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向群里已经步入、正在步入和即将步入70后的同学们,向我们曾经度过的岁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我们伴随和见证了祖国的成长,那是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br> 我们出生在建国初期,那时百废待兴,一穷二白,抗美援朝战争还未结束……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就和新中国风雨同舟,跌宕起伏。在祖国70多年的历程中,留有我们走过的印记。<br> 我们相逢在豆蔻年华;青春在不同的地方和职业中度过;再见已近不惑之年;退休后时而聚会;至今还能隔屏相望,互道珍重,分享快乐……70年,25550个日日夜夜,时常不相信自己曾度过那么漫长的岁月,但记忆中的每一段都是真实存在、呼之欲出。随意翻看哪一篇都是刻骨铭心……<br> </h3> <h3> 离开插队的黄土高塬已经50年,曾经站在那片高塬上,眺望黄色的油菜花、粉色的荞麦花、白色的梨花;麦子从绿色到金黄色,它们会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或同时将山川晕染,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仿佛一幅立体的天然画卷。提笔写这段时,队里的老人、孩子、婆姨、外头人;年轻后生们的面容,都会像过电影似的清晰闪现……他们在沟沟坎坎上奔跑,走山路如履平地;他们嬉笑打闹,释放着青春的活力。</h3> <h3> 羊倌跟随白色的羊群,走遍山塬、沟壑。羊群时而散开,分布在山间陡峭的崖壁,上下跳跃各自寻觅嫩绿的枝叶,时而被赶到一起,像一片白云飘向远方……山川里回荡着羊倌的呐喊和信天游……</h3> <h3> 在那里,我们曾经历如刀耕火种般的农耕,一把大火把荒草烧成草木灰,这就是天然的肥料,然后抡起镢头开荒播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庄稼从未浇过水……因为饮用水都需要驴驮、人背。收工时背起如小山般的谷物或柴草,归仓的粮食我们自己在碾子和磨盘上加工……收工后自己烧火、做饭,慌乱中会往烧干的铁锅中加一瓢冷水,瞬间就会把铁锅炸裂,漏出的水浇灭了灶膛的火,按照老乡的办法,赶紧和点豆面,像抹腻子一样,涂在裂缝上,临时救个急……有时吃完晚饭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星,把记忆中的歌曲挨个唱下去……在那样的花样年华,任凭风吹日晒,不懂紫外线的伤害;锄地时,玉米叶子在胳膊上肆意的划过,留下斑斑痕迹……五谷杂粮是我们的家常便饭,能吃饱就行。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同麦收的田野一望无际。</h3> <h3> 归仓的粮食,我们自己在碾子和磨盘上加工……用绿豆面、条小豆面、荞麦面、白面擀面条,用一个托盘装上盐、辣椒、酸菜,就是每天的家常饭。老百姓有时送给我们自制的韭菜花,自酿的杏醋,会让面条好吃不少。逢年过节的猪肉、羊肉都是自己喂养、自己宰杀的……那些年我们物质匮乏,但也吃了很多纯天然的食品。</h3> <h3> 之后,平淡无奇的辗转生活,如同登山,一步一个脚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只为向上、再向上……而身后的风景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起出发的人,脚步快的,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脚步慢的,也在行进中感受到渐变的风景;当然也有不慎跌落的人群……她们美好的年华,靓丽的容颜,呼之即会扑面而来……<br> 儿时最流行的口头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憧憬。真可谓贫穷限制了想象。现在,手机几乎人手一部,甚至两部。人们不管相距多远,通话、视频,犹如面对面的交流。航天员在太空的活动和授课,也可以时时传回地面。手机导航可以带我们走遍想去的任何地方。当年走10里山路赶集买东西,如今网购送到家。农民自家的农产品,通过网络直播,直销城市的千家万户……一切无法预见的变化,就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变为了现实。<br> 当下,人们时而要住民宿,吃农家饭;时而挖野菜、撸槐花、撸榆钱吃的津津有味;时而抛开私家车,徒步、骑行,践行绿色出行……<br> 插队刚到农村是冬季,开春老百姓就没了口粮,队长带人出去借粮,解决全村人的温饱。这是每年开春都要做的事,收获后再去还粮。如今,因为食品的极大丰富,人们开始关注血糖、血压、胆固醇等各项指标,刻意控制饮食,多吃粗粮……人们开始肆意的穿越和游走于过去和当下。过去是被动的接受贫穷,现在是主动的安排如何生活。未来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不得而知!我们的视野限制了想象。<br> 每个时代,每一辈人中,都有引领社会前进的伟人和精英,他们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不断创造奇迹,改变世界,造福于人类,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不是岁月静好,而是有人负重前行。<br> 70年,沉淀了如此巨大的变迁。我们还可以继续攀登,去见证明天更多的奇迹。<br> 因为疫情,经常要去排队采核酸,政府为65岁以上的老人设立了绿色通道,我带着大遮阳帽,遮挡了额头和鬓角,捂着口罩遮住了脸,工作人员不停地驱赶不够年龄的人群,但从未在我面前停留……我是无法掩饰地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让我们放慢脚步,不再任性,在政府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健康体系建设的计划中,去感受更多的温暖和奇迹。<br> </h3> <h3> 借此机会祝祖国繁荣昌盛,祝大家70岁生日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