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有着赛龙舟🛶、食粽子🫔、佩香囊、涂雄黄药酒🥃等习俗。</p> <p class="ql-block">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生活经验,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店头镇启蒙幼儿园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开展了“浓情端午,浸润童心”系列主题活动</p> 了解端午 感受文化 <h3>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的传说。比较有代表性分别是“源于纪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h3> <p class="ql-block"> 通过听端午节由来的故事,孩子们都知道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了解了端午节特有的习俗,知道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吃特别的食品--粽子、要在门上插上艾草、大人们要举行赛龙舟比赛、孩子们要带上香袋等等。以此增强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p> 系五彩绳 祈福纳吉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称“⼩⼉节”,五⽉被古⼈称为毒⽉,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童驱妖避邪之意。随⽔冲⾛的五⾊绳就会变成⼩龙,带⾛你⾝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来,烦恼、忧愁都随着⾬⽔流⾛,会给你带来⼀年的好运。</p> <h3> 为孩子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老师们为孩子们系上了五彩绳。宝贝们,端午节安康。</h3> 悬挂艾叶 平安好运 <h3>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将艾叶、菖蒲、桃叶等草药捆绑成⼀束悬挂或插在家中⼤门是过端午节较普遍的⼀种习俗。传说,⼈们把艾草、菖蒲挂在门前,可以消疾病、驱⿁邪、避晦⽓,给今后的⽇⼦带来平安和好运。<br></h3> 油曲轮馍 美好期愿 <h3> 陕西关中各地农村人民都会在端午节时制作“油曲轮馍”,细心的做成“五毒”模样,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因为每年进入农历五月,天气炎热,蚊蝇毒蛇增多,频繁活动,各种传染病不断滋生,小孩抵抗能力弱,吃了“五毒”,就可以抵制病毒虫害侵扰,起到袪毒避邪的作用,这也是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想像,用这种情真意切的方式尽情表达。</h3> 欢唱童谣 端午安康 <p class="ql-block"> 💁各班老师组织幼儿学习端午节小童谣🥰,结合肢体语言💃,提高幼儿学习兴趣,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更快的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p> <p class="ql-block">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节日是教育的契机。在动手动脑中,孩子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体会着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月五,是端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门插艾叶香满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彩绳,系美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油曲轮馍香又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带着孩子去体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个充满游戏和美食的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让端午的粽香飘入孩子的童年记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在此祝您和家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阖家欢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端午安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店头镇启蒙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1年6月2日</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老师</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各班老师</p><p class="ql-block">审核:樊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