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俱往矣,看今朝 空中课堂展新颜</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区小学道法与心理学科落地的实效性,初步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三人行名师工作坊的引领、辐射作用。5月31日下午,科尔沁教育研修中心组织开展了科尔沁区三人行名师工作坊暨跨学科小学道法与心理同课异构主题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教育研修中心小学道法与心理教研员荣静老师主持。首先,三人行名师工作坊小学道法及心理名师代表共6人齐聚研修中心主会场进行了小学道法学科和心理学科及跨学科课程的探索研讨。活动第二项由科区实验小学道法教师李晶晶、科区铁路一小心理教师徐会敏以小学中年段学生的自我认知系列课程作了云端直播同课异构并进行了现场说课。第三项活动由三人行名师代表及90后新青年教师代表共7人做了现场及云端远程评价和感悟发言。最后教研员荣静老师做了点评讲座总结。科尔区51所小、初、高学校207名道法及心理教师同频参会。</p> <p class="ql-block">三人行名师齐聚 共研智慧新课堂</p> <p class="ql-block">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说中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正是这些教育的千古名言引领着我们从教者一路向前,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教研人,我们要不断迭代更新教育形式方法,创新实践教学课堂。来自科区6所学校的三人行名师代欢聚在科区研修中心的主会场,大家集思广益,积极探索新课标形式下的本学科及跨学科课程模式。在主持人荣静老师的引导下,三人行小学道法及小学心理名师成员做了高效的论坛:育新学校的张宁老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的任务进行了详实的解说;孔家的于浩老师就2022新课标的颁布后,道法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对孩子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探索;敖力布皋房建新老师针对小数道法及心理课程的融合提出建议,并在道法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分享;实验小学的刘立欣教师“5.25我爱我”活动月的考前焦虑课的做法和感受分享给了大家;孔家的许可心教师关于心理课堂常规教学的实效性做出了详尽的解读;建新学校的田春阳老师就心理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做了详解。</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同课异构 创新课堂我先行</p> <p class="ql-block"> 在小学道法三下《我是独特的》一课中,李晶晶老师能够立足学情,课堂中的选材贴近本班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镜子中的我引入课堂,并自评我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生理的我。接着他人即父母老师眼中的我、独特的内心世界、假如我会变三大活动,环环相扣,让学生整合社会中的我,课堂中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逐层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学生们的分享交流中能感受到学生已经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李老师在课堂上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语言也能够感染学生。</p> <p class="ql-block"> 小学心理四下《我是什么样的人》课程中,徐会敏老师的心理活动内容设计符合中年段学生身心所需,体验与分享衔接紧密,教学目标清晰流畅,各环节过度自然,构思巧妙,体验感很强。游戏热身活动与本课内容相衔接,即达到了迅速破冰的目的,又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徐老师教学手段新颖独特,充分利用心理学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整堂课孩子们在民主的和谐的氛围中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的教态和蔼亲切,彰显了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现场云端共评价 团队助力齐成长</p> <p class="ql-block"> 7所学校的名师及新青年教师代表进行了发言,现场的有刘立新老师、于浩老师、纪默飞老师、马士朋老师,云端90后青年教师代表有冯梦阳老师、张超老师、李晓涵老师。他们对跨学科的两堂小学道法和心理课做了中肯的评价,对三人行名师工作坊的师徒同行、跨学科同课异构、跨学科融合创新课等推陈出新的形式表示赞赏,提出了自己积极宝贵的意见,并对自己本学科的未来展望满情期望。青年教师们诚肯的表态,坚信自己能成为名师,能教好本学科,服务好学生。</p> <p class="ql-block">教研要研之有理 助推课标融合课</p>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员荣老师以“跨学科小学道法与心理课评析,建构多学科融合课堂模式初探”为主题进行了宏观的评课和讲座总结。荣老师针对跨学科两堂同课异构课的点评、学生自我认知的积极培养,避免学生自卑感的形成、道法与心理课的区别、跨学科融合的初探进行详致的分享。荣老师对两位仅有一年教龄的新青年做课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个主题,不同学科的课堂展示,让我们去发现道法课与心理课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怎样上好本专业的课,再去有效的借力融合,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以往我们很容易把道法课上成语文课,心理课讲成道法课,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要从专业性的角度,课程的教学目标为着手点,怎样去培养人的立足点去上好本学科课。另荣老师从心理及道法的课程体系及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大阶段归纳了自我认知在小学中开课的重要性。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在1岁以后的婴儿才有觉知,1岁前的婴儿他们生活在一维的世界里,没有你我他的概念,和母亲是共生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小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人的一生自卑感主要是在小学形成的,那我们小学阶段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所有的孩子建立自信,这样,学生再走入青春期时才能形成健康的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混乱,避免产生反社会人格的学生。两堂课都是以积极的语言、积极的行为让孩子们在自我认知方面达成积极的评价,从自评、到他评再到期望未来的我,也就是从生理物质的我,到心理社会的我,再到精神的我,通过一节课为孩子们在自我意识方面做了积极的整合。荣老师从马斯洛层次论和冰山理论及左右脑的分工为大家讲解了道法课和心理课中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及三原则。我们的孩子需要20%的左脑理论输入+80%的右脑活动潜入才能生成100%的好的行为结果,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中间环节的孩子的情感体验和意努力是最不能省掉的内容,否则就如空中楼阁,像马斯洛最高层需要一样,很难培养出金字塔顶端的人才,道法课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心理课是要发挥每个孩子最大潜能,做最好的自己。跨学科融合课的优质解读荣老师也做了分享,他能克服学习的碎片化和分散化,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迁移应用到生活中,而跨学科融合课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他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言而总之,时代在变,孩子在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教师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我们教学课堂,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立足孩子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为己任,强国不但要有孩子们,还有我们,教育人、教研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