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相传晋朝文学家陶渊明归隐田园,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来拜访他。向陶渊明问求学之道,年轻的时候读书有什么诀窍。陶渊明给出的答案:“方法很简单,勤学苦练,持之以恒。”</h3> <h3> 围绕如何培养学生日积月累的习惯,西南联大蒙自小学的教师们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上,张绍玉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她的经验。</h3> <h3>一、抓早读习惯1.立规矩,抓纪律 首先早上早读不允许迟到,迟到的在黑板上记名字,家校合作向家长确认是送晚了,还是在校门口玩?只有减少迟到的人数,全员参与早读才有效。</h3> <h3> (成绩,现在我不行,但不迟到,我不拉后腿。智慧的门不知不觉中迈一小步)</h3> <h3>2.教师组织,班长领读,形成常态 铃声响之前自由读,之后就组织读一条背一条,每条读两遍之后要求背出来,不熟悉再来读,会背的站起来背,一个小动作有趣有自信,然后打勾表示已会背,每次背都有每次的成就,一个学期下来可以背很多内容,并且从不抽其他时间背诵。效率出来了,不用长期待机。</h3> <h3>二、早读内容 今天读什么内容呢?读《积累本》上的内容。平时上课归纳总结时抄下来的定义、公式、定律、易错题等。</h3> <h3>三、作业本分类 作业本遵循分类、统一的原则。 一号本是课堂本。</h3> <h3> 二号本是课外练习本。</h3> <h3> 三号本是试卷改错本。</h3> <h3> 四号本是一本小楷本,用于画图。</h3> <h3>四、奖励机制1、创建大组 搞组内文化建设,评选优秀小组,发奖状、发奖品。目的在于约束个别学生,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学习,最终究纠正部分学生不良的听课习惯。“老师,小组积分表还没有拍照呢!”“老师老师,他们组的分多加一分了!”“这个同学纪律不好,减一分”“这个同学说的好吗?好。加两分。”</h3> <h3>2.奖励办法。 一个星期评一次,一次只评一个大组,发奖状、奖品。一个大组选出一个优秀组员,并再发奖状和奖品。积分表的记分办法:①每次上课静息最快小组加1分;②回答问题1人次加1分;③有课堂作业时以铃声为准,按照完成作业人数从多到少排序,依次加4、3、2、1分;④午自习最早到齐小组加1分;⑤写毛笔字时带齐毛笔工具的小组加1分;⑥ 收书法作品时合格一人次加1分;⑦早上收家庭作业,都交齐的小组加5分;⑧平时考试测验满90分,一人次加1分;⑨上课讲话一人次扣1分;⑩不写作业一人次扣1分。 办法有了,一次一分,学习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加油!</h3> <h3> 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发着自己的一份光。</h3> <h3> 最后,张绍玉老师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深入理解教材,积极探索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个别后进生,可以给予精心指导,经常面授作业,找出知识薄弱环节,及时填补空白。在课堂上,通过多提问、多检查、及时指导、及时反馈,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基本文化知识。课前要认真备课,制作课件,了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寻找与教材相关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问题和难点。在课堂上,要注重重点,突出难点,做到精当凝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民主,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快乐思考,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收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教学讲解理论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方法,已分享。而方法到学生的主动参与。唯有从小地方抓起,注意孩子的细微成长;从早读开始,做好早读这一件事;从关注每个孩子,爱每个孩子开始⋯⋯。 方法很简单,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相信我们也能像张绍玉老师一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评价好。于细微处见美好。努力做一个深受学生尊敬和信任的老师。</h3> <h3>文字:白艳红图片:张露萍审核:王燕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