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引子</p><p class="ql-block"> 布谷声声,又到麦收时节。</p><p class="ql-block"> 早晨起床,我家老马看下手机中的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温度32度,很热。</p><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饭,推电车准备上班,感觉身上凉飕飕的。我反问了一句:“你不是说今天很热吗?”“你割过麦子吗?”我俩几乎异口同声。</p><p class="ql-block"> 他是说给我听的,我是说给我自己听的。</p><p class="ql-block"> “早晨有多凉快,中午就有多热。”老马接了一句。</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听着好耳熟,因为以前割麦子的时候,母亲也经常这么说。</p><p class="ql-block"> 你割过麦子?我当然割过。不过一晃有二十多年没摸镰刀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考学</p><p class="ql-block"> 当年之所以考上学,靠的就是母亲一句话:“好好上学,考上学就不用砸坷垃头子了。(做农活),打庄户太累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我憋着一股劲,考上了师范,算是跳出了农门。当年我们班考上学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女同学。</p><p class="ql-block"> 录取通知书是本家一个侄女送给我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正和母亲一起在地里干活。</p><p class="ql-block"> “俺大姑考上学了,喇叭里喊你们,你们没去拿,我给拿来了。”侄女累得气喘吁吁,却掩饰不住她内心的高兴。</p><p class="ql-block"> 大哥考上大学,二哥接了父亲的班。我作为家里唯一的一个女孩也通过考学,跳出了农门,父母的高兴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考上学是要到乡上起户口的,这个活都是父亲去做。</p><p class="ql-block"> 起完户口回来,父亲满脸的微笑,满脸的幸福。他说,管户口人都认识他了。一去就问,又有孩子考上学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和我一起上学的好多女孩子都被父母拽下来干农活了。我奶奶也曾经劝过我母亲:“小丫头早晚是人家的人,上什么学,下来帮你干活吧。”母亲没有听奶奶的话,她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能上我就供她上。”</p><p class="ql-block"> 母亲没有拽我下来干活,一直用她自己的方式鼓励我努力学习。不识字是母亲一生最大的遗憾。她说她一直很羡慕识字的人。但是她小的时候,家太穷了,没能上学,所以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和睁眼瞎一样。</p><p class="ql-block"> 母亲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睁眼瞎,所以不管再苦再累,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学。母亲也从没有因为农活耽误我们兄妹上学,甚至我上初中的时候,不会骑自行车的母亲还步行七八里路到学校给我送过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吃麦穗</p><p class="ql-block"> 我师范毕业,在离家二十多里地的一个乡村教学。那个年代不但有寒暑假,还有麦假和秋假。所以,尽管参加了工作,我周末和假期还可以回家帮助父母做点农活。</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父母年龄也是越来越大了,身体不再像以前那么强壮。</p><p class="ql-block"> 麦收时节是最忙人,最累人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虽然起户口之后,大哥二哥和我的地都收回去了,可是家里还有好几块地。</p><p class="ql-block">北湖口粮田,西湖饲料地,小河沿,双堰子也各有一块,零零星星好几块地,估计一共还有两亩多地。</p><p class="ql-block"> 此时,老百姓种麦子也越来越科学。</p><p class="ql-block"> 以前老百姓种的麦子个高,麦穗小,容易倒,还有那种没有麦芒的叫秃头麦。后来种鲁麦1号,鲁麦2号,长出来的麦子越来越矮,这样的麦子麦穗大,麦秸粗,能抗倒伏。</p><p class="ql-block"> 麦子一般在秋天收完玉米播种。以前都是人力用耩子播种。前面有人拉耩子,后面有人晃耩子。家里有牲口的,会给牛套上笼头,让牛在前面拉。</p><p class="ql-block"> 在地里播下麦种就播下了希望,过一个冬天,到来年的五月份,小满过后,麦子开始逐渐成熟。</p><p class="ql-block"> 成熟的麦子,麦芒在阳光下慢慢直竖起来,又尖又硬。揪一个麦穗掐去麦芒,放在手心搓搓,用嘴巴轻轻吹去麦皮,就露出一粒粒绿色的麦粒,放在嘴里吃起来很筋道,还有一点甜。</p><p class="ql-block"> 搓麦子吃也会上瘾,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最后牙齿都被吃成了绿色,笑起来像个“妖怪”。</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也揪一把麦穗带回家放到火上用火燎熟了吃。这样的麦粒吃起来不但筋道还香喷喷的,最后吃得满嘴发黑,母亲说吃成黑嘴鼬子了。</p><p class="ql-block"> 老百姓看麦子熟不熟,往往就是用手搓一个麦穗看撑不撑手。如果撑手就说明熟了可以收割了,不撑手就得再等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割麦子</p><p class="ql-block"> 麦收时节,得和时间赛跑。麦子成熟的那几天得抓紧收割。收割慢了,熟透的麦子会掉到地里;万一下雨,更加糟糕,麦子会被砸在地里。</p><p class="ql-block"> 一般都是看哪块地的麦子熟得快就先割哪块。</p><p class="ql-block"> 早晨四五点钟就得早早起来,趁着凉快先到地里割几刀。等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再回家吃早饭,吃完早饭接着下湖干活。</p><p class="ql-block"> 吃早饭前,母亲总是提醒我,先喝水,再吃饭。要是吃完饭再喝水,等渴了,喝多少水都不解渴。别说,母亲说的还真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中午的饭都是在地里吃。下湖时候一块带到地里。母亲一般都要煮上几个咸鸭蛋,带点自己家煮的咸菜,还有一大包煎饼和几大杯子水。母亲准备下湖吃的饭菜的时候,父亲开始在磨刀石上沾着水磨镰刀。</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母亲都是让我全副武装。戴好帽子,防晒;穿着长袖褂子,要不麦芒扎人。最好戴上手套,要不手会磨起泡。</p><p class="ql-block"> 和父母一起往地里走的时候,地里已经有庄邻开始收割麦子了,见到我都很热情,“大妹子,你也来了。你看你考上学,还得干活。”</p><p class="ql-block"> “她是帮我们的。”母亲一脸幸福地说。</p><p class="ql-block"> 我也在帮我自己呀,我回家干活,父亲母亲不就可以少干点吗?</p><p class="ql-block"> 走在母亲幸福的目光里,我感觉自己的脚步也是轻盈的。</p><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也和大人一块在地里收过麦子。</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大娘一家刚从东北回来,我家都是和大娘家一块收割麦子。</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不到10岁,大娘家五姐比我大一岁。我俩一人一把镰刀一人割两行。割一会,就抬头看看割到头了吧。可是麦趟子怎么还是那么长,什么时候才能割到头。于是,在五姐带动下我俩开始出洋相,不再顺着麦趟子割,而是割到麦地中间,在麦地中间转圈割出一块空地,躺在空地上和大人玩起了捉迷藏。</p><p class="ql-block"> 割得不耐烦了,干脆直接把镰刀一放,搓麦子吃;或者,在麦个子中间钻来钻去,也不嫌麦芒扎的慌。</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两家不再在一块收麦子,而是各家收各家的麦子了。</p><p class="ql-block"> 来到自己家麦地头,我和父亲母亲分开割,母亲把的麦趟子最多。我一般也就把四五行。母亲比我把的多一半。她总是说,你割得慢,把不过来,少割几行吧。</p><p class="ql-block"> 弯下腰,先割一把长的麦子放在地上当要子(捆绑麦子用的)。然后,左手翻转从半腰揽着麦子,右手挥镰割麦,把割下的麦子整齐放在要子上。</p><p class="ql-block"> 麦子快放满的时候,把要子围起来,两头转着拧一圈窝在里面。一个麦个子就捆好了。最后把捆好的麦个子回头朝上站在地里,让麦穗继续接受日光的照射。</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一个麦个子如果站不稳,会把两个麦个子或者几个麦个子靠在一起站在一块,这样就不容易倒了。</p><p class="ql-block"> 开始的时候,割麦子还感觉不到累,不一会,麦地里开始密不透风,又闷又热,衣服被汗水溻湿,粘在身上很不舒服,腰也累得直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父亲总是搬个小板凳边割边往前移动。父亲更能出汗,不一会,后背就全湿透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割麦子之前胳膊一直疼,等到开始收割麦子的时候,突然就不疼了。母亲笑着说,胳膊是想干活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臂膀是柔弱的,但是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我们整个家。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的活基本都是落在母亲一人身上。父亲退休后,可以帮母亲干活,但是好多活,父亲以前没干过,比不上一些老庄户。</p><p class="ql-block"> “怎么还不到头。”我歪歪头,看看母亲,发现母亲鬓角的白发越来越多,汗水顺着她的两鬓不停地往下流;炎炎烈日下,父亲的脊背也越来越弯……</p><p class="ql-block"> “不抬头,低着头割是的,一会就割到头了。”</p><p class="ql-block"> 是的低着头割是的,等发现地头的时候,一趟也就割完了。</p><p class="ql-block"> 到中午的时候,开始热得喘不过气来了。嗓子里面就像冒烟一样,这时候就大口大口喝水,喝的水一会就变成汗流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午饭一般在地头找个树荫凉吃。吃完饭,就坐在麦个子上稍微休息一会。有时候,不管脏净,有没有虫子,直接躺在麦个子上,仰面朝天,把帽子扣在脸上,寻片刻的清闲。</p><p class="ql-block"> 休息一会得接着干,那么热的太阳,怕麦子熟掉了头,老百姓再苦再累也得赶着时间收割。</p><p class="ql-block"> 此时多希望有人能来帮忙一块收麦子呀。</p><p class="ql-block"> 大哥在济南工作,二哥在城里上班,他们是没有麦假的。再说大哥上完大学就参加了工作,一直远离农活,根本就不会割麦子。</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麦收时节,大哥回过一次家。他到地里割麦子的时候,用手攥着麦穗用镰刀割麦子,差点割到手,一看就没割过麦子。二哥倒是会割麦子,但是他没有时间。</p><p class="ql-block"> 不过,有一次还真就把二哥给盼来了。“妈,你看二哥来了。”妈不信,等走近了才看到,真是我二哥,他还带来一扎汽水,让周围割麦子的老百姓那个羡慕。</p><p class="ql-block"> 好东西是要分享的,这时候,母亲就把汽水分给临地一块割麦子的人家一块喝。不过,二哥放下汽水匆匆就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大娘家的大哥大嫂割得快的话,走在我们地头,看我们还没割完,他们也会过来帮我们一块干。</p><p class="ql-block"> 往往割完麦子,脸都晒得黑黑的,胳膊上一个个红点点,是麦芒透过衣服扎的;脚上穿的鞋子也往往让麦茬戳破了,一般都是穿过鞋帮,差点扎到脚。</p><p class="ql-block"> 割完一块地的麦子,临走前,要回过头来再捡捡割麦子时候掉在地里的麦穗,做到颗粒归仓,要不浪费了多可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运麦子</p><p class="ql-block"> 傍晚的时候,在收割完的麦茬地里,一个个哨兵样的麦个子直立着等待人们把它们运到麦场里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上面,像油画一样美丽,可是没有人去欣赏,大家的心思都在麦子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当时家家都有固定的麦场。</p><p class="ql-block"> 我家最早的麦场在老大队部北边,公路的西边的菜地也当过麦场,麦地旁边也直接压过场。</p><p class="ql-block"> 我家老马那里的麦场是固定的,也就是麦场打好后就不再翻耕,一直留场。我们村子不是,老百姓会过,用的时候压场,不用的时候种菜,种庄稼,反正不会让闲着。</p><p class="ql-block"> 麦场是收麦子之前用碌碡压的。以前是人拉着碌碡,也有套着牲口压的。地面上还铺着一层麦糠,麦秸等东西,压的时候要边压边往地上泼水,水既不能泼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地软,泥多;水少了,压的场不结实。</p><p class="ql-block"> 运麦子都是用拉车(地方口音是ta车)。车前面有两根长长的车把。装车是个技术活。一般先装前面压着车,再装后面找平衡,然后一个个麦个子往上摞,尽量间隔错开放。我和母亲把麦个子一个个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再一个个摞到车上。</p><p class="ql-block"> 放麦个子也是个巧,会放的放的多还牢固。不会放的,放的少,走在路上颠簸还容易往下掉。</p><p class="ql-block"> 装好拉车,乘着夜色,父亲在前面拉着,我和母亲在后面用力推着。一边推一边看着拉车的上面,防止麦个子从车上掉下来。</p><p class="ql-block"> 终于一车车把麦个子拉到麦场后,再一个个卸下来让麦个子站在场里,一天算是忙活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晒麦个子的时候,如果看天气不好得赶紧把麦个子摞在一块,用塑料布盖上,雨停了再赶紧拉开。</p><p class="ql-block"> 收麦子的时候就怕连阴雨,如果连续下雨,麦子会长麦疸,那种黑色的灰尘样的东西,会让麦子霉烂,而且让人皮肤瘙痒。</p><p class="ql-block"> 晚上,父亲也会在场里支一张小床,床上四周绑着竹竿,用竹竿支上蚊帐,晚上就睡在场里,我们叫看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打麦</p><p class="ql-block"> 打麦子可是个力气活,得全家总动员,几家齐上场。</p><p class="ql-block"> 没有打麦机的时候,老百姓一般都是摊在场里,用碌碡把麦粒压出来。后来有打麦机了,老百姓就把麦个子放在场里边晒边等打麦机。一个村也就那么几个打麦机,忙的时候是跟不上的。所以用打麦机得排队,你家打完他家打。麦个子也是摊开竖着站在麦场里面晒着等打麦机。</p><p class="ql-block"> 打麦不比收麦子轻松。真的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一家是忙不过来的,需要好几家一块流水干。往往都是临近的几家互相帮忙。</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等来打麦机。那个黑色的家伙是用柴油机带动的,机器的轰鸣声音很大。打麦之前要分好工。有往里面机器里有解麦个子的,有塞麦个子的,有端麦子的,有挑麦穰的,有垛麦穰子的,有扬麦子的。</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般都是塞麦个子,父亲一般是扬麦子。我负责端麦子,有时候也塞麦个子。</p><p class="ql-block"> 机器开动的时候也是大家开始忙碌的时候。机器轰鸣中把麦粒麦糠麦穰分开。麦糠被吹到一个地方,麦穰从一个口吐出来,麦粒从下面出口颠簸着出来。</p><p class="ql-block"> 我一般都是端麦子那个。那时候没有口罩戴,但是头上戴着毛巾。用簸箕在机器麦粒出口张着,快满的时候放进另一个空簸箕,把装满麦粒的簸箕端到旁边的空地上,这时候另一个簸箕也满了,接着端,如此循环。麦子出的快的时候,一个人都跟不上。</p><p class="ql-block"> 哪个活都不轻松,塞麦个子,要一个个接上,有时候解不过来,就直接往里面塞,如果塞的急了,还会把机器给堵了。这个时候得使劲掏出来,重新往里面塞。</p><p class="ql-block"> 垛麦穰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p><p class="ql-block"> 需要好几个男劳力一块干,有往上挑的,有在上面垛的。</p><p class="ql-block"> 会垛的,结实,好看,你在下面抽都抽不动。如果垛不好,麦垛子会歪倒。所以一般都是老庄户在上面干这个活。为了让麦垛子结实,还专门让小孩子在上面蹦跳使劲踩踩。</p><p class="ql-block"> 父亲拿着木锨迎着风把麦粒抛到空中,这样麦粒就和麦糠分开了。机器轰鸣声声,灰尘,烟,麦糠等灌得满头满脸都是,鼻子孔里面也是满满的。</p><p class="ql-block">打完麦子,人也成了非洲人。</p><p class="ql-block"> 自己家麦子打完了,家里留两个人善后,得再派家里的其他人去下一家帮忙,这叫有来有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晒麦</p><p class="ql-block"> 麦子打完以后还不能归仓,要放在场里晒干。</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是相对来说比较悠闲的时候,把麦粒均匀地摊在场里,在太阳下晒,母亲用扫帚轻轻掸去里面没扬干净的麦糠。</p><p class="ql-block"> 为了晒得均匀,过一会要用篓耙篓篓,给麦粒翻个个,这样下面的麦子也可以晒到太阳了。</p><p class="ql-block"> 晒麦子最怕的是变天。那时候没有手机,看天气全凭经验。一看天上来了黑云头。糟了,要变天,得赶紧把麦子用扫帚往一块扫,来得及就装到鸡皮袋子里,来不及就堆在一块用塑料布盖着。老百姓管这个叫抢场。</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刚抢完场,太阳像和你开玩笑样,又笑眯眯地出来了,让人虚惊一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归仓</p><p class="ql-block"> 麦子晒好后,全部装进鸡皮袋子里,拉回家放在粮食缸里。</p><p class="ql-block"> 这样,麦收才算正式告一段落。</p><p class="ql-block"> 老百姓又开始在麦茬中间点玉米了,这时候就盼着下雨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调到城里上班,弟弟也考上了大学,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人的半亩地。</p><p class="ql-block"> 地少了,我也没有了假期,只能周末回家帮助父母忙下农活。</p><p class="ql-block"> 但是闲不住的母亲,怎能看着别人干活自己闲着呢,她收完自己家的麦子,总是拿着镰刀帮助别人收割。</p><p class="ql-block"> 如今,农业已经自动化,收割机在麦地里转一圈,麦粒麦糠麦穰全都自动分开,麦粒直接装入袋子,老百姓再也不用那么劳累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的父母早已长眠于地下,永远和土地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人工麦收也将永远成为历史,镰刀,木锨,簸箕,拉车……也将被搁置起来,以后也会成为文物吧。</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年不再收割麦子,但是我一直努力耕种着我的人生麦田,收获着人生中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麦穗。在时间的长河里,我时时去除心灵上的荒草,扬去生活中的浮尘,低下头做最真实的自己。我知道,我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父母身上的勤劳、执著和坚韧;也在用这种方式寄托我对他们无尽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2.6.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