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新丰一中语文教研组的潘小燕、蔡静与袁成富等三位老师在校报告厅1分别作了题为《大单元教学与尝试》《浅谈新课标下的“真实的情境”解读》和《宏观审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讲座。<br> 首先,由袁成富老师开讲。他着眼于宏观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他认为最新修订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课程性质的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第二,课程目标的优化:知识与素养多元化;第三,课程结构的设计:多样性 选择性;第四,学习方式的革命:自主性 探究性;第五,评价的基本原则:全面性,实效性。 接着,潘小燕老师进行了主题为《大单元教学与尝试》的读书与教学实践心得分享讲座。讲座分为两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在理论部分潘老师首先跟我们厘清两个概念,即大单元之“单元”,大单元之“大”,让老师们很清晰地区别教材编写的“内容单元”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习单元”的不同,而何谓“大”,潘老师的解释也很清楚明了,即起统率作用的 “大”的观念、项目、任务、问题等。这是大单元教学首先要充分理解的重要概念,潘老师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简明扼要。在此基础上再阐释大单元教学的意义,接着讲解如何进行设计大单元教学,从整个学期的规划到具体单元的方案设计,具体明确,操作性强。接下来潘老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论证理论。整个讲座让我们更好理解大单元教学,且潘老师尝试的围绕“六个问题”开展单元方案设计的方法,操作性强,有指导意义,为我们今后的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由蔡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题为《浅谈新课标下的“真实的情境”解读》的讲座。蔡老师融合了各大名家对“真实的情境”的解读后,她认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定位:第一,它是基于教学需要和学习需要设置的,并不等同于实际的生活情境;第二,它应由具体的教学实施者设计,而不应由课程专家统一“批发”;第三,它是基于完成具体任务而创设的情境,不是相关文本和知识的简单呈现。与此同时,她还认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应该具有“必要性、切合性、明确性和驱动性”等四种特征。最后,蔡静老师结合自己大量的实践案例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作了详细的分析。 三位教师的讲座,有宏观、有细微;有理论、有实践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语文科组的所有教师受益匪浅。<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供稿:袁成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