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疫情下的思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在写下这篇小稿之前,我必须感谢一下我目前所在的公司[疫情下的企业在一些属地政策不一的情况下尤其艰难的],我用心的工作,付出我的劳动,换来了公司给我应当的酬劳,让我可以在这三年多疫情以来我可以相对保障较好的一个基本生存条件,感谢公司!<br> 几个月前在常态化下的居家隔离期间,着实无心阅书,便看了一部电视剧,剧名叫做《人世间》,深感其然,悟得人生一真谛,诚然,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见解不同,我所理解的则是代表着大多数普通人就是秉昆这个角色的人生写照,嗷嗷待哺到人至成年,结婚生子,送老归终,再被后人送终终其一生。我的理解便是家才是一个人最终的信仰所在!当然了,这也只是我自己的个人看法和认知而已,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见。其实我完全不同意所谓的国家二字的定义是先有国才有家,很显然是先有家才有国。但是很显然会被很多人会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反驳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句话的本来含义:“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所以在这里面很多人犯了一个根本上的逻辑错误,把皮等同于了国,反而把毛等同于了家。显然朝代再如何更迭,以家为单位的个体都是一直在的,其实就是先有砖头才有城墙的道理。诚然,政治觉悟高的人请除外。<br> 事实上自从这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各种新闻渠道以及我们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啼笑皆非的那些事情,特别是近3个月上海封控期间的各种官方“辟谣”,着实让我刷新了作为全球一线大城市头衔下当政者们的管理水平,可能庙堂之上久了就真的听不见真实的民生了,所以普通人们经历的久了也便只能像鸵鸟一般遇到了风险就只能一头扎进土里,随后的一切就只能随缘了,自从喊出来了“民主、文明、自由和诚信”等这些口号,反正在这次疫情中我在上海所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们应该更能够深切的感受到这些口号背后的真实价值观就是:“关系、特权、冷漠和你穷就该死”,我举几个我看到过的新闻:<br> 1. 逝者火化也要提供核酸证明---<br> 链接:震惊,逝者火化也要提供核酸证明,核酸点会怎么做|生者_网易订阅 (163.com)<br> 2. 京东、天猫等企业输给一家在上海封控期间只成立了5天的公司而不能成为保供企业---<br> 链接:阿里、京东都要哭!上海成立5天的公司,成为保供企业|农产品|经营_网易订阅 (163.com)<br> 3. 基本生存物资基本掌控在“团长”之手---<br> 链接:上海“黑心团长”日入万元,疫情散去,他们会不会抢掉超市生意?|进货商_网易订阅 (163.com)<br> … …<br> 作为普通老百姓而言,无非就是希望可以得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医,住有所居的保障,可以生活在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下,但是显然在这次疫情看来,果然还是应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事实,我并不痛恨贪官,不用去考验人性,但是我痛恨的是在其位完全不考虑民生只顾自己享乐,视百姓如草芥的贪官。事实上作为一介布衣如果有能力让自己的家庭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已然在现下社会看来是成功的一部分了,所以我们能够做到接受自己的平庸并且可以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过好自己的日子,胸无大志又何妨,不求进取又怎么了?我们不去伤害任何人,我们赡养老人,抚养幼小,其实我们就算是成功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成功不应由那些所谓的追求卓越的人去定义,人生本就参差不齐,随大流在我看来才是绝大部分的人要去追求的,这也是风险最小的,而且往往是最可能实现的。我在三年前减肥的那段时间,我一周要爬3,4次莲花山,很累,其中有一次我爬到了半山腰,可能身体太过劳累,爬不动了,于是我就下山回家,晚上和家里打了个电话说今天爬山没上去,看到爸爸妈妈健康的在家,我妈看着我减肥后的样子,她说了一句非常朴实的话:减什么肥,上不去就上不去,身体最重要,要按时吃饭!,其实这不就是大部分的普通人所要的吗?<br> 记得看到过罗素说过的一句话: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那就不是浪费时间!,所以在这疫情下的人生百态,罗生万象,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家人,你要承认自己其实就是万千阿Q中的一个,好好生活,好好陪伴!<br><br><br>至于疫情的种种,自有历史和后人评判,留稿记之!<br><br><br>人一刖<br>15:25<br>2022.6.2<br>东莞.虎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