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夜猫子林昆辉先生带来主题【<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只有父母角色不能犯错</span>】</p><p class="ql-block">来,大家先看个视频,我们上次谈到孩子可以犯错,家长也可以犯错吗?当然家长也可以犯错。可是事实上我们遇到另外一个问题是家长真的可以犯错吗?你知道家长其实他有一个自我,有家庭角色,他有职场角色、社会角色,甚至他还在参加进修,还是学生角色。可是在他家庭角色里头,你知道吗?他也是人家的子女,子女角色也会犯错,他是配偶是夫妻,夫妻角色也会犯错,他是人家的手足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也会犯错。</p><p class="ql-block">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每个人所承担的多元家庭角色里头,就<b>只有父母角色不能犯错</b>。父母的相对角色是子女角色,父母是子女的监护人,因此,当我们成为父母去面对子女的时候,又犯了错,这下子就麻烦了。因为对面那个人本来就是一直犯错的,你再犯错,这下错上加错,大家都别活了,可是你是人家兄弟姐妹呢?你是平辈,大家都会犯错,夫妻呢?夫妻本来就容许犯错,对不对?夫妻不容许犯错那还糟糕了。</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人所承担的所有的多元角色系统里头,就只有一个角色不能犯错,哪一个角色不可以犯错?真的,每个人都会犯错。可是有一个角色,当你承担父母角色的时候,你硬就是不能犯错。也就在于因为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下,每一个要当父母的人,要生小孩之前、生小孩之中,生小孩之后,你要不要学习如何当父母?当然要。你要学习3个东西,如何养孩子,如何教孩子、如何帮助孩子。</p><p class="ql-block">所有的父母角色都承担着三大任务,<b>养他、教他、帮他</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你养他至少要养他18岁</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教他你至少要教到初中,初中以上你教人家不让你教了</span>。可是帮他呢,<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帮他是一辈子的事</span>。对父母来讲,你最基础要学的就是如何教他、如何养他,而最后你要学的是如何帮他。如果你这三个没有学,而且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学习,那么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为什么?因为你没当过父母,就算你当过父母,你也只是用你自己的知识跟经验去当父母。你必须学习专业的,怎么教、怎么养、怎么帮,你必须把前人所有的知识累积用最精简细条方式学习起来。因为你只有学了这三样东西之后,你才有资格当一个好父母。不然你是一个没有效能的父母,你是没有功用的,你是帮不了孩子的父母。当爸爸妈妈不是只要会生小孩,然后赚钱能养家、养小孩就好,错了,这个时代已经过了。</p><p class="ql-block">而在这个时代,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生二胎的时代,许多人为什么那么的惧怕生二胎?在那边要生吗?要生吗?,不生,生不了。其实嘴巴里喊的都是那么太多钱了,生个小孩养个小孩要花太多钱的,花不起。其实不是,还是花得起,对不对?嘴巴讲的是花不起这个钱,事实上心里头真正耽搁的是什么?是养行了,但是好像教不来,你的孩子不受教,你的孩子不会不让你养,他一定让你养,死活着要你养,他需要你养活,可是他不让你教,他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尤其上大学,你要教他什么?你教不了。</p> <p class="ql-block">帮,你知道吗?现在孩子出现的问题比我们当年前几代的孩子的问题越出越多、越出越大,到了这个时代,孩子们最严重的问题。<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个是学校的学习的问题</span>。而在学校的学习的学生生涯里头,最严重的是什么?是<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多动症。其次才是我们所害怕的自我伤害、自恋、自残、自杀。</i></p><p class="ql-block">而这些问题都蛮严重。而这是冰山浮现的1角,冰山底下呢?冰山底下就是一个身心健全的孩子的问题。我们发现我们没有办法教养出一个身心健全的孩子,他的个性、他的脾气,你很清楚一件事情,在你教不了他、养不了他的过程中,每一个父母亲都很清楚,你遇到最严重问题是你管不了他。每一个父母都知道,如果我管不了的孩子,那怎么家怎么养?怎么办?<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他不受教、不受养、不受帮,你根本下不了手</span>。在家庭的亲情里头,爱这件事情已经不是爱与被爱,而是管与被管。不但男女之间的爱情,在没有结婚以前是爱与被爱,结婚以后夫妻之间重点不是爱与被爱,是管与被管,是谁管谁、谁被谁管,谁管谁管的淋漓尽致,谁被谁管、被管得心甘情愿。</p><p class="ql-block">因为在<b>家庭是一个权力系统</b>,它是一个固定的权力系统的组织,因此权力系统跟情感系统融合之下,实际上家庭人际关系互动是管与被管,而是管与被管不只是夫妻,当你生了小孩以后,亲子关系、子亲关系一样是管与被管。<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爱与被爱都藏在管与被管</span>,只要你管不了,你就爱不了,你没有办法被爱,不受管不被管就没有办法被爱。所以父母亲要不要管小孩,你当然得管小孩,可是当你管小孩的时候又糟糕了,又来了。</p><p class="ql-block">请看(视频)腰疼。小孩哪来的腰?虽然你可能知道小孩无腰大概是无腰的谐音,也就是讨个吉利。但你要是想让父母理论一番,他们多半的表述,我妈也这么说,听话就完事了。要不就是最近眼睛有些干涩,视力下降了一点。咋了,近视了,肯定是玩手机玩的,以后不许玩了。父母的这种神奇逻辑可以说是每天都在上演,而且不光思路清晰,还不守信誉。要是最近因为总玩游戏成绩开始下滑,家长肯定得说别玩了,把成绩搞好了才能玩。于是乎孩子就开始了发奋图强。头悬梁锥刺股一顿操作,成绩终于上来了。刚才跟家长商量一下重新玩游戏的事,反转了。是不是?玩游戏影响的成绩,这段时间没玩成绩一下就好了。所以还是不许玩,永远不许玩。可见大部分中国式父母并不在意孩子信不信任他们,只需要孩子服从他就好了。你要是想他们理论,还得给你来一套双标组合拳,你看看那些谁成绩多好,你怎么不学人家?人家父母还好,你怎么不学?你要是觉得人家父母好,你当他孩子,你看人家要不要你,你把人家孩子抢过来,看人家愿不愿意当女孩子。</p> <p class="ql-block">看似这场和睦的沟通有来有回,但是当父母讲道理讲不过你的时候,这件话术出现了。可是你爹妈养你这么多,你说你两句你还敢顶嘴了,严重还可能抽出腰间的7尺郎来顿混合双打。上述的情况可能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他们就是喜欢干涉你、管着你、打压你,控制原因就是我们处于一个封闭的家庭,不是家庭中的权利,是以时代、年龄和性别为基础划分的。这种模式下,父亲基本拥有这个家庭的最高掌控权。虽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以男性为主的权利结构发生了改变,但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依旧强调长幼有序。</span></p><p class="ql-block">说白了就是长者和年幼者之间首先后尊卑的,跟谁有道理没关系,我年纪大就得听我的,我就得管着你。而让这种模式发展至今的根源就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三字经中就提到,<b>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b>。他们知道自己就是孩子的老师一定要管,但是并不知道怎么管,变成了重亲情去缺乏边界感。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是自己的生命延续。尽管许多父母自己的人生经历成就也是毫无头绪,但这也不影响他们满怀信心的充当子女的人生导师,以为你好了越权,替孩子做出各种决定。</p><p class="ql-block">而当子女反抗行为则会立即影响到父母的主权。为了保住自己拥有的权利,自然要摆出你要尊敬父母,沟通要素,不能破坏家庭的平衡,一切以家庭大和谐为重。别着急,这不只是针对孩子,要是社会上出现了想要夺权的行为,他们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就揭竿而起。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珍爱》生命系列性教育课本,原本是为了给小朋友用图画形式科普性知识,但家长们觉得尺度太大,举报,不能给孩子看这些,我家孩子还小,要这些干嘛?</p><p class="ql-block">2020年,一位老师在课堂中向孩子讲述关于怀孕等内容的科普,家长们用同样的理由进行了举报,还要求开除教师。我们的孩子都被这样的老师给污染了。再看看课本中,原本描述战斗英雄的可谁是最可爱的人,董存瑞、刘兰、黄继光等。因为描述战斗场面过于残酷,与现实脱节而遭遇举报。还有一篇背影,一个描述不善言语的父亲默默付出的故事,居然也能被举报,只因里面有翻越护栏的描述,不符合交规,会带坏小朋友书本。举报完还有动画片,一个过于黑暗、太过露骨就下架了无数的动画作品。这样一来,家长认为自己既能控制住孩子,又给孩子的成长环境来了个进化,那孩子不得快乐健康每一天?实际情况孩子真的快乐健康吗?</p> <p class="ql-block"><b>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b>,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9%到3.3%,初中达到三成,重度抑郁7.6%到8.6%,到了高中接近4成,重度率则高达10.9%到12.5%。而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两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p><p class="ql-block">而出现这种情况,与很少表达爱意的专制性交往方式,父母高控制欲和不良的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再看看外部环境,2021年曝光性侵儿童案件223起,受害儿童约569人。从受害人年龄上看,受害人在14岁以下的比百分之75.8,十四至18岁占比24.2%,最小的受害者仅为2岁,按学龄计算,初中年龄占比最高为45.86%。这些罪犯可不会像孩子小。这样看来,这部分父母既没有给孩子快乐的家庭氛围,也没有给到足够的安全保护,反倒是确保了自己的地位和他坚决不能动摇的主权。</p><p class="ql-block">虽然走向极端或者遭遇不测的孩子可能是少数,但大多数都是伴随着这些愚昧带来的伤口不痛不痒的成长。而在长大的每一步,父母仿佛都是等不及的,不想恋爱就着急催促成家,恋爱了,如果发现恋爱对象不满意,就要求立刻分手。好不容易结婚了,就要求快点生娃,恨不得直接退出。等不及也是现在父母普遍的潜台词。我们不能否认那些偏于面对父母,大部分也是这样模式下的受害者。但是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没有了自我,找不到价值,甚至每一步都得以赶上别人家孩子的速度为目标,这就让爱来得太仔细。</p><p class="ql-block">就像李雪在有限责任家庭中指出,<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任何的关系中,只要有一方觉得自己在为对方付出,那他就已经丧失了主体性。</i>爱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道德资本积累起来的愤怒和痛苦。</p><p class="ql-block">看到没?你觉得这个视频说得对还是错?各位来发表一下,我们说管小孩好不好,这里管这样是对还是错?你很清楚一件事情,刚才这整个视频里头这整个视频里头一面倒的在谴责所有的中国家长。没有错,我们说家长不能犯错,可是视频里头所说的家长,请问有没有很多家长是这样?有。</p><p class="ql-block">很多家长的确是这样,可是就话说回来,请问家长这样错了吗?各位,你觉得刚才那些是在谴责家长,对不对?刚才整个视频他一直在谴责中国式家长,认为这个家长这样不对不对不对不对,是谴责的口气。我们开场我就跟各位一起分享,家长这个角色不能犯错,但是视频里面所说的家长真的错了吗?各位?我们再一个字一个字来谈一下,你知道吗?</p> <p class="ql-block">像这样的视频的题目是:部分中国家长有多愚昧,它是全站。你要知道,b站里头全站排行榜最高,第三十八名。720人正在看,写弹幕的人有2008条。按赞的8.7万,3.0万投硬币,挂星号的有3.9万,更可怕的是转发的竟然有1.4万。你知道吗?这么多人认可,我想跟各位说一件事情认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你没有什么想法。各位,大家要知道一件非常可怕事其实大部分的人并没有什么很完整的、系统的、确认的想法,他的想法是一些<b>碎片式的存在</b>,它并没有形成一套的系统的观念。而在大部分人对于许多生活的主题并没有系统的观念的时候,有些人就提出来了,提出来了一套系统观念。</p><p class="ql-block">(视频)除了清华哪里不去,这条新闻,弹幕评论里有调侃的、有称赞家长做法的,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只有两个字,窒息。从这位母亲扭曲的家规模式里,我看不到什么给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的大爱,只能看到他把孩子当成自己愿望延伸的爱慕,虚荣、自私、自利。试问谁不想有一个小小年纪就对着采访镜头拉清华的儿子,可一个6岁的孩子真的知道他在说什么吗?他知道什么是做数据吗?知道要做精华的分数线,必须在成绩排名多少,他不知道。</p><p class="ql-block">大家可以看到一件事情,这里头对于父母亲,其实你可以看得到一件事情,这里摘录了父母亲教养子女的片段,可是这些片段都是什么?这些片段都是小孩犯错之后父母亲的管教行为,所以重点他不去批评总玩游戏使得成绩不好,使得怎样,他就是批评父母去管他的时候,(别玩了,成绩搞好了才能玩)请问各位这错了吗?各位,这有没有错?这错了吗?可是大部分的家长看到这里就说你这诶哦哦哦我算错了。真的吗?每一个一直玩游戏的小孩,只要家长跟他说不可以玩,那孩子就开始头悬梁锥刺股是吗?头悬梁锥刺股一顿操作,成绩终于上来了,刚才跟家长商量一下重新玩游戏的事,反转了,你看看是不是因为有戏影响了成绩?这段时间没玩成绩一下就好了。所以还是不许玩,永远不许玩。可见大部分中国式父母并不在意孩子信不信。</p> <p class="ql-block">这件事情跟信任有关系吗?这件事情跟信用有关系吗?在家庭里头我问各位一件事情,家庭里头谁最不讲信用?谁最没有信用?谁一天到晚讲话不算话,各位,请大家回答我谁?大家说说看。谁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今天跟你说了,明天就失信了,后天跟你说了,大后天就失信了,一天到晚都在失信的是谁?是小孩还是父母?</p><p class="ql-block">失信的不是都是小孩吗?请问家庭里头失信的小孩多还是家长多?然后家庭里头犯错的,是小孩犯错多,还是家长犯错多?所以当你一而再,再而三犯错的时候,那么不父母管教你说的这些话错了吗。像刚才从头到尾这样子的管教方式这跟并不在意他,怎么会不在意?家长会不在意孩子信不信任他吗?问题是这些<b>管教行为</b>。各位,这些管教行为跟在不在意还有关系吗?有1毛钱的关系吗?可是你要看到吗?看到弹幕了没?哈哈,太真实了!太真实了真相了,逆转裁判。</p><p class="ql-block">你可以看到。那孩子犯错错了吗?孩子犯错没有错,是不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孩子本来就是在尝试错误中成长</span>。因此孩子一天到晚犯错,一天到晚言而无信,那么孩子就不在乎父母,不信任他们吗?那父母有因为孩子一再犯错,一再失信,那么父母就不信任孩子的吗?有吗?所以各位你可以看到像这样子的说词。像这样子的说辞造成的是什么?他们只需要孩子服从,他就好了,是吗?父母只是要孩子服从吗?不管小孩子,管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服从吗?</p><p class="ql-block">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变得更好,还是为了要让孩子服从?而想跟他们理论,还得给你来一套双标组合拳,你看看那谁成绩多好,你怎么不学人家那谁父母还好,你怎么不学?你要是觉得人家父母好,你当他孩子你看人家他不要你你把人家孩子抢过来,人家愿不愿意打给孩子。但是这场和睦的沟通有来有回,但是当父母讲道理讲不过你的时候,经典话术就出现了:我是你爹妈养你这么多年。</p><p class="ql-block">错了吗,各位?你知道这里父母亲的这些状况错了吗?可是你看到没看b站的都是年轻人,看b站都是年轻人,你可以看到这些弹幕,你看到这些弹幕没?年轻人更认同这种说法。爸爸妈妈错了,我们是对的。你看专家说,你看人家视频上面都说,视频上面写的就变成专家说的。看着视频上有那么多人弹幕都这样,所以他更支持他了。</p> <p class="ql-block">各位知道这样造成的一种认同。所有家长看到这里,大部分家长不会去认同,可是有些家长就会认同,有些学习心理学的家长就认同了。对不起,我不是说各位,你说有些学习心理学的家长搞得我错了,我要分家跟孩子道歉,一切错都是父母的错。所以还好,会认同这种这种内容的家长来是少数,少数家长要学心理学,不知道学到什么心理学去。而很认同我们知道现在更哥听人的认同,各位,你可以看到这些弹幕,而这样节目多不多?10万、百万的人在看,十万人在按赞,这些年龄层几乎都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去认同这些。</p><p class="ql-block">我肚子疼打电脑的,我腿疼打电脑的,我哪里不舒服都是打电脑的。父母说这些话,父母这样子管理是为了要为了要你服从他吗?</p><p class="ql-block">说你两句你还敢顶嘴了,严重还可能抽出腰间的皮带来。这样的情况可能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他们就是喜欢干涉你、管着你、打压你、控制你,原因就是。</p><p class="ql-block">依旧强调长幼有序,请问你有序错了吗?<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者和年幼者之间是有先后尊卑的,跟谁有道理没关系</span>。长幼有序跟谁有道理没有关系,这两个是可以连接在一起吗?我们的文化要求长幼有序,然后怎么跟谁有道理没关系?犯错了人家管你,结果你说长幼有序跟道理没关系,你犯错了还有道理吗?</p><p class="ql-block">你看我爸就是他发火的时候,我不能跟他发火,不然他会发火。请问这不对吗?你爸为什么会发火?你犯错了你爸才会发,你没犯错你爸发火,他疯了?那你爸发火是为了要让你服从他,还是你爸发火是怕你一错再错?他为什么发火?他要跟你讲的,你讲不听他才发火,你看神经病,他能用讲的,他干嘛发火?发火他多累?发火的时候你也可以跟他发火吗?</p><p class="ql-block">你看这整个节目的内容里头,一句一句一句一句引发的弹幕。这是很可怕的。这种传播带来的那种扭曲式的认同,比后面说的把什么东西禁掉更怎样?更严重,是不是?这个结婚了,人家要你生小孩,错了吗?该结婚了你还没谈恋爱,错了吗?而现在问题是这不是鸡汤,这本身就是毒汤,对不对?因此这种扭曲的东西是很可怕的,各位,尤其是到最后。尤其这个节目最后引用了一本书的作者说的,大意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在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你就失去了主体性了,你自己就不见了,那就不是爱了。???</p> <p class="ql-block">在人际关系里头,只要一方觉得自己在为对方付出,那他就已经丧失了主体性,爱就不见了。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在为别人付出的时候,那么他就丧失了主体性,爱就不存在,只剩下道德资本积累起来的愤怒和痛苦。你赞成吗?爱是不是付出?那爱是接受还是付出呢?</p><p class="ql-block">当你发现你在为别人付出的时候,那就是愤怒跟痛苦,那你就不要付出。你就等着别人付出,是不是?那别人付出,你就有主体性了,你就不会有愤怒跟痛苦的,对吗?我的天哪。</p><p class="ql-block">大家自有公论,不用我在这边说,我提出来了,也不是说要谁说谁对谁错,只是在5g的网络信息时代里头,<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们需要多元性的观点来看一些知识,然后判断你要不要认同。</i><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习其实是一个认同的过程</span>,而在这种碎片是学习的时代里头,你这个碎片划一下,碎片划一下。不同的小碎片组装起来,结果就变成我认为我觉得什么应该要怎样,这就是我的想法,糟糕了,就变成你的自我价值观了。</p><p class="ql-block">在这后疫情时代,<b>我们需要健康心理学的知识</b>。让每个人学了心理学,身心更健康,而不是学了心理学以后,脑袋里头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家庭、对别人、对自己充满了愤怒跟仇恨,不是。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对不对?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人一生中只有父母角色不能犯错,而这唯一不能犯错的角色使得父母这个角色就变得非常的神圣,非常的有价值。</i>它不但是对孩子有价值,对我们自己也有价值,对整个家庭、对整个家族、对整个社会、国家都有重大的价值。你知道只有圣人才不犯错、不恶过,而我们竟然顶着一个不可以犯错的角色,<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母角色就是圣贤的角色</span>。圣贤是天生的吗?不是,是后天的。你不要以为你是尧舜禹,他生下来就是生的圣人,那个时代过了。现在要当圣人要怎样?学习,请大家努力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