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何以扬名立万

大漠胡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年,有个西藏人突然火起来了。🔥到什么程度?这样说吧,如果你到西藏去旅行,不知道他的名字,或者不会背诵他的一首诗,你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曾虑多情损梵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入山又恐别倾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世间安得双全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不负如来不负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常被一些少男少女抄袭,用来向自己喜欢的人送秋波,它的原作者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这块地方有九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三个台湾省那么大。藏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因为种种缘故,如今却被印度占领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来话长,远古的夏商时期,北方的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游牧部落,其中就有羌人和夏人,因羌和夏同族,商人攻打夏人时,羌人助夏攻过商,算是结下了梁子。商王朝建立后,羌人一直受到排挤,便不断向西迁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商王朝恃强凌弱,羌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被迫沿祁连山向西南方向转移,到了如今的西藏,四川,贵州,云南,缅甸和印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在云南丽江旅游时,与一位纳西族导游聊天,提到羌人和西南边陲的众多少数民族,他说,其实他们都是羌人的后裔,像缅甸,羌族人口占到百分之九十。当他得知我是汉族身份时,笑着说道,“是你们的祖先把我们的祖先赶到边疆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说的没错,华夏民族本来是一家,由于内部的纷争,弱小的那一部分惹不起对方,只能采用躲避的对策,退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就是少数民族为什么多在边远地区的缘故。比如说贵州的苗族,他们的祖先据说是蚩尤,与炎黄本来是兄弟,由于争端落败,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就退守到边远之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羌人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对西南许多不同民族的统称。最早进入藏南地区的是羌人的一个分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在那里繁衍生息,在划分民族成份时,就被分成了不同的民族,其实他们都是华夏民族,只是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俗,以及服饰和语言的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仓央嘉措是门巴族的后代,父母都是农牧民,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他被确定为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后,父母还是很开心的,至少是找到了一个能吃饱饭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布达拉宫选择转世灵童的方法,我一直觉得不可思议,好奇的是选出来的接班人往往是普通人的后代,比起封建王朝的“龙生龙,凤生凤”似乎公平一些。综观历代达赖喇嘛,虽说有高下之分,却没有一个像“阿斗”那样的弱智,其中的奥妙是谁也参不透的禅机。不得不说,众生平等是佛教最吸引信徒的教义,也是其成为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仓央嘉措当选为灵童那一年是1685年,然而直到1697年才被接到拉萨的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那年他已经14岁。在此之前的十二年间,他虽说是处于待业状态,但也没有闲着,而是被秘密送进错那的巴桑寺学习佛法和文学等各种知识,据说他的老师还是五世班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仓央嘉措的聪明才智也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证明佛教重视教育的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仓央嘉措没有上岗的原因比较复杂。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从俘虏那里偶然得知五世达赖已圆寂多年,原来是当时的西藏摄政王桑杰嘉措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故意秘不发丧,也没有向中央政府报告五世达赖的死讯。这事穿帮后,桑杰嘉措知道犯了大罪,慌忙认错,并赶紧把事先选定的仓央嘉措接到布达拉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个在乡下野惯了的孩子,初进布达拉宫这么神圣的地方,很是不适应,各种清规戒律让他头疼,加之在西藏掌权的桑杰嘉措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傀儡,成天无所事事,于是他更加怀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喜欢过的女子仁珍旺姆,可是没有人可以倾诉,于是悄悄地用文字诉诸笔断,写成了一首首情歌,后人从中选择了六十多首做成藏文木刻本,流传于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仓央嘉措的情歌很快引起了众多内地学者的兴趣。最早翻译成汉语文本的是著名藏学家和语言学家于道泉(1901—1992),山东临淄人,国学泰斗季羡林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有天才的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他的语言天赋异禀,民族学院院报说他掌握了十三种语言。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到孔子的故乡访问时,被请到济南的齐鲁大学演讲,演讲结束后,于道泉跑到后台,直接用梵语跟泰戈尔交谈。泰戈尔十分惊讶,于是请他当翻译,作陪访问的是徐志摩和林徽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于道泉精通藏文,他的译文可能更接近仓央嘉措的原作。这里抄录一首他的译文,原文与本文开头引用的那首诗相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若要随彼女的心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从他的注释可以看出是直译的,属于白话文的范畴,简洁明了。他翻译的《仓央嘉措情歌》1930年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从那以后,汉译版本的《仓央嘉措情歌》据说不下十种,真应了那句名言:“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千种看法,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span></p> <p class="ql-block">我不懂藏文,也只拜读过上个世纪早期三位学者的不同版本,除于道泉之外,还有1939年出版的刘希武和曾缄的译本。</p><p class="ql-block">刘希武(1901—1956),四川江安县人,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1939年元旦,赴西康省教育厅任秘书,他在拜访著名学者黄静渊时,论及康藏文艺事,他认为“康藏开化已久,其文艺必多可观”,并索书于黄,黄遂从案头抽出一本藏文与英文合编的仓央嘉措情歌。他读后喜形于色,很快就用五言绝句翻译出来。他多用比兴手法,直抒胸臆,自然流畅,通俗易懂,而且节奏响亮,朗朗上口。其中一首“不相见”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好不相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免我常相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好不相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免我常相思。</span></p><p class="ql-block">为了对比,分出个高下,我把于道泉和曾缄的同题译文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最好是不相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此便可不至相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最好是不相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此便可不用相思。</span></p><p class="ql-block">上面是于道泉的译作,下面是曾缄的译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曾相见便相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相见何如不见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安得与君相决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免教生死作相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缄(1892—1968),是四川叙永县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受教于黄侃,人称“黄门侍郎”,他对古文学造诣颇深,大学毕业后任职于蒙藏委员会。民国时期,当过四川乐至,什邡,江北,雅安四县县长。他还担任过四川国学专门学校教务长,西康省临时参议会秘书长,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缄最早看到的仓央嘉措情歌,应该是于道泉的版本,他被仓央嘉措追求完美爱情的精神所打动,欣喜若狂之余,决定按照自己的思路好好打扮这位“雪域高原最美的情郎”。他认真研究后,作出这样一个评价,“故仓央嘉措者,佛教之罪人,诗坛之功臣,卫道者之所疾首,而言情者之所归命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文开头引用的那首诗,就是他用两句话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后两句是他充分运用自己的国学造诣,字斟句酌,再度创作,把仓央嘉措的传世名篇,用博大精深的汉语翻译出来,十分精彩,更加完美,以致被公认为经典。</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