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天水武山水帘洞</b></h1><h1> (甘肃行之五)</h1><h1><br></h1><h1> 国内叫水帘洞的景区不少,有江苏连云港的,河南桐柏山的,甘肃天水武山县的,山西太原娄烦县的,湖南衡山的,福建武夷山的……水帘洞们大多喜欢攀龙附凤、追逐俗利,有的言之凿凿为孙猴子宅邸的“原型”,有的去嘉靖乃至万历年间拽了吴承恩作证,有的扯上了《西游记》的“思想资源”。建成年代也五花八门,有的古已有之,有的近代杜撰,还有这两年年急吼吼赶工,真不怕老吴在墓里嘿嘿地笑出声来。其中,唯独甘肃天水武山县实诚,虽紧靠去西天的交通要道,却公然宣布自家水帘洞与西游记无关。这是自信,自信历史1500年,自信丹霞巨洞浑然天成,自信佛、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合璧的感召力。</h1><h1> 去天水水帘洞,是老同学C的举荐。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土八路”刨地,他早我几天往甘肃当“真八路”放炮(兰州军区炮兵),对甘肃景观如数家珍。天水的麦积山有“四大石窟”美名,我早想填补那仅剩的空白,更喜武山水帘洞也在天水,可以顺游。</h1><h1> 一、</h1><h1> 早上7点,我和家里老温如约到兰州火车站前酒店的停车场,旅行社的司机已在等候。那是一辆白色比亚迪SUV,挂着绿白相间的新能源牌照,车体宽大,车内空间舒展,仪表盘与车内灯饰漂亮,扭转了我对土著汽车的偏见。</h1><h1> 司机50多岁,比我高大,穿休闲西装,外表与穿着像个领导,使我想起当下时髦的“增强现实”(AR)技术。</h1><h1> “我是你们两位的导游兼司机。”AR领导说:“先得和你们商量一下,从兰州去天水,需要调整一下行程,咱们先去武山水帘洞,再上麦积山,这样不走回头路。”</h1><h1> “听你的。今天走这两个地方,时间够吗?”</h1><h1> “足够。你们不用着急,慢走慢看就行。”他话音轻松: </h1><h1> “明天上午,我再领你们看看天水市区的伏羲庙。”</h1><h1> 伏羲庙行程表中没有,我自然高兴:“把我们送到伏羲庙后你就回兰州吧,我们乘公交回酒店,顺便在市区逛逛,买点土特产,下午我们自己上火车。”</h1><h1> 我们是第二天16:20直达上海的Z42次硬卧车,酒店就在天水站附近,我主动免除了他送站的劳务。</h1><h1> “好的。”他笑了笑:“不过,我不回兰州,要去成都接客人,也是一对退休夫妇,要来甘肃旅游。”</h1><h1> 电动汽车行车安静,很快,我坐在副驾驶位上睡着了。被叫醒时前车窗里已现景区大门。</h1><h1> AR领导交给我两张门票,然后声称要去补个早餐。我会心一笑,他自然不会陪我俩游山,所谓导游服务,只是在车里介绍一下景区概况、注意事项,再为我们购买门票之类。</h1><h1> 这景区大门传统得有点俗,且新,有一种油漆未干的鲜亮。那个毫无理由蛮横地挡在路中间的巨大“福”字,更是俗得令人难以容忍。</h1><h1> 第一印象不太好。</h1><h1> 这时,细雨悄悄上场,山峦间笼罩着缭绕山头的漫漫雨雾,很快,雨蒙蒙化作雨霖霖。我和老温打开雨伞,踏着湿漉漉的山石台阶进入景区。</h1><h1> 景区在武山的峡谷中布局:峡谷两侧直立的都是经千百万年雨水洪水打磨的圆润山头,有数百米高,或离散、或聚集,是多样化的丹霞地貌的一种存在方式:那些圆头圆脑,令我联想传统年画上拄着拐杖的老寿星那温柔而夸张地鼓突的额头,群山没有惯常的昂扬、峥嵘与锋芒,保持的是温情、柔顺、一团和气,倒像佛、道与世无争、出世无为的坦荡。</h1><h1> 我想,选址在此建造石窟、亭台、楼宇的后秦佛家,应当有很高的悟性。</h1><h1> 峡谷实际是一条深深的沟谷,史称“响河沟”。道教的水帘洞道观在沟谷左侧(或北侧)的山崖边,那是建在一个巨大洞窟中的建筑群;佛教的“七寺五台”在沟谷右侧(或南侧)由谷底朝上发展,连着好几个山头。</h1><h1> 连接响河沟的是一座抛光花岗岩石块砌就的大平台,平台边是一座两层飞檐式仿古楼宇,高挂着隶书“水帘洞”的金字招牌。平台朝左右各设一座拱桥联系沟谷两侧,西来的佛文化与本土的道文化在武山牵手——并无外来的侵略或本土的抵抗。</h1><p class="ql-block"><br></p>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色彩鲜艳得像油漆未干的景区大门外立面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景区大门内立面-俗不可耐的大“福”字挡在大门中央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被雨雾缭绕的群山-圆润的丹霞山头-没有群山常见的峥嵘与锋芒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钟楼山水帘洞景区(署名:中国·武山) <p class="ql-block">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顺势踏上沟谷平台左侧的拱桥-这是通往“水帘洞道观”的山路</p>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通向“水帘洞道观”的一座风雨石拱桥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去水帘洞的必经之地-一座油漆斑驳的木牌坊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又一座石拱桥上的六角亭-厅内华丽的内饰 <h1> 二、</h1><h1> 我们顺山势就近朝左侧山路攀登,夹住山道的两旁山体,都留有古代人工开凿洞窟的遗迹,有的绝壁洞窟旁还悬着一段段起伏的栈道,那种规则、齐整的样子,应当是近年的恢复重建工程。不知是出于何种心态,我似乎并不希望这些山体栈道完全恢复,更不要打造成麦积山第二。</h1><h1> 穿过崭新的风雨拱桥上的雕梁画栋,越过一座油漆斑驳的木牌坊,登临既高又陡、有百级台阶的笔直石梯之顶,转过崖边绿林,一座由更华丽、高大的六角亭呵护的宽大石拱桥迎面而立。上桥进入亭里,但见亭壁辉煌高耸,斑斓彩饰令人眼花缭乱,细看却是令我眼镜跌落的西游记故事!是西天取经、太白金星炼丹之类的叙事连环画作,另有祥云、神兽、各色花边配合,逢场作戏。</h1><h1> 我“噗呲”一笑:这个创意还是破了不攀附古代名作的金身,无可救药地跌入和国内众水帘洞争宠的俗套。这是新建景物,看来当局对方案审查不严,坚守景区优势的六根不净,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便偷摸进来。</h1><h1> 跨进水帘洞道观威武雄壮的山门,我们已置身于“高约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那洞前洞里的道观、佛寺建筑群中。</h1><h1> 洞前是道观的第一进建筑,看上去崭新的外表,也是近年落成的仿古庙院,红柱、飞檐、石墙、木门、木窗、金黄色琉璃瓦全无历史的包浆。大煞风景的是“水帘洞民主管理委员会”和“武山县道教协会”两大条白色木标牌在道观建筑群古色古香的氛围里冒着傻气,加上“办公室”、“值班室”之类的小牌,便有“社会面”的机关模样,不伦不类。我以为对宗教景观而言,“协会”之类的名堂若难以割舍,可让不显眼的方块铜牌上场,内设机构必须深藏不露,让世外的归世外;世内的归世内。</h1><h1> 第二进庙院已然进洞,是楼阁亭台式建筑,由一栋像城门口的三层小箭楼,一座两层碑亭,以及左侧一座小殿、右侧一间小房构成,均为石木结构,整体外表陈旧蒙尘,是年代久远的道观真身,至少也是经过整体修复如旧的殿堂。“箭楼”上高悬“洞天仙境”蓝底黄字匾额,小殿上贴“灵祠凝香”金字红匾。</h1><h1> 二进殿堂与丹霞山体浅红色的巨大石洞连成一体,看上去精巧、玲珑,寻常的古建筑与明暗对比强烈的古洞似乎在辐射神秘的能量。我不信佛、道,甚至孔丘的说教,搞不清那奇怪的气息是来自自然的天工,还是历史深处的人文。</h1><h1> 在二进殿堂身后,是一座长长宽宽的石梯,它将我俩引往洞的深处、高处。</h1><h1> 登上石梯的最高处,一座镶嵌在山体里的红色佛寺迎面而立,“佛光普照”的金字红匾被绿竹树丛半遮半露。我会心一笑:这便是武山佛道两家和睦相处的微观了,是道教关照佛教的细节。由于“游客止步”的牌子拒客,我俩只能顺着左侧的青石廊道步入道观楼上。原来这几座古建筑是联通的,但游客现在只能走到“箭楼”尽头,无法拐进“凝香”小殿,我猜那或许须取径“佛光普照”,方能灵祠闻香。</h1><h1> 站上洞里的道观“箭楼”第三层廊道朝外观赏,楼下的亭台楼阁尽收眼底,弯曲遒劲的古木枝干游龙般朝上攀来,然后一头扎进崖壁垂下的绿丛;右侧是高山绝壁,头上是大自然整体“浇筑”的虽不规矩、却气势恢弘的洞顶;在巨洞近顶的一个阴暗角落,居然还悬着一座色彩鲜艳的形如坐轿的小阁,阁的底部亦有工整的新凿石阶可攀。我不知那悬阁皈依的究竟是佛门还是道统?</h1><h1> 这个以水帘为名的巨洞,既无如帘飞流,亦不见观音甘露,即使洞外此时正秋雨纷纷,洞里那似坡如崖的石壁上只留有千百年的瀑布或水流刻下的印痕,在为干涸的水帘洞的曾经作证。</h1><p class="ql-block"><br></p>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第一进院落-两块大标牌大煞风景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已经入洞的第二进院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第二进院落的建筑与巨洞深处-没有飞流直下-也没有观音滴水-只有水流冲刷刻下的印痕证明水帘洞的曾经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第二进院落身后通往楼上的台阶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从楼上俯瞰-“文物树”弯曲遒劲的树干像舞动的腾龙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洞顶玲珑的小阁-不知它皈依的是佛家还是道统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洞壁的水帘遗迹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洞天仙境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进入道观楼上的廊道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嵌在山体上的建筑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两座小殿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离开水帘洞道观-寻找拉梢寺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沟谷里的“水帘洞”楼台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沟谷里的“水帘洞”楼台 <h1> 三、</h1><h1> 穿越沟谷里的石桥,在霏霏细雨中进入山谷右侧,寻找名气不小的拉梢寺。我们顺着山崖边上坡的石阶山路,拐进与“响河沟”垂直的另一条山谷口,朝左侧仰望,高大的石壁上是一副色彩较鲜明的巨幅浮雕佛像。</h1><h1> 拉梢寺是一座拓展国人关于佛寺的观念与形象的另类场所——与其说这是建在武山绝壁石崖上的洞窟式佛寺,不如说是贴在悬崖上的壁式佛寺,它并无从弥勒佛殿开场,直至佛祖庄严的大雄宝殿收官的那些三进、四进的“佛系”建筑;更无宝塔、钟楼、鼓楼、香炉之类的“非必要”设施,也没有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那种遍布山体、规模宏大的洞窟佛龛。</h1><h1> 拉梢寺附着在长宽各约60米的丹霞砂岩石壁上,几乎呈二维平面,核心构造就是那巨幅浮雕,具有北周风貌的佛祖高达36米、目光直射,与芸芸众生对视;左右是两位保持了1500年微笑的协伺菩萨。浮雕不是在岩壁上直接凿琢的石雕,而是石胎泥塑,施工须先将凹形崖体磨平,浅刻出佛和菩萨的形象,再抹上一层层由黏土、麻筋、沙子以及糯米饭、鸡蛋清、桐油、硼砂、皂角、黄蜡等粘合材料构成的“混凝土”,精心为佛祖造型、着色。这具有化学技术含量的“混凝土”不仅比岩石更可塑,还可使浮雕坚如磐石,并产生陶瓷般莹润的质感。这幅巨型浮雕还巧妙地集成了浮雕朝向、凹形岩面、崖顶外突等物理技术,明代增建了顶端雨蓬。正是几个朝代的技术集成,这一古代艺术珍品才能抵御1500年的风雨毒日,至今大体完好。</h1><h1> 巨幅浮雕的大佛莲座相当讲究:座上塑三排神兽,从上到下分别是佛教故事中的狮、鹿、象;宋代,在莲座的上排神狮中间加凿了一个佛龛,龛中是三尊木胎泥塑佛像,正中的立佛仍是佛祖,左、右还是各一尊协伺菩萨。佛与菩萨都身披薄袈裟,眼帘低垂,既丈量出佛界与人世难以逾越的距离,还展示出佛祖与菩萨对人间苦难的观照。泥塑造像用工精细,塑形技法比北周浮雕更高超娴熟,据说可与麦积山同期的塑像媲美。</h1><h1> 《二十五史·周书》第五卷“帝纪五”记载,北周武帝宇文邕执掌皇权以后,曾“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坐,辨释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将道、佛置于儒之后;后来宇文邕又下令“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帝王灭佛的政治文化事件,一时间,北周(中国北方西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佛、道两家的建筑、佛像在北周境内几乎都被清零。</h1><h1> 所幸,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个协伺菩萨早在15年前已经潜入关陇地域,在莽莽苍苍的丹霞山区为万民庇佑赐福。那是在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的哥哥)坐皇位的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当时“社会动乱,人们生死无常,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塑造佛像求平安”,秦州刺史、陇右大都督尉迟廻来这里监造巨幅佛像,也幸亏这佛像选址深山老林,才免遭崇儒的武帝“悉毁”。</h1><p class="ql-block"><br></p>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水帘洞道观-拉梢寺简介牌身后石壁上红色的攀援植物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拉梢寺-原来是贴在绝壁上的“二维平面”佛寺 距今约1460多年前的北周国示意图-北周继承的是原北魏的江山-图中的北周是北齐分裂出北魏(北周)后的状态-拉梢寺是在北周武帝统一北齐前打造的 这是北周武帝灭北齐后的北周国地图-中国的北方及西南疆域都是北周领地<br> 北周武帝宇文邕画像-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灭了北齐不久后病逝-后由篡夺帝位的杨坚建立隋朝-否则统一中国的应是北周武帝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拉梢寺-巨幅浮雕佛像和莲座上的泥塑佛塑(全幅)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拉梢寺-巨幅浮雕佛像-北周时代的释迦牟尼形象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拉梢寺-巨幅浮雕佛像-佛祖左侧微笑的协伺菩萨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拉梢寺-巨幅浮雕佛像-佛祖右侧微笑的协伺菩萨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拉梢寺-巨幅浮雕佛像-莲座上的三排神兽和佛塑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拉梢寺-巨幅浮雕佛像-佛祖莲座上宋代的木胎泥塑佛像 斯里兰卡-丹布勒-丹布勒佛窟(寺)-斯里兰卡最早的世界文化遗产-距今1500年建的第二窟-众佛塑与满洞的彩绘佛像-年代与拉梢寺接近-我看与北周佛像面相也相像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丹布勒-丹布勒佛窟(寺)-斯里兰卡最早的世界文化遗产-我拍摄的距今1500年建的第二窟-佛塑面相与北周的作品比较</p> 斯里兰卡-丹布勒-丹布勒佛窟(寺)-斯里兰卡最早的世界文化遗产-距今1500年建的第二窟-与北周佛像相仿-都有西域含欧罗巴血统的鲜卑人的脸部特征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拉梢寺-右侧山头可见高远的上山之路-雨天路滑-没敢攀登-那上面也许有我没能看到的千佛洞?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网络照片,未见署名) <h1> 仔细观察石壁上由北周、宋代、明代等朝代“众筹”的佛寺,比较北周的“混凝土”佛祖浮雕与莲座上宋代的佛祖泥塑的面相,前者的艺术手法粗犷,眉目与大鼻、高颧骨都更像西域有欧罗巴血统的鲜卑人,与我在斯里兰卡丹布勒佛窟(寺)看到的距今1500年(与北周大佛崖制作浮雕的年代正好相近)建的第二窟的佛塑壁画的颜面相像;宋代的那组泥塑,无论佛或菩萨,艺术手法都更细腻,成熟,面部更加圆润、美观,更像经历过大唐盛世以后成熟的艺术作品。眼前的崖壁上这个由历史组装起来的拉梢寺,其浮雕与泥塑的艺术演化,刻录了北周至宋代的宗教、文化、艺术、社会、历史的变迁,因而会有很高的艺术价值。<br> 我忽然感觉,巨幅浮雕上两尊协伺菩萨的微笑意味深长——既像在告诫北周武帝,也像在告诫绵绵悠长的俗世:“帝王来复去,只有佛还在”。<br> 这可是世间无常,历史无常,佛法无常却有常。 <br><br> 2020年9月25日甘肃天水日记<br> 2022年5月25日上海改写<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