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叶飘香时

隔篱莲影

<p class="ql-block">文/隔篱莲影</p><p class="ql-block"> 不觉又是端午节。当我走进菜场,一眼瞟见那碧绿的粽叶时,关于它的全部情感记忆便瞬间涌进脑海。</p><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每年的初夏时节,母亲就忙着准备包粽子的食材。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就开始泡糯米、洗红枣、煮粽叶。下午等到我们放学归来,粽子已经包好煮上,咕嘟咕嘟一边冒着热气,一边飘着粽叶特有的清香。等到晚上,粽子煮熟了,母亲却总是说应该放到第二天早上才好吃。可我们那里等得及,一边剥着粘着米粒的粽叶,一边就狼吞虎咽起来。</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只有一天,但吃粽子却不止吃一天。记得小时候,粽子会一直吃到五月中旬。每天中午放学后,粽子便是我们最好的午餐。现在犹记得那初夏绵长的午后,和煦的阳光照进四合院内,空气中透着北方夏日特有的清凉,伴着树叶的绿意,花草的芬芳,还有小鸟的鸣叫,和蚊虫的飞舞,我们坐在屋檐下,一边吃着粽子,一边翻看着小人书……。这样的情景,犹如一幅五彩的版画,曾长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为粽子都是像母亲包的那种黄米红枣粽,等我离开家乡,尤其是到了江南之后,才知道了粽子还有其它很多种。什么赤豆的、豆沙的、蜜枣的、甚至咸肉的。远离家乡,吃不到母亲包的粽子,我试着吃过各种粽子,其它的都还凑合可以吃,最不能接受的是那种鲜肉粽。依从小的习惯,总觉得糯米类食物应该属于甜点、素食,怎么可以是咸的、带肉的?有时甚至是一大块肥肉!所以,每当有同事带来自己家包得鲜肉粽,大家个个边吃边称赞得啧啧有声时,我的心头总会掠过一丝莫名的落寞。一口不吃,显得不合群;吃了默不作声,又不够礼貌。只好也尝上一口,夸赞两句,但说违心话的滋味并不好受。后来终于想出一个两全的办法:在别人开吃之前,赶快借故溜掉!这时候就会想起《新概念英语》里的那一课---“One man’s meat is anther man’s poison”,作者面对朋友精心准备宴请他的一盘蜗牛逃之夭夭。确如那句谚语所言:甲之熊掌,乃乙之砒霜。</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反正在端午节总能吃到粽子,便从来也没想过要学着包。总觉得那是母亲的事情,和我无关。后来,即使端午节吃不到了,每逢假期回家,母亲总归会再包的。直到有一年,女儿大概有四、五岁了,端午节恰逢母亲在我家,照例忙着包粽子,女儿也凑上去,拿起粽叶就准备下手。母亲连忙劝阻:“乖乖,你还小,没到学的时候,快去一边玩吧!”女儿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说:“我要不学,长大了也不会包呀!”母亲一怔,随即称赞:“好孩子!比你妈妈强,你妈妈小时候连看都不看一眼!” </p> <p class="ql-block">  等我意识到我应该学包粽子时,我却怎么也学不会母亲包的那种三片粽叶、四个角的大粽子。于是,我对自己降低要求,从基础学起,先来一片粽叶的。却还是在收口的时候,稍不小心,就会漏米。事实上,即使我万分小心,那米也会从粽叶缝里漏出来。我沮丧地问母亲:“为什么您包得就不会漏米?”母亲便先用慢动作给我示范,然后再手把手教我如何把粽叶折成锥状,如何放满米,再如何收口,我试了N次,仍不见改善,便有放弃之意,母亲却鼓励我:“包多了就会了。”等我终于收住了口,也顾不得形状了,不漏米就行了。可是那模样自己看着都难过得要哭。母亲却说:“反正也不是送人,自己家吃的,好看难看一样吃。”</p><p class="ql-block"> 明知母亲是在安慰我,我便暗下决心,一定不能放弃,一定要继续努力。一年临近端午,我电话告知母亲,我准备包粽子了。母亲说:“那好啊,你糯米泡好了?粽叶也煮好了?”我说:“还没买呢,这不是才要问您需要买多少吗?”母亲笑了,然后告诉我材料的比例,末了添了一句:“少包一点,暑假回来我包了你带去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包粽子的水平没有多少提高,我吃粽子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只是,在尽情享受粽子之余,总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吃粽子的传统原本是为了纪念那位忧愤正直的诗人,如今,大家只记着吃粽子,有谁还去缅怀诗人。这样说或许对诗人有点不敬,但却是实情。何况现在的年轻一代,似乎对吃粽子也不热衷了。连小时候就懂得“不学不会”的女儿,如今不仅不学包粽子,连吃粽子都表现得很无所谓。问及原因,答曰:“太麻烦,也没那么好吃!” 我心下暗想,也难怪,她没有我对于粽子的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当然也就没有了对粽子的那份情感,何况如今又有那么多现代美食。说不定,将来,我们的下一代的下一代,连粽子都不吃了,这一传统或许也就会渐渐被淡忘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不由得感念,唯有千千万万像母亲一样的人,怀着对于儿女的一腔爱心,年复一年、孜孜不倦地精心制作着节日美食,同时也才维系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正在神思恍惚间,卖菜的阿姨大概是见我愣了很久,忍不住才开口发问:“今天买点啥?”</p><p class="ql-block"> “两把粽叶。”我飞快地回答。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