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一年端午时。</span>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家国情怀,2022年端午节前夕,长安区第三中学开展了“走进端午 体验民俗”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浓浓节日氛围中体验传统习俗,感知端午、品味端午。 </p> <p class="ql-block"> 端午,是一种传承。端午节全国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与活动。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拴五彩绳、赛龙舟、击球、饮用雄黄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挂钟馗像等等,这些习俗沿袭至今,仍被人们喜爱。</p> <p class="ql-block"> 每到端午,大街小巷粽子飘香。课余,学生们在父母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与家人一同品尝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在感受浓郁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增进与亲人间的沟通交流,弘扬孝敬长辈好家风,延续文明。</p> <p class="ql-block">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所以功效最好。学生们模仿大人们的样子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p> <p class="ql-block">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学生们用五色丝线和碎布缝成形态不一内装香料的香囊,佩在胸前,香气扑鼻。</p> <p class="ql-block"> 《汉书》:“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三中学子以五色丝线系臂,欢度端午。</p> <p class="ql-block"> 加强劳动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健全人格培育和塑造的重要途径。6月1日下午,高利娥老师引导学生了解粽子、粽叶、香料等背后的科普小知识,将劳动教育与传统节日相融合,品尝劳动的果实,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走近劳动,热爱生活,不断探索。</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只见高老师双手麻利地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后,用糯米、大枣等充实压紧,再用绳一绕、一捆,一个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学生们也不甘落后,折粽叶、填糯米、裹叶子、扎线,一道道包粽子的工序有条不紊,转眼,一堆堆形状各异的粽子呈现在大家眼前。</p> <p class="ql-block"> 哇!哪飘来的一阵阵清香味?原来,是粽子煮熟啦!一个个粽子,或大或小,或胖或瘦,都是我们亲自劳动的成果,挑选几个最满意的带给爸爸妈妈,让味道与爱重逢。</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习包粽子的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端正了学生的劳动观念,让孩子们</span>深刻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独特习俗和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我们由衷地相信,加强劳动教育,要从青少年时期就引导鼓励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劳动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最终必将培育出健康健全的人格之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