿各有四,左曰斗母、送子,右曰玄帝、文昌;前而东向者为灵官殿,次而南者为魏元君殿。其庀工而将建者,殿有二,曰关壮缪,曰神将;台有一,曰礼斗;桥有一,曰善仁;而方丈、斋堂、静默之室及开山凿井之工不与是焉。”所记观中建筑,与《穹窿山志》卷首图绘相副。上真观既为著名道场,皇上南巡,也是一个游览节目。康熙四十四年(1705),圣祖临幸,敕赐“餐霞挹翠”四字。高宗曾多次驻跸,题玉皇殿额曰“穹宇清都”,有御书联两,一曰 “:百尺耸丹梯,郁罗最上;群峰环紫盖,颢气常清。”一曰 “:太湖万顷在襟袖,穹窿亿丈凌星辰。”又有御制诗多首。上真观在有清一代,不断修葺,并建长兴书院、大士阁等。咸丰十年(1860)遭兵燹,同治中重建。民国年间,春秋两季,穹窿道上,人舆络绎,殿上钟鼓之声,昼夜不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上真观日见颓败。近年又经重建,面貌焕然一新,香火缭绕,钟鼓悠扬,惟时代不同了,作为著名道场的地位,已不复存在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8-天平山麓枫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天平山,巍然特高,群峰拱揖,卓然独立,直插云端,给人“与天齐平”之感。山之上下皆奇石,因其山体为钾状岩花岗石,属断层山,断层倾斜角度近乎垂直,亿万年来,风吹雨蚀,冰冻日灼,使山石逐步开裂风化,外层不断分解崩落,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面貌,或似狮蹲虎踞,或似象舞鹤立,或犀兕熊罴之倾奔怒斗耸踊而下者,千态万状,不可悉数。山半又有白云泉,自石罅中涓涓而出,泻注绝壁下小池,泠泠不竭,声如鸣玉,甘流芳滋,玉腴而冰寒。白居易《白云泉》云: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天平景色,四季皆宜,惟金秋时节看枫叶,则最为胜游。顾禄《清嘉录》卷十说:郡西天平山“ ,为诸山枫林最胜处。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在三太师坟者,俗呼为九株红。游者每雇山轿,以替足力。”天平山麓的这片枫林,枝茂层深,遮天蔽日,乃范允临从福建携归所植,时在万历年间,一百多年后,遂成规模,故前人记咏天平红枫景观都在乾隆以后。李果《天平山看枫叶记》说:泛舟从木渎下沙可四里“水尽处登岸,穿田塍行,茅舍鸡犬,适带村落,纵目鸡笼诸山,枫林远近,红叶杂松际,西山皆松、栝、杉、榆,此地独多枫树,冒霜则叶尽赤。今天气微暖,霜未著树,红叶参错,颜色明丽可爱也。”顾莼《吴中风景》云:丹枫烂漫锦妆成“要与春花斗眼明。虎阜横塘景萧瑟,游人多半在天平。”天平山麓的枫树,叶呈三角形,故称三角枫,入秋先由青变黄,接着由黄变橙,由橙变红,最后由红变紫,故又称五色枫。相传范允临当年栽植三百八十株,今约存两百六十株。</span></p> <p class="ql-block">四、都市光影(39-5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9-东方之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东方之门(The Gate of the Orient)坐落于金鸡湖西岸,占地面积二万四千三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十六万平方米,高三百多米,它由两栋超高层建筑组成,分南北塔楼和南北裙房等主要结构单元,两塔楼在顶部二百三十米处相连,共九十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地下五层,两塔楼的地上部分,分别为六十六层和六十层,有一百部电梯上下。它的建筑整体作“门”状,苏州人戏谑之为“秋裤”“、大裤衩”。2015 年 8 月封顶,2016 年 10 月 24 日晚全面亮灯。东方之门建成后,被誉为“中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中国最高无边际泳池”、“中国最高的过街天河”、“中国最高的空中苏式园林”等。它的业态,涵盖了名牌展销、中外美食、文化休闲、会议婚庆、体育健身、旅游观光、写字楼、酒店式公寓、湖景豪宅、五星级酒店等,能全方位满足高端消费需求,可以说目前的东方之门,引领着国内时尚潮流,展现了立于时代前沿的全新生活方式。明清时期的苏州,乃全国时尚之都,以苏州的观念、风尚、意蕴、工艺、标准的物化概念,在全国流行,称之为“苏作”、“苏工”、“苏式”、“苏样”、“苏派”等。就以服饰为例,徐珂《清稗类钞 • 服饰类》说 “:顺、康时,妇女妆饰以苏州为最时,犹欧洲各国之巴黎也。”及至晚清,渐趋落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州流行服饰,比上海、广州、北京、武汉要晚一年半或一年。近二十年来,苏州不但接受时尚,流行时尚,还追求时尚,这就需要一个时尚环境,那些商业空间的出现,就来得正好了。本以为东方之门为苏州第一高楼的资格,可维持好几年,想不到已落成的苏州国际金融中心,高四百五十米,有一百零三层;更想不到正在建设中的苏州中南中心,高七百二十九米,有一百四十三层。这种高质量、高速度的城市建设进程,确是令人惊叹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0-科文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7 年启用的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简称科文中心,虽在 2011 年就改名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但苏州人好怀旧,仍称其科文中心。它坐落在园区金鸡 湖畔,占地面积十三万八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总投资近十九亿 元。这个呈椭圆形的庞大建筑 ,由法国建筑师保罗 • 安德鲁(Paul Andreu) 设计,理念新颖,形象鲜明,造型简洁明快。整个建筑,主要包括一个一千二百 座的大剧院,一个五百座的演艺厅,一个三百座的原版电影放映厅、一个三百 座的立体电影院和一组各具特色的影院,以及二万一千平方米的商业用房。 这是目前苏州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演出、放映、展示空间,同 时又是集餐饮、购物、休憩于一体的时尚消费广场。曾几何时,苏州戏馆也有 过辉煌,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七“青龙戏团班灯舞”条说 “:盖金阊戏园, 不下十馀处,士商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所,酒炙纷纭,咄嗟立办,宾朋满 座,极娱视听。阑外观者,累足骈肩,俗目为看闲戏。”并引佚名《戏馆》诗:金“ 阊市里戏园开,门前车马杂沓来。烹羊击鲤互主客,更命梨园演新剧。四围都 设木阑干,阑外客人子细看。看杀人间无限戏,知否归场在何地。繁华只作如 是观,收拾闲身闹中寄。”1927 年实施《苏州工部计划设想》,在北局陆续建造 了东吴乾坤大戏院、苏州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等。东吴乾坤大戏院于 1929 年落成,先后名为大观园乾坤大剧场、发记大舞台、东方大戏院,1932 年改名 开明大戏院,有一千三百三十座,不但演戏,也放映电影,至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后期,仍是苏州最大的剧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演出环境远远滞后 了。科文中心的建成,使歌剧、舞剧、芭蕾舞剧等都能得到更好的展示,在苏 州演出史上,终于实现了华丽的蜕变和转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1-李公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李公堤是金鸡湖南部的一条长堤,为光绪十五年(1889)元和知县李超琼所筑。李超琼,字紫璈,四川合江人,光绪五年(1879)举人,九年(1883)以候 补知县分发江苏,先后任溧阳、元和、阳湖、江阴、无锡、吴县、南汇、上海知 县,三十四年(1908)任长洲知县,未到任,病卒于上海知县任上,年六十三岁。 民国《吴县志 • 水利二》说 “:光绪十五年七月,元和县知县合江李超琼修葑门 外官塘,筑金鸡湖长堤,共拨赈款一万四千五百两有奇,堤成而民便之,称为 李公堤。又开浚章练塘镇外各港三千一百五十三丈,周庄、陈墓等镇市河,亦 一律疏浚通,至今赖之。”尢先甲《重修金鸡湖堤工记》说 “:金鸡湖水势浩瀚, 袤延广阔,波涛险恶,驾舟过之,每蹈不测。邑尊李公恻然悯之,爰创建一堤, 筑土石五六里,以杀水势,植杨柳数千株,以固堤防,风有所蔽而水波不兴,途 无所危而行旅皆便,帆樯若织,履险如夷。”光绪三十三年(1907),署元和知县 窦甸膏重修长堤,尢先甲说 “:是堤自李公筑后,已阅十有八年,波涛冲激,渐 将倾圮,遂建议修复,请于贵阳中丞陈公筱石,乃于正月二十七日经始,三月 初四日蒇事,计用去经费银币四千馀元,悉由城乡士绅捐募,不足则以己财补 之。”此堤筑成后,大大便利了金鸡湖东部乡村与郡城的交通,斜塘因此而逐 渐繁荣,乃至成为集镇。陈希濂《记得词》云 “:记得来游金镜湖,湖分南北水 平铺。李公堤上临流望,可是杭州苏白无。”自注 “:金镜湖作长堤以分南北, 李紫璈大令所作,名曰李公堤。”今李公堤全长一千四百米,架设了腾龙桥、七 彩桥、朝凤桥、如意桥,已辟为集高端特色餐饮、娱乐、观光、休闲、文化为一 体的国际性风情商业水街,总建筑面积二十七点四万平方米。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2-金鸡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金鸡湖在苏州古城之东,旧名金泾渰。乾隆《元和县志 • 水利》说 “:金泾渰,一名金镜湖,一名金鸡湖。由葑门塘出黄石桥为西渰,过此为东渰,中有花柳村间之,南为麋 ,北为龙溇,东六里为斜塘,又六里为塘浦,过鲇鱼墩(非五龙桥南之鲇鱼墩),乃吴淞江转北而南之处。由此经千亩潭、莲花磉,直东为六直浦,接昆山县境。”偏西与朝天湖相连,南接独墅湖。全湖分西渰、东渰、麋、龙溇四个水域,东渰水尤浩瀚,与澄湖相为吞吐。可见它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形胜。李超琼《岁暮巡乡舟中杂诗》云:金鸡湖上晓晴开“ ,解缆今朝向北来。澂绝沙河风浪静,波痕绿到唯亭回。”周家禄《金鸡湖棹歌》云:山气半岩销“白虎,湖光尽日耀金鸡。嫁鸡便随金鸡住,莫学林鸠相背飞。”“送君连夜度金阊,君唱吴歌上夜航。沿路买篷防雨至,计程一半到斜塘。”1994 年,规划建设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占地面积二百七十八平方公里,金鸡湖为其中心区域。金鸡湖景区与阳澄湖旅游度假区是园区两大旅游板块。金鸡湖景区面积十一点五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七点四平方公里,划分文化会展区、时尚购物区、休闲美食区、城市观光区、中央水景区五大功能区。主要景点有圆融时代广场、新光天地、久光百货、诚品书店、摩天轮乐园、游艇俱乐部、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李公堤风情商业水街等。今景区是国内少数对外免费开放的国家重点 5A 级景区之一,2018 年被评为中国品牌旅游景区 TOP20</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3-圆融时代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圆融时代广场在园区金鸡湖东岸,为苏州目前规模最大、业态最全的商业地产,集零售、餐饮、娱乐、商务、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占地二十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五十一万平方米。广场分圆融天幕区、滨湖餐饮区、久光百货区、生活休闲区、商务办公区五个功能区。LED 天幕高悬空中,全长约五百米,宽三十二米,高约二十一米,面积约一万六千平方米,近三十个篮球场大小,在规模上,已超越美国拉斯维加斯天幕和北京世贸天阶天幕。天幕下是商业街区,以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创造出现代气息浓厚、设计理念先进、品牌特色独到的休闲娱乐和旅游购物新天地。久光百货与圆融时代广场以空中廊桥贯通,目前是中国大陆最大面积的商业航母,汇聚了世界及国内一流品牌,引领着苏州时尚消费新潮流。毗邻洲际酒店的诚品书店,乃台湾诚品书店在内地的第一家分店,不但展示和销售图书和文创产品,并且还是综合商业、休闲、艺术等多方面的跨界创意平台。“圆融”本是佛家语,意谓破除偏执,圆满融通,如《楞严经》说:“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矗立在金鸡湖畔的“圆融”雕塑,则赋予了新的意义,这是新加坡孙宇立的作品,它由两个动态扭转的圆紧密相叠而成,外圆内方,旨在表达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和共生,蕴含着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巨大意义。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4-月光码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月光码头在园区金鸡湖东北岸,如作俯视,它的平面似一弯新月,向东延伸入湖。站在岸边,可将金鸡湖水域的百分之四十,以及湖东、湖西沿岸的风光尽收眼底。月光码头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濒水的地理优势。整体布局,以一条景观主轴线连接科文中心广场、湖边步道、博览中心中央广场;两条特色街巷,一南一北,分别是水巷和步行街;三个空间段落,从最北端的大体量商业建筑群,经沿河庭院,到达湖边新月形的特色酒吧半岛,由喧闹到静谧,由绚烂到阑珊,将三种特色分明的空间有机地串联起来。月光码头共建楼十七幢,高者四层,低者二层,均为欧陆风情小镇式的建筑风格,加之国际一流的泛光照明技术,形成了都市中难以见到的幽美景观,夜色中更充满了浪漫的情调和迷离的感觉。这里引进了多家国际商业品牌,如翰尔酒店、瑞芙臣、欧菲丽酒吧等,致力打造以“夜天堂”为核心理念的经济产业模式,通过高级会所、量贩KTV、中式宴会、异国风情餐饮、时尚酒吧、艺术品鉴赏等业态的有机组合,已成为以休闲、娱乐、餐饮为特色的环金鸡湖商圈的又一亮点。旧时园区,乃水乡泽国,到处有临水赏月的地方,如阳澄湖有“澄湾夜月”一景,申时行《阳城八景》有云 “:月色波声水国秋,一洲秋水抱湾流。冰轮倒映轻罗白,碎锦寒涵宝镜浮。烟带萤光依古岸,云连树影渡中洲。更深莫讶浑忘寐,清景谁能几度游。”唯亭有“石桥夜月”一景,王岱东《唯亭志八景诗》有云“:泾传驷马月为梁,一曲琵琶弹陌桑。人讶还珠浦里合,我怜凝雪陇前荒。尽教霖雨开新景,自有银蟾照故乡。此夕凭阑无限意,频看丹桂试新香。”现在的人,大概已很难去欣赏那萧疏的月夜景象,不如到月光码头去,喝着咖啡、啤酒,凝望那一轮明月,还有那湖上粼粼的波光,古今的月色应该是一样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5-苏州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 1960 年,馆址设东北街太平天国忠王府。1961 年,忠王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 年,筹划在原址扩建新馆,邀请贝聿铭设计,于 2006 年落成。新馆占地面积约一万零七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九千平方米,加上已修葺的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二万六千五百平方米,投资三点三九亿元。在整体布局上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三部分,中央部分为入口、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忠王府相互映衬,与拙政园浑然一体,既符合历史建筑的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新馆以白色粉墙为主色调,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相融合,屋顶设计吸取了苏州传统建筑的坡顶景观因素,体现了一种新的几何效果。中央北部庭院的设计,可谓神来之笔,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剪影效果。馆中藏品丰富,多达一万五千多件,以古代书画、瓷器、工艺、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主,其中一级文物二百四十件(组),二级文物一千一百四十七件(组),图书资料七万多册,碑刻拓本二万多件。就以出土文物来说,就有新石器时代石锛、耘田器、玉琮,春秋编钟、虎形玉珮、玉敛葬饰件,战国蟠螭三足提梁盉、铜鼎,三国青瓷五连罐,晋越州窑青瓷魂瓶、簋、扁壶,唐三彩扁壶,五代越窑青瓷莲花碗、刺绣经帙,宋楠木经箱、铜十一面观音、铜观音像、真珠舍利宝幢、内木函彩绘四天王像、嵌螺钿经箱、金书《妙法莲华经》、木刻《妙法莲华经卷》、铜质金涂塔,元女金冠、银奁、银镜架等,都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发现的。自新馆开馆以来,各种展览连续不断,参观者纷至沓来,既来看展品,又来看看贝聿铭设计的这个新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6-绿宝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绿宝广场坐落在城西高新区,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九万五千平方米,于 2006 年竣工;第二期工程建筑面积十九万一千六百平方米,于 2014 年竣工。广场建筑群,高低错落,具有北欧建筑风格,尖顶、坡顶较多,简洁自然,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徜徉其间,大可领略异国情调。今广场已形成大型购物商场、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经济型酒店、时尚专卖、写字楼等为主的业态。每到夜幕降临,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饭店里食客济济一堂。菜肴帮式多样,不但有苏菜,还有粤菜、闽菜、川菜、鲁菜、湘菜、淮扬菜,以及西式大菜和快餐、日本料理、韩国菜等,更多是不明菜系的店家,即使以某帮菜作号召,也体系混杂,不少都会做松鼠桂鱼,这正反映了五方杂处的特点。各种小吃,名目繁多,如衢州的鸭脖、索面、焙糕,厦门的烧肉粽、马蹄酥、沙茶面,福州的八宝芋泥、烤猪皮、葱油饼,长沙的臭豆腐、结麻花、绿豆沙,西安的肉夹馍、千层油酥饼、辣子疙瘩等,同样体现了南北风味。在这些消费者中,年轻人尤多,在咖啡、啤酒、奶茶等店铺中,他们更是主力军。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一家人开着车来到这里,逛街购物,再到饭店里或点心店里坐下,享用一番,这会让人想起知堂在《苏州的回忆》里说的话:这里我特别感觉得有趣味的“ ,乃是吴苑茶社所见的情形。茶食精洁,布置简易,没有洋派气味,固已很好,而吃茶的人那么多,有的像是祖母老太太,带领家人妇子,围着方桌,悠悠的享用,看了很有意思。”时代不同了,绿宝广场的这个情景,正是现代苏州生活的缩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7-苏州第二图书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苏州第二图书馆在相城区华元路北侧、广济北路西,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和德国 GMP 建筑事务所联合设计,2019 年 12 月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建筑面积四万五千六百平方米,外貌为累叠书状,凡七层(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总投资四点八亿元。新馆大致分三区:一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区,除一般借阅、查阅外,另辟数字体验馆、音乐图书馆、苏州文学馆、设计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五个“馆中馆”;二是文献存储集散功能区,有国内首个文献存储空间,利用最大化和智能化的高密集型书库,可容纳近七百万册藏书,另外还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古籍书库、物流中心和采编中心,满足总分馆体系运转和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需求;三是配套服务功能区,包括数字影院、读者餐厅、文化超市、休闲书吧等。值得一说的是,新馆的智能立体书库是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可全程自动化存取书籍,实现图书的高密度储存和高效率利用。大型的分拣系统,实现了图书高速分拣和精准配送,促进了全市的图书流动,提升了服务时效,成功实现了总馆和各分馆的图书管理和“线上线下”的借阅服务。读者通过苏州图书馆网站或手机等移动端,就能将所需要借的图书送到指定的取书点(各分馆和无人借书柜)。通过引入最新的 IT 技术,对馆内的计算机网络设施、信息化设备、图书馆业务系统和专业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搭建起专业性、自动化、数字化、全开放的信息化平台。新馆还举办讲座和展览,如 2020 年举办的“册府千华——苏州馆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展示了苏州灿烂的刻书历史、丰富的古籍收藏及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受到广泛的好评。这也是未来图书馆“支持人类知识和创造环境”的一个发展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8-荷塘月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苏州乃水乡泽国,荷塘遍布。所产之藕,在唐代就是贡品。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说:“苏州进藕,其最上者名曰伤荷藕。或云叶甘为虫所伤,又云欲长其根,则故伤其叶。近多重台荷花,花上复上一花,藕乃实中,亦异也。有生花异,而其藕不变者。”据说,贡藕产于石湖行春桥北的荷花荡,即所谓南荡,洪武《苏州府志 • 土产》称“藕出吴县黄山南荡者佳,花白者松脆且甘”,且“食之无滓,他产不满九窍,此独过之,以此为辨也”。相传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又称观莲节,郡城士女群集葑门外荷花荡,画船箫鼓,极一时之盛,至傍晚方才兴尽而散。袁宏道《荷花荡》说:“荷花荡在葑门外,每年六月廿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渔刀小艇,雇觅一空。远方游客,至有持数万钱无所得舟,蚁旋岸上者。舟中丽人,皆时妆淡服,摩肩簇舄,汗透重纱如雨。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冶之盛,至是日极矣。”六月乃三时之际,必有时雨,而二十四日那天又恰好相传雷公生日,黄昏时每多雷阵雨,苏州人称为“雷公暴”,游人也就往往拎着鞋子,赤脚而归,故苏州有“赤脚荷花荡”的俗谚。苏州人的“竞节好游”,正有着这样一种狂热。2007 年,在相城黄桥辟荷塘月色湿地公园,水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米,种植中山莲、金雀、西湖春色、友谊红莲、鼓浪小红、楚都小霞、惜红衣、露华泼、青岛火花、舞妃莲、日本大贺莲、埃及蓝睡莲、南美洲亚马逊王莲等一百五十二个品种,花时弥望一片,灿若云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9-阳澄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阳澄湖在古城东北约二十里,历史上又称阳城湖、杨城湖、洋澄湖。今水面范 围,约形成于北宋年间,是为太湖平原第三大淡水湖,南北长十三至十七公 里,东西宽十二至十四公里,水域面积一百十七点四三平方公里,湖之轮廓呈 佛手状,曲折多湾,岸线总长一百五十一点三公里。它与昆承湖、盛泽荡、雉 城湖、巴城湖、鳗鲤湖、傀儡湖和沙湖等组成阳澄湖群。湖中有莲花岛、老鼠 圩墩、后大坟三个岛屿,莲花岛有九个自然村,另两岛无人居住。道光《元和 唯亭志 • 形胜》说:阳城湖在镇北“ ,去镇三里,东通巴城湖,东北通施泽湖,东 流入新阳县界,西北近相城,南出娄江,北近常熟昆承湖,广七十里。在镇北 者为东湖,馀为中湖、西湖。”袁华《阳城湖》云:海虞之南姑苏东“ ,阳城湖水 清浮空。弥漫巨浸二百里,势与江汉同朝宗。波涛掀簸月惨淡,鱼龙起伏天晦 蒙。雨昏阴渊火夜烛,下有物怪潜幽宫。度雉巴城水相接,以城名湖胡不同。 想当黄池会盟后,夫差虎视中原雄。东征诸夷耀威武,湖阴阅战观成功。陵迁 谷变天地老,按图何地追遗踪。我来吊古重太息,空亭落日多悲风。虎头结楼 傍湖住,窗开几席罗诸峰。鸣鸡吠犬境幽阒,嘉木良田青郁葱。渔郎莫是问津 者,仙源或与人间通。时当端阳天气好,故人久别欣相逢。玻瓈万顷泛舟入, 俯览一碧磨青铜。莼丝鲈鲙雪缕碎,菱叶荷花云锦重。恩赐终惭鉴曲客,水嬉 不数樊川翁。酒酣狂吟逸兴发,白鸥惊起菰蒲中。相国井湮烽火暗,郎官水涸 旌旗红。此中乐土可避世,一舸便逐陶朱公。更呼列缺鞭乖龙,前驱飞廉后丰 隆。尽将湖水化霖雨,净洗甲兵歌岁丰。”这首诗咏唱了阳澄湖的地理形胜、 历史往迹、水产资源、生活情趣。往者现代京剧《沙家浜》有“朝霞映在阳澄湖 上”之唱,令全民皆知;今则有阳澄湖大闸蟹,名闻遐迩,令食客一解馋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0-尚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尚湖在常熟虞山西南,相传为商末太公姜尚隐居垂钓之处,遂得名尚父湖,向称尚湖,又称上湖、照山湖、山前湖、西湖。康熙《常熟县志 • 水》说“:尚湖,在县西南四里,长十有五里,广九里。又名西湖,盖以昆承湖相对言也。或曰太公尚尝钓于此,故名。虞山横列如障,而湖环汇于其南,水光山色,实相辉映,朝霏夕阴,气象千变,为一邑之胜,故又名照山湖。其滨民墟栉比,业耕而渔。湖北皆田圩,每为风涛所侵,修筑以时,方可御涝。而葭苇秋雪,鱼鸟翔跃,月泛澄波,晴云空碧,皆佳致也。”徐崧等《百城烟水 • 常熟》说“:虞山临于湖上,其滨饶葭苇蒲荷,鱼鸟翔跃,民居栉比,率业鱼稻。柳港映带,景最佳胜。又名西湖,以拟馀杭之西湖。或曰太公尚尝钓于此,故曰尚湖。”前人咏之者甚多,如冯舒《初冬过尚湖》云 “:萧条帘幕不遮风,百顷清光半幅篷。山色有无斜照里,人家低湿水烟中。雁摇枯苇杆杆白,鹜映残霞片片红。如此风光谁与会,笔床茶裹伴衰翁。”查慎行《渡尚父湖晩抵虞山二首》之一云:烟村雨浦递“湾澴,忽入澄湖杳蔼间。常爱大痴横幅好,不知粉本在虞山。”旧时虞山十八景之“湖甸烟雨”、“湖桥串月”,皆在湖上。湖甸在湖北,背山临水,每当烟雨迷离之际,遥望之如泼墨山水长卷。湖桥在湖西北,当中秋时,月未升而桥门冰轮已先涌现,或谓虞山峰坳,月光注射桥下,故月高则光散。1968 年围湖造田,戽干水面十三平方公里。1984 年退田还湖,恢复水面八平方公里。近三十多前来堆筑洲渚堤岛,兴建亭台楼榭,新辟“尚湖渔乐”、“枫林拥翠”、“水阁云岚”、“荷香深处”、“桃园春霁”、“橘洲晚翠”、“湖桥串月”诸胜。并筑穿湖大堤二点三公里、环湖大堤二十一公里。穿湖大堤连通南北两岸,堤中连拱石桥,仿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如长虹卧波。此外,还有江南最大的牡丹园以及樱花园、山茶园、水上森林、动物世界、水上游乐园、天然游泳场、山水文化园等。生态环境良好,湖中栖息着包括天鹅、鸳鸯、黑鹳、白鹳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六十多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1-巴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巴城属昆山,在阳澄湖东。相传大禹治水功成,曾封巴王于此,并设巴王城。春秋前,巴王城和武城均沉没。春秋时吴王诸樊迁都于吴,在此一带筑城十二座,以防淮夷和越国入侵,巴城即为其一。康熙《昆山志稿 • 乡保附市镇》说:“巴城镇,在县西北二十里,东北通七丫,西南为傀儡、阳城,盐盗出没,设巡检司。”那里诸湖环绕,河道纵横,民国《巴溪志 • 地理》说 “:巴城湖在镇西北半里,周围二十四里,其地有古巴城、巴王墓,因以名湖。西自石狮泾通阳城湖,南自西巴城界溇以鳗鲡湖,东经巴镇通温焦泾,北接尤泾、斜堰,常熟塘之中汇处。”民国时,巴城镇上有崇宁寺、永福庵、城隍庙、土谷祠、关帝庙、藏书楼(斗姥阁)、湖心亭、望湖亭、公园等。镇上老街,至今保存较完整,街建于清光绪间,由花岗条石铺砌,东西向全长二百米,宽仅容三人并行。街之两侧,大都为晚清、民国建筑,面街枕河,鳞次栉比,沿河一带,粉墙黛瓦,石岸斑驳,河埠错落有致。今为发展旅游,新辟阳澄湖水上公园,占地三点七九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一点二平方公里,地处阳澄、巴城、鳗鲡、傀儡、雉城五湖环抱之中,水天一色,风光旖旎。这是一个以水为脉络,集旅游、休闲、度假、美食、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之处。目前已建成藕香潭、琼花园、梅花园、弯月栈、百步栈、阳澄绿岛、米罗咖啡、游船码头、炼石滩、观景长堤、玉山胜境等。每当秋深时节,游人纷至沓来,一尝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span></p> <p class="ql-block">五、街市水巷(52-66)</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2-山塘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自唐宝历元年(825)白居易筑武丘寺路以后,这条水陆并行的交通线,就将 郡城与虎丘连系在一起了,白居易《武丘寺路》云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 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河堤上,长留一道 春。”这条武丘寺路,也称白公堤,苏人则俗称山塘。赵嘏《入半塘》有云 “:画 船箫鼓载斜阳,烟水平分入半塘。”晁迥《游虎丘诗并序》说 “:余罢掌赋东阳, 归次苏台,时故人王士龙饮饯乎阊门,且曰 ‘:虎丘山寺,吴中胜概,不越数里, 可能游乎?’余沛然惬心,诺而偕往。由枝派乘水舆,啸清风,目幽趣,棹工丛 力,叶舟如飞。拂白英以半开,萦红树以傍出。造诣幽境,夐无纤尘。”就是唐 宋人经由山塘的记录。山塘绵延七里,俗话说 “:七里山塘,行至半塘三里半。” 半塘东西,景象迥异,王穉登《重修白公堤碑》说 “:自虎丘而东至阊门,凡七 里,曰白公堤,唐太傅白乐天守郡时筑也,俗称为山塘。塘之半为晋寿圣寺, 地名半塘。当筑堤时,居民鲜少,七里间莫非水光山色也。由唐宋迄今,生齿 繁而受廛者众。半塘之东,闾阎栉比,其西即云霞水竹,畎亩陂池,塔影钟声 与茅屋炊烟相映带,宛然碧水丹丘矣。”万历前后,山塘因市廛辐辏,河道渐为 商家侵占,越来越窄,张内蕴、周大韶《三吴水考》卷三就说:惟渡僧桥以西一“ 带,剥占日增,河形日狭,运船难行。”虽几经清查改正,但收效甚微。</span></p><p class="ql-block">53-山塘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塘河主流及支流上,桥梁众多,据顾禄《桐桥倚棹录 •溪桥》记载,自东而西,依次有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渔泾浜桥、泰定桥(俗呼白姆桥)、茅家桥、里小桥、六姐姆桥、众安桥、杨安寺桥、资福桥、胜安桥(即桐桥)、彩云桥、半塘桥、广福桥、生生桥、青山桥(即白云桥)、绿水桥、普福桥、白公桥(即白塘桥)、斟酌桥、塔影桥、范家桥、虹桥、望山桥(即便山桥)、万点桥(俗呼饭店桥)、西山庙桥(又名元庆桥)。重重桥影,与绿波画舫相映,乃一道道入画的景致。但岁月无情,历经沧桑,有的桥拆除了,有的桥改建了,至今仍保持旧时风貌者,仅通贵桥、星桥、普济桥、青山桥、绿水桥、西山庙桥六座。虽说时过境迁,但依然可以想象往昔岁时生活。中秋之夜,妇女盛妆出游,串街过桥,携榼胜地,或随喜尼庵,逮鸡声唱晓,犹婆娑忘寐,谓之“走月亮”。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藏苏州版画《山塘普济桥中秋夜月图》,就描绘了乾隆年间山塘“走月亮”的情景,时已圆月当空,街上店铺洞开,路人络绎不绝。蔡云《吴歈百绝》云 “:月饼登筵作净供,黄昏便望月升东。佳人整备走月亮,稚子安排斋月宫。”周宗泰《姑苏竹枝词 • 走月亮》云 “:深巷尼庵烧斗香,沿街妇女灿成行。却嫌脂粉污颜色,不敢举头对月光。”袁学澜《姑苏竹枝词》云 “:中秋共把斗香烧,姊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自注 “:明月巷在城中吴县境,彩云桥在山塘半塘寺前。”中秋佳节“走月亮”,正是旧时山塘的岁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4-同德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同德里在五卅路北端,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为杜月笙置造。今占地面积 二千一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多平方米。里门东向,作罗马式拱券,弧形门楣上有砖额“同德里”阴刻楷字,两侧和上方堆塑花草图案。整体布局 为散发状,单体布局分两种,一是新式石库门建筑,南向,两间一厢;一是海派 里弄建筑,东向,单开间。新式石库门建筑,石库门门框为水泥杂石子材料, 作罗马式拱券门,上有花草雕塑。海派里弄建筑,石库门门框也为水泥杂石子 材料,门头装饰为凸形图案。所有单体建筑,均为人字形山墙,小青瓦覆盖屋 顶,外墙青砖扁砌,沙包式砌法,水泥浆勾缝。天井为水泥地坪,楼下落地长 窗,半墙短窗,楼上木裙板与短窗。建筑分区明确,有起居室、卧室、厨房、楼 梯间。置方柱木构件双跑式楼梯,楼梯陡峭,部分还有亭子间。除一楼起居室 铺设进口地砖外,其馀房间均铺地板,平顶为石膏线脚天花板,简单朴素。同德里的住宅建筑,反映了民国时期苏州居家形式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电视连续剧《都挺好》取景于此,在全国热播后,同德里成为年轻观众的“网 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5-平江路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平江路沿第四直河,作南北走向,南出干将东路(原新学前、濂溪坊衔接处)苑桥,向北直至东北街(原迎春坊段)华阳桥。乾隆《长洲县志》卷首《学宫图》标曰“平江大路”。古称十泉里 ,顾震涛《吴门表隐》卷四说 “: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北各一,徐家弄北一,魏家桥南北各一,朱马高桥北一,混堂巷口一(今无),张家桥南一,苑桥北一。”范广宪《吴门坊巷待 吟》卷四咏“平江路”云 “:风土清嘉话昔年,辘轳声起晓风前。人家独爱平江路,携绠方便汲十泉。”平江路东西两侧,小巷颇多,构成典型的古城街巷格局,东侧自南而北有邾长巷、中张家巷、卫道观前、混堂巷、大新桥巷、大柳枝巷、丁香巷、胡厢使巷、传芳巷、东麒麟巷,西侧隔河自南而北有钮家巷、萧家巷、大儒巷、南石子街、悬桥巷、菉葭巷、曹胡徐巷、东花桥巷、狮林寺巷、潘儒巷等。因平江路西为河,民居主要集中在路东,沿街建筑,以两层居多,门面朝西。就旧时情形来说,房屋进深较浅,朝向又差,一般非大户人家所居,更有在南北向深宅大院的西偏隙地建屋,居民大都为中小阶层市民。门前临街,街外是河,河岸上垂柳一行,石栏半截,沿河有踏步石级,既供停靠舟楫,也是浣濯汲水之处,展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2004 年,平江路完成保护和整治工程。今平江路历史街区已成为游人麇集之处,沿街商肆鳞次栉比,尤多吃食铺子,年轻人一边嚼着鸭脖子、鸡脚爪、油氽臭豆腐,一边闲逛,满眼都是好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6-阊门内西中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西中市,东起皋桥与东中市相连,西至阊门城门,宋元时称皋桥西巷,清代称 阊门大街,清末民初称西中市大街。皋桥处于东中市、西中市之间,因东汉里 人皋伯通而得名,皋伯通则因梁鸿、孟光而留名史册。皋桥一带,唐代已是苏城繁华之地,白居易《忆旧游》云:“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夜归》 云:“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红楼栉比,画舫衔接,酒帘飘荡,歌管声闻,这 条大街已成为唐代苏州绮丽靡华的记忆。至明清,那里更其繁华,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祝允明《吴趋》云:“阊阖红楼起,皋桥渌水回。 绮罗摇日丽,车马逐云来。”朱彝尊《雨中陈三岛过偕饮楼兼示徐晟》云:“皋桥桥西多酒楼,妖姬十五楼上头。百钱一斗饮未足,半醉典我青羔裘。”虽然那里市廛辐辏,且是城中东西向主要干道,出入阊门,必经于此,但十分狭窄,宽仅六尺。至1935 年,东中市、西中市方才拓宽,一度统称为中市街。至今仍是古城内东西向的主要干道,街道两侧尚存民国建筑三十一处,阊门的城门和城楼重建于2006 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7-葑门横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葑门横街,东葑门横街,东起敌楼口与石码头相连,西至徐公桥北堍,经草鞋湾过安利桥进葑门,街全长一里,与葑门塘平行,又有橹港湾、里河等流入葑门塘,故沿岸舟楫纷集,为东南城外阛阓之地。明清时,那里有影响很大的海鲜市场,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四“海鲜市”条说 “:葑门外海鲜行,为海舶渔商群集之所,长樯铁鹿,篷索牵风,青雀黄龙,舳舻蔽水。紫楝花时,清和纪候,晓色朦胧,嚣尘竞起。凡鮆鳓、鲳鳊、江鲚、着甲之属,靡不填萃。”又卷五“黄鱼市”条说:“每当晓色朦胧,担夫争到葑门外冰鲜鱼行贸贩,摩肩接踵,投钱如雨,牙人秤量,忙不暇接,谓之黄鱼市。”马元勋《葑门即事》云 “:金色黄鱼雪色鲥,贩鲜船到五更时。腥风吹出桥边市,绿贯红腮柳一枝。”因海鲜需要冰冻保存,葑门外有冰窨二十四所。横街上更多鲍鱼之肆,腌腊之铺。晚近以来,街上店铺栉比,有油粮、百货、绸布、国药、南北货、酱作、鲜肉各业,以及茶馆、饭店、糕团点心店、浴室等;满街盈筐满担,卖菜蔬的,卖鱼腥的,卖山地货的,卖日用杂物的,真是热闹非凡。在葑门路开通之前,横街是葑门外的主要通道,原宽仅五六尺不等,后来沿街房屋翻新拆建后,街面稍有拓宽,但仍狭窄逼仄,屋檐参差高下,隔街小楼两面,可低声寒暄,扔烟抛果,至今古风犹存,为苏州保存最好的老街之一。敌楼口与石码头相连,西至徐公桥北堍,经草鞋湾过安利桥进葑门,街全长一里,与葑门塘平行,又有橹港湾、里河等流入葑门塘,故沿岸舟楫纷集,为东南城外阛阓之地。明清时,那里有影响很大的海鲜市场,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四“海鲜市”条说 “:葑门外海鲜行,为海舶渔商群集之所,长樯铁鹿,篷索牵风,青雀黄龙,舳舻蔽水。紫楝花时,清和纪候,晓色朦胧,嚣尘竞起。凡鮆鳓、鲳鳊、江鲚、着甲之属,靡不填萃。”又卷五“黄鱼市”条说:“每当晓色朦胧,担夫争到葑门外冰鲜鱼行贸贩,摩肩接踵,投钱如雨,牙人秤量,忙不暇接,谓之黄鱼市。”马元勋《葑门即事》云 “:金色黄鱼雪色鲥,贩鲜船到五更时。腥风吹出桥边市,绿贯红腮柳一枝。”因海鲜需要冰冻保存,葑门外有冰窨二十四所。横街上更多鲍鱼之肆,腌腊之铺。晚近以来,街上店铺栉比,有油粮、百货、绸布、国药、南北货、酱作、鲜肉各业,以及茶馆、饭店、糕团点心店、浴室等;满街盈筐满担,卖菜蔬的,卖鱼腥的,卖山地货的,卖日用杂物的,真是热闹非凡。在葑门路开通之前,横街是葑门外的主要通道,原宽仅五六尺不等,后来沿街房屋翻新拆建后,街面稍有拓宽,但仍狭窄逼仄,屋檐参差高下,隔街小楼两面,可低声寒暄,扔烟抛果,至今古风犹存,为苏州保存最好的老街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8-葑门塘和红板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葑门塘在葑门外,又称葑门河,自安里桥起,至吴家泾止,长二百八十八丈,有匠门塘河、洋泾、张墓司桥河三条支流。葑门塘向是城东南出入葑门的主要航道,由于河道日被民居侵占,渐见狭窄,进城或出城之船,都得撑篙行驶,而恰逢对面来船,那真所谓狭路相逢,只能大声吆喝,深深点篙,左右避让,才能擦舷而过。 红板桥跨葑门塘,北堍接葑门横街,南堍接红板桥弄。红板桥,始建无考,民国《吴县志 • 舆地考 • 乡镇五》据旧县志著录,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宣统二年(1910)里人捐资再修,1919 年改建为花岗石梁式单孔桥,长十七米,堍 宽二点五米,顶宽一点九米,跨度五点六米,高三点三五米,北坡有十一级,南坡有十六级,铸铁漏花桥栏有“延年益寿”图案,堪称精美。陆辰荪《葑溪琐 记》说:大水期间“ ,此桥上游来水迅猛,直泻而下,下游船只逆流向上十分困 难。因此,每到此时,善举之人总会设法弄来既长又粗的麻绳,一端系于木桩之上,另一端系于河石阶上,可助船民们一臂之力,使船能逆流而上,继续航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9-由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百十街坊,千馀巷陌,构成了苏州的城市脉络。民国《吴县志 •舆地考 •坊巷上》说“:观坊之多,而知风化之美;观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坊与巷俱以多为贵,而巷多又不若坊多之为贵。所以然者,民欲其庶,欲其富,又欲其善。国有旌典,所以劝善,建坊以资观感,庶巷处者,悉兴于仁也。”这是修志者的谰言,但苏州坊巷之多,确是城市的特色。由巷在宫巷东,为纵向小巷,南出干将东路(原松鹤板场段),北至蔡汇河头。洪武《苏州府志 •坊市》、正德《姑苏志 •坊巷》、隆庆《长洲县志 • 坊巷》均作“油巷”,疑宋元时有油坊,因而得名。由巷是一条寻常小巷,沿巷深宅大院的风火墙高耸,故显得特别幽深。王予《苏州陋巷小撷》说 “:苏州最宜于住家,就因为苏州有这许多小巷,横七竖八,曲曲折折,是天堂中的静止的小河,幽雅的经纬,安闲的线条。”又说 “:我以为在小巷中,才真能够观风化之美。现在是夏天,在小巷中是没有什么炎热的,天方夜,乘凉的人们多起来了,我听到过这样的歌唱 ‘:困懒迷迷吃筒烟,一觔斗跌倒姐身边;十指纤纤挽郎起,倷呒没神思吃啥烟?’唱的人是年轻的阿妈,假装着困懒迷迷,跌在她身边的,也许是东家的裁缝,也许是西家的皮匠,这是民间的逸乐,这是天堂的逸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0-滾绣坊水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滚绣坊水巷,今属第三横河,与十全街、滚绣坊平行,西来之水经帝师桥、岁有 桥、乌鹊桥、南林桥、带城桥往东而去。两岸建筑,在平行的街和河之间,隙 地无多,故紧贴河道,叠石为基,因占地较少,屋宇进深较浅,布置紧凑,并往 往建楼;有的还将石基挑出,半悬于水,如前人所谓“人家尽枕河”、“楼台俯舟 楫”。这一幢幢高高低低的互相毗邻 ,恰好对岸也是如此,便构成幽幽水巷。梅娘《人家尽枕河》说:破晓“ ,被欸乃的桨声唤醒,推窗远眺,河面水气氤氲, 淡紫的朝雾,薄纱似的垂挂在尖俏的檐角下边。刚刚欢跳而来的一缕朝晖,金 匹链似的由此岸到彼岸,熠闪在幢幢房屋之间。河水映着朝霞,反映淡紫、青碧、橘黄等多种色彩。这斑斓的色块被划过来的船只撞碎,便一鳞一鳞地闪 开,消逝在石砌的岸壁之上。岸壁便是家屋的墙,几乎一律是用一种淡黄夹杂 着赭石云纹的石块筑成,石块湿漉漉的,一些隐秘的小凹凹里,还滋生着绿绿 的苔藓。从水面上望过去,苏南特有的尖俏的屋檐的倒影,像嬉戏着的水牛的 弯角一般,有时勾连,有时重合,有时荡开。一幢幢的家屋,真正的是以河为 枕。我不由得惊叹起古诗人用语的贴切和‘枕’字所传达的意境之美。河宽 不过一线,却具有相当的深度,满载着青菜、竹篾等杂物的木船划过时,船身 涨满了河身,几乎要把篙撑到人家的墙上去才行。”今两岸建筑,均为二十世 纪九十年代新建,水巷景观,为人称道,游人至此,每摄影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1-北码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北码头,旧称太子码头,在阊门城门外北侧的外城河东岸,北至四摆渡,明清 时那一带颇为繁荣。雍正十二年(1734)苏州版画《姑苏阊门图》描绘了那一 段的景象,店肆林立,行人络绎,码头有宽阔的踏步,水上舟楫拥挤,有船正从 探桥驶出。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扬绘《盛世滋生图卷》,更有详细描绘,出 阊门,向北过探桥,面南有楼,分悬“永盛”、“本庄”、“棉花”、“大布”、“扣布”等 市招;面西则两层商铺毗连,分悬“铜器”、“绸庄”、“濮院宁绸”、“钱庄”、“灯笼” 等市招。街上行人接踵,往来纷纷,有肩挑者,有手提者,更有给人算命者,墙 上挂着“相神”的招子。水上樯帆林立,有游船、货船、网船、摆渡船等,尤以 游船为多,有停泊者,亦有撑篙行驶者。清末民初,北码头一带湖北商人相对 集中,湖北会馆也设于此。有王怀玉者,为湖北瓷器大户,在北码头经营恒兴 瓷号,并建住宅,至今保存基本完好。今王宅占地三百八十多平方米,大门朝 西,石库门框,顶塑葫芦,门头上枋装饰为希腊三角形花式。入门,南为庭院, 北为东西合璧式小楼一幢。楼有南向石库门,进则为天井,建筑作传统三间两 厢式,平面呈凹形,混砖结构,屋面辟老虎天窗,西面屋檐上有扁长方形烟道。 楼上朝西有两只外挑水泥阳台,栏杆作菱形图案。王宅而外,北码头尚存多幢 民国建筑,形成一个群落,今辟为民国风情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2-带城桥水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带城桥水巷,今属第三横河,与十全街平行,桥北接凤凰街,为城东南阛阓区,饭馆、糕团店、点心铺、茶食店、茶馆、药铺、绸缎庄、鞋帽店等鳞次栉比。 顾颉刚《玉渊潭忆往》描述了苏州城内河道、街巷和居民生活的关系:苏州是“ 一座周围三十六里的长方形的水城,水道同街道并列着,家家户户的前门都临 街,后门都傍水。除非穷苦人家,才搭一个没有院子没有井的‘下岸房子’。一 条条铺着碎石子或压有凹沟的石板的端直的街道,夹在潺湲的小河流中间,很 舒适地躺着,显得非常从容和安静。但小河则不停地哼出清新快活的调子,叫 苏州城浮动起来。因此苏州城是调和于动静的气氛中间,她永远不会陷入死 寂或喧嚣的情调。”“至于城里的小河,只能行驶小快船,船头一人撑篙,船尾 两人摇橹,远远望见对面有只船来,便高声打招呼。因为水运便利,苏州没有 车马,出门不赶船,便只有坐轿。在窄窄的街道上,仅仅能够容许两乘轿对面 掠过,两边房子的屋檐,则相逼得更近。在闹市中走,铺子前面还今伸出一大 块遮阳来,那就只能窥见一线天空了。每条街上都有一两家茶馆、酒店和糖食 铺,尤其多京苏大菜,在南方是顶刮刮的。这形形色色恰恰正面表现出苏州人 的闲散。”今两岸建筑,均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建,包括河上的廊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3-阊门内下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阊门内下塘,也称中市下塘,既是河名,也是河北的街名。它西起阊门水关, 东过河沿街转北,与东中市、西中市并行,属第一横河,河上跨桥六座,民国 《吴县志 • 舆地考 • 水》记下了桥间距离和河道宽度:自阊门水关桥起至至德“ 桥,长一百三十丈有奇,阔二丈五尺;至德桥至张广桥,长三十丈有奇,阔二 丈;张广桥至红桥,长一百丈有奇,阔二丈;红桥永丰仓至崇真宫桥,长一百丈 有奇,阔二丈;崇真宫桥至南过军桥,长四十丈有奇,阔二丈。”沿街有泰伯庙、 福济观、崇真宫等。晚明以来,苏州城内外水道侵占日趋严重。张国维《苏州 府城内水道图说》说:城内河流三横四直之外“ ,如经如纬者,尚以百计,皆自 西趋东,自南趋北,历唐宋元不堙。入我明,屡经疏浚。嘉靖以前,仕宦烜赫, 居民丰裕,盖吴壤以水据胜,水行则气运亨利,更随巷陌,舟楫通驶,凡载运薪 粟,无担负之烦,殷殷富庶有以哉。隆万后,水政废弛,两崖植木甃石,渐多侵 占,及投瓦砾秽积,河形大非其故。”入清以后更甚,乾隆《吴县志 • 市镇桥梁》 说 “:吴邑城乡皆水,非桥梁不济,故创建独多。但城内外之桥,大半为土人淤 塞,遂成民居,有桥存,而舟楫不入者,已失河之故道,而城中为甚。”嘉庆二年 (1797)《重浚苏州城河记》说 “:顾其地当都会,市廛阛阓,栉比鳞差,粲乎隐 隐。遂多叠屋营构,跨越侵逼。且烟火稠密,秽滞陈因,支流易壅。”据同年《苏 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记载,城内河道总长约五十七公里,至民国时期,减至约 四十公里。至今所见水巷逶迤、楼台相峙的景观,就是这样形成的。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4-廊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苏州沿河民居,乃是构成水城风光的主要元素,其布局大体可分面水而筑、临水而筑、跨水而筑三种。跨水而筑的民居,占地有大有小,而宅中恰好有一道河流经过,那就只好在河上架起桥来,将两边的建筑连接起来。因为要避雨遮阳,往往将桥建成廊桥,有的黛瓦红栏,有的装起窗棂,明瓦中镶嵌着一方玻璃,于是外界的河成了家中的河,自家的桥却也成为街上路人眼中的风景。跨水而筑的民居,还有另一种情形,那就是桥在门外,过桥方可入门,这是由特殊的宅地环境所决定,或许是大宅分割后自辟的路径,或许是在无可通行的旷地上建起的住宅,也或许原本就是寺观祠庙,废圮后改作民居。一条街巷,并行一条河流,在垂柳的绿阴里,一顶顶红栏木桥连着一个个家门,依次排去,实在是一道独绝的风景。民居中的廊桥旧构,今已存者不多,惟饮马桥东侧的“飞虹小筑”,为今人考察这种建筑格局提供了实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5-乐群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鸦片战争后,清廷诏许官民人等信奉洋教,各地纷纷建起教堂,苏州也不例外,但大都建于同治至民国前期。光绪十七年(1891),在宫巷建小礼拜堂。 1921 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斥资,本地信徒募捐,扩大重建,取“敬业乐群”之意,名为乐群社会堂。在二十世纪前期,乐群社除举办短期圣经学校等宗教活动外,还兴办社会事业,创办了乐群初级中学、乐群小学、尚德小学、乐群夜校、幼稚园,以及英文、缝纫、会计、家政、烹饪、理发等补习学校,并设诊疗所、理发室、浴室等,还举办儿童服装展览、婴孩健康比赛、乒乓球赛、中西音乐会等活动。1959 年改名稣苏堂,1986 年后称基督教宫巷堂。整个教堂占地一千四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二百多平方米,包括楼房三幢,前为大教堂,后为小教堂及牧师议事、憩息处。原大门于 1934 年拓宽宫巷时拆除。主体建筑大教堂临宫巷,门向西,正立面三间,中辟罗马式拱门,左右设券窗。门上有“基督教宫巷堂”额。陡坡灰瓦屋顶,山尖浮塑红色十字架,其下为大拱窗。内部高两层,局部三层,辟为大小礼堂等,平面对称。左右两侧相对耸峙四方五层塔楼,上覆四角攒尖红瓦顶,高约二十米。正面每层辟拱窗,其中顶层两窗,其馀各层一窗,侧面仅四、五两层有窗。小教堂及牧师楼均为两层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6-北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北局在观前街之南,今为长方形广场。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二说“:北局高墩,张士诚伪狱址,富仁坊中有进监桥。”可见张士诚据苏期间,曾于此设监狱。明洪武元年(1368)在天心桥(今邵磨针巷)东建织造局,陈有明《重修织染局记》说 “:廉得姑苏旧有织局,在察院南二百武而近,西临天心桥,东北距圆妙观者,创自前朝鼎隆之日。至晚季废阁不举,而局政停,局工散,局舍亦倾圮,不复厘葺,沦为旷野。”民国《吴县志 • 公署二》也说“:北局,即旧织染局,在长洲县天心桥东,明洪武初建,为内监董理织染之所。洪熙中先后增饰,万历中益加整丽,撤停后渐圮。清顺治三年,织造侍郞陈有明重修。周天成设南局后,改名北局。”至民国初年,北局罄悬零落,衰草芊绵,人们可在几座荒墩上驰马放风筝,建了一座警钟楼,以瞭望火警。1927 年实施《苏州工部计划设想》,在北局陆续建造了东吴乾坤大戏院(今开明大戏院)、苏州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苏州书场、青年会、新苏旅社、国货公司(今人民商场)等,辟北局小公园,铺草地,植花木,围以短垣,园中央立林则徐禁烟纪念亭,抗战胜利后改名中正公园,新葺台榭,尚见风雅,老树数株,犹可乘凉,那是在新式建筑环绕下的一方绿地,已无遗迹可寻了。北局至今仍是苏州主要的商业区,车水马龙,人如潮涌。</span></p> <p class="ql-block">六、人居天地(67-79)</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7-甪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甪直古称甫里,约在晚唐成为聚落,因为僻处江湖之远,几乎四面环水,即使发生战事,兵马难以深入,故有“里人老死不见兵革”之说,里中风俗古茂,耕织渔捕,自给自足,繁衍生息。迟在元末,市廛逐渐兴盛,柳贯《暑中迁寓甫里精舍》有云 “:过桥稍接鱼虾市,泛艇遥连雁鹜乡。”高启《甫里即事》有云 “:人看旗出酒市,鸥送船归钓家。”桥畔鱼虾成市,街上酒旗招摇,正可见得水乡集镇经济的发萌。在整个吴淞江流域,甪直是个大集镇,因为远离城邑,成为商品流通的枢纽,虽说不上市廛辐辏,但明清以后,形成了水产、棉布、粮食、蔬菜的集散市场。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安定,风气纯朴,物产丰饶,生活富足,官府的行政管理相对淡薄,这里就成为隐逸遁世者的理想选择。凡过甪直者,都会有世外桃源的感觉。1926 年春,郭沫若曾到过甪直,他在《革命春秋》里回忆 “:甪直于我却有点像物外的桃源。去只一次,住仅半天,已有十年以上的光阴流过去了。回忆自然只是些难于把捉的缥缈,然而却又是这么的亲切。那境地有点像是在梦里的一样。空气是那样澄净,林木是那样青翠;田畴的平坦,居民的朴素,使人于不知不觉之间便撤尽内外的藩篱,而感到了橄榄回味般的恬适。”甪直地处淞水萦绕之地,回水复往,桥梁最多,旧有七十二座半,今存四十一座,绝大部分建于清乾隆前,有的可上溯宋元,大小不一,风格迥异,桥乡景象,蔚然可观,更有桥联可赏,桥事可聆。两河交汇处往往有连成直角的两桥,俗称“三步两桥”,也称“钥匙桥”,如眠牛泾口的三元桥和万安桥,万盛米行南的南昌桥和永福桥,东市头的中美桥和交会桥,西市中的环璧桥和金巷桥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8-周庄一;69-周庄二</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周庄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周庄,又称贞丰里。光绪《周庄镇志 • 凡例》说 “:周庄镇在苏州府城外东南六十里,元和县之一隅也,西南毗连吴江县界,东接松江府之青浦县,界跨两府三县。”历史上,其地先后属长洲、华亭、元和、吴江、吴县,1952 年始属昆山。周庄的得名,乃北宋熙宁时有周姓迪功郎于此设庄收租,遂成聚落。迪功郎事迹无考,仅知其与妻于元祐元年(1086)舍宅建全福寺。《周庄镇志 •疆域》说 “:初系村落,自金二十相公和随宋高宗南渡,侨居于此,人烟渐密。元季沈万三秀之父祐,由湖州南浔镇徙居东垞,始辟为镇。前明徙肆于后港,镇西多坟墓,鲜民居。本朝康熙间,东西两栅俱成阛阓,而后港寥落矣。”康熙以后,镇上店铺毗连,商贩络绎,成为一大集市。据陶煦《贞丰里庚申见闻录》卷上记载,在太平军兵燹之前,镇上“居民数百家,水环之,耕钓为生,雅有小桃源景象”。战后重建街市 ,恢复经济。自晚清至民国时期,由于诸水环绕,交通不便,社会相对安定,也因为如此,当江南乡镇企业的热潮掀起后,这里相对滞后,镇上的街道、市河、民居的旧貌,保存得较为完整。迄至于今,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清代建筑,在仅有零点四七平方公里的古镇上,有近百座传统民居建筑、六十多座砖雕门楼、十四座各具特色的古桥,依河成街,桥街相连,过街骑楼,临河水阁,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画卷。今镇上主要的旅游景点有迮厅、沈厅、张厅、全福寺、澄虚道院、迷楼、叶楚伧故居等,主要旅游食品有万三蹄、万三糕等,那是当地感念“江南巨富”沈万三对周庄兴起作出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周庄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吴岩《江南名镇序》说:我的故乡周庄像个岛“ ,四面环水,四条井字形河流贯全镇,构成八条临河小街。‘人家尽枕河’,人人枕着汩汩流水声进入睡乡。”镇上河道纵横,嘉庆《贞丰拟乘 • 水道》说 “:镇中港脉,自南至北为富安桥河,河之南为南湖,俗呼南白荡,河之北为急水港。从港过西为白蚬江,通陈湖过东为东垞港。进永安桥过西为银子浜,再折而南为箬泾,常多淤塞。出贞丰桥外为西湾,湾之南为新开河,康熙五十年间清远庵僧开凿。雍正元年,里人将合镇河道疏通。至乾隆三十六年二月,又皆开凿,并箬泾亦通舟楫。”因河道多,故桥也多,据光绪《周庄镇志 • 桥梁》记载,镇上有贞丰桥、普庆桥、梯云桥、富安桥、隆兴桥、报恩桥、世德桥、永安桥、全功桥、太平桥等三十二座。其中世德桥和永安桥联袂构筑,两桥跨市河与银子浜十字交汇处,人称“双桥”。两桥均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跨南北市河,东西走向,系圆孔石拱桥,长十七米,宽三米,跨径六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跨银子浜口,南北走向,系石梁平桥,宽二米,长六米,方孔跨径四米,北堍与世德桥东堍相连缀。因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形似古代钥匙,故又俗称“钥匙桥”。这种桥式反映了河道纵横交错的水乡格局,也是桥路交通连接的普遍手法,在苏州城乡很常见。但周庄的这两座桥却别有意义。1984 年春,油画家陈逸飞来周庄写生,以此作主景,创作了《故乡的回忆》,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德曼 • 哈默买下了这幅画。是年十一月,哈默访问中国,将它作为礼品送给邓小平,“双桥”因此而名扬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0-垂虹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吴江置县是在后梁开平三年(909),县治松陵。那时松陵的地形,今已难以追 想,钱公辅《利往桥记》说 “:东湖之流,实贯城之中,隔限南北,横可以渡者, 今吴淞江也。”故而“县城为江流所判,民半居其东,半居其西,晨暮往来,事 无巨细,必舟而后可。县当驿道,川奔陆走者,肩相摩、橹相接也,卒然有风波 之变,则左江右湖,漂泊无所,故行者为不便”。至北宋庆历七年(1047)冬, 知县事李问、县尉王廷坚募资建县学,其时恰好诏令郡县不可立新学,于是就 将这数百万缗用来造桥。八年(1048)六月十八日桥落成,东西长千馀尺,题 名利往桥。它的两堍各建一亭,一名汇泽,一名底定,又于桥心构宇,名为垂 虹亭,登以四望,万景在目,“湖光万顷,与天接白,洞庭荐碧,云烟战清,月秋 风夏,嚣灭埃断,牧讴渔吟,喑呜间发,榜声棹歌,呕哑互引,后盼前睨,千里 一素,是亦有足乐焉”。那桥不仅具有游观之美 ,更“便来济往,安若履道”,“行 者便而忘向所谓不便,居者利而忘向所谓不利”(《利往桥记》)。因为此桥截 湖跨江,隐然长虹,时人就将它称为垂虹桥,俗呼长桥,利往桥的名字反被人淡忘了。最早的垂虹桥系木结构,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 • 桥梁》有“东西千 馀尺,用木万计,萦以修栏,甃以净甓”诸语,如此延续二百七十馀年,其间因 天灾兵燹而屡次重建,构架最多时有九十九跨。至元泰定二年(1325)才改建 连拱石桥,有六十二孔,中间三孔高大,可通大船,桥心仍构垂虹亭,两堍的桥 亭前各镇以两大石狮。明清时期又经多次修建,桥孔最多时有七十二孔。至 1915 年时,桥堍两亭、石狮,桥面石栏均荡然无存,础圮柱斜,颓卧波心。由 于它的交通作用日趋衰弱,年久失修,1967 年 5 月 2 日夜,终于大限到了, 先是西首四孔向东倒塌,继而又向东倒塌八孔,倒塌时的声音,想来是很沉闷 的。当时社会形势混乱,哪有人来关心这座古桥,剩馀的桥孔,拆毁的拆毁, 坍塌的坍塌,今仅存东西两端半没于土中的十数孔了。2019 年,垂虹断桥被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1-同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宋元时,同里已是繁华的集镇,号为富土。嘉庆《同里志 • 沿革》说 “:宋元间,民物丰阜,商贩骈集,百工之事咸具。园池亭榭,声伎歌舞,冠绝一时。明初,地方五里,居民千馀家。室宇丛密,街巷逶迤,市物沸腾,可方州郡。故局务税额逾于县市。嘉隆而后,稍不逮昔。国朝,居民日增,市镇日扩。”镇上店铺行庄鳞次栉比,商贾云集,百货辐辏。大户人家众多,至今尚存耕乐堂、务本堂、世德堂、嘉荫堂、崇本堂等。耕乐堂在陆家埭北首,为明正统间处士朱祥建,莫旦有《耕乐堂记》记之,历经沧桑,至今尚存三进四十一间,为江南水乡民居的典范。2013 年,耕乐堂与镇上南宋古桥思本桥,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里的经济命脉、文运盛衰,相传与镇东同里湖中的罗星洲有关,因为它具有风水学上的意义,称为“水口罗星”,起着阖镇关锁作用。元代时洲上有庙宇,久已废圮。万历十六年(1588),里人在洲上建关帝殿、观音殿、文昌阁等,此后屡建屡毁。旧时罗星洲,占地仅五亩,由于泥砂圩积,面积不断扩大,今已逾二十亩。二十世纪末,开始在洲上重构景观,四周筑起石堤,建筑布置也错落有致。山门面南,与古镇隔湖相望,门上有匾额“罗星洲”,两侧蝴蝶墙嵌砖刻大字“蓬莱仙境”,山门前是石阶码头,左右各有百年古榉一株,浓阴覆盖。北隅有关帝庙、观音殿,南隅有荷花池、游廊、水阁、旱船、曲桥及文昌阁、斗姆阁等。西隅则天王殿、大雄殿、罗汉堂、钟楼等。在这小小洲屿之上,既有佛陀菩萨,也有道君玉皇,更有民间的其他神道,济济一堂,互相也并不妨碍,无论是什么庙会赛会、圣诞佛事,以谁为主,以谁为副,有时也弄不清,四乡士庶百姓,往往参了这个殿,再拜那个阁。旧时洲上玉皇阁举“罗天大醮”,唱道者大都为昆曲票友,每以“水磨腔”出之,音节婉委,馀音绕梁,十分动听。人间和天上,世俗和尘外,原来是一样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2-盛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盛泽在吴江区东南隅,古称青草滩,相传吴赤乌三年(240)司马领濠寨盛斌于此筑圩造田屯兵,因称盛寨,后讹“寨”为“泽”,音相近也。盛泽的兴起在明代中期,乾隆《吴江县志 • 疆土四 • 乡市村》说 “: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十六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居民百倍于昔,绫绅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更作了具体描写 “:说这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 紬丝牙行,约有千百馀家,远近村坊织成绸疋,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 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 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随着丝织业的发展,盛泽的商业也繁盛 起来。清中叶后,在今花园街、南北大街等处,商铺鳞次栉比,百业兴旺,故很 早就有“小苏州”、“小上海”之称。镇上有先蚕祠,俗称蚕皇殿、蚕花殿,光绪 《盛湖志 • 祠庙》说“:先蚕祠,祀黄帝、神农氏及其妃嫘祖,在大适圩百嘉桥北, 道光二十年里中丝业公建。右有园亭、树石、小桥、围廊、书舍。”祠建成后,成 为盛泽丝业公所。现存门楼、正殿、偏殿等建筑。门楼单檐歇山顶,砖雕精美, 入口置拱门三座,外砌水磨砖八字墙,正殿面阔三间。旧时小满节为祀神之期,《盛湖志 • 风俗》说 “:小满及前后日,蚕皇殿必演剧三日,谓之小满戏。”茅 盾主编《中国的一日》收录署名于秋的《盛泽的“小满戏”》,于这一盛会作了记 述。2013 年,先蚕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3-震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震泽在吴江区西南隅,与浙江南浔毗邻,乃“吴头越尾”之地。乾隆《震泽县志 • 疆土四 • 镇市村》说 “:震泽镇,在十都,地濒太湖,故名,去县治西南九十里(史志作八十里)。元时村市萧条,居民数十家。明成化中至三四百家,嘉靖间倍之而又过焉。迄今货物并聚,居民且二三千家,实邑西之藩屏也。”在丝业、米业的带动下,震泽百业兴旺,市肆列运河两岸,商业繁盛,烟火万家,行旅辐辏,俨然都会气象。镇东有慈云禅寺,南宋咸淳中建,中有浮图五级,万历间重修。后寺毁塔存,屡经修葺。塔作砖身木檐楼阁式,总高三十八点四四米,六面五层,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第二层起每层施平座腰檐,辟壶门三。第四、五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塔刹约占塔高四分之一,由铁质覆钵、仰莲、五重相轮、宝盖、宝珠、圆光及铜质宝瓶组成。宝瓶呈葫芦状,造型精美。“慈云塔影”是旧时震泽八景之一。2013 年,慈云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上宝塔街的师俭堂,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乃集河埠、行栈、店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的组合建筑,占地二千五百平方米。全宅以街道分为两组建筑,面阔皆五间。街南两进,前临河,原为米行;后面街,原为店铺。街北中轴线建筑四进。第一进中间为穿堂,馀为店铺;第二进大厅名师俭堂,既是会客之所,又作坐购经丝之地;第三、四两进则为内宅楼房,以厢楼贯通。每进均有砖雕门楼,宅内砖木雕刻精美,大小天井均用石板铺设。内宅东隅辟鉏经园,面积约三百九十平方米,有假山、亭子、船阁、回廊、佛楼等。师俭堂反映了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的时代特点,2006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4-黎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黎里坐落苏城东南六十里处,别称黎川、禊湖、梨里、梨花里。宋元祐时进士魏志、淳熙时工部侍郎赵磻老尝居于此,黎里之名始著。至明成弘间,已成为一大集镇。嘉庆《黎里志 •形胜》说“:本镇东西距三里半,周八里馀。民居稠密,瓦屋鳞次,沿街有廊,不需雨具。镇之中曰中市,有上下两岸、东西南北四栅。上岸多士夫之家,崇尚学术,入夜诵读声不绝。镇之东曰东栅,每日黎明,乡人咸集,百货贸易,而米及油饼为尤多。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其繁阜喧盛为一镇之冠。东有中立阁(俗呼八角亭),西有玛瑙庵(古名萧庵),南有禊湖书院(即黎川学舍),北有罗汉讲寺(古名普同院),近联遥接,凫渚烟汀,到处皆堪图画。”每个经由黎里的人,都留下美好的印象,如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说:“余过吴江梨里,爱其风俗醇美。家无司阍,以路无乞丐也;夜户不闭,以邻无盗贼也;行者不乘车,不着屐,以左右皆长廊也。士大夫互结婚姻,丝萝不断。家制小舟,荡摇自便,有古桃源风。”镇上的丁字形市河全长二千多米,明清所筑驳岸四千多米,横跨古石桥十座,河埠有淌水、双落水、单落水、悬挑诸式,驳岸和河埠上雕刻着各式缆船石。镇上的弄堂,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八十五条,其中七十条为暗弄,多数超过六十米,五条超过百米。由于历史沧桑变迁,弄堂结构发生了种种变异,有双弄,有弄中弄,也有暗弄接明弄而成的三岔弄。镇上主要古典建筑,有柳亚子故居、禊湖道院、鸿寿堂、洛雅草堂、端本园、写韵楼、新咏楼、周宫傅祠堂、居退一步处等。柳亚子故居,本是清乾隆时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今存前后六进,2006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黎里的小吃,脍炙人口,有辣鸡脚、油墩、套肠、老虎豆、酒酿饼、麦牙塌饼、李永兴酱鸭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5-恬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恬庄向属常熟,1962 年划归沙洲,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街道。旧称田庄,杨希澯《恬庄小识序》说 “:前明奚浦钱氏创田庄市,为收田租之庄,一小聚落也。迨至国朝,常熟有四大镇,东为梅里为芝塘,南为唐墅,西为恬庄。自杨氏买邻,俗尚恬懋,乃易今名。”但方志乃作田庄,光绪《常昭合志 • 市镇》说:“田庄镇,在奚浦港之南,临奚浦塘,距城三十六里,黄泗浦巡检司驻之。街三道,居民约三百户(多杨姓)。有武庙、城隍庙、继缘道院、三元宫、雷部殿、长寿庵、中墅庵、永庆庵、杨氏义庄家祠各一所、孝子坊(为杨岱立),又有里社坛一所(在武庙后,奚浦塘西岸,乾隆间县令敬华南有示禁践踏碑,中元节黄泗浦巡检主祭)。”常熟本有河阳市,贸易甚盛,相传经乱遭毁,市集迁移恬庄。旧时恬庄,街市整洁,有主街五条,四条半街面用花岗石板铺砌,四条街有店铺。今存榜眼府、杨氏南宅,杨元丰宅、杨孝子祠,以及黄泗浦巡检司、城隍庙等遗址。榜眼府本杨岱所建第宅,《恬庄小识 • 园宅》说“:杨孝子岱太史第,亦名中宅,在镇北,乾隆建。有敦本堂,梁侍讲同书书额。左偏筑园,为母袁太宜人板舆周览之所。园中有爱日斋、北堂、养源书屋、活泼泼地、古湾泾、恬养斋,子刑部吏目居之。刑部增诒砚斋,潘相国世恩书额并跋。”杨岱曾孙杨泗孙中咸丰二年(1852)榜眼,官至太常寺少卿,病归居乡,门前立四旗杆,故人称“旗杆里”。今已修复 ,建筑面积一千三百五十六平方米,有门厅、轿厅、正厅、内堂四进,后有花园。杨氏南宅在老街南侧,相传杨岱建于乾隆间,今存两层小楼一幢,有内外天井,建筑面积约二百平方米。杨元丰故居在南街,坐西朝东,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占地一百七十平方米。杨孝子祠在老街北首,建于嘉庆十年(1805),祀杨岱,《恬庄小识 • 祠祀》说 “:杨孝子祠,在镇北,祀孝子岱。堂后祀陶恭人,道光间后裔建。”今已修复,坐西朝东,凡四进,建筑面积九百六十二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6-古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古里镇在常熟城区东约二十里,初为村落,居人.以网罟捕捞为业,故名罟 里。清道光间郑光祖《醒世一斑录 • 杂述一》“乡名沿革”条说 “:罟里村,自元 及今,其称依旧。道光十三年春,里中设粥赈饥,邑尊张公绶组书匾额颜于一 庵,曰‘古里仁风’。村人喜曰‘:我等出赀财济贫,却又买去一‘网’字,不两得 乎?’”但方志乃作罟里,光绪《常昭合志 • 市镇》说 “:罟里村(亦作菰里),临青 墩塘(旧属开元乡),距城十二里,大街东西横,街外河,街共四道,居民约四百 馀户(人丁千五六百,陈姓最多,瞿、夏、刘姓次之)。有关帝庙、总管庙(康熙 年建,光绪年修)、李王庙、高城大王庙(姚《志》云:罟里村土地也。‘’庙建于明 代,光绪年里人瞿氏重建)、痘司庙(俗名申名亭,康熙间吴姓夫妇舍宅建)、继 善堂、瞿氏义庄(并见《善举志》)、百岁坊(为朱良臣妻张氏建)、东义桥(跨清水 港)、西义桥(跨避湖泾)、香花桥、通贵桥(由瞿氏修)、聚龙桥、牛车桥(跨村前 港,由刘氏修)、义兴桥(跨三丫港,由瞿氏修)。”今古里最著名的遗址,即西街 上的瞿氏铁琴铜剑楼,它与山东聊城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皕宋楼、浙江钱塘 丁氏八千卷楼并称晚清四大藏书楼。铁琴铜剑楼初名恬裕斋,为清乾隆间里 人瞿绍基所创,凡宋元善本,不惜重金购置。传至其子瞿镛,广采勤征,插架 日富,重建藏书楼,因得铁琴、铜剑各一,遂改今名。瞿镛子秉渊、秉清及孙启 甲等,均能恪守家学,延请名家精心校雠,刊刻《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铁琴 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第五代传人瞿凤起等将所藏 图书、文物捐献国家。今铁琴铜剑楼已修缮一新,前后四进,后两进楼厅为旧 构,凡到古里者,必往访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7-千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千灯,在昆山东南部,原名千墩。淳祐《玉峰志 • 山》说 “:县东北三十里,地名木瓜,其地数十里内有墩九百九十有九,村人尝往发之,得金玉之类,至县东南千墩浦,亦有一墩,于是凑木瓜墩数,号千墩浦。一说吴淞江自吴门至千墩浦,江之南北,凡有墩一千所,故谓之千墩。二说未知孰是,姑存以俟来者质证之。”宣统二年(1910)置茜墩乡,易名之由,或说是文人雅称,或说因墩上长满茜草。1966 年始改名千灯。镇上有秦峰塔,梁天监二年(503),里人王束舍宅建波若寺,王珏又舍宅以广寺基,起造七级浮屠。因近旁原有土丘秦柱山,故称秦峰塔。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寺更名延福禅院,并重建佛塔,一度称释迦佛塔。明万历间重修时,于宋代塔身外包砖加固,并将善男信女敬助之佛像以砖砌于四周(现存四十馀方)。清代曾多次修缮。现存塔为七级,作四面砖身木檐楼阁式,通高三十八点七米,铁刹高七米,形制别致,有“美人塔”之称。顾炎武墓和故居也在镇上。故居原有八字墙、门厅、轿厅、大厅等,后废圮。今故居系在原址重建,占地六十亩,建筑面积五千四百五十平方米,包括故居、亭林祠和墓地、顾园三个区域。故居坐西朝东,凡五进,自东而西依次为水墙门、门厅、轿厅、正厅、宅楼,北侧有书楼和后园。亭林祠坐北朝南,为三间两厢一门楼,以三间相通作祭堂,左右墙上和外面廊墙上嵌十二方书条石,记述先生事略。顾墓立“顾先生亭林暨配王硕人合墓”,露台用花岗石砌造,石阶七级,围以石栏。墓南有贞孝坊一座,为旌表先生嗣母王氏于崇祯九年(1636)立。顾园在故居西南侧,湖光水色相映,环水建有致用阁、思宜园、颂橘轩、二石斋、秀石虬松庄、秋山亭、三徐居、慈母阁、四柿亭、碑廊等。亭林先生地下有知,必大呼惭愧了。2013 年,秦峰塔、顾炎武墓及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8-虞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虞山,以商末周太王次子虞仲(即仲雍)葬此而得名,又称海隅山、海巫山、海虞山、乌目山、伏牛山、卧牛山、鸡笼山等。山势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止于常熟古城内,所谓“十里青山半入城”也。高海拔二百六十三米,山脊线全长六点四公里,山体最宽处约二点二公里,方圆三公里,乃长江口南岸耸立于水乡平野上的一座孤山。山之西南坡,陡峭险峻,以悬崖危石取胜,有拂水晴岩、剑门奇石、霸王鞭、小三台、初平石等山景。山之东北坡,山势较缓,以幽谷深涧著称,有桃源涧、石屋涧、破龙涧、顶山涧、坠石涧、秦坡涧诸胜。山中天然岩洞和泉水甚多,洞有老石洞、小石洞、白云洞、白鳝洞、朱砂洞、仙人洞、老虎洞、羊棚洞、水帘洞、联珠洞、石屋洞等,泉有焦尾泉、瓠茶泉、睢阳泉、高道泉、白云泉、舜过泉、君子泉、玉蟹泉、露珠泉、酌泉、涌泉等。旧时山中有兴福、维摩、宝岩、三峰四大名刹,今以“齐梁古刹”兴福寺为最著名。东岭有辛峰亭耸峙山巅,登亭俯瞰,山城水乡风光尽收眼底。山东南麓有昭明太子读书台,颇具泉石之胜,且多摩崖题刻。历代名人墓葬之多,也是虞山一大特点,最古的当数北门内依东麓修筑的言子、仲雍、周章三墓,其他古墓多分布于西南麓,尤著者有黄公望、王鈇、瞿式耜、王翚、钱谦益、柳如是、翁同龢诸墓。宋人孙应时《虞山》云:“长啸虞山迥,天开风气清。南窥五湖近,北览大江横。历历三吴地,悠悠万古情。雄观有如此,聊复记平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9-锦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锦溪,旧称陈墓,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与上海金泽接壤,北与甪直、张浦毗邻。陈墓向属长洲,清雍正后一度属元和,后改属昆山。相传因那里有南宋陈妃水冢而得名,但究竟是哪位皇上的妃子,说法很不一样,同是正德《姑苏志》,既说“世传宋光宗妃陈氏葬此,因名”(《乡都》),又说“相传宋嘉泰中孝宗妃陈氏葬此,故名”(《冢墓》),看来这早就是个疑案,既拖宕了近千年,大概也侦破不了了。早在明正德前,陈墓与甫里、许市、陆墓并称长洲县四大镇。如今这四镇的名字全都改了,甫里改甪直,时间最早,康熙时就有“六直”之说,嘉庆间重修《大清一统志》,甪直这个新地名便正式确定了;许市即今浒墅关,谐音而已;陆墓改陆慕,最莫名其妙,因忌讳一个“墓”字,陆贽故事就此不传;陈墓改锦溪,也是这个原因,但锦溪向是陈墓的别称,不过是小妾升堂,“扶正”罢了。陈墓还有一个别称,谓之陈溪,文徵明有《次韵陈溪咏怀四首》,分咏陈妃冢、何蓑衣故迹、福寿院残碑、白莲池。镇上民居建筑大都建于晚清、民国时期,具有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另有水墙门、吊脚楼、落水廊棚、桥楼廊坊等河街集市建筑。文物遗迹保留较多,如祝甸古窑址群、文昌阁、莲池禅院、通神道院、陈妃水冢以及河道、驳岸、桥梁等。当地向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说,桥梁分布密度较高,据乾隆《陈墓镇志 • 桥梁》记载,有里和桥、普庆桥、锦溪桥、永福桥、太平桥、溥济桥、虹桥、丽泽桥、周公桥、黄公桥、东小桥、长寿桥、天水桥、具庆桥、北小桥、隆福桥、节寿桥、永福桥、小太平桥、曹家浜桥。今作为锦溪标志的十眼桥,始建无考,为花岗石多孔平桥,由一孔较高的平桥与九孔低平桥连接而成,全长五十二米,高三点一米,宽二点七米,中孔跨度三点五米,与古莲池、文星阁、长堤回廊和桃园构成古莲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七、花石亭台(80-10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0-拙政园一;81-拙政园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拙政园一: 明正德四年(1509),御史王献臣于齐门、娄门间买地造园,广袤两百馀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取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诸语,名为拙政。园中有若墅堂、梦隐楼、倚玉轩、小飞虹、待霜亭、听松风处、嘉实亭诸构,凡三十一景。文徵明撰《王氏拙政园记》,并绘《拙政园册》多种,另,王宠作《拙政园赋》,唐寅绘《西畴图》,仇英绘《园居图卷》等。王献臣殁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于徐氏。历经五世,风景不殊,袁宏道《园亭纪略》称“乔木茂林,澄川翠干,周回里许,方诸名园,为最古矣”。清初 ,园归陈之遴。康熙间先后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吴三桂婿王永宁府第、苏松常道署。乾隆初为蒋棨复园,嘉庆间先后为查元偁、吴璥所有。虽占地益少,但山泽闲趣,林亭胜概,仍为吴郡之甲。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苏州,李秀成于此建忠王府。同治间先后为江苏巡抚行辕、八旗奉直会馆等,时有远香堂、兰畹、玉兰院、柳堤、东廊、枇杷坞、水竹居、菜花楼、烟波画船、芍药坡、月香亭等景观。入民国改奉直会馆,沦陷时为伪江苏省政府,胜利后为社会教育学院校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合并西部补园、中部拙政园、东部归田园居、南部李经羲宅为一,即今之拙政园。1961 年,拙政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拙政园二:今拙政园中部为王氏拙政园之遗,虽历经沧桑,颇多变化,但尚存明代园林的空旷萧疏之意。主厅远香堂,堂北池中遍植荷花,花时清香送远。在堂内四望,一园景色,可窥大略。由此缘水东行,过明代青石小桥,即为倚虹亭,三面临空,轻巧舒卷。于此望北寺塔,可谓极妙借景。向北达梧竹幽居,方亭四面辟洞门,景致各异。经曲桥,过待霜亭、雪香云蔚亭,可达荷风四面亭,三面皆水。经柳荫路曲之曲廊可抵见山楼,楼窗镶嵌明瓦,素朴古雅。香洲为一旱船,船头为石砌平台,前舱如亭,中舱如阁,后舱则为一楼,亭台楼阁四种样式合一,高低错落,造型别致。小飞虹为一廊桥,将水面一分为二,其南水榭三间,名小沧浪,南窗北槛,亦跨水上。小沧浪西北隅为玉兰堂,堂前植玉兰两株,早春花发,莹洁清丽。枇杷园在远香堂东南,以云墙相隔。过月洞门,即为嘉实亭、玲珑馆。由此经曲廊至海棠春坞,庭中有海棠数树,佳石一二,短廊漏窗外,亭阁水石,隐约在望。小飞虹为王氏拙政园一景,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册》“小飞虹”题注:小飞虹在梦隐楼之前“ ,若墅堂北,橫绝沧浪池中。”诗云:“雌蜺 蜷饮洪河,落日倒影翻晴波。江山沉沉时未雩,何事青龙忽腾翥。知君小试济川才,横绝寒流引飞渡。朱栏光炯摇碧落,杰阁参差隐层雾。我来仿佛踏金鳌,愿挥尘世从琴高。月明悠悠天万里,手把芙蕖照秋水。”文徵明所画小飞虹,为一高挑板桥,今则为廊桥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2-网师园一;83-网师园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网师园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网师园在城南阔家头巷,被誉为“小园极则”。清乾隆中 ,清河道宋宗元在自家“网师旧圃”筑室构堂,为奉母养亲之所。增筑工程完成,宋宗元作《网师小筑十二咏》,分咏北山草堂、梅花铁石山房、濯缨小阁、花影亭、丽瞩楼、度香艇、半巢居、溪西小隐、小山丛桂轩、斗屠苏、无喧庐、蹈和馆十二景。乾隆四十四年(1779),宗元殁,嗣子保邦因讼事耗尽遗产,售半宅于他姓。未久,园为瞿兆骙所得,审势协宜,别为结构,增置堂亭轩馆,几乎半易旧规,乾隆六十年(1795)竣工,仍循旧名,苏人则俗呼瞿园。钱大昕《网师园记》说 “:既落成,招予辈四五人谭宴,为竟日之集。石径屈曲,似往而复,沧波渺然,一望无际。有堂曰梅花铁石山房,曰小山丛桂轩,有阁曰濯缨水阁,有燕居之室曰蹈和馆,有亭于水者曰月到风来,有亭于崖者曰云岗,有斜轩曰竹外一枝,有斋曰集虚,皆远村目营手画而名之者也。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今网师园中部的总体格局,当是瞿兆骙改造时形成的。瞿氏以后,先后归吴氏、李鸿裔、达桂、张锡銮。1932 年淞沪抗战爆发后,曹聚仁、叶恭绰、张善孖和张大千昆仲借寓园中。1940 年,园被何澄买下,进行全面整修,悉从旧规。1950 年,何氏后人将园捐献国家。1982 年,网师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网师园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网师园占地八亩馀,作东宅西园格局。东部住宅之撷秀楼,李鸿裔嗣子赓猷建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西部殿春簃一区,建于民国初年,均可按下不表。中部基本是瞿兆骙时旧规,惟宋宗元时引葑溪(今第三横河)之水入园池,沈德潜《宋悫庭园居》诗有“引棹入门池比镜”句,自注 “:引河水从桥下入门,可以移棹。”不知这条水道何时填塞。园之中部,以水池为中心布局,环池叠筑黄石,石矶突出水面,水湾深藏石间。凡亭阁廊榭,环水参差而筑。南有四面厅小山丛桂轩,玲珑空透,舒展飘逸。轩之东西曲廊斜斜,委宛有致;轩北有一黄石假山,远望如停云久聚不散,故名云岗。云岗将小山丛桂轩半遮半抱,间隔园景,又与濯缨水阁构成池南主要景观。濯缨水阁面阔一间,轻临池上,凭阑可细数游鱼。又西南有蹈和馆、琴室,为一组封闭式庭院。出蹈和馆曲折向北,有一修长半廊,名樵风径,随势赋形,逐渐走高,即至月到风来亭,亭六角攒尖,凌池而筑,三面皆空,戗角高翘,翼然欲飞,于此赏月沐风,最是佳妙。水池东北为方亭、射鸭廊、竹外一枝轩,三者相连,形成高低错落的一组建筑。水池西北是看松读画轩,前有一株八百馀年的罗汉松,一株二百馀年的白皮松,白皮松下有石板曲桥,低矮贴水,与池东南引静桥遥相呼应。网师园的景观,以月到风来亭最有代表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4-狮子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元至正元年(1341),僧惟则来平江弘禅,于此建狮子林菩提正宗寺,简称狮子林或狮林寺,构筑都以禅宗公案题名。当时名动京师,前来参禅问道者颇多。欧阳玄、危素、郑元祐等为撰记,朱德润、倪瓒、徐贲等为绘景写貌。元末,为张士诚婿潘元绍所居,前后皆其园林第宅,园中东半多山,西半多水。明初恢复寺院,高启《师子林十二咏序》说 “:其规制特小,而号为幽胜,清池流其前,崇丘峙其后,怪石崷崒而罗立,美竹阴森而交翳,闲轩净室,可息可游,至者皆栖迟忘归,如在岩谷,不知去尘境之密迩也。”明末寺院荒废,后园峰石依旧,水池石桥无恙。明末清初,寺园分析,园归张氏。乾隆初,园又归黄氏。高宗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起,每到苏州,必游此园,并先后仿建于北京长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狮子林以假山著名,叠山全以湖石,崖壑曲折,峰回路转,行至其间,妙趣横生。袁学澜《游狮子林记》说“:叠石耸峭,峰峦起伏,岩洞奥窍,玲珑透辟,妙绝端倪。五松岁久枯朽,石之奇为吴中冠。”也有不以为然的,沈复《浮生六记 • 浪游记快》就说 “:其在城中最著名之狮子林,虽曰云林手笔,且石质玲珑,中多古木,然以大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楂,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林气势。以余管窥所及,不知其妙。”咸丰十年(1860)几毁。1917 年,贝氏买下废园后重葺,景观更其逼仄紧凑了。2006 年,狮子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5-沧浪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沧浪亭沧浪亭在城南府学东。五代时,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于此建池馆,崇阜广水,草树郁然。北宋庆历五年(1045),苏舜钦罢官后流寓苏州,以四万钱买得,构筑亭园,取《楚辞 ? 渔父》之意,题名沧浪,《沧浪亭记》说 “: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苏舜钦后,园为章氏和龚氏所有。经建炎兵火而未毁,绍兴初归韩世忠,增筑厅堂亭馆颇多,仍以沧浪亭为最胜,俗呼韩园。元明间荒芜,仅存遗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江苏巡抚宋荦重修,遂成今沧浪亭基本格局,自此亦成为官府园林。吴存礼、梁章钜、陶澍等守臣相继修葺。咸丰十年(1860)遭劫,袁学澜《游南园沧浪亭记》称“登沧浪亭,老树当阶,残碑仆草,石棋枰芜没荆棘中”。同治十二年(1873)巡抚张树声重修,大半就地结构,仍题旧额,时有明道堂、看山楼、翠玲珑、闻妙香室、见心书屋、藕花水榭、五百名贤祠等。山北临水,沿水筑以漏窗复廊,内外兼顾,不设高墙,自无畛域,可谓别具匠心。沧浪亭既是亭名,又是园名。亭本在“北碕”,即北边的水岸,宋荦重建时,改筑于土丘之上,《重修沧浪亭记》说 “:构亭于山之巅,得文衡山隶书‘沧浪亭’三字揭诸楣。”住在附近的沈复夫妇,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秋曾相偕登亭赏月,《浮生六记 ? 闺房记乐》说 “: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隔岸名‘近山林’,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时正谊书院犹未启也。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2006 年,沧浪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6-留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留园在上津桥下塘,今留园路。徐履中建于嘉靖后期,钱穀为绘图卷,张凤翼 《徐氏园亭图记》有建园的记录和园景的描述。万历十七年(1589),履中侄徐 泰时解组归来,时履中已六十四岁,泰时俨然成了园主,请里人周时臣叠山, 江盈科《后乐堂记》说:径转仄而东“ ,地高出前堂三尺许,里之巧人周丹泉为 累怪石,作普陀、天台诸峰峦状。”著名的瑞云峰亦已在园中,袁宏道《园亭纪 略》说:徐冏卿园在阊门外下塘“ ,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石屏为周 生时臣所堆,高三丈,阔可二十丈,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了无断续痕 迹,真妙手也。堂侧有土垅甚高,多古木,垅上太湖石一座,名瑞云峰,高三丈 馀,妍巧甲于江南。”据冯梦祯《快雪堂日记》记载,此时园称榆绣园。泰时殁 后,堂弟徐申、子徐溶先后为园主。清初散为民居,乾隆五十九年(1794),园 归刘恕,修葺并扩建,易名寒碧庄,也称花步小筑,俗呼刘园。主人性嗜花石, 曾聚湖石十二峰于园内,延人绘写题记,极一时之胜。咸丰十年(1860)兵火, 阊门外巷陌几乎毁圮殆尽,惟寒碧庄幸存。同治十二年(1873),园为湖北布 政使盛康购得,设龙溪盛氏义庄,因袭刘园之谐音,改名留园。俞樾《留园记》 称其时“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今园占地三十亩 ,分中 东西北四部分,景观各异,相互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 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既分又合,变化丰富。东部以建筑为主,有清风池馆、 闻木樨香轩、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等。林泉耆硕之馆北有冠云峰,相传为 花石纲遗物,峭然孤峙,瘦透漏皱兼备,高六点五米,为我国现存最高湖石,附 近有冠云亭、冠云楼诸构。1961 年,留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7-听枫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听枫园在金太史巷,始建无考,清同治三年(1864),吴云迁居于此,因园有古枫,遂以名之。吴云,浙江归安人,字少青,号平斋,晚号退楼,曾署苏州知府,收藏甚富。光绪九年(1883)吴云卒,园渐衰微。三十三年(1907),词人朱祖谋僦居,郑文焯《蓦山溪》小序说 “:吴城小市桥,宋词人吴应之红梅阁故地也。桥东今为吴氏听枫园,水木明瑟,以老枫受名,红叶池亭,不诚旧家春也,且先后并属延陵,于胜地若有前因,彊村翁近僦其园为行窝。”其间主人屡易,朱祖谋《六丑》小序说 “:吴门听枫园僦舍,十年来三易主人矣。戊辰闰春偶过其地,海棠一树,摧抑可怜,凄对成咏。”此后情形未可细说。整体建筑作前宅后园格局,有大小庭院五处,南园占地亩许,主厅听枫山馆(原名听枫仙馆)居中央,西为味道斋、两罍轩,东有平斋,东南有待霜亭。平斋前叠湖石假山,拾级可登墨香阁,构思精巧。听枫山馆西北一潭泓碧,清澈见底。池南堆土叠石为山,曲径逶迤,花木掩映。池北水榭,静僻秀雅。池西长廊挑出半亭。园内花木扶疏,山石参差,斋馆雅洁,玲珑精致。今园由苏州国画院使用,门设庆元坊,又有后门在韩家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8-北半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北半园在白塔东路,明末清初建,时称止园,中有怀云亭诸构。徐崧等《百城烟水 • 长洲》说:怀云亭“ ,在东城沈青城太史止园。”沈青城即沈世奕,官至司经局洗马,康熙元年(1662)因奏销案革职,罢官归来筑止园。钱泳《履园丛话 • 园林》“怀云亭”条说 “:怀云亭在东白塔子巷,乾隆间郡人沈观察某,占买大乘庵旧基而造为园宅,未及三十年,而售于周勖斋太守。太守复拓而广之,颇有幽趣,改名朴园,有一峰名归云,甚峭。其东为蒋氏种梅亭。春时百花齐发,群艳争芳,系乐安全盛时四十八第之一。今归潘氏,为古香亭。”同光间归陆同善,重加修葺,易名半园,自号半园灌叟,光绪七年(1881)归寓。今园占地一亩半,以狭长水池居中,叠以黄石驳岸,周围建筑小巧,布局紧凑。有双荫亭、西半廊、东半廊、绿荫亭、至乐斋、半波舫、半桥、知足轩、怀云亭诸构,北尽处为读书楼,外观两层半,重檐高阁,精美绝伦,为苏州园林所仅见。登楼可俯瞰全园,为园中最高处。半园虽小,而百年以上老树有广玉兰、紫藤、黄杨、梧桐、枇杷、桂花、虎刺等,园貌古朴,景观丰富,生意盎然。园中建筑处处以“半”为特色,构思独特,高低适度,错落有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9-织造府行宫瑞云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瑞云峰,玲珑高耸,乃花石纲之遗,相传朱勔采自洞庭西山,未及启运而朱勔败,弃置荒野,至明万历年间,辗转而为苏州榆绣园主人徐泰时所得。说法很不一样,一说先为陈霁所有,正嘉间置于横泾上堡园中,转归泰时岳父董份,再归泰时;一说先为王鏊所有,弘正间置于洞庭东山园中,后归泰时;一说瑞云峰即小谢姑,先为董份所得,再归泰时。以先陈霁后董份再泰时一说,来得比较合理。按徐树丕《识小录》卷三“瑞云峰”条记载,约正德八年(1513)前后,陈霁得瑞云峰于洞庭西山,恰甲子一周“”后为董份所得,是在万历初,董份“置而未垒者二十馀年”。董份卒后 ,才归女婿泰时,故当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后。二十四年(1596),江盈科作《后乐堂记》,未曾提及;二十五年(1597),袁宏道作《园亭纪略》,瑞云峰已赫然在园中。相传在运输瑞云峰时,舟过太湖,峰盘俱堕落水中,又失而复得,且峰盘相合。这个离奇故事,流传很广,增添了瑞云峰的神秘和诡异。时人认为瑞云峰是不祥之物,为防其作祟,故都不竖起。泰时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将其竖起,明年即病卒;继而徐申复竖起,徐申又卒;泰时之子徐溶再竖起,徐溶不逾年亦卒。至清初,榆绣园散为民居,瑞云峰已在踹坊中茅厕之侧,过者见之,往往为之可惜,因大都不知其为不祥之物也。乾隆四十四年(1779),苏州织造全德将瑞云峰移置织造府行宫西花园内,以供宸赏。织造府址即今第十中学,瑞云峰至今尚在,只是与周边环境不能搭配,森森然一大石而已。2013 年,苏州织造署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0-南半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南半园在仓米巷,清同治十二年(1873)溧阳人史杰所构。大门前有八字照墙,整体建筑作东宅西园布局,园占地仅三亩半,虽然墙外尚有隙地,主人却不欲笼而有之,甘守其半,不求其全,故名半园。入园处,旧有楹联曰 “:事若求全何所乐,人非有品不能闲。”园虽小,但藻室华椽,山石累累,池水粼粼,崇丽而幽雅。俞樾《半园记》说 “:园在屋西,所谓半园草堂者,园中之主屋也。其屋南向,东北有小室,曰安乐窝。迤东有屋三间,曰还读书斋。又以修廊亘之中,有小亭二,曰风廊、月榭。东南隅有室正方,前临荷池,后栽修竹,以竹与荷花皆有君子之称,因名之曰君子居。其西南隅有屋如舟,颜曰不系舟。从其后绕出西廊,有楼三重,其下层颜以四字,曰‘且住为佳’,中曰待月楼,二曰四宜楼,凭栏而望,则阖庐城中万家灯火瞭然在目矣。斯园也,高高下下,备登临之胜;风亭月榭,极柽柏之华。视吴下诸名园,无多让焉。”此外,还有双荫轩、挹爽轩、三友亭诸构。张荣培《游半园偶成》云 “:何须土木广经营,好处都由得半成。泉石安排三亩小,亭台结构十分精。几株老树天然古,一路游人水样清。我羡主翁风雅甚,曲园记内早知名。”方泽久《初夏半园即景》云 “:花事阑珊节侯和,浴蚕天气嫩寒多。锄携鸦嘴排红雨,帘卷虾须飏绿波。堕地榆钱风鼓铸,沿堤柳绿鸟搓挪。池塘一带添新碧,曲曲清溪点点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1-退思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退思园在吴江同里镇。园主任兰生,官至凤颍六泗兵备道,光绪十一年(1885)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题名退思。任兰生在家居住两年,造园两年。光绪十三年(1887)得旨,准其捐复,奉檄办皖北赈抚。翌年四月,卒于颍州。可见其未曾得赏园中花木之盛。宅园占地九亩八分,为里人袁龙设计,因地制宜,布局为横向,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自西向东,建筑体量由重而轻、由密而疏。园以池为中心,四周散置亭台楼阁、廊舫桥榭、厅堂房轩,都贴水而筑,故有“贴水园”之称。入园即水香榭,檐牙高喙,悬挑池面碧水一泓,俯视水中,倒影如画,游鱼可数。沿九曲回廊前行,廊壁有漏窗九扇,嵌“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石鼓文九字。曲廊之南为石舫闹红一舸,突兀水中,舫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波,舷侧碧水行云,似扁舟于江湖。出舫环廊庑壁处,有恽寿平书法刻石十二方。由此轩廊向东北,即主厅退思草堂,体态素雅轻盈,前有露台,于此可环顾全园。出主厅往左,有三曲桥平卧水面,水涯山坞之际,有琴房掩映花树间。再往前,眠云亭翼然山颠,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一筑两景,为江南园林所仅见。沿曲径南行,至菰雨生凉轩,轩面水有长窗四扇,旧时轩底有与池相通的三条水道,故轩内阴湿凉爽,每逢盛夏酷暑,于此剖瓜赏荷,烦渴尽消。自菰雨生凉轩过山洞,沿石级盘旋而上,即至天桥,视野豁然开朗。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堪称江南园林一绝。天桥楼廊尽处,即是辛台,为两层方形鸳鸯厅。再至园之西南,门楣题“留人”两字。至天香秋满,也称桂花厅,厅北空旷处有花墙一道,与金风玉露亭一分内外,似隔非隔。庭中遍植丛桂,金秋时节,馥郁芬芳,盈室绕阶。2001 年,退思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2-怡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怡园在城中乐桥尚书里,宁绍台道顾文彬铁瓶巷住宅之后,起造于光绪初年。顾文.《过云楼书画记》附录《哭三子承诗四十首》第十八首自注:宅后尚书“里,购得废址十馀亩,先构义庄、祠堂数十楹,就其馀地,疏池叠石,种树莳花,楼阁亭榭,参差其间,皆承手创,工已过半。余归后复与互相斟酌,全局完好,名曰怡园。在余为自怡,在承为怡亲也。”造园时,顾文彬尚在任上,由其三子顾承一手营建,父子书信往来频繁,多方斟酌,又得任薰主其构图,并得苏州诸画家谋划。顾文彬卸任归里,又有增葺,前后造园达八年之久,费银二十万两。园占地八亩馀,分东西两部,东部为吴宽复园故址,西部为顾氏拓建。其间以复廊相隔,廊墙上有一排漏窗,玲珑秀美,图案各异。东部以庭院厅堂为主,安排湖石,杂植花木,主要景观有玉延亭、四时潇洒亭、天眼泉、玉虹亭、白石精舍(石舫)、坡琴仙馆(石听琴室)、拜石轩、锁绿轩,复廊之西,有山有水,可行可居,曲折幽深,疏朗宜人,主要景观有藕香榭(锄月轩)、螺髻亭、画舫斋(松籁阁)、金粟亭、南雪亭、碧梧栖凤馆、旧时月色轩、面壁亭、湛露堂(牡丹厅)、小沧浪等。因造园较晚,取法苏州诸园特长,如复廊仿沧浪亭,水池仿网师园,假山仿环秀山庄,画舫和面壁亭悬镜则取法拙政园。园中假山买自三个废园,由叠石家龚锦如堆叠,点缀随意,清雅自然。廊壁嵌置书条石颇多,自二王至唐宋元明诸大家法书有百馀方,称《怡园法帖》。凡厅堂亭榭楹联,都为顾文彬集自宋词,请当时书法名家分写,原件藏苏州博物馆。俞樾为撰《怡园记》,顾文彬倚《望江南》调,作《怡园即事》词一千六百六十七首,删存六百首刊刻,即《跨鹤吹笙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3-曲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曲园在城中马医科,为晚清学者俞樾故居,俞樾因自号曲园。清同治十三年(1874),在潘世恩旧宅西第废地上建造,翌年春落成,有室三十馀楹,其旁为小园,叠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一曲而已”,又取《老子》“曲则全”之意,名为曲园。门厅、轿厅后为主厅乐知堂,砖雕门楼镌“金翰玉桢”四字,庭中植金桂、玉兰,以应“金玉满堂”之意。乐知堂西为春在堂,道光三十年(1850)俞樾应礼部复试,试题为“澹烟疏雨落花天”,俞樾卷首句是“花落春乃在”,受到曾国藩赞赏,置一等第一。堂额即曾国藩书,有跋曰:荫甫仁弟丈以“‘春在’名其堂,盖追忆昔日廷试落‘落花’之句,即仆与君相知始也。廿载重逢,书以识之。”屏门刻吴大澂书俞樾《春在堂记》。堂前院中有梧桐一株,老根盘屈,又有腊梅一树,枝叶交错,都为昔年旧物。春在堂对厅,窗明几净,可供憩坐。对厅之前为小竹里馆,花窗空灵,为主人读书处。春在堂后有认春轩,取白居易“认得春风先到处,西园南面水东头”之意。俞樾《曲园记》说:认春轩之“北,杂莳花木,屏以小山,山不甚高,且乏透瘦漏之妙,然山径亦小有曲折。自其东南入山,由山洞西行,小折而南,即有梯级可登。登其巅,广一筵,支砖作几,置石其旁,可以小坐。自东北下山,遵山径北行,有回峰阁,度阁而下,复遵山径北行,又得山洞。出洞而东,花木翳然,竹篱间之。篱之内有小屋二,颜曰艮宧。艮宧之西,修廊属焉,循之行,曲折而西,有屋南向,窗牖丽楼,是曰达斋。曲园而有达斋,其诸曲而达者欤。由达斋循廊西行,折而南,得一亭,小池环之,周十有一丈,名其池曰曲水,名其亭曰曲水亭。”曲园之布置,大略如此。2006 年,俞樾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4-鹤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鹤园在韩家巷,光绪三十三年(1907),洪尔振始建。尔振号鹭汀,四川成都人,曾官道员,民国初移居上海,与周庆云等唱和,1916 年卒。尔振之园,因榜俞樾“携鹤草堂”四字,故名鹤园。工程未了,就卖与吴江庞庆麟,金天羽《鹤园记》说:乃斤斧之役未竟“ ,观察不欲有其业,先王父中表屈庐庞公承是园也,以付于其孙蘅裳,蘅裳方橐笔游杭,则僦与沤尹。”蘅裳即庞国钧,沤尹即朱祖谋。国钧自 1923 年起复事增葺,朱祖谋借居园中,《鹤园记》说:园有丁香一“本,花时芬馥,则沤尹自宣南移种。”今邓邦述所题“沤尹词人手植丁香”八字仍在。1942 年,园归苏纶纱厂严庆祥,曾接待梅兰芳等。今由政协联谊会使用。整体建筑,作东园西宅格局。园门南向,有门厅五间,以粉墙花窗作屏障。出门厅,东北有长廊,曲折有致,自南至北,贯通全园。园以水池为中心,状如瘦鹤,环池叠湖石,配植花木,葱笼烂熳。池南为四面厅,有“枕流漱石”额,厅前沿粉墙置花坛,栽花种树,点以立石,构成厅南对景。池北为大厅携鹤草堂,堂前以白瓷片作鹤形图案铺地。池西有重檐梯形馆,造型别致,俗名扇子厅,以曲廊与大厅相接。园北有听秋山馆,廊壁嵌置《鹤园记》碑。张荣培《鹤园晚坐》云 “:一角回廊膝易安,藤阴满架压阑干。新茶有味清于水,多竹生凉夏亦寒。宿鸟争巢知夜近,秋蝉咽露觉声干。疏钟摧得游人尽,独向空亭待月看。”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说 “:此园规模较小,布置接近庭院。山池安排与局部处理简洁,园景以平坦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5-畅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畅园在养育巷庙堂巷内,同光年间为王氏所建,民国初年曾设茶馆,1918 年为律师潘承锷所得,修葺一新。园在住宅东侧,园门设东南角,过门厅,至四面厅桐华书屋,由此北望,全园池水亭榭历历在目。水池居园之中心,南北狭长,大部叠湖石为岸,疏植花木,近南端斜架曲桥,分水面为二。池东傍水建长廊,曲折迤逦,高低起伏。廊间设小亭两座,南名延辉成趣,平面作六角形;北名憩间,为方形半亭,皆一面临水。亭廊与东院墙间辟小院,内置湖石,植翠竹、芭蕉,廊墙上开洞门、漏窗,构成小品图画。再北有方亭,折西为主厅留云山房,厅南有平台,宽敞平坦,面临水池。由此南望,满目苍翠。经曲廊至池西船厅,有额“涤我尘襟”。西南有假山 ,山上有待月亭,可俯瞰全园。畅园占地仅两亩有馀,布局紧凑,建筑多变,花木山石配置精到,颇为玲珑雅致,无愧小园之上选。童寯《江南园林志 • 现状》说:城中尚有小园“ ,以畅园、壶园为最。”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 • 实例》说 “:园内建筑物较多,局部处理手法细腻,比例尺度大体能和周围环境相配合,山石花木的布置也做到少而精,给人以精致 玲珑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6-可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可园在沧浪亭北,其地流水一泓,土山小筑,布置雅宜,具山林野趣。清雍正七年(1729),巡抚都御史尹继善改建为往来使者停骖之所,名曰近山林。沈复《浮生六记 • 闺房记乐》说 “:隔岸名近山林,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此后在可园范围内建学者不少,有嘉庆九年(1804)创办的正谊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江苏省中学堂;有光绪十四年(1888)创办的学古堂,三十一年(1905)改江苏游学预备科,两年后又改存古学堂;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的中西学堂,三十年(1904)改江苏高等学堂。1914 年又为省立第二图书馆。朱珔《可园记》记道光时梁章钜重修正谊书院后的园景 “:园之堂,深广可容,堂前池水,清浤可挹,故颜堂曰挹清。池亩许,畜鯈鱼可观,兼可种荷,缘涯磊石可憩,左平台临池可钓。右亭作舟形,曰坐春舻,可风可观月,四周廊庑可步。出廊数武,屋三楹,冬日可延客,曰濯缨处,盖园外隔溪即沧浪亭,故援孺子之歌‘可以濯缨’也。迤北复有小园,有小池,池上启轩,列碑五六,可考曩迹。馀内舍可读书,可居眷属,而园境尽矣。”朱珔主正谊书院讲席后,添筑了博约堂、学古堂、思陆亭、浩歌亭等。园中植梅百馀株,其中“铁骨红”有“江南第一枝”之称。蒋吟秋《可园铁骨红梅和载华子彝二君》云:小篱一角掩银“塘,静趣天然悟老庄。近水横斜清脱俗,临风绰约暗生香。冰姿入画低迎月,铁骨凌寒艳醉霜。喜有园林堪啸傲,盟联松竹共藏。”今可园作为苏州书院园林的代表,整修后已经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7-耦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耦园在城东北小新桥巷,清雍正间,四川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后于此筑涉园,一名小郁林,程章华《涉园记》说:跨虹而南“ ,三面皆临流,先生凿池引流,以通其中。建得月之台、畅叙之亭,绕曲槛,不加丹雘,以掩朴素。庭中杂卉乔木,渗淡萧疏,无浓阴繁葩,壅障风月,更不令栋宇多于隙地,即所谓涉园也。花时则洞开其门,纵人游观,弗之禁。”园占地不广,有宛虹桥、浣花井、觅句廊、月波台、红药栏、芰梁、筼筜径、流香榭八景。约道光初归祝氏,钱泳《履园丛话 • 园林》“涉园”条说 “:涉园在新桥巷东,郡人陆闇亭太守所筑。园不甚广,东近城垣,有小郁林、观鱼槛、吾爱亭、藤花舫、浮红漾碧诸胜。近为崇明祝氏别墅。”据顾震涛《吴门表隐》卷十四记载,继而又先后归沈沅、顾宗瀚,郭凤梁曾赁居园中。咸丰十年(1860)几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园归两江总督沈秉成,延画家顾沄规划设计,大事扩建,遂成今状。因其格局,中为住宅,东西各有一园;又因其继室严永华工丹青,娴词赋,夫妇唱和,自为佳耦,故易名耦园。辛亥后,园产仍属沈氏,租赁散客居住,先后有赵善昌、汪启愚、杨荫榆、钱穆等。1940 年归实业家刘国钧,重加修葺。1955 年后归振亚丝织厂,1960 年始划归园林管理处。直到 1994 年,耦园才整体对外开放。2001 年,耦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8-艺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艺圃在城西北文衙弄。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浙江按察司副使袁祖庚罢归后,于此建醉颖堂,门楣有额“城市山林”。万历四十八年(1620)归文震孟,题名药圃,内有生云墅、世纶堂、猛省斋、石经堂、凝远斋、青霞屿、岩扉诸景,房栊窈窕,林木交映,充溢野趣。明末废圮,建筑荡然。清顺治十七年(1660),莱阳人姜埰流寓苏州,以文震孟姻亲周茂兰之介,买下药圃,费十三年重建,更名颐圃,又称敬亭山房。姜埰仲子姜实节易名艺圃,时园中有延光阁、东莱草堂、馎饦斋、念祖堂、旸谷书堂、爱莲窝、四时读书楼、敬亭山房、南村、红鹅馆、乳鱼亭、思嗜轩、香草居、浴鸥池、度香桥、响月廊、垂云峰、六松轩、绣佛阁、鹤柴等。王士禛、汪琬、陈维崧、吴绮等皆为赋诗,黄宗羲、汪琬等为作记,王翚、恽寿平等为绘图。汪琬《再题姜氏艺圃》云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屋头枣结离离实,池面 浮艳艳花。棐几只摊淳化帖,雪瓯频试敬亭茶。与君企脚挥谈麈,杨柳阴中日渐斜。”康熙三十五年(1696),园归商人吴斌,葺园娱老,峰石林立,丘壑闲静,又增筑博雅堂等。道光三年(1823),园归吴氏族人吴传熊,又葺而新之,惜未几下世,后人亦未久居而徙出。道光十九年(1839),胡寿康、张松如等集资购下,改园为七襄公所,为绸缎业行会所在地,又增筑听幽室、双声室等。今艺圃基本仍是七襄公所时旧规,以园景开朗、自然、质朴取胜,较多保留了清初苏州园林的布局和风格,具有秀丽清幽、恬淡疏朗之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9-五峰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五峰园在阊门内下塘五峰园弄,明嘉靖间杨成建,俗称杨家园,至今其地犹称杨家园子巷。杨成字汝大,号震厓,长洲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历官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十九年(1591)加太子少保致仕,复以原官掌南京都察院。卒谥庄简,入祀五百名贤祠。园内有五峰,皆玲珑怪巧,危然独立。凌泗、谢家福辑《五亩园志馀》说 “:五亩园旧有灵芝石,高七尺,纵横八九尺,石面平坦,四旁若无数灵芝大小相叠,嵌空玲珑,不假人力,洵为奇品,乱后尚存。又有丈人峰,高四丈,今已折为二,其一颇似观音像,静顺道人依石结庐以祀之。相传两石皆汉晋物。梅校理又得石峰三,高皆二丈馀,名三老峰。桃坞中亦有石峰二,高可二丈,一名庆云,一名擎天柱。”因此谢家福推断,杨氏园中五峰,即移五亩园之三老峰、丈人峰、观音峰,桃坞别墅之庆云峰、擎天柱,置于此间。石方洛《前后桃坞百绝 • 五峰园》云 “:五老游河瑞已呈,庆云环绕颂升平。问谁具得扶天手,不愧当朝柱石名。”费树蔚《五峰园》云 “:九曲珠中蚁百盘,五峰奇骨太巑岏。曾逃艮岳残纲劫,权作狮林缩本看。”又据钱思元《吴门补乘 • 冢墓补》说 “:柳毅墓,在阊门内西街五峰园,中有土山,相传为柳墓,东有柳毅桥。”相传柳墓甚有灵验,或有误犯之,即头痛寒热交作,祷之即霍然复旧,如响斯应,故入园者莫敢稍有怠忽也。园中有柳毅亭、五峰山馆、柱石舫等,均系 1998 年修复时所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00-环秀山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环秀山庄在景德路(原申衙前段)。这一带造园历史悠久,园址重叠繁复,简而言之,五代时有钱氏金谷园,北宋时有朱氏乐圃,元末有张适乐圃林馆,明万历间有申时行适适园,明末清初有申继揆蘧园,清乾隆年间为蒋楫所居,又归毕沅,继归孙均。孙均字古云,嘉庆十一年(1806)前后延戈裕良叠山,钱泳《履园丛话 • 艺能》“堆假山”条举戈氏作品,“又孙古云家书厅前一座,皆其手笔”。道光末归汪氏 ,建宗祠,名曰耕荫义庄,重修东花园,名曰颐园,因园中主厅称环秀山庄,故民间称颐园为环秀山庄,冯桂芬有《汪氏耕荫庄记》,金天羽有《颐园记》。今园占地三亩馀,戈裕良叠山三面环水,有深远山水意境,虽占地不大,却表现了岭之平迤、峰之峻峭、峦之圆浑、崖之突兀、涧之潜折、谷之深壑,洞之幽邃,恍如万壑千岩,大有尺幅千里之势。问泉亭、补秋舫、半湾秋水一房山诸构,均与叠山相联系。《颐园记》说“:一入斯园之门,则镜澜屏碧,纷荂罨蔼,朝岚倒景,夕彩晕光,隐几寂视,若出云表。其山,皱瘦浑成,自趺至巅,横睨侧睇,不显斤斫。凡余所涉天台、匡庐、衡岳、岱宗、居庸之妙,千殊万诡,咸奏于斯。”园中以山为主,山池布局逶迤曲折,诚可谓“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得真山水之妙谛,却以极简洁洗练之笔出之。1988 年,环秀山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01-天香小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天香小筑在人民路饮马桥南,为中西合璧式花园别墅。早年情形不可考,1920年,苏谦于此建第宅,园中就土丘叠石为山,筑六角凉亭,凿池植荷花,池北筑旱船回廊,遍植花竹,颇有胜概,邓邦述为题“苏庄”门额。1931 年前后归席裕昌,大肆扩建,园池一仍其旧,改称天香小筑。1940 年归张永说,1944 年归徐朴诚。1949 年后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机关使用。2001 年,苏州图书馆于此落成。天香小筑占地二千四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住宅在西部,今存坐南朝北三进,共四幢单体建筑,回廊相连,间以两重小院,点缀湖石花木。装修兼用琉璃瓦、彩色玻璃、花纹地砖,与传统的砖细洞门、花窗、挂落、地罩等。第一进为主厅三间,作硬山造,两侧山墙作观音兜式,为鸳鸯厅结构,南向六扇落地长窗,裙板刻博古图案,中间四扇屏门,刻人物、花卉、器皿、鸟兽等图案。第二进为二层前楼厅,具有西洋建筑风格,总平面呈“回”字形格局。第三进为后楼厅,面阔三间,主楼与两厢楼呈“品”字格局。园在后楼厅东侧,占地一千二百多平方米,基本仍是苏庄之旧,以土山为主,绕以狭长水池,池周布列曲廊、花径、湖石,山顶仍筑六角凉亭,又点缀太湖石峰,聚散有致,形肖各种动物,故俗谓之“百兽园”,又在园中栽植梧桐、广玉兰等。由于天香小筑将东西方建筑风格和南北方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创造了江南宅园的独特风貌,具有民国时代气息,2013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版画创作年表</p> <p class="ql-block">注:101幅版画简介由王稼句撰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