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里走出了上游的寂寞,而又远离下游的喧嚣。沅江,从贵州斗篷山一路奔涌而来,到此,已是600多公里山水路;辰水,从梵净山出发,到这里,也已经蜿蜒了300公里。它们携带着两座大山的山风石骨、湘黔两省的人文气息,在锦岩的臂弯里交汇,一座石头城诞生了,它就是辰阳古城。这段沅水的旅程,就从这座古老的石头城开始。</p> <p class="ql-block">“朝发枉渚,夕至辰阳”,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就给这座石头城打了广告。我是枉渚的近邻,我向往辰阳,也向往屈原“朝发夕至”的速度。</p> <p class="ql-block">我8月1日从枉渚上游40公里的桃源出发,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历时一月有余才到这里。屈原“朝发夕至”也许有“浪漫”的成份,就如同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干里江陵一日还”那样,但我相信,他一定比我快,他无需测体温,没有人查他的行程码;他无需导航,一路上也没有监控器,虽有猿猴凄厉的叫声和虎豹凶恶的目光,他也无须理会。</p> <p class="ql-block">屈原来辰阳是因为流放,但即使流放,也要“上下求索”,也不忘忧国忧民。他曾是楚国大夫,他有大理想、大情怀,但又受小人陷害,他在忧愤焦虑中行走。我只是一介平民,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我也爱我的国家,爱她的山川大地。沅江,是屈原流浪的地方,也是我钟爱的母亲河,是我的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我是9月12从浦市出发前往辰阳的,浦市到辰阳不到20公里水路,但我没有象屈原一样直接到达,我绕了40多公里的山道,在一个神秘的工厂作了停留。这个工厂在雪峰的大山里,属于辰溪县孝坪镇。它与外界的联系只是一条溶洞,它没有厂名,只有一个代号,861,曾经岗哨林立,一切不为外人所知。</p> <p class="ql-block">上午8点到达孝坪镇。于今的“861”不再神秘,但却已是一片破败。其实“861”是一座兵工厂的代号,他的前身是晚清张之洞主建“湖北枪炮厂”,民国称“汉阳兵工厂”,1939年因战事需要从武汉搬到这里生产“汉阳式步枪”,民间称汉阳造,还有“陆路快炮”、“过山快炮”,其中,“汉阳造”是中国当时陆军的主要装备,在抗日战场发挥了巨大作用,曾受到罗斯福总统的夸奖。</p> <p class="ql-block">1949年,辰溪解放,工厂改名为“辰溪兵工厂”,生产枪炮、航空炸弹,是湖南军工企业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中国实行百万大裁军,“辰溪兵工厂”转产生产民营产品,厂名为“国营白云家用电器总厂”,主产“白云”冰厢冰柜。“北有海尔,南有白云”,那时的白云冰厢盛极一时,据当地人讲,上世纪80年代这里宾馆、小旅社住满了前来采购的人。我家里的第一台冰箱就是白云冰箱。</p> <p class="ql-block">由于种种原因,如日中天的国字号企业轰然倒下。站在这个跨越了近三个世纪的工厂前,遥想它的辉煌岁月,看到它如今垂垂老也的模样,那份复杂的心情无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从孝坪镇骑行18公里就到了辰溪县辰阳镇。先去柳树湾,当年,屈原、沈从文就是从这里登上这座石头城的。石头城的名字是沈从文起的:“辰溪县的位置恰在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小小石头城临水倚山,建立在河口滩脚崖壁上。”</p> <p class="ql-block">“先有柳树湾,后有辰阳城”,问了当地人,辰阳古城在哪里,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说到柳树湾,马上就有人就给我指了路。穿过车水马龙的大街,骑行10多分钟就到了柳树湾,向往一片柳树环绕的老城,但我举目四望,居然没有看到一棵柳树,有些失落,忽然,又有些满足了:名字留着就好,让人还有些念想,还能想起“杨柳依依”的风景、想到“柳明花暗”的意境,不似它下游的那些“大地方”,“柳树湾”成了“威尼斯、“赛纳河畔”,修了“德国街”。</p> <p class="ql-block">没有了柳树的“柳树湾”,少了风韵,有如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满脸皱纹,头发稀疏。眼前的古城老墙斑驳、屋顶、栓瓦破漏,马头墙上甚至长出了杂树杂草。辰阳城真的是老了。</p> <p class="ql-block">当我举着相机拍照时,不时有人问我,是不是要拆迁了。我只能苦笑一声,我们想要老城原来的样子,老城人却想它未来的样子,我仿佛看到石头城在滚滚的沅水中挣扎。</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座石头城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也曾是一条“硬汉”:明朝万历年间开始筑城,抵御肆虐的洪水和外族入侵;抗战时期,随着上海、武汉的相继失守,中央海军办事处、湖南大学、华中水泥厂等一大批机关、学校、工厂相继搬来,不到五干人的古城一下子要为近十万人在这里生活工作付出,石头城作出了超负荷的承载;抗美援朝时期,石头城的青年与众多的湘西子弟浴血异国战场,在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提到的松骨峰战斗中,与敌人殊死搏斗的有很多就是这些湘西子弟。</p> <p class="ql-block">满怀敬意,我在古城中行走,在辰溪县老县委大院遇到了“辰溪县旗袍协会”的成员在进行活动,浓浓的乡音让我认识了从桃源嫁到辰溪的“小小”,他乡遇老乡,石头城变得亲切起来。</p> <p class="ql-block">辰溪处二河之交,境内又盛产煤、丹沙、木材、桐油,自然成了物质集散之地,这里码头众多:有中南码头、陡码头、私码头、新码头、灵官码头、凉水码头等十多座码头,码头是连通河流的桥梁,也是古城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这些大大小小的码头承载了历史也见证了历史,成了古城人心中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不过,一道防洪大堤如同勒在古城身上的腰带,让那一个个亲水码头不复存在。人们在防范中失去,在发展中远离。怀念那一级级与水亲近的石板。</p> <p class="ql-block">站在防洪大堤上,对面的丹山沐浴在一片金黄中,曾经以为,干万年鲜红的太阳就这样照着,山就成了丹山,实际上,是因为山上盛产丹沙,所以叫丹山,如果那山上产煤,可能就叫煤山了。古人比我要实际些,有时候,我们有些相入非非。</p> <p class="ql-block">山上那建在悬崖上的寺庙自然也就叫丹山寺了,有了太阳的照射,寺庙就越发耀眼了,我倒真希望丹山寺就是太阳照着的寺庙,沐浴着太阳,普渡众生。</p> <p class="ql-block">有这么好看的山和寺,自然是吸引了河上来来往往的朝庭官员、文人墨客:明朝的大学士王向明来了、大将军邓子龙来了、清朝的湖广总督林则徐也来了……他们纷纷到丹山寺下面钟鼓洞旁的崖壁上题诗刻字,一时间,丹山临水的悬崖上笔走龙蛇、刻刀飞舞。丹山的摩崖石刻群也成了沅水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p> <p class="ql-block">在防洪大堤上,还可以望见辰水的入河口,因为五强溪电站放水,再加上久晴未雨,河口只是浅浅的一滩,其实,辰水是一条大河,是沅水的主要支流,属“五溪”之一。它从贵州梵净山发源,经铜仁、麻阳、辰溪,300公里水路。其中麻阳段117公里,所以又称“麻阳河”。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锦江”。</p> <p class="ql-block">麻阳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麻阳人,沈从文先生的记载中,麻阳人“能吃、能做、能打架”,所以“沅水的水上世界一大半就被麻阳人占有”,他们重信用,讲义气,乡土观念强,在贵州、湖南形成了很多“麻阳街”。“三个常德佬,打不过一个麻阳佬”,在我的家乡常德有一条著名的麻阳街,就是藤黑子率领一帮麻阳兄弟双拳打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湘西出的最大的官是麻阳人,他叫满朝荐,官至上卿(约相当于现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明朝,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为官清廉、在嘻笑怒骂中坚持正义,与邪恶斗争。他“斗奸臣”、“打皇帝”、“戏皇后”的神奇传说和故事在我国很多地方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平江起义的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第一任铁道部长藤代远也是麻阳人,想去他的故居看看,因为第二天还要赶回去上班,未能成行。溯游沅江回来后,我特地利用假期去了一趟藤代远故居。有些敬意,迟早都要表达。</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将前往城内的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及对岸的丹山寺还有县城西南的大酉山。湘西剿匪胜利公园依山而建,在山的最高处建有广场、纪念碑、英烈墙。古城整体显得很逼仄,却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湘西剿匪牺牲的1000多名烈士。</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往下临近街道的地方就是纪念馆,因为泸溪县教育系统正在里面开展活动,我未能进入。我想,他们表达的缅怀也是我想要表达的。</p> <p class="ql-block">从胜利公园出来,跨过沅江和辰水大桥去丹山寺,摩托车不能直达,须走一段山路,在路上刚好遇到下山去城里的方丈。我和丹山寺有缘。进到寺院,里面一片破败,与我想象的相去甚远。方丈说,原先的寺庙金碧辉煌,可惜在文革时被人整体推到了山下的沅水中了,现在的寺庙是私人修建的。一切让人无语。寺内有两幅对联,颇有些意思:“去时还是来时路,进步何如退步高”,“剪一片白云补衲,借半轮明月看经”。抄录下来,算是来丹山寺的最大收获。</p> <p class="ql-block">丹山寺出来不久,沿354国道骑行7公里就进入了大酉山。大酉山上古木参天,风景优美。这里是西周穆王的安葬地,秦焚书坑儒时的藏书地,但我来大酉山,是为一位隐居在这里的人,他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圣人,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德祖。上古时期,尧要把帝位传给舜,舜认为尧的老师善卷是一位德高才重的人,更适合作帝王,要把帝位让给善卷。善卷宛拒,从沅水下游的德山来到大酉山隐居起来。德山有德,大酉山有福,从此,一座中华民族的道德丰碑,耸立在这里,光茫万丈、光耀数千年。在这万丈光茫中,那一个个明争暗斗的帝王将相、尔虞我诈的贪官污吏显得何其丑陋。</p> <p class="ql-block">在离开辰溪之前,我去了上游的木洲。如同沅水中众多的河洲一样,虽然平平常常,却有很多美好的传说。木洲是永远不会被水俺没的,它和沅陵的河涨洲,我家乡的双洲一样,河涨洲也涨,但实际上,我就见过滔滔洪水俺没双洲,只剩一片柳树的高技在水中挣扎,所谓的“河涨洲也涨”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吧,就好像木洲人说屈原来过他们洲上一样。</p> <p class="ql-block">“去时还是来时路”,我又来到了沅江大桥。万丈光茫里的丹山寺、高楼林立中的石头城赫然在目,“禅让帝位”的善卷,“上下求索”的屈原、“龙场悟道”的王阳明依稀可见。历史太多地眷顾了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江,一路走来,一程接一程的山景水色,一个接一个的人文故事让我目不暇给、诱我马不停蹄。</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将追随着屈原的脚步前往溆浦。屈原走的是水路,他没有选择,我走的是陆路,我也不能选择。于今,在某种意义上说,沅江只是一条流水的河,而不是一条行走的路,很怀念那条水上的路、路下的河,那条有水有路的河。</p> <p class="ql-block">我还是想与沅水贴得更近一些,但连绵起伏的大山硬生生的将我和沅水分开,溆浦愈近,沅水愈远。骑行60公里后,到达溆浦。</p> <p class="ql-block">“入溆浦以儃徊兮”,溆浦是屈原“乘舲船余上沅兮”的尽头,他在沅江边有个叫犁头嘴的地方拐进了溆水,在溆水思蒙的峡谷中穿行30公里,到达溆浦,他在这里生活了了17年。</p> <p class="ql-block">一直有一个疑惑,在沅水的众多支流中,屈原为什么选择了溆水,在沅水流域的万家烟火里,独独又在溆浦住了下来?当我来到溆水边,走近溆浦,终于有了一些答案。</p> <p class="ql-block">屈原进入溆水,或许是误入,因为溆水与沅水交界的地方很奇特,象一个犁头插在沅江中,屈原在犁头边迷失了,进了溆水;或许是有意,溆水的入江口洽好在沅江中游,屈原从枉渚一路走来,已经是400多公里水路,他不想走了,他要找个地方歇息下来,他顺着溆水进来了。</p> <p class="ql-block">溆浦将一身疲惫、满腔忧愤的屈原留了下来,因为它的富饶,它的多元文化,它的美丽山水。在来溆浦之前,我一直以为那里群山莽莽,沟谷幽深,人烟稀少。但当我来到溆浦后,却让我惊奇不已,这里是一个若大的盆地,在东南方几乎看不到它的边际。近300公里的溆水冲出雪峰的峡谷后在这个若大的盆地中蜿蜒,而后又进入峡谷,连通了沅水,连通外面世界。</p> <p class="ql-block">溆浦是雪峰和武陵呵护的“世外桃源”。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我到溆浦时正是金秋时节,一望无际的原野里稻浪翻滚,金桔挂满枝头。这里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叙浦有近100万人口,是怀化市人口最多的县。屈原不是穷人,是楚国的贵族,他是流放,不是乞讨,即使流放,也要“好此奇服兮……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富饶的溆浦,屈原很中意。</p> <p class="ql-block">溆浦也是多元的,这里是汉、瑶、苗、土家族等族混居的地方,有奇异的民族文化;这里是巫傩之乡,有奇诡的宗教文化。我去了山背瑶寨,层层而上的梯田跃入云端、融在夕阳里,今人震撼;高高低低的吊脚搂卧在山脚、立在山背上,让人亲切。瑶民在梯田中劳作,在田梗上歌舞。这里的景色太美,这是勤劳智慧的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瑶族文明文化的美丽。我还去了飘香苗寨,那奇特的面具服饰、奇诡的音乐和舞蹈、奇幻的故事情节,让人仿佛置身在另一世界。屈原正是从中吸取养份、找到灵感,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体——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多元的溆浦,屈原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溆浦更是无比美丽的。这里怪石嶙岣、山峰林立,这里溪流回旋、丹霞连绵。我去了穿岩山,在玻璃观景台上,雪峰山的干岭万壑令人心旷神怡;我去了思蒙湿地,坐在游船上,奇秀俊美的丹霞、清澈透亮的碧水,让我仿佛置身仙境。“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在《涉江》中,屈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思蒙的山水。美丽奇瑰的溆浦,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寄情山水,神游天地日月间,抒写自己的忠贞和哀怨、抱负和志向。这样的溆浦,屈原何以不热爱。</p> <p class="ql-block">屈原进了溆浦,也留在了溆浦,一呆就是16年。在这里,他发《天问》、祭《山鬼》、作《桔颂》、赋《离骚》、咏《九章》……一系列浪漫主义诗歌光耀世间,流传干古。可以说,是溆浦、是一路的流放成就了屈原、成就了中国最早、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歌。同时,屈原也让溆浦有了光彩、沅江有了光彩、湘楚大地有了光彩。</p> <p class="ql-block">16年后(公元前278年),屈原离开了溆浦,因为这个时候,楚国的都城郢都已被秦国攻占,楚国先王的墓地和宗庙也被焚毁。家已破,国已亡,屈原的理想已无法实现,他在泪罗江自沉,以死报答了他忠于国家和君王。</p> <p class="ql-block">2200多年后,一位24岁的女子也顺着沅江离开了溆浦,她先是去了长沙,参加“五-四”运动,后来又去了法国留学,她和蔡和森一起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和构想,回国后,她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开展革命工作。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捸捕并杀害。这位女子就是向警予。</p> <p class="ql-block">我去了向警予的故居。这是一个1400多平方米的大院子。它建于清末民初,为五柱穿斗式木构架砖围护墙的湘西木板屋组成的四合院。向警予的父亲是溆浦商会会长,她有11个兄弟姐妹,其中几个哥哥都出国留过学。看得出,这是一个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从向警予故居沿溆水上行1.2公里就是屈原广场,如同向警予故居前面立的向警予塑像,这里也有一尊屈原塑像。他们离开了溆浦,却依就活在人民的心中。站在这里,两个打上“溆浦印记”的历史人物让我肃然起敬。他们一个是楚国的贵族,一个是大户人家的千金,他们都不是穷人,本来都可以过非常富裕安逸的生活,但他们却选择另外一种生活,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他们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真正为国家、为人民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伟大者。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闪耀着灿烂的光茫。这是我溯游沅江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宝贵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端午节,是一个民族为一个人设立的节日,它跨越了国度,超越了朝代和政权。因为疫情,沅江及诸多大大小小的江河里没有龙舟竞渡、锣鼓喧天的盛大场面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但共和国为他放了假,家家户户为他飘出了艾棕的芳香。爱国者自有国家爱,为人民者将永远为人民所敬重。端午节是缅怀先圣先烈的日子,也是祝福未来的时刻,愿先圣先烈的家国情怀薪火相传,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国人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