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儿童节:难忘故乡的小学校》</p><p class="ql-block"> 作者:村上人</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前,正在上幼儿园的我,度过了第一个神圣而快乐的儿童节。</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县立西社完全小学,位于村子长街正中地段,占地十亩,小巧而精致。</p><p class="ql-block"> 学校大门坐南朝北。背临长街,是先后三次盖成的20多间单面向阳厦房。其中第一批建成学校大门过道及两边8间老师宿舍(宿办合一),称为老房,第二批向西建成两间水房,两间教工食堂,三间幼儿园教室。第三批又向西盖了9间厦房,中间是会议室,内带两间教师宿舍,两边各2间教师宿舍,称为新房。</p><p class="ql-block"> 老房东面是占地六亩的200米跑造的操场。内有一个东西向的篮球场。篮球架及篮板为木匠制作,结实而略显笨重。排球场,垒球场,羽毛球场,及田径赛场,可兼用,靠近学生厕所是跳远沙坑。操场北围墙附近有两个大水窖。靠围墙栽种着高大茂盛的杨树,桐树。学校东围墙从北向南依次是猪圈,男女教师厕所,男女学生厕所。厕所为或长或短的砖砌蹲坑。每逢下课铃响,二百多个师生蜂涌般奔向操场课间休息,自由活动。</p><p class="ql-block"> 新房前是十多棵高大的核桃树,夏天浓荫蔽日。核桃园南有一座简易八开间大房,那是一二年级教室,每个教室四开间,最多容纳四十个学生。教室南北各有四个双扇窗户,全装有玻璃,教室前后斜对角安装有单扇西式门。教室南是两亩多的植物园和菜地。畦埂规整,有的田畦边插着木牌,写明植物名称,原产地,生物特性,管理班级等。整个菜园,红黄绿紫,郁郁葱葱。菜地西南角紧挨老戏台的是一二年级小男生们的厕所。</p><p class="ql-block"> 一进 学校大门,正对面有一砖砌照壁,走过二十米宽的广场,是前后两座古色古香的大房。这是三四五六年级的教室。教室基座高约二尺的砖砌台基,每个教室门口有三个台阶。房上的砖瓦梁檩,均是拆了全村十几座大小庙宇的建筑构件,房梁檩椽均整齐划一,椽上密排着一寸厚方形薄砖,防止漏雨落土。大梁上均用毛笔画有老碗口大小的太极图,用工整的楷书写有"校长李永瑞,监事,木匠,泥水匠工头姓名,以及建筑年月。"房脊上是古庙拆下的精雕细刻的建筑构件,风尾,筒瓦,气象庄严。两座大房中间安放着四幅乒乓球案子。</p><p class="ql-block"> 每个教室里前后有两块大黑板。前边黑板上方贴有毛主席标准像,主席像两边对称贴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黑板两边贴着手刻油印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一个小钉上悬挂着本班同学的点名薄。教室后边黑板上方手书仿宋体或黑体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标语,黑板上是展示班级风貌的板报。旁边贴有班级获得的奖状,绵旗。教室后边整齐地放置着打扫卫生的条帚,竹扫把,磄瓷脸盆,铁制小䉒笈。所有的双人课桌,条橙漆的黑明铮亮。教室窗户间雪白墙壁上贴有名人名言,或是彩印学校生活的年画。讲台上整齐地摆放着白色或彩色粉笔盒,黑板擦,抹布放在抽斗里。</p><p class="ql-block"> 新老教室中间是个小广场,小广场北是两孔窑,一孔是女生宿舍,约住十来个外村上学的女生。另一孔是总务主任室兼贵重食材库房。窑东有棵碗口粗的椿树,树横枝上悬挂着铜铃。管开水灶的老汉负责按时打铃,学校师生闻铃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上课,自习,食宿,自由活动。</p><p class="ql-block"> 五六年级教室后是小花园,靠近南围墙是六孔砖窑,校长室居中,西隔壁是三孔男学生宿舍,东隔壁是教导主任室兼图书资料库,和体育老师宿舍兼运动器材库。</p><p class="ql-block"> 新房的学校会议室正面墙上,张贴着马恩列斯毛刘周朱陈的标准像。会议桌是一幅木制标准乒乓球案。靠墙是十个红漆条橙。会议室简洁而庄重。</p><p class="ql-block"> 学校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歌咏比赛,球类班级间的比赛,文艺演岀,壁报竞赛。最有意思的是组织全校师生,到西寨子城下的南泉沟里搞军事演习,爬山抓特务。</p><p class="ql-block"> 正上幼儿园的我,最羡慕的是身穿白衬衫,蓝西式裤,带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特别是那些左臂分别佩戴有白底红格的臂章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我感到他们恃别神圣帅气。直到十几年后,才弄明白那是少先队干部的标识。一道杠是少先队小队长,二道杠是中队长,一道杠是小队长。</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老师,在村民心目中是极为神圣的。他们有标志服。无论男女老师,都身穿蓝卡其制服,白衬衫,男的多留分头,两三个女老师或留齐耳短发,或梳长短辫子,但人人脸色手足白晰,干净文雅,说话谦和文明,老师们绝大多数为师范学院或中师毕业。他们与光头黧面,身穿蓝或黑白土布的中式衣服,浑身尘土的村民之间,对比极为强烈。</p><p class="ql-block"> 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对全公社最高学府,对所有老师都十分敬重。老师们若拿重物回校,偶遇村民,村民都会放下手中活路,硬从老师手上抢来,恭敬地送到老师宿舍。</p><p class="ql-block"> 那年庆祝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几十面红黄绿蓝各色彩旗,敲着十几个羊皮鼓,吹着小铜洋号,在长街上游行一圈。村民的都会围茌路两边旁观,形成浓厚节日喜庆气氛。师生们倍感自豪,村民们十分开心,那些尚未正式上学的小孩子们,跑前追后,欢呼雀跃,回家后无不哭闹着求家长,恨不得立即进入学校上学。</p><p class="ql-block"> 这所管理规范,校风优良的神圣的完全小学,被文革狂飒彻底抽掉了精气神。随着批斗校长,老师互斗,学生分成对立的几派。复课后,贫宣队进校,上课学语录,讲用会,吃忆苦饭,大游行庆九大,全天打地道,……在1970年秋季,还曾临时增设了初中部,我就是戴帽初中第一届学生。因校舍及运动场地太过狭窄,1971年底初中部随公社,供销社东迁,搬到了村东新校址,即现在中学位置。西社小学也在八十年代初搬迁到村东后,原校址就被彻底废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儿童节下午草于长安</p><p class="ql-block">说明:照片均来自网络,特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