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觉》赏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文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网络(鸣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参考书目①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②周汝昌《阅读与欣赏》③网络资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声声慢·寻寻觅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清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李清照 (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汉族,山东济南人,婉约词派代表。生于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 ,为吏部侍郎赵挺之子,金石考据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其住所为“易安堂”,李清照也故自封为易安居士。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而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安体”。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宋史·艺文志》中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左右。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镇江时,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遇陷镇江府。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1129年丈夫于农历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李清照为文祭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谢伋:《四六谈麈》卷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此后,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但是这个可怜而且可恨的高宗赵构并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条小命。她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也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文物在战火中靠她个人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上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她在当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b><b style="font-size: 18px;">(今浙江绍兴)</b><b>。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在土民钟氏之家,书画被盗。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她饱受打击,其写作转为对现实的忧患,因此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暮年飘零后,感情基调转为凄怆沉郁。</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绍兴二年(1132年),至杭州,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对于李清照为什么改嫁,史说不一,但一个人生活的艰辛恐怕是主要原因。这个张汝舟,刚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无奈之中,李清照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苦海。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件事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对于李清照改嫁张汝舟之事,后世学者颇有争议。其实,妇女改嫁在宋代前期并不少见,且不影响李清照人品,宋人多家谈及此事,应当可信。古人辩诬之说,实际是受封建礼教观念束缚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朱彧《萍洲可谈》说她:“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载:“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碧鸡漫志》中说:“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卒于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说法)。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孙氏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卒,卒年五十三,她十岁时即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当卒于1151年之后。</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是所公认的她的代表作。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堪称千古绝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李清照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span class="ql-cursor"></span>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古人以词为诗余,这当然不完全对。即使承认词为“诗 之余”,那也应该只限手小令。至于慢词,光论宇数,也比律诗和绝句多出一倍到几倍,怎么能说是“诗之余”呢?我以为,词中的慢调实是赋之余。赋的的特点是铺叙,慢词的特点亦正复相同。汉代的赋,“铺采摛文”有余,“体物写志”不足;进而为六朝小赋,逐渐向写志方面发展,却又转化为“律赋”,形成了新的条条框框,虽勾整而失之死板。唐宋古文学家以散文为赋。而词家实以慢词为赋。夫慢调讲格律,能配以乐调,有律赋匀整之长,却更有着律赋所没有的蕴藉与流利的特色;且较律赋篇幅短,变化多,称之为“赋之余”,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因此,不熟读六朝小赋,填慢词必不易工。退一步说,至少亦须长于作骈文。始能工于慢调。两宋词人以慢词擅胜场者,南渡后的史达祖、吴文英、张炎、周密、王沂孙辈专以咏物为工者固无论矣,即使是抒情写景之作,如北宋之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南宋之李清照、辛弃疾、姜夔诸家,其慢词亦多以能近似赋体者为工。即如李消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实质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b></p><p class="ql-block"><b> 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乎声宇,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宇,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我不同意把李清照划归婉约派词人,至少,一定不能够把这首词列入婉约体。因为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如果连这样直往直来,了无假借的作品也称之为“婉约”,那恐怕再也找不到非婉约体的词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前人评此词,对开端三句多以用一连串叠字为特色。当然,这与乐调音节是有关的;但只注意这一层,仍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恍如有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儿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儿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所以这一句应用分号(;)点断。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反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意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b>“乍暖还寒时候”这一旬,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乍…⋯还…。的句式正如现代汉语中“刚……又⋯”的说法。“乍暖还寒”如译成口语,当作“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冷了起来”,这是什么样的天气呢?此词作于秋天,自无疑问;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用得上 “乍暖还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我以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两宋时代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这又是一个可争论的焦点。俞平伯先生《唐来词选释》注云:“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盡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 “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这个说法是对的。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三句,却与作者前期所作的《念奴娇》里的“征鸿过尽”云云略有差别。盖《念奴娇》作于春日,是清明前夕,所以有“宠柳娇花寒食近”之句;那么彼词的“征鸿过尽”乃指南雁北飞。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汴京,作者居南,所以说“万千心事难寄”。而《声声慢»是南渡后之作,秋日北雁南飞,作者所指,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征鸿”,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俞《选》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塞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其说是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 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我认为“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调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己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b></p><p class="ql-block"><b> 从“守着窗儿 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着”句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丽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词则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秦观,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 “怎一个愁宇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盖自北朝庚信以来,或言愁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宇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宇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逐件事一一说来,却始終緊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以接近口语的朴崇消新的辞句谱入新声,又确体现了词家不假雕饰的本色。其难能可贵而終于至今传诵不衰,良有以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声声慢》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这首词成功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的精神面貌,是她晚年生活的一幅缩影。全词归结到“愁”字上,的确,“愁”字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一个核心,是支配着她的思想生活的。词中作者运用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物的描写和生活感受的叙述,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环境气氛及其内心世界。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首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梁启超所作批语:此词最得咽字诀,清真不及也;又: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李清照词不以辞采取胜,而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风格,达到朴素之美的境界。例如《声声慢》开头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具有独创性,做到了自然朴素,不见凿痕。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心理刻画,全用白描手法,正是李清照词语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李清照词被后人吟咏不哀的主要原因。</b></p><p class="ql-block"><b> 李清照的词十分注重音律声调的和谐美。她的词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变化和韵味浓厚的美感。李清照很重视音律声字,强调“协律”,但在创作中又不受束缚。节奏是构成诗歌音乐和谐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李清照善于运用错综变化的声调韵律的不同节奏,来表达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如《声声慢》这首词在声调艺术上的大胆创新,是宋词中绝无仅有的。不仅在单调上表现出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节奏感,同时,在感情上也层层深入,把人物感情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李清照词不仅在叠字运用方面具有美感,而且在叠句和偶句运用上也具有美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通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因《如梦令》中有“误入藕花深处"之句,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神,供奉于济南大明湖畔的藕神祠。自清代起,济南人民就将李清照封为藕神以祭祀。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2)、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