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桂林文明之魂

桂林老龙

<h1> 世上有一种美,叫山水;南方有一种山,叫喀斯特。央视在一档节目中这样推介桂林的。<br><p>  在这片上帝厚爱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桂林人和宦桂旅桂的人士辛勤耕耘,在坚持不懈的奋斗中,也对喀斯特自然环境逐渐的了解和熟悉,与之和谐共处,喀斯特溶入了桂林人的生活。</p></h1> <h1>▲雁山区大埠棠梨村</h1><br> <h1>▲临桂区会仙镇烂桥堡村<br> 古人类洞穴遗址;“灵渠”、“相思埭”南北两条古运河;摩崖石刻;古石寨;古石桥,都与喀斯特息息相关。以及靖江王城王陵的官宦文化,和刘三姐闻名的民间文化,构成了桂林特色的文明。<br>  在这里,选取我拍摄的100幅照片,照片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视角,避开常见的画面;每张照片都含必须有喀斯特地貌元素,来展现桂林的文明与喀斯特地貌息息相关。<br></h1> <h1>▲灵川县定江镇地质年代公园<br><p>  地质年代公园,位于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的南边村,南边村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出露距今约三亿六千五百万年前,经国际地层委员会确认为全世界范围内泥盆-石炭系界线辅助层型剖面。</p></h1> <h1>▲漓江阳朔峰林<br>  经过漫长岁月,在水的溶蚀下,巨厚的石灰岩终于幻化成漓江两岸星罗棋布的峰丛和峰林。造就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绝美风景。<br></h1> <p class="ql-block">▲灵川县潮田乡盘古山万峰林</p><p class="ql-block"> </p> ▲雁山区柘木奇峰镇 ▲临桂区会仙镇烂桥堡村 ▲漓江净瓶山 ▲七星区朝阳乡司公村 ▲雁山区柘木镇白竹境水库 ▲灵川县大圩镇熊家湾 ▲兴安镇源江村黄泥塘 ▲灵川县大境乡金竹村 ▲灵川县潮田乡穿岩 ▲灵川县潮田乡穿岩 ▲平乐县粉岩 ▲兴安县白石乡天生桥 ▲灵川县潮田乡南圩村 ▲雁山区柘木镇东山村 ▲雁山区柘木镇东山村 ▲桂林华侨农场鸡冠山 ▲雁山区柘木镇东山村观音石<h1>  俊俏青山与绚丽霞光交相辉映,独特的早晚霞风光。</h1> ▲灵川县大圩镇力脚村 ▲漓江斗鸡山 ▲漓江净瓶山 ▲临桂区会仙镇烂桥堡村 ▲漓江斗鸡山<br><h1>  喀斯特俏丽的山水风光就像特别上照的模特,随时都可以随手拍出美丽的照片。</h1> ▲七星区朝阳乡龙门村 <h1>▲临桂区会仙镇烂桥堡村<br> 在很久很久的岁月里,桂林的文化积累和传承就一直在进行着。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史前文化遗迹。桂林发现洞穴遗址已有86处,从旧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就在桂林这块土地上择穴而居,繁衍生息。老天爷将精彩的喀斯特赋予了桂林,为史前先民创造桂林璀璨的史前文化奠定了基础。<br>  甄皮岩是目前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因陶器发明、居址选择、采集渔猎经济等映射了先民的非凡智慧。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为甑皮岩遗址命名为“万年智慧圣地”。<br></h1> ▲桂林甄皮岩遗址<br><h1>  临桂小太平村大岩遗址,年代距今15000~4500年,跨度达1万多年,为中国考古史罕见。充分揭示了桂林是非常宜居的地方。</h1> ▲大岩遗址A洞 ▲大岩遗址B洞 ▲大岩遗址<h1>  灵川县定江镇聚田新岩古人类洞穴遗址,发现5件制作工艺精湛的双面铸钺石范,不仅年代久远,以上下两面交替颠倒浇注,说明当时的桂林先民很久以前就掌握了这项先进技术。</h1> ▲灵川县定江镇聚田新岩<br><h1>  灵渠的星桥和星桥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就是在这样的山水中,凿通灵渠,联通了长江与珠江。桂林从此逐步溶入中原文明。</h1> ▲兴安灵渠星桥<br><h1>  靖江王府、王城,自朱元璋封他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洪武五年开始营造王府、王城,历时20年建成。这是历时最长、保存最好的明代藩王府城。</h1> ▲靖江王府王城<br><h1>  尧山脚下的靖江王陵是明代藩王们的专用陵园。明代14位靖江王中有11位埋葬于此。里面穿插着超过300座宗室墓葬,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墓群。这片陵区内共保存了333尊神道石作,其雕刻年限几乎与明王朝的历史相始终,连缀为一部完整的明代石刻艺术史。</h1> ▲七代安肃王陵 ▲十代温裕王陵 ▲八代恭惠王陵 ▲八代恭惠王陵 ▲八代恭惠王陵 ▲八代恭惠王陵<h1>  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石刻界有“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之说。桂林石刻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制巨大,集中反映了桂林乃至广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桂林的摩崖石刻犹如一部鲜活的历史,让游人领略到桂林历史文化的博大浩瀚。</h1> ▲西山摩崖造像<h1>  《静江府城图》,是宋代摩崖石刻,高3.4米,宽3米,地图详细绘制了桂林的城池、衙署、兵营、街坊、山川和名胜,是研究南宋末年静江府军事防守和我国古代制图学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h1> ▲静江府城图<br><h1>  龙隐岩,这是桂林石刻中最丰富、最密集的一处,“壁无完石,碑刻如林”。</h1> ▲七星公园龙隐岩<br><h1>  桂海碑林里的《元佑党籍碑》,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北宋著名书法家蔡京真迹之一。碑上刻著宋代名流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秦观等三百零九人的姓名,对研究宋代的历史和政治有着重要价值。</h1> ▲桂海碑林照片正中即《元佑党籍碑》<br><h1>  燃香礼佛书法佳作《佛》字石刻,“字中有画、画中有人” 颇具特点。</h1> ▲桂海碑林燃香礼佛<br><h1>  罕见的男像观音是研究佛教历史的珍贵文物。</h1> ▲桂海碑林男像观音<br><h1>  西山观音峰到龙头石林、千山沿途石壁分布有唐代遗留下的佛教摩崖造像数百尊,是广西现存唐代佛教摩崖造像最多的地方。</h1> ▲西山公园龙头石林<br><h1>  著名的李实造像。于唐调露元年镌于观音峰,整龛利用天然山岩浮雕,刻毗卢舍那佛及其弟子文殊、普贤一佛二胁侍菩萨。佛像笑眯眯的,被称为释迦牟尼最神秘的千年微笑。</h1> ▲西山公园李实造像<br><h1>  伏波山半倚陆地,半入江中,山水相接。自唐代始,佛教徒们在洞中塑了不少佛像,成为唐代崇尚佛法,佛教盛极一时的标志。</h1> ▲伏波山 ▲伏波山<br><h1>  木龙洞石塔,位于桂林叠彩山脚下的漓江边。石塔建于唐代,由整块的岩石雕塑后叠置而成,造型典雅优美,花饰雕凿精细。</h1> <h1>▲叠彩山木龙洞石塔<br><p>  会仙湿地风貌。相思埭古运河,“埭”是指以泥土为材料的土坝,在喀斯特地区就改成了坚固的石坝。</p></h1> ▲会仙湿地风貌 ▲会仙湿地风貌 ▲会仙湿地相思埭分水塘<br><h1>  千余座古石桥分布在漓江流域,这些依山傍水的古石桥,记载了桂林先民在这里勤劳耕耘浇灌幸福生活的努力。</h1> ▲临桂区会仙镇乾隆桥 ▲临桂区会仙镇白藤嵅桥 ▲灵川县潮田乡南圩桥 ▲临桂区会仙镇神头桥 ▲临桂区四塘镇岩山状元桥 ▲临桂区会仙镇铜桥 ▲雁山区李家湾古石桥 ▲阳朔县葡萄镇杨梅岭接龙桥 ▲灵川县混元村古石桥<br><h1>  漓江两岸为数众多的古石寨。记录了桂林先民奋勇保卫家园的历程。</h1> ▲雁山区黎家古石寨 ▲阳朔县白沙堡古石寨 ▲雁山区黎家古石寨 ▲雁山区黎家古石寨 ▲雁山区黎家古石寨 ▲阳朔县葡萄镇马岚村古石寨 ▲雁山区黎家古石寨<h1>  这里群山围绕着稻田,稻田环绕着山峰,艳丽的色彩,丰富的线条,穿插在青山奇峰间的阡陌田畴,如画如织。</h1> ▲雁山区柘木镇东山村 ▲临桂区会仙镇寺山仙姑峰 ▲雁山区柘木镇东山村 ▲临桂区会仙镇烂桥堡村 ▲临桂区会仙镇林湾村 ▲临桂区四塘镇大湾村 ▲灵川县定江镇莲花村 ▲临桂区四塘镇土桥村 ▲临桂区四塘镇王家嵅 ▲雁山区柘木镇东山村<h1>  撒下辛苦汗,结出丰硕果。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荷花香。多彩的生活惬意而丰富。</h1> ▲临桂区会仙镇七里村 ▲兴安县高尚镇凤凰村 ▲兴安县高尚镇凤凰村 ▲雁山区草坪乡河伯源村 ▲雁山区草坪乡河伯源村 ▲雁山区草坪乡河伯源村 ▲秀峰区甲山乡田心村 ▲阳朔县遇龙河 ▲秀峰区甲山乡田心村 ▲桂林芦笛岩 ▲秀峰区甲山乡田心村 ▲秀峰区甲山乡田心村<h1>  桂林的人民以 “知石就是力量”, 将桂林建设成了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诗意胜地,形成了桂林喀斯特地貌特色的文明!</h1> ▲灵川县潮田乡南圩村 ▲灵川县潮田乡南圩村 ▲灵川县潮田乡南圩村 ▲阳朔县兴坪幸福源水库 ▲灵川县潮田乡南圩穿岩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