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山记事</p><p class="ql-block">(原创)许民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b>第一次用手枪开了一枪</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让子弹多飞一会儿</p><p class="ql-block"> 一一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呯”的一声,我举起手枪,朝对面山上的一棵树干瞄准,勾动了扳机,打了一枪。</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3年夏天,"双抢"季节。我在马山公社桃坞五七学校,已经放暑假了,但老师们还得参加农忙义务劳动 。</p><p class="ql-block"> 东纽,有两个生产队:东纽东头队、东纽西头队 。我们几个住校老师被安排在东纽西头队。 </p><p class="ql-block"> 纯粹的义务:没有一口茶水喝,没有一口饭菜吃。早上在学校里喝一大碗稀粥(二两),中午半斤米饭,晚上四两米饭,几十天没有一星半点肉味。在火一般的烈日下,弯腰劳作差不多一整个月,人晒得红黑,脸圈瘦了一壳 。</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第一天去西头队劳动,队长老冯叫我去撒猪窠灰。我先用小铁耙撒,那猪窠灰里的烂稻草缠在铁耙齿上,难撒,我就改用双手,抓起猪窠灰,东一块,西一坨,弄得双手臭哄哄的 。</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插秧时,从田边的西端插往东端,横插六棵,低着头,弯着腰,一趟,大约要毛毛里二个钟头,背上烈日晒,下面水烫脚底心。莳秧一整趟,腰酸背痛,头晕目眩,汗出疲婆口渴如火,人都累垮了,就地躺在干田埂上,半天不想动弹 。</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讲究“以粮为纲”,种的是双季稻。暑假期间,我在马山十余年,年年参加“双抢”农忙义务劳动,吃的是自家饭,做的別人家的、无报酬的事,用一句不太好听的无锡方言来说,就是典型的“吃家(家,无锡方言读gu)饭,屙野屎”,还美其名曰:改造思想,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双抢”正是抢收前季稻、抢种后季稻的紧张时刻,公社干部也都分到各个大队去督促农忙进度。</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双抢”季节桃坞大队的驻队干部是徐锡贤和潘达清。老徐是马山公社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檀溪三队人,我的老房东。</p><p class="ql-block"> 我在檀溪接受“再教育”十四个月,开始时住在他家隔壁,徐光熙家隔弄过道里二个月,后来住在徐锡贤家十二个月,与他老父亲徐斐章为伴。老潘是马山公社公安特派员。那时候,马山没有公安派出所。老潘是无锡郊区广益公社人 。</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公社人武部是有枪支的,我去古竹时见到枪库里有步枪和手枪。徐部长随身总是斜背着一只军用挎包,里面就有一支手枪。</p><p class="ql-block"> 老徐和老潘每天早来晚走,中午饭就搭伙在桃坞学校,跟我们合伙。这里的“我们”,除了我,指的还有一位刘老师,刘某璋 。刘老师,原无锡市一中66届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插队在马山桃坞大队大墅生产队,后在桃坞五七学校任代课老师,主教初中年级数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亏徐部长和潘特派员的到来,让我们在那个“双抢”季节,伙食有了百年难得的改善。</p><p class="ql-block"> 桃坞大队书记薛伯松和大队革委会主任张万成吩咐大队鱼簖工作人员把鱼簖上收到的鱼送来大队代销店,我再去拿回学校,作为伙食。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送来的鱼几乎全是鲢鱼,七八两一尾、一斤多点一条,还有小鲫鱼、梅鲚鱼等小杂鱼,没有银鱼,没有白虾,也没有白鱼 。</p><p class="ql-block"> 在马山那么多年,几乎没啥机会品尝过 “太湖三白”,一是马山农民忙于“农业学大寨”挣工分,生产队里也不让人下湖去捕鱼捉虾;二是太湖里大渔船不靠岸不交易。那时马山本身没有鱼市场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徐部长潘特派员喜欢喝酒,喝的是洋河大曲,每天中午他们都会带一瓶来,一斤装的。他们用大碗,拔去瓶塞,咚咚咚,倒上半碗,边喝边用毛巾擦汗 ;我和刘老师用饭碗,只倒上头二两,陪陪他们。鱼是红烧的,用小脸盆装着,有时就一个红烧鱼,宽汤,鱼汤用来浇浇饭;有时弄一个蔬菜,看学校里我开荒种的长豆、空心菜长得够炒一碗了,就弄个一碗半碗的,不够就不弄 。</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回,中午,薛书记(桃坞西泉人)也来学校陪老徐老潘吃了一次中饭。他看了看课桌上的吃饭菜,没有说话,走出校门,隔了一会儿,他手里拿着三个鸡蛋回来了,也不知道他从东纽村哪一家里要来的,吩咐我去烧个鸡蛋汤 。</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大力鼓吹阶级斗争为纲,讲究凊白干净,那个"双抢“ 季节吃了不少大队鱼簖上的鱼,为怕事后会有经济上的麻烦,农忙结束时,我去桃坞大队代销店交了我吃的鱼钱五元。</p><p class="ql-block"> 大队代销店店主是东纽人冯钦兴,一个二十来岁的东纽小伙子。那天,我去交钱,他不肯收,我坚持要交,他连连说,大队没有说要收鱼钱。后来还是在一旁的东纽人冯余安说了句:“他要交,你就收了吧。"冯店主才收下了钱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双抢”季节进入尾声时,人轻松了一些。有一天,徐部长一个人来学校吃中饭,那天,潘特派员没有来桃坞,说是去无锡开会了 。</p><p class="ql-block"> 饭后,休息了一会儿,徐部长说出去转转。我说,你包里的手枪真的可以打吗?他说,可以的呀。我说,我没有打过枪,能否让我打上一枪?他说,行。于是,我俩出了校门,朝桃坞大队副业队方向走去 。</p><p class="ql-block"> 桃坞大队副业队坐落在东纽西边的一个山沟沟里,顺着右手边的一条溪水沟,一直往北走,左右两边是山丘。那是冠嶂峰往南、往东南方向延伸过来的,成“爪”字形。</p><p class="ql-block"> 西边一条山沟就是西纽,现在的马山高尔夫球场。西纽湾里明朝时期曾经有个“都宪第”,是马山许氏第十七世孙许鼎臣(曾任山西巡抚)出资建造,宅第依山坡而建,拾级而上,五进,近七十间,号称“许家厅”。那山丘一直往南延伸到西泉村的太湖边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边一条山沟就是东纽湾。东纽湾里有个鹁鸪山,山上向阳处大名鼎鼎的赵翼的坟墓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东纽往小墅去的山梁上曾经有座真武行宫,明朝嘉靖年间建造,庙内供奉真武大帝、神医华陀。山丘一直延伸到东泉村、直到牛头渚太湖边,在牛头渚往东看,就是浩浩荡荡的外太湖了,水面辽阔浩渺,可以看到拖山近在咫尺,那里湖水清澈,碧水长流,拖山宛若飘浮在太湖里的一颗青螺。</p><p class="ql-block"> 东边靠梅梁湖,是小墅(“梅梁小隐”所在地)、大墅(现在的华侨公墓),隔着梅梁湖可以看到军嶂山、吴塘门。</p><p class="ql-block"> 拖山,海拔76、8米,占地300余亩,岛上盛产柑橘,四周太湖水气蒸腾气象万千,別具风情。拖山原名夫山,相传是夫差葬于此山,《马山志》上有记载:拖山“山顶俗称吴王豖”。</p><p class="ql-block"> 拖山开发始于乾隆年间。民间传说,乾隆下江南,查看《无锡县志》,因夫山的“夫”字下半部被虫子蛀掉,误读为“土山”,时人不敢违皇帝金口,将“土山 ” 谐音为“拖山”。</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东泉山坡上望去,脚下就是金沙滩。我见到拖山的外形一侧是圆的,大概是几千几万上亿年水流不断冲刷的缘故,岛上林木茂密,黑黑的,无法辨认是什么树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桃坞副业队的土地都是山坡地,种了不少果树,栽了西瓜,种得最多的还是山芋 。</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跟着刘老师去副业队吃过一次西瓜。那次去,刘老师在副业队小屋里,见人就发香烟。香烟发了一圈,东拉西扯聊了一会。</p><p class="ql-block"> 副业队李队长(西纽人,大家喊他永大,大,读音如“度”)捧出一个西瓜,用刀切开,热情地请我们吃西瓜。也许是天气太热,口渴得厉害,吃那西瓜感觉很甜,很解渴。</p><p class="ql-block"> 在回来的路上,刘老师告诉我,前年,肖中秋老师也曾经去副业队上买过西瓜。他说,肖老师是用草帽盖着西瓜捧回学校的,这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p><p class="ql-block"> 肖中秋老师原来是郊区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曾经红极一时,后来因犯错误被处理,从市区被放逐到桃坞学校教书。</p><p class="ql-block"> 桃坞学校张福祥老师曾经告诉我,那副业队沟底,冠嶂峰下,一个满是石排的地方是个蛇窝窝,有人看见过那石排上爬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蛇晒太阳,让人头皮发麻。所以平日里,那里满是荒草荆棘、藤蔓杂树丛生,无人敢涉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边走边跟副业队里认识的人打着招呼,到沟底那里,停了下来。天气很热,没有一丝风,太阳热辣辣地晒着,山坳里像蒸笼一般。徐部长从挎包里掏出手枪,掂了掂,递给我。 </p><p class="ql-block"> 我右手接过枪,沉甸甸的,枪上的拷蓝有不少都磨损了。我第一次摸着真傢伙,不识手枪型号,心里害怕一不小心会走火,有点紧张,天气又热,额头上冒出了大滴的汗水。</p><p class="ql-block"> 徐部长笑笑说,上了保险呢,别怕。接着他说,就打那对面山坡上一棵大树的树干。他又朝山上大声喊了几嗓子:山上有人吗?山上有人吗?只有回声,无人应答。</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要回手枪,一番操弄,打开保险,压上子弹。他做了个侧身举枪瞄准的动作,说,照我这个样子做,就又把手枪递给我。</p><p class="ql-block"> 我擦了把汗,学着他的样子,侧着身子,右手举枪,三点一线,瞄准那四五十米远的树干,枪身有点沉,手有点抖。我赶紧扣动扳机,“呯”的一声响,手上一阵震动,引起了山谷里很大的回声 。</p><p class="ql-block"> 我把手枪还给徐部长,问他,我打中了吗?他笑笑说,打飞了,那树皮一点也没有破 。</p><p class="ql-block"> 徐部长把手枪塞进挎包,我们顺着原路走出了山沟沟 。这就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手枪射击,打了一枪 。</p><p class="ql-block"><br></p> <h1><br></h1><p class="ql-block"> 这里要补充一下,徐部长每次来桃坞大队,总是背着装有这把手枪的军用挎包,里面有什么原因呢 ?</p><p class="ql-block"> 原来,前几年,1968年,开展清理运动时,桃坞大队曾经出了一个案子。有人举报,说,大队里有一个某某组织。大队立刻上报公社,公社成立专案组,兴师动众,大动干戈,深挖细找 ...... 弄出“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直到后来,涉及到全国六个省市200余人。譬如,弄得马山其他大队也有,东纽的盲人冯根松,五六十岁的老人,也成了组织“联络员”;更离奇的是,连一位马山公社副书记也被诬陷。</p><p class="ql-block"> 最后,有村民在审查关押期间死亡。上头这才开始明白了,搞错了,弄出了一个冤假错案。后来,七十年代初,此案才平反 。</p><p class="ql-block"> 当时,徐部长是办案组织者之一。在那个年代深挖细找是重大任务、光荣的政治任务,积极执行,不积极也得积极,为此,估计得罪了不少人。他怕有人报复他,所以总是枪不离包,包不离身,小心翼翼地防卫着 。</p><p class="ql-block"> 而今,桃坞大队已经整体拆迁了,村庄不见了,人迁移走了。西纽只撇下那棵800余岁的银杏树单个儿苦苦地孤守着。桃坞村成了一个荒无人烟的野山沟 。</p><p class="ql-block"><br></p><h1><b>(文章完)</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友 情 点 评 摘 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邓伟:</p><p class="ql-block">@苏骓(沙里) @许民荣 ,</p><p class="ql-block"> 马山生活是许老师一往而深的情结,是许老师创作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许、苏两位学长联袂制作的马山系列美篇,以细节的丰满,质朴的情感,让读者体味到荒僻山乡一段历史的苍凉。为你们的美篇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民荣:</p><p class="ql-block">@邓伟 :邓先生,你好!</p><p class="ql-block"> 感谢你一贯认真的作风,仔细阅读拙作美篇,并且引发深刻的议论,很多意见都是很有见地,深邃,刻骨,也可能是有相似经历,所以特别爱看你的聊天记录。谢谢你的不离不弃,分享写作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民荣:</p><p class="ql-block">@苏骓(沙里) 沙先生,你好。</p><p class="ql-block"> 感谢你数年的孜孜不倦,编辑拙作,有了你的再创美篇,才让我继续写下去,好像有点停不下来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 人空闲下来,瞎想乱想,经历过的事情好像就在眼前,加上马山那时封闭,人少事不多,学生家长个个认得,任教的学校所在马山大队干部、小队队长,公社干部个个认得,再看看现在刊印的马山地图(前几年房交会免费友的)所以相关联的事儿就会由地名引出人和事来,或者由人和事引出地名。</p><p class="ql-block">感谢咱们二中校友群容纳我的拙作,谢谢大家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巢才荣:</p><p class="ql-block">@沙里:</p><p class="ql-block"> 感谢你又出新作品,趣事趣闻,图文并茂!</p><p class="ql-block">我给许老师写了评论:</p><p class="ql-block"> 又一次回忆马山的人和事,许老师写得有声有色……在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时我去过桃坞村,似湖畔明珠,如世外桃源,自然村落,美不胜收。前几年旧地重游,面目皆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程国平:</p><p class="ql-block">@苏骓(沙里) @许民荣 ,苏骓好!民荣好!</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用手槍开了一槍》已拜读。先为两位大地点赞!</p><p class="ql-block"> 民荣啊,我满怀希望想看你的“手槍开槍”,因为手槍对我来说总有一种神秘之感。结果奈,休槍末只写着一滴滴,马山乡下头做省活格事情倒呒清野头,石则一坑……哈哈哈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上头格咸话是老兄弟道俚俏俏格,嫑射气!</p><p class="ql-block"> 文章好看。手槍,只是个由头,看得出,民荣的目的仍在描写马山生活。</p><p class="ql-block"> 你73年扒猪窠灰,我70、71年扒牛窠灰,也是粪与草纠缠不清,工具何用?只得借助“五爪金龙”哈哈哈哈哈哈,按时间算,我应该是你的师傅级的吧?</p><p class="ql-block"> 平实的笔调,普通的生活,却让我百看不厌。真实,是首要,倾注全部的感情是调制秘方!</p><p class="ql-block"> 为民荣的马山系列佳作点赞,为苏骓的精心制作、锦上添花点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沙里:</p><p class="ql-block">@巢才荣 ,@程国平(64高三甲) ,俩位学长晚上好!</p><p class="ql-block">@巢才荣 学长,一贯的正经,有板有眼的文风,与人做事处事一般正规。</p><p class="ql-block">@程国平(64高三甲) ,国平兄长,文筆诙谐幽默,乡土俚语尽情挥洒,字字珠玑!</p><p class="ql-block">@许民荣 ,许老师勿要客气咧,纳尼身勿由己,但想江格胡还是要剛,总有办法变通格。许老师,你就尽情地写好咧!</p><p class="ql-block"> 在此,祝各位学长,各位朋友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军:</p><p class="ql-block"> 每次读许民荣老师关于马山往事的文章,就好像是在观赏一幅真实、细致的马山民俗画卷。</p><p class="ql-block"> 沙里先生精选的图片和切合主题的音乐更能引导人入情入境,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围湖造田以前的马山是无锡最封闭被遗忘的“死角落”。交通不便,加上教育的滞后,使它成为观念落后的“死乡下”。许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汽车火车为何物,他们只是老老实实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甚至不习惯买卖交易,蔬菜种得多了,吃不了,就送人,或者给猪吃,拿到街上去卖,在他们看来是“外世人”做的难为情的事。</p><p class="ql-block"> 马山人本分、淳朴,是现代的桃花源人。现在知道那一段马山历史和风俗人情的人越来越少,能写的人更少。</p><p class="ql-block"> 许老师的文章,不仅是记述当时的事情,而且是记述当时的历史,是研究马山风俗人情、生活习惯的宝贵资料。建议许老师把马山往事的文章结集,流传后世。做成此事,功莫大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沙里@潘军,潘校长早上好!</p><p class="ql-block"> 一早见到潘校长详情和精彩的对“开枪”文的分析点评,並对许老师提出中肯建议。首先对潘校长表示衷心感谢。</p><p class="ql-block"> 马上出发充任乒乓“裁判”,待回家后,再仔细领会评论文精髓,再将各位精彩点评集结,加载许老师文章的精彩点评区,更增文章烟花。</p><p class="ql-block"><br></p> <h1><br></h1><p class="ql-block">许民荣:</p><p class="ql-block">@潘军 :潘学长,你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5:30出家门,去办了一件必办之事刚才回家,就见潘学长的帖子,谢谢你的关注和点赞,谢谢你的鼓励和建议。</p><p class="ql-block"> 正如潘学长聊天记录里所言,说出了我内心的想法:马山过去是个封闭落后的山村,那地方的人们视做生意为羞耻。现在可不同了,开放了进步了许多,市场经济的观念也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从卖买杨梅山芋南瓜桔子到贩卖供佛的香,再到一家又一家兴办农家乐,马山人正在甩掉落后的帽子,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化,走向小康之路。每次回无锡,总要二到三次抽空去马山,乘马山东环线丶马山西环线和马山耿湾线,转悠一下,找马山本地中老年人聊聊,问问他们可能知道的老同事老乡邻,这样似乎能一解乡愁,写下以前的马山的点点滴滴,是为了留下个历史痕迹,若是过去和现在相对照,更加会热爱这片乡土。</p><p class="ql-block"> 潘主任的建议真好,只是手头要写的还有不少,只能暂且放一放。</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以潘主任为榜样,你周游世界,你好读书,你勤记录,你为二中60年代群做出了标杆,为你点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聿杜:</p><p class="ql-block">@苏骓(沙里)</p><p class="ql-block"> 喜欢看许老师的文章,尤其是关于马山的文章,喜欢看沙里兄的美篇,两者结合起来,能享受到无穷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许老师的文章,是别具风格的散文,其真味在于那些旁逸斜出的内容,比如本文,题目是打枪,但涉及了许多其它的内容,让读者感受到当时马山的生活底气,这是它的美学意义。</p><p class="ql-block"> 当然,配上沙里学长的音乐、插图,那种美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结束)</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