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安全须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将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放假安排,现将有关放假事宜通知如下:</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3日(星期五)至6月5日(星期日)放假,共3天。6月6日(星期一)按正常时间返校上课。</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安全、愉悦地度过节日,假期期间请各位家长严格履行监护职责,做好对孩子的监督、教育工作,并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p><p class="ql-block"> 1.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生及同住家人放假期间非必要不出州,非必要不离县。做到少出门,不聚集,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逗留,外出戴好口罩,与人交谈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在家多开窗,勤通风,勤洗手,适当运动,按时作息,保持良好心态。</p><p class="ql-block"> 2.落实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天气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不可以松懈,放假期间请您做好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家长要教育孩子做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 三、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外出要乘坐有资质、车况良好的营运车辆,严禁乘坐黑车、农运车和超载车辆等。12岁以下不得骑自行车上路,家长和孩子乘坐摩托车电瓶车时要佩戴头盔。加强自家车辆管理,教育和劝阻未成年人子女驾驶机动车或电动车上路。</p><p class="ql-block"> 四、注意饮食安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假期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不购买“三无”食品,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就餐座位应保持一定距离,提倡使用公勺公筷,鼓励分餐。</p><p class="ql-block"> 五、注意防骗、防盗、防抢。教育孩子假期远离对陌生人的过分热情要保持冷静和警惕,严防拐骗。避免网络游戏沉迷,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时刻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六、注意特殊天气应急避险。近期雷雨天气较多,外出前先查询天气,及时避险,注意做好防护安全。引导孩子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p><p class="ql-block"> 七、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除了带头遵守森林消防法律法规外,还要加强对子女的森林防火的安全教育。教育和严禁孩子野外玩火,严禁带火种进入草原、林区,严禁在草原、林区燃放烟花、爆竹。</p><p class="ql-block"> 八、注意孩子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加强体育锻炼,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出现的焦虑心态。利用假期与孩子积极沟通交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改善亲子关系。</p> 端午节习俗 <p class="ql-block">端午节习俗</p><p class="ql-block">1.挂艾草菖蒲</p><p class="ql-block"> “端午插艾”是一种传统民俗,通常人们会将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制香囊</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佩戴香包,有辟邪、驱瘟之效。香包里面放入朱砂、艾叶、雄黄、香药、石榴花,散发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对蚊虫而言就是克星。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和款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包粽子</p><p class="ql-block">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饮雄黄酒</p><p class="ql-block"> 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间, 以法诸毒。流传中国民间之《白蛇传》故事,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p> <p class="ql-block">5.赛龙舟</p><p class="ql-block">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相传起源于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人们划船争先恐后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p> 端午节家庭活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包粽子 品端午 ——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p><p class="ql-block">听故事 说端午 —— 听一听端午节的故事,并讲给家人和朋友听。</p><p class="ql-block">背古诗 画端午 —— 背诵端午节的古诗,为诗歌配上精美的插画。</p><p class="ql-block">做手工 寄端午 —— 做一做关于端午节的手工(如编彩绳、做香囊等)。</p> <p class="ql-block">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 海晏县祁连山小学 2022年6月2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