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出角的美篇

马出角

<p class="ql-block"> 往事(27)乘凉</p><p class="ql-block">“知了叫,石板晒得两头跷"。是绍兴人形容骄阳如火的一句俗语。尤其是气温爬上38摄氏度以后,西晒太阳泛出刺眼的白光,眼睛望去空气都在闪动,就像站在煤炉旁火烧。</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烦人的知了也声嘶力竭地吼着起哄,热煞一一了,热煞一一了,越热越会叫。也许这是大自然发出叫人躲进室内一种警报!只不过我们人类至今尚无知道它的善意密语而不领情,生兴厌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终于盼来了一日的日头西下,日出而作的人也大都回家了。于是台门里天井,沿街屋前过道就开始热闹起来,先是拎井水泼地降温,那道地天井青石板一天的曝晒,见到了水,只听得“吱一吱一吱”的往里吸,你沷多少,它吸多少,就看你能耐。</p><p class="ql-block"> 直到吸足了,流来淌去了,也就降温到平衡点了。</p><p class="ql-block"> 接着第二波开场了,冲竹榻,洗门板,淋椅櫈,擦凉席。沿街的房屋还有抢先占用有利地盘的这一曲,台门里头天井就少有这种争执。</p><p class="ql-block"> 沿街的住户乘凉人要比弄口巷子里的多了点“阔气"少了点拥挤,四邻八舍一出来,桌椅板凳一放就占用了一部分马路,好在那时候汽车极少,留下自行车道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时连电风扇都没有的时代,乘凉的标配是一把笆蕉扇和一把竹椅也称之为(纺花椅)。一个可以容纳一个人躺下的竹榻已经是奢侈嗨翻了,常常是争抢的目标或者是成为协商轮流享受的筹码条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毕竟是公共通道场所,人流混杂。曾经有一邻居姑娘被不知被哪个咸猪手,乘熟睡之际用剪刀剪开了裤裆。相比之下深藏在台门里的天井乘凉就安全多了,都是朝夕相处多年的长辈发小,几乎口无遮拦无语不说,天南海北侃大山。</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城市光照度极低,出门需带手电简照明,躺在竹榻上仰望满天繁星,感觉只有香炉峰这么高,时不时地一道道流星的弧光划过,美丽的余辉消失在天际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乘凉最受人尊敬和难忘的则是滿腹故事的智叟老人,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扣人心弦,诡谲怪诞的神鬼狐仙。</p><p class="ql-block"> 随着情节的环环深入,围坐的圈子越来越小,几乎挤在一起了,胆小的唯恐落在最外面,还不由自主地东瞧西望内生恐惧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此时一有风吹草动,那怕是一声咳嗽,一个喷涕,都会瞬间触发一阵尖叫声和躁动。</p><p class="ql-block"> 这时侯,天刚黑下来点燃的纸质锯未蚊虫香也燃了二个多时辰了,气温也降了许多,渐渐地刹住了说话最多的陈年旧事,有人摇摇笆蕉扇起来进了家门,屋里的眠床也因为夜间的凉风降温,能躺下睡人了。</p><p class="ql-block"> 这种场景也只能在那个年代,吃好晚饭就坐在一起乘凉有说有笑,邻里之间亲密无间。现在随着社会环境科技的进步,有空调,冰箱,制造改变气温,有彩电多媒体创造娱乐氛围,越热越不出门,也就没有这种感受,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只能在年老体弱乱梦颠倒中显现回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