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自古繁华—探寻南宋都城 临安(杭州)十大古城门遗址

南山老龙

<p class="ql-block">  南宋都城临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临安在北宋时就是一个大都市,人口有40多万。建都以后,人口很快增加到120多万。建有桥梁300多个,佛寺600多座,市面显得空前繁荣。</p><p class="ql-block"> 南宋的纺织业、造船业、制瓷业、造纸业和火器制造业都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生产达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新的高峰。南宋开创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南宋时期,纸币大量流通,逐步代替铜钱成为主要交换手段。</p><p class="ql-block"> 在十二世纪世界各国中,以南宋经济最为繁荣富盛。临安作为南宋的都城,实即为世界的第一大都会。 </p><p class="ql-block"> 绍兴元年(1231年),升杭州为临安府,是为“临时安顿”之意。绍兴八年(1138年)宋王朝正式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宋定都杭州,对杭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临安城依山傍水,河运便利,一度极其繁华。城内城外河流纵横,与大运河相连,构成一副庞大的水运网络,对临安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临安城以商业繁华著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内造船、纺织、印刷、造纸等手工业都建立了作坊,产品种类极多,质量也很好。 </p><p class="ql-block"> 临安城里各种店铺齐全,全国乃至海外的商品应有尽有。专业性集市和商行遍布城内外。《武林旧志》说:“谓之灯市,每逢入夜,大街小巷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各式各样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 这时的临安城可谓灿烂开放,城市繁华真正达到了古代世界城市的最高境界。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临安城,惊叹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p> <p class="ql-block">  北宋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p><p class="ql-block">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p><p class="ql-block">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p> <p class="ql-block">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 ,字耆卿 ,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柳永 咸平六年(1003年),作《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入仕无门,遂决定专心填词, 到处飘泊流浪。当他来到了繁华的杭州,顿时被眼前这座城市的富庶和美丽折服了。恰逢杭州又是钱塘八月观潮盛景,柳永诗意大发,才写下这首歌颂杭州的千古佳作。</p><p class="ql-block"> 柳永为杭州写下这首千古名词。这首词主要写了钱塘的繁华,并暗地里称赞好友孙何管理钱塘的功绩(孙何当时在杭州任两浙转运使)。柳永这首词写出后,流传极其广泛。</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后,金国皇帝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羡慕不已。竟然引得完颜亮率兵百万,挥师南下攻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杭州历史城址变迁图。</p><p class="ql-block"> 紫色虚线 为隋城城垣。</p><p class="ql-block"> 粉色虚线 为吴越罗(夹)城垣。</p><p class="ql-block"> 红色实线 为南宋城垣。</p><p class="ql-block"> 绿色虚线 为元城城垣。</p> <p class="ql-block">  老杭州十城门示意图。</p><p class="ql-block"> 杭州作为南宋时期的都城,外城门曾有旱城门13座,水城门5座,隋着南宋王朝的破亡,城门逐渐演变成现今有迹可寻的十座城门。</p><p class="ql-block"> 尽管名义上有十座古城门,我们当今去寻访,能看到遗址真迹留存的仅剩2座,重建新修的1座,其他7座,人们只能看到后人立的石碑,以此来证明这个地方曾经有一座古城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杭州城范围简图。</p><p class="ql-block"> 杭州城方圆不足十公里,为何却开了十个城门?杭州有首民谣云:</p><p class="ql-block"> 武林门外鱼担儿,</p><p class="ql-block"> 艮山门外丝篮儿,</p><p class="ql-block"> 庆春门外粪担儿,</p><p class="ql-block"> 清泰门外盐担儿,</p><p class="ql-block"> 望江门外菜担儿,</p><p class="ql-block"> 候潮门外酒坛儿,</p><p class="ql-block"> 凤山门外跑马儿,</p><p class="ql-block"> 清波门外柴担儿,</p><p class="ql-block"> 湧金门外划船儿,</p><p class="ql-block"> 钱塘门外香篮儿。</p> <p class="ql-block">  古武林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武林门位置:武林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北侧。</p><p class="ql-block"> 古武林门,杭州最古老的北大门,始建于隋代,约有1300多年历史。五代吴越国(公元983年)筑罗城时,名北关门(谐称百官门)。城门雄丽,打更司晨。</p><p class="ql-block"> 南宋时,因门对余杭,亦称余杭门,有水门二。秦汉时钱唐西部群山总称“武林”,所以“武林”也是杭州的古称。杭州城城门虽屡有兴废,但此城门始终未变,明代改余杭门为武林门。武林门,民国初,因筑路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  古武林门照片。武林门,这是一座可用得“价值”二字来衡量的城门。它,奉尊、要津、有序、富裕,一如它“北关”的旧称。</p><p class="ql-block"> 武林门外一路,历朝历代都是黄土铺路,清水遍洒。为啥?因为“朝廷恩泽自北而来”,由此入的杭城。</p><p class="ql-block"> 康熙六下江南,五次来了杭州;乾隆六下江南,次次都没拉下。御船顺运河而来,都在卖鱼桥霞湾港驻跸。上岸后,他们都是通过武林门,进入杭城。</p> <p class="ql-block">  百官门外鱼担儿 ,武林门为京杭大运河南端。是古代杭州最重要的北城门,交通要道,军事关口,五代吴越时称为“北关”。从前,杭州与浙北、苏南的联系,要靠大运河,就必须要出武林门。</p><p class="ql-block"> 从隋代以来,武林门外一直是沟通我国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城北运河和城内运河的枢纽地带。一直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地。每当夕阳在山之际,樯帆卸泊,百货登市,入夜“篝火烛照,如同白日”。再加上游人、香客,多集宿于此 ,“熙熙攘攘,人影杂沓”,形成了热闹的夜市场面,素有“北关夜市”之称。</p><p class="ql-block"> 武林门至湖墅一带,樯帆集聚,百货、米、鱼纷纷登市。米店、鱼行众多。此地历来是杭嘉湖地区淡水鱼集散地 。每到清晨,码头一带百聚汇,鱼虾鲜活,成箩成筐,肩挑手抬,鱼市繁忙。大兜路上,鱼行林立。卖鱼桥也由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古武林门照片。特纳拍摄 民国。</p> <p class="ql-block"> 南宋都城临安</p><p class="ql-block"> 市井生活图(一)</p> <p class="ql-block">  古武林门照片。 特纳拍摄 民国。</p> <p class="ql-block">  古艮山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艮山门位置:环城北路与建国北路交叉处。</p><p class="ql-block"> 古艮山门,古代杭州的东北门。五代吴越时筑城,称保德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移门于菜市河以西,改称艮山门。艮山门的东面,宋代曾有座“顺应桥”,又称坝子桥,因而也称坝子门。</p><p class="ql-block"> 南宋末,元兵攻占杭城,城门被毁。元末至正十九年,将城外展三里,在保德门故址重建艮山门。</p><p class="ql-block"> 明《万历杭州府志》称:“艮山门东城上有望海楼,俗呼跨海楼。”其时,艮山门是受倭寇侵扰较多的城门,浙江总督胡宗宪在艮山门东侧建造了望海楼,以拱卫杭州城。</p><p class="ql-block"> 艮山门,民国初期(1913年),因筑路被拆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艮山门石碑。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p><p class="ql-block"> 出艮山门是沙田里,北通打铁关、东新关;东北经三条枪,连接走马塘路,通乔司、丁桥,过上塘河至皋亭山、黄鹤山、临平山,是宋代的一条重要官道。</p><p class="ql-block"> 凡有北方官邮文牒或使者陆路来朝,都由此路进入艮山门去南宋朝廷。</p> <p class="ql-block">  坝子桥,古艮山门附近,南宋已有。桥横跨东河北段,长62.5米,宽6米。为三孔石拱桥,桥顶筑有凤凰亭,造型优美。坝子桥为杭州东河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  艮山门外丝篮儿,艮山门最富特色的,是当数古时女人们手挽竹篮,去河港漂洗炼丝,蚕妇们在兜卖土丝的景况。丝织品市场买卖兴旺。</p><p class="ql-block"> 古时候,艮山门一带,经济也很发达。自宋元以来,就一直是杭州的丝织业集中地,个体丝织户与机纺作坊遍布,机杼之声,比户相闻,是驰名中外的“杭纺”主要产地。</p> <p class="ql-block">  古城门照片。 甘博拍摄 晚清。</p> <p class="ql-block">  古庆春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庆春门位置:环城东路与庆春路交叉处。</p><p class="ql-block"> 古庆春门,为古代杭州东城门之一。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原名东青门,因门外有菜市,又称菜市门。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州,城门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往东拓展三里,新门近太平桥,改称太平门。</p><p class="ql-block"> 明初始名庆春。门内庆春街,历来为繁华街道之一。明初朱元璋部将常遇春由此门入城,故而改称庆春门。</p><p class="ql-block"> 庆春门在杭州城东郊,早就有“东郊迎春”习俗。芒种前,杭州官民都会到庆春门外先农坛迎庆芒神 ,从庆春门外一直迎送到吴山上。沿途鼓吹、秧歌、台阁、戏曲一路跟随,市民烧香迎供,放炮竹,庆贺春耕开始,一年丰收。</p> <p class="ql-block">  庆春门 (杭州古城墙陈列馆)。庆春门是杭州唯一一座复建的城门。</p><p class="ql-block"> 庆春门于2006年年底开工重建,2007年2月初全部建成,整体建筑以杭州清代古城墙为原型,城墙全长66米、宽5.4米、高6.65米,两端为残墙,城墙中间建有城门,城墙顶上还建有一个按南宋城楼仿建的歇山顶式全木结构城楼,整座城墙的中空部分为杭州古城墙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太平门外粪担儿。庆春门内的庆春街,历来为杭城繁华街道之一。门外为郊区农民的菜地,农民以种菜为主,早晨运菜进城售卖,后担粪出城回家,均此门出入。</p><p class="ql-block">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杭州时,曾在这里留下了“东南农事已春深,菜垄花开满地金”的赞美诗句。</p> <p class="ql-block">  古庆春门照片。满清入关,兵分八旗。杭州的十座城门,从顺治年起,九座城门的钥匙由八旗的门卒掌管,汉人的巡抚都不能染指。唯独庆春门由汉兵把守,为啥?因为这城门洞内进出的,多粪担,属“污秽之门”。</p> <p class="ql-block">  古庆春门照片。特纳拍摄 民国。</p> <p class="ql-block"> 南宋都城临安</p><p class="ql-block"> 市井生活图(二)</p> <p class="ql-block">  古清泰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清泰门位置:环城东路与清泰街交叉东侧。 </p><p class="ql-block"> 古清泰门,是杭州古代东门 。吴越时名南土门,南宋初,在其南另建崇新门,门近荐桥,亦称荐桥门。南宋末,元兵攻城,城门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往东延伸三里筑门,名清泰门。</p><p class="ql-block"> 清泰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沪杭铁路设车站于清泰门内。经当时清政府钦准,破除了清泰门北和望江门南两处城墙。铁路自城外破城而入,拆城门及城墙数十丈,此为杭城拆城之始。</p> <p class="ql-block">  螺蛳门外盐担儿,清泰门是杭州古代的正东门,吴越时名南土门。因清泰门门外水网交错,河中多产螺蛳,故有螺蛳门之称。</p><p class="ql-block"> 相传清泰门外沿江一带,直达江水入海处,是古代煮海盐的地方。沿江多盐田,引入海水。煎水成盐,卖与盐商,分行各地。到了近代,江水改道,海塘变迁,在此煮盐已成了陈迹。</p><p class="ql-block"> 清时,杭州府辖下的盐场,在清泰门外有“三保”。“三保”设有灶保三名,役使四名,属于杭州府的“干部”编制,负责盐场的“稽检缉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民国清泰门火车站遗址,(简称清泰站),是杭州江墅铁路的一个中间车站,为杭州火车站的前身。清泰门火车站始建于1906年,至1907年8月23日,随江墅铁路通车而启用。车站几度异址改建,后改称杭州站。杭州清泰门火车站遗址,现在杭州“古清泰门公园”内。供人们参观、回忆。</p><p class="ql-block"> 杭州的江墅铁路是浙江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全长16.135公里。于1906年11月14日开工建设,线路沿当时杭州的老城墙外由南而北,到1907年8月23日全线通车并开始客货运营。</p> <p class="ql-block">  古庆泰门照片。清平、安泰,这是城门的原意。沪上的开埠、铁路的兴建、帝制的没落,这是中国的近代。清泰门,它所拥有的细节,更多的属于近代。以这个城门命名的火车站、立交桥,多多少少的巨变,从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  古清泰门照片。甘博拍摄 晚清。</p> <p class="ql-block">  古望江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望江门位置:望江路与江城路交叉东侧。 </p><p class="ql-block"> 古望江门,古代杭州东南部城门。始建南宋二十八(1158年),门其东有茅山河上草桥,俗称草桥门。南宋末 ,元初(1276年)元兵攻城 ,城门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拓展东城三里,在此建门改称永昌门。因登城可远望钱塘江潮,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称望江门。</p><p class="ql-block"> 古时,望江门外为观潮胜地,唐有江楼,宋有烟云鱼鸟亭,门内有御园富景楼。元有瞰江亭,明筑映江楼有“形胜东南属此楼”之誉。望江门,民国初,因筑路拆除城墙、城门。</p> <p class="ql-block">  草桥门外菜担儿,望江门,俗称草桥门,又称永昌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望江门外江岸淤沙日增,江涂田野。农民便在此垦荒,种不得稻谷,世代种菜。农户以种菜为业,挑到城里售卖。</p><p class="ql-block"> 草桥门外钱江鱼。望江门频临钱江,至候潮门一带,向来是渔市集散地,渔人在这里上岸就市。江堤上提篮叫卖,鱼贾贩客,人行纷沓,十分热闹。</p> <p class="ql-block">  古城门。甘博拍摄 晚清。</p> <p class="ql-block">  古候潮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候潮门位置:候潮路与江城路相交处。</p><p class="ql-block"> 古候潮门,始建五代吴越,因筑城以竹笼石,车运之定城基,故称竹车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在竹车门旧基重建候潮门。因城门频临钱江,每日可两次候潮,故名候潮门。</p><p class="ql-block"> 门外旧有观潮楼,门内有都亭驿及侍从官宅。每日候潮时,达官贵人和贾商市民,纷至沓来,饮酒品茗。一时城门内外,遍布酒坊和茶肆,熙熙攘攘,一番热闹景象。候潮门,民国以后,拆城筑路,门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  候潮门外酒坛儿,此门东临贴沙河,可通钱江。因为酒坛运输经不起车马颠簸,绍兴老酒进入杭州城,大都走候潮门旁的水门。每每酒船划过候潮门外,阵阵酒香扑鼻,过水门经中河,一直飘香到城中各处。</p> <p class="ql-block">  候潮门遗址照片。</p> <p class="ql-block"> 南宋都城临安</p><p class="ql-block"> 市井生活图(三)</p> <p class="ql-block">  水上行舟 石雕 。</p><p class="ql-block"> 杭州城内,河流纵横交叉,北通运河,南通钱江,西至西湖。人们出行和物资运输,把船在水上航行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十分方便、省力。</p> <p class="ql-block">  候潮桥。</p> <p class="ql-block">  古水门照片。慕雅德拍摄 晚清。</p> <p class="ql-block">  古凤山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凤山门位置:在高架下紫阳街道的公园里。</p><p class="ql-block"> 古凤山门,古代杭州的南大门,位于凤凰山脚下。宋室南渡,建都临安(今杭州)。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在凤凰山一带筑皇城,又筑外城,城门十三座,周围九里,此地为大内北门和宁门所在。</p><p class="ql-block"> 元初(1276年)元兵进占杭城,不久,南宋皇宫大内毁于战火,凤山门也遭毁。元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墙,在此处筑城门名凤山门(因为于凤凰山麓而得名),又名正阳门。</p><p class="ql-block"> 凤山门,地处御街南端,北达城内诸宫观。凤山门有水陆两门,进出方便。凤山门,民国初期,城门被拆毁。</p> <p class="ql-block">  凤山水城门遗址,是杭州唯一真实存在的古城墙水城门。它扼守着运河水道,侥幸逃脱没被拆除。</p><p class="ql-block"> 1912年7月22日,杭州开始拆除古城墙。此后,杭州绵延几十公里,高大宏伟的城门城楼一点一点,从人们的眼前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凤山水城门照片。凤山水城门处于杭州古城南端。钱塘江之水自龙山河涌入凤山水门,经由杭州城内纵横交错的河道水路,出武林门水门,和京杭大运河连了起来,扼守江南运河通往钱塘江的咽喉。可见凤山水门当时在京杭大运河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凤山水门,建于1359年,经历600多年风雨,是杭州唯一保留至今真实存在的古城墙和水城门。是中国大运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凤山水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古凤山门照片。盖络拍摄 晚清。</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凤山门城垛上有一个架子,并装有可升降的吊篮。人们在晚上时,花点钱,就可以让人把自己吊进城去。</p> <p class="ql-block">  凤山门外跑马儿,凤山门外万松林一带,是连接江干一带和游览西湖的交通要道。城外地势起伏,风景优美,直通西湖,成为游人骑马踏青之处。</p> <p class="ql-block">  六部桥,古凤山水门北侧,横跨中河,单孔石拱桥。南宋时,桥东有都亭驿,为当时接待外国来使之处,故旧名称都亭驿桥。后称六部桥</p><p class="ql-block"> 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以桥西显宁寺为基础扩建为三省六部官署所在地,为南宋时政治中心。六部桥是中河上南宋皇城内居民,东西两侧过河的重要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  古清波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清波门位置:南山路与清波街、河坊街、孝子坊、勾山里相交一带。</p><p class="ql-block"> 古清波门,五代吴越时筑罗城,在此设涵水门,俗称“暗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增筑杭城,为门十三,清波门是西门之一。因门频湖之东南,取“清波”之意名门,为历代沿用。</p><p class="ql-block"> 清波门一带,频湖倚山,景色宜人,向来是休闲赏景的好地方。阳春三月,春风轻拂,漫长的柳林地带,犹如碧波荡漾,蔚为壮观。黄莺在柳荫啼鸣,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因此得名。附近还有“聚景园”、“钱王祠”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元末,杭州西城只存清波、涌金、钱塘三门。明、清在原址上维护复建,清波门成了城西南市民出入的唯一孔道。</p><p class="ql-block">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挖地道破清波门城垣数丈,进占杭州。清波门,民国二年(1913年),城墙被拆除,改建成南山路、湖滨路。</p> <p class="ql-block"> 南宋都城临安</p><p class="ql-block"> 市井生活图(四)</p> <p class="ql-block">  清波门外柴担儿,清波门一带古迹甚多,历史上曾是文人墨客及书画家寓居之地。旧时杭人烧饭煮茶,主要用木柴和木炭。清波门外通南山,为起伏的山峦。更远还有富阳、桐庐等地山民挑柴炭,从此门运入。进城售卖,故清波门附近柴炭行较多。</p> <p class="ql-block">  古清波门照片。甘博拍摄 民国。</p> <p class="ql-block">  古湧金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湧金门位置:南山路与涌金路交叉处。</p><p class="ql-block"> 古湧金门,为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五代天福元年,吴越国王钱元瓘引西湖水入城。在此开凿湧金池,筑此门。门频西湖,东侧有水门(亦称湧金闸)。传说为西湖中“金牛涌现”之地,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增筑城垣,改称丰豫门。明初,仍复称湧金门。湧金门历来是从杭州城里到西湖游览的通道,为市区繁华地段。</p><p class="ql-block"> 湧金门也称小金门,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涌出小金门”,就是写湧金门。湧金门,民国二年(1913年),城墙被拆除,改建成南山路、湖滨路。</p> <p class="ql-block">  古湧金门照片。英国女旅行家毕晓普夫人于1898年来杭州时拍摄 。</p> <p class="ql-block">  湧金门外划船儿,门外频临西湖,古时杭城西湖游船都在此集散。湧金门历来是杭州城里到西湖游览主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城墙内又近杭州府衙及钱塘、仁和两县县衙所在地,向为杭城繁华地段。清代,湧金门城楼大方威严,为重楼歇山式建筑。城楼上,有一副楹联曰:“长牒接清波看水天一色 ;高楼连闹市绕烟火万家”,形象地概括了湧金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  金牛出水,相传汉代,西湖有金牛潜伏,每逢湖水干枯,金牛涌现吐水。故杭州西湖,也称金牛湖。</p><p class="ql-block"> 此铜雕“金牛出水”,为2002年10月 杭州西湖南线改造时所建。</p> <p class="ql-block">  张顺 元末明初小说《水浒》中一百零八将之一。人称“浪里白条”,原在浔阳江上打渔为生,后上水泊梁山,屡建战功。</p><p class="ql-block"> 据《水浒》载,北宋宣和年间,张顺随宋江奉召南下征讨方腊,战死在湧金水门下。有诗云:浔阳江上英雄汉,水浒城中义烈人。天数已尽无可救,湧金门外已归神。</p> <p class="ql-block">  古钱塘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钱塘门位置:湖滨路与环城西路相接处。 </p><p class="ql-block"> 古钱塘门,在隋朝杭州建城就有,1400多年来,是杭州唯一从未改名易地的城门。为杭州的西城门之一。杭州有钱塘之名,始自秦朝。故称钱塘门。为宋至清历代沿用。</p><p class="ql-block"> 南宋以后,钱塘门与涌金门、清波门并列为杭州西城三门之一。钱塘门,民国二年(1913年),拆除城墙,改建成湖滨路、南山路。</p> <p class="ql-block">  钱塘门外香袋儿。钱塘门自隋朝起即有此称,既未改名,也未易地。有宋以来,钱塘门外多佛寺、楼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民国初年杭州仍有大小寺院2000余座。是杭州的人物风情繁华之地。</p><p class="ql-block"> 最有名的看经楼,又名望湖楼,建于宋乾德二年(964年)是观赏西湖水景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 出钱塘门即昭庆寺、过看经楼,可直通灵隐、天竺。古时往灵隐天竺进香之人,肩背香袋,手提装满香烛的篮子,多由钱塘门出入。</p><p class="ql-block"> 钱塘门外的香市,闻名江南。每年香市,太湖流域的、杭嘉湖等地的农民及杭城市民,会成群结队,到杭州灵隐、三天竺、昭庆寺等寺庵来进香。各路香客摩肩接踵,不下数百十万人。城门下,整日人如川流,热闹非凡。杭州城里的三百六十行 ,每年也都指望这一香市,靠它坐吃一年。</p> <p class="ql-block">  古钱塘门遗址。</p><p class="ql-block"> 2008年经考古调查勘探发现南宋钱塘门遗址。遗址坑内展示的内容包括门道、门洞侧壁基础和城墙夯土。</p><p class="ql-block"> 2011年杭州西湖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钱塘门遗址成为了世界遗产名录中杭州西湖的24个核心景点的组成部分。成为杭州历史见证的幸存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古钱塘门照片。</p><p class="ql-block"> 弗里德里希拍摄 晚清。</p> <p class="ql-block"> 南宋都城临安</p><p class="ql-block"> 市井生活图(五)</p> <p class="ql-block">  古钱塘门照片。甘博拍摄 晚清。</p> <p class="ql-block">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王朝的继续,共历9帝153年。南宋着力经营长江流域,使中国南方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呈现出高度繁荣。但在军事上却一直屈服于北方强敌,最终1279年被元灭亡。</p><p class="ql-block"> 南宋统治者,一方面向金国屈辱讲和,来换取苟安局面;一方面加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来维持自己豪华享乐的生活。他们穷奢极欲,醉心淫乐,根本置国家和人民不顾。 </p><p class="ql-block"> 因此,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一诗中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p><p class="ql-block"> 南宋是一个历尽屈辱的朝代,以屈辱始,以屈辱终,然而却维持了长达150多年的统治。南宋,重科举教育,兴礼乐文治,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科技创造众多,文化思想鼎盛。</p><p class="ql-block"> 南宋在社会经济方面实现了高度繁荣,算得上是一个历史奇迹。正由于这一奇迹,最后成就了杭州八大古都之一的历史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