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字:崔玉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插图:崔玉怀</b></p> <p class="ql-block"> 童年的记忆总是绕不开家乡泥土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绕不开村头井盘上的那架辘轳,摇哇摇……摇起的是晨光;摇落的是夕阳。</p><p class="ql-block"> 绕不开那灶台旁的木风箱呼哒呼哒吹向灶膛,燃烧的是岁月;漂出的是乡韵。</p><p class="ql-block"> 绕不开磨房里的磨盘转了一圈又一圈,碾压的是五谷杂量;研磨的是人生百味。</p><p class="ql-block"> 绕不开秋天的傍晚躺在草堆上,浅闻青草芳香;轻听蝉儿鸣唱;细看满天繁星;闲唠里短家常。直到一毛子出二毛子赶三毛子出来白瞪眼;直到天河调角要穿棉袄……</p><p class="ql-block">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岁月如何苍老,童年是无法忘怀的记忆。特别是昔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趣事成为我珍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一)嘎啦模子</p><p class="ql-block"> 嘎啦(轱辘)模子是我童年最爱玩的游戏之一,其母模是一种用胶泥(红黏土)烧制的艺术品,外表呈圆形,直径有七八公分左右,里面凹进去的部分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人物肖像等图案。</p><p class="ql-block"> 花上一分二分钱便可在货郎手里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母模。把母模买回家就可以自己刻模子了,要去坑边找一些胶泥,然后在砖块,石板上使劲柔软摔熟,揪一小块,放入母模中填满,用手按压抹平就可以刻出一面带有立体感图案的模子了。若用两个母模扣在一起可以刻出厚厚的双面图案模子,我们管它叫胶皮模子。把刻好的泥模子一个个放在窗台上晒干,便可以带上十个八个的,去约上三两小伙伴一起较量一翻嘎啦模子的游戏,一赌输赢。</p><p class="ql-block"> 首先选一个带有坡度的空地,在坡的上沿为起始点。几个伙伴用“精钢赤(石头剪子布)”的方法分出先后顺序,把模子放到拇指与十指中间,用拇指固定,十指为支点,顺坡把模子滚动到一个较远地方,第二出场的则瞄准前面的模子滚动出击,如压到或是两模子之间能用手掌闸到便把对方模子收入囊中,否则就静等后面的是否能够把你吃掉,以此类推。如不小心压到的不是按顺序应盈的模子,就会适得其反,只能乖乖交出模子给被压方。</p><p class="ql-block"> 玩嘎啦模子能赢得更多的秘诀一是在于模子的优劣,刻的好的模子饱满光滑,周正,滚动的远,不易跑偏,赢得机率大,所以一般伙伴们会拿最好的模子比赛,但输掉也会垂头丧气,一万个舍不得;二是有一定的技巧,比如方向的掌握,滚动力度的拿捏,手掌闸的大小。玩到最后能抱一堆战利品模子回家,并向伙伴们炫耀一翻,也是美美的。</p> <p class="ql-block"> (二)投老鸹窝</p><p class="ql-block"> 每天放学,小伙伴们便会掰上一块已丝囊(发霉)的饽饽,揪上一绺毛葱,背起筐头,仨一群俩一伙打打闹闹的下地打草去了(一家子打一夏天的草,晒干交生产队能顶10块八块的工分结算款)。</p><p class="ql-block"> 贪玩的孩子总会召集几个伙伴玩游戏,“投老鸹窝”便是其一。</p><p class="ql-block"> 参与者每人拿出一只鞋,先“精钢赤(石头剪子布)”分出先后顺序,后者需要把每人的一只鞋子鞋尖朝上,鞋跟朝下搭成金字塔形的老鸹窝,搭的过程中,其他人也不闲着,各自手持另只鞋进行干扰,尽量不让他顺利搭成。一旦排除干扰搭成老鸹窝,其他人就要站在七八米开外,列队用鞋投砸,搭窝着蹲于老鸹窝前,手持鞋挥舞阻挡,老鸹窝一旦被砸倒,护窝着只好重新搭建,如果一轮鞋子投出去老鸹窝没被砸倒,视为护窝成功,护窝着轮为投砸着,另一人则由投砸着轮为护窝着,进入下一轮比赛。弄不好也会为一些规则上的矛盾吵翻天,或者干脆滚打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一来二去,玩的尽兴时,自然就忘了还没有打多少草,该回家了便捡起各自的鞋并磕打出鞋里的土,趿拉在脚上。可看看筐头这点草回家是无法交差的,便各自想出对策:有的把筐里草再翻腾翻腾,弄得架架楞楞,看似很多;有的滥竽充数,拔点猪尾巴颗掺进去;更有甚者脑洞大开,找两根棍搭在筐头上,在把草放上去,看似不少,颤颤悠悠背到家里,迅速倒入草堆中,能蒙混过关,便是幸运的了。</p> <p class="ql-block"> (三)拾水水扭</p><p class="ql-block"> “水水扭”学名叫大牙土天牛,黑色或棕红色,比树上爬的“汗汗扭”(老牛扎草)要大一倍多,头上两只大辫子像戏中元帅的野鸡翎,特别是两颗大牙像一把大钳子,如不小心被它咬到手指必定会咬破流血。</p><p class="ql-block"> 由于水水扭烧熟后味道鲜美,我们小时候最爱捕捉它。</p><p class="ql-block"> 水水扭一般在夏至季节大雨后出现,在我老家只有村北的碱地才有,每到这个季节,当玉米苗长到一尺来高时,便是拾水水扭的最佳时节。</p><p class="ql-block"> 一场大雨来临,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急不可耐,雨还没停便戴上个草帽或披上个麻袋片,提上个罐子或茶壶,没有容器的则拿一根粗针穿一条线绳,冒雨跑到洼地去拾。说是拾,其实是在追,在抓,因为水水扭跑得不算很快,有的在飞,但飞不高,冲上去一巴掌便可打下来。地上爬的有的在交配、有的在产卵,非常好抓,但要有技巧,千万不能被它咬到。虽雷电交加,但大人小孩你追我喊,热闹翻天,形成了乡村独有的雨中景观。运气好的话,一个钟点可以拾得瓶足灌满,拿针线的则可串一大串。虽淋得像落汤鸡,踩得一脚泥,也全然不顾。</p><p class="ql-block"> 美滋滋的回到家将水水扭洗净。讲究的,先腌制个把小时,再开炸,有的只须把锅烧热,连油都不用放,一古脑儿倒进锅里,听到“滋滋”的冒油声,香味便弥漫开来,飘出屋外。水水妞刚一出锅,便一抢而空,急不可待地吃了起来。母的满肚子白籽,香嫩滑润, 公的外焦里嫩,酥脆爽口。</p><p class="ql-block"> 很可惜现在野生的水水扭已经见不到了,拾水水扭的特有场景无法再现了,留下的只有醉醉的回忆和馋馋的回味。</p> <p class="ql-block"> (四)钓骆驼</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农村,每年夏天,在沙土地上,会出现不少像绿豆大小圆溜溜约十五公分深的小土洞,洞里藏着被称之为“骆驼”的小虫子。</p><p class="ql-block"> 这种小虫子学名叫“虎甲”,个头和在玉米秫秸上藏身的小虫差不多,因为背上多长了个象驼峰一样的小包,所以才被人们美名称为“骆驼”。</p><p class="ql-block"> 在下地打草时,无聊了,为了找点乐趣,看到“骆驼洞”,就会随手从附近找来粗细长度合适的“谷妞草”,来“钓骆驼”,首先要分辨确定“骆驼洞”,“骆驼洞”洞口周围光光的,不远处散落着小土堆,选好蹲下去,把草小心翼翼地伸到洞里面,屏住呼吸,全神贯注耐心等待“骆驼”上钩。发现草茎有轻微颤动,就说明“骆驼”上钩了,轻轻捏住草茎,先慢慢上提一半,然后猛地抽出,一条身体是米黄色、头部是土褐色的虫子就被钓了上来。</p><p class="ql-block"> 虽然“骆驼”的身子是软软的,但嘴巴很坚硬,把它放于手掌中玩耍,不小心会被咬到,也是很痛。有时候,“骆驼”并不理会草茎的骚扰,也有时候还会用脑袋往上拱草茎,如果这时候感觉草茎在动,以为骆驼上钩,而迅速抽出草茎,却发现草茎上是空的,原来是“骆驼”耍的小把戏,再去钓它也就不灵了,需要重新选洞。</p><p class="ql-block"> 其实“钓骆驼”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唐末、南唐年间文人刘崇远著的《金华子》(《刘氏杂编》)卷有详尽记载。</p><p class="ql-block"> 随着农田大量地施用农药,这种叫“骆驼”的小昆虫在我们家乡一带已经基本看不到了,“钓骆驼”的游戏已成了遥远温馨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五)养窝了</p><p class="ql-block"> 在老家有一种长的像麻雀,但个头比麻雀大一点的小鸟,公的头顶有“鼓鼓头”(一撮毛),我们管它叫“窝了”,因为公窝了叫声十分好听,所以它是玩鸟人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窝了鸟从不上树,喜欢在天空中盘旋鸣叫,悦耳动听的的声音可传数里。到了夏季母窝了在麦田、草丛或低矮的农作物隐蔽处用干枯的杂草筑成直径约8公分的巢穴,我们管它叫窝了窝,在此产蛋孵化小鸟。窝了在孵化过程中,如遇外界干扰不会直接飞起,而是声东击西远离巢穴跑一段路再飞起,以防窝被发现。</p><p class="ql-block"> 下地打菜打草时常会发现窝了窝,并拾到窝了蛋,最幸运的是拾到已经睁开眼但还没有出飞儿的小窝了,便兜回家尽心呵护。小窝了最爱吃的是小蚂蚱、小蜘蛛还有鸡蛋黄,一听到动静就会伸长脖子张开大嘴叉等待喂食。等个把月后窝了的羽毛基本长齐,就要出飞儿,这时候基本上能够判断公母了,如果是母的就要放飞大自然,公的即可入笼饲养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那个年代条件所限,人们很少用竹笼子,都是自己动手用细细的高粱杆两个一组绑在一起,最后进行组装叠插,一个自制鸟笼子就完成了。然后把窝了放进去,在放上两个小酒盅,一个盛食儿,一个盛水。此时的窝了可以以谷粒为主要饲料。经过精心饲养后窝了的叫声会越来越好听。每天把鸟笼子挂在院子里,窝了会高兴的叫一整天,那清脆的声音不亚于百灵鸟。窝了给平静的小院带来大自然的清新气息。</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的爷爷最爱养窝了了,每天都要走到鸟笼旁听听、看看、喂喂,养窝了已融入了他的生活,自知其乐,自得其美。</p><p class="ql-block"> 随着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挤兑了窝了的自然生存空间,窝了鸟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虽然近些年大搞植树造林保护鸟类,现在各类鸟儿也越来越多,但那农田上空中盘旋的婉转悦耳窝了鸟的鸣叫声却再也听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六)淘鱼</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地理的低洼处或沟渠里一下雨便有了水,有水必有鱼。</p><p class="ql-block"> 每年夏天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喜欢下水摸鱼,也有使抬网抬的、拉网拉的、旋网打的、抄网捞的,但我喜欢淘鱼。淘鱼的工具:一把铁锹、一个筛子、一片瓦、一个淘水盆、一个盛鱼的桶便齐活。</p><p class="ql-block"> 淘鱼要有适合的条件,首先要观察水域鱼多不多 ,其次能不能截挡一块水域,可不可把水引出,一切没问题后开始挡岸子。这时要求速度要快,确保被挡水域的鱼不会惊扰逃出。然后在所挡水域岸边外合适处挖一条大约20公分宽5米左右长的引水槽,引水槽的入口呈喇叭状,出口处挖一不到一米见方的淘水坑,使水槽与水坑形成一定的落差,然后在水槽的出口处下方安一片瓦,瓦的三分之一部分探入水坑,下面接上筛子就一切准备就绪。扒开水槽入口处的泥土,提起淘水盆就可以一盆一盆的把水槽的水淘出,这样所挡水域的水顺着水槽通过瓦片漏过筛子流入淘水坑。</p><p class="ql-block"> 此时可以看一条条小鱼在水流的诱惑下滋溜滋溜顺着导水槽通过瓦片掉入筛子中,有黄瓜鱼、麦穗鱼、小鲫鱼等,这样可以一边淘水一边捡鱼,鱼上的越多淘的越带劲。虽然累的腰酸背痛但看到收获的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也就全忘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淘鱼不像摸鱼,人越多越热闹越好,恨不得搅和的翻了坑,而淘鱼应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否则鱼儿听到动静会溜之大吉,所以一个人淘鱼最好。一次下来能淘个五六斤,甚至更多,其实不管淘多淘少,享受的是过程,是情趣。把收获的鱼带回家处理干净,点上柴锅,贴饼子炖小鱼,在那个蛋白质缺乏的年代吃上两顿也算是享口福了。</p> <p class="ql-block"> (七)摔锅补锅</p><p class="ql-block"> 摔锅补锅是童年常玩儿的游戏,一般约上一两个小伙伴各取一些胶泥土(红黏土),用坑水搅和成胶泥,再找一个石板或坚硬平整的场地,反复揉搓摔打,和熟,各自取同样大小的一块胶泥捏成锅状。为了赢得别人更多的胶泥,就得把锅尽量做大,锅沿要厚,锅底要薄,然后对准锅底“呸”的一声,吐上一口唾沫,用手把锅底上的唾沫反复揉磨出光亮来,这样摔起来更响亮,崩裂的口更大。</p><p class="ql-block"> 首先,按顺序摔锅着高高举起自己精心制作的泥锅,对着伙伴们大声地喊:“摔——锅”,伙伴们应声“补——锅”,摔锅着再喊:“看——里,看——面”,伙伴们应声“一摔八瓣!”然后摔锅着使劲把泥锅摔到地上,“砰”的一声炸响,锅底随即崩开,形成一个爆破口,其他伙伴们只好用自己的胶泥把露开的锅底补上。开裂的破口越大,补的胶泥也越多。其他人依次按同样方法轮流摔锅和补锅,直到有的人把自己的胶泥输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要想泥锅摔下去爆口更大,除要了用力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平衡,摔下去确保不漏气,否则一旦摔偏,没有保住气压,泥锅就不会爆破,那么别人就不用给你补泥,只有等着给别人补的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这样半天时间,就在泥巴的摔摔打打中悄然逝去,伙伴们弄得的脸上、身上全是泥巴,保不准会被家长一顿数落,但伙伴们玩的开心快乐,那耳朵快磨出膙子的唠叨声早已不在乎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开坷垃仗</p><p class="ql-block"> 开坷垃仗是童年玩的最刺激的游戏,一般都是和邻村的孩子们开仗,多在两村交界附近,使用的武器便是“土坷垃”。</p><p class="ql-block"> 在地里打草过程中遇到邻村的孩子就等于遇到了“敌人”,开仗不需要任何理由。如果我村的孩子明显多于邻村,就会底气十足,大胆挑衅,邻村的孩子一般不敢应战,灰溜溜的逃之夭夭;相反遇到邻村的孩子明显多于我们,则任凭人家怎样叫阵,也得装作没听见,知趣的赶快溜之大吉。</p><p class="ql-block"> 如两村孩子相遇且实力相当,则必有一场混战,首先要把草筐安顿好,以免成为“战场”上的累赘,开仗前相互叫阵对骂:“**村的开上,有胆的开上……”,稍大一点胆儿大的孩子打头阵,带头向前冲,一个个土坷垃稳准狠的投向对方,对方也不示弱,土坷垃嗖嗖的砸过来,打的是昏天黑地。双方施展各种战术:主动出击、占领有利地形、闪转腾挪、东躲西藏……有的孩子头上起了包,有的身上挂了彩,也得装出没事没事的样子。开坷垃仗也是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领头的一声令下“冲”,那阵势就像电影里的八路军冲锋一样。对方一看架势不好,就会掉头就跑。这时必须乘胜追击,一溜气儿撵到人家村庄口,但且不可恋战,在人家地盘,一旦救兵一到,就得被“饱了饺子”。</p><p class="ql-block"> 一场战斗过后,伙伴们会总结经验,以备再战,那勇敢的领头着,也会成为伙伴们敬仰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野性”“放纵”童年生活已成为遥远的过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九)挖仓老鼠窝</p><p class="ql-block"> 仓老鼠(田鼠)是非常聪明的小动物,不像家鼠(耗子)不用储存食物也能一年四季盗窃到,而仓老鼠为了能度过一个丰衣足食的冬季,它们只能深挖洞广积粮,趁着秋收季节把它们一家老少一冬天所需要的食物储存起来。</p><p class="ql-block"> 挖仓老鼠(田鼠)窝,其目的主要是想挖出仓老鼠盗取的粮食,一般有大豆、花生、玉米,老鼠窝离得那种农作物近,就会主要储存那种粮食。</p><p class="ql-block"> 挖仓老鼠窝能挖出粮食是不大容易的,因为仓老鼠的智商非常高,它们修建的家园非常讲究,一般会选择隐蔽平整的田地里,不像大眼贼(黄鼠)专在土垄子上建窝(很容易被发现)。其次是仓老鼠的洞口一般有好几个,土楼子(盗窝运出的土堆)处是见不到洞口的,已被仓老鼠堵上了,逃生口一般会建在杂草丛或大土坷垃缝中,垂直的鼠洞为气眼(通风口),倾斜的洞口一般为运送粮食的洞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把仓老鼠称之为“地道专家”并不去过,它们把洞挖的时粗时细,时深时浅,左右弯曲,纵横交错,还有一些迷惑人的假洞,在洞里面根据功能有卧室、厕所、育婴室、粮仓等,它们会把偷来的粮食分门别类整整齐齐的存储。</p><p class="ql-block"> 挖仓老鼠窝是有技巧的,首先要看土楼子是新的还是旧的,旧的也许是被仓老鼠遗弃的,如果有一些新土和老鼠的爪印,并且洞口半遮半掩,这肯定有仓老鼠了。还有倾斜的洞口有没有爬行的痕迹,如果洞口旁十分光滑,说明仓老鼠出入频繁,再有看土楼子的大小,土楼子大说明洞大仓阔,肯定储存着很多粮食。判断好后就可以用铁锹开挖了,首先是顺着洞口小心翼翼的往里挖,否则挖不多远就找不到鼠洞了,就会上了仓老鼠的当。仓老鼠是玩儿“地道战”的高手,在整个洞内它会挖好几条不同方向,大小不一的洞,有的是死胡同,有的挖着挖着就通到了另一个洞口,白挖一两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仓老鼠也会把存满粮食的洞口用土封起来,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来,所以说没经验的人是难以挖到粮食的。如果在挖的过程中洞里有仓老鼠它就会不停的封堵,当然刚刚堵上的洞是能分辨出来的。所以要仔细辨认,正确判断,定会有惊喜,一次一般能挖出十多斤粮食,如果运气好的话,可挖出几十斤,把挖到的粮食装到袋子里,兴高采烈的背回家。</p><p class="ql-block"> 背回家的粮食一般都是作牲畜的饲料,但家庭条件困难的也会食用。那个年代不会考虑有没有传染病菌,能填饱肚子最重要。</p> <p class="ql-block"> (十)演电影</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我的家乡看露天电影大概是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了,人们那种对看电影的渴望一语难表。一旦哪村演电影,人们都会奔走相告,很快传遍十里八村,大人小孩成群结队的串村去看,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双脚冻的麻木了,便原地跺跺脚,丝毫不减看电影的热情。有时因消息不准,黑灯瞎火跑出几里地去邻村看电影,结果却是扑了个空,但仍不死心,四处打听,确实没有演电影的信息,还不愿相信,久久不舍离去。</p><p class="ql-block"> 当然最盼望的还是放影队来本村演电影 ,那兴奋劲溢于言表,天还没黑便早早地吃了晚饭,跑到十字街头等待放映队的到来。全村人也都是倾巢出动,早早抢占有利位置,板凳儿、马扎、砖块,摆满了一大片,晚来的人只能站在后面。</p><p class="ql-block"> 两根木杆竖起,那块充满期待的白色银幕布终于挂了起来,当一束银光射向银幕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幕布上出现了一个个晃动的手影。此时场地上黑压压的挤满了人,甚至树上、房上都站上了人。</p><p class="ql-block"> 在放映之前,少不了还要放几个幻灯宣传图片,大队干部还要唠叨几句,但人们看电影心切,巴望着这个前序快点结束,那喧杂声甚至可以盖过干部的讲话声。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银幕上出现光芒四射的“八一”五角星时,嘈杂喧闹声便戛然而止,大家凝神定气,十分专注,生怕错过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和情节。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们的情绪也被带入影片中,此时突然中断,要换片了,人们马上会把催促的目光转移到放映员身上,期待着放映员能够再麻利点的换上新片,这时也是考验放映员技术水平的时候。电影终于演完,人们欲犹未尽,舍不得离去,但下一场演电影的村早已派人在此等候了,并热情的帮助放映员收拾设备接到本村。所以那个年代的放映员职业是人们最羡慕的职业,一般不认识公社书记的大有人在,不认识放映员的不多。我那时也曾想假如我能成为放映员该多好,可以天天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手机、电视机,什么样的片子想看就看,但大都看过便忘记了内容,过去那些经典影片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却记忆犹新,那些经典台词“高,实在是高!”,成了一生中永远忘不掉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一)撒尜尜</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冬天是最没趣儿的,屋子里别说暖气,就是白天能生个小煤火炉,也算非常奢侈了。天寒地冻的,孩子们也就没多少可玩的游戏,女孩玩玩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男孩子则玩玩撒尜尜(陀螺)、顶拐之类的。</p><p class="ql-block"> 玩撒尜尜游戏一般是在坑塘的冰面上进行,因为冰上光滑,尜尜转动起来摩擦系数小,按现代说法也算是冰雪运动项目了。</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尜尜都是自己制作,材料多为柳木,因为柳树取材方便,质地软。根据粗细用锯截取一段合适的柳木,用刀子去皮,一头削平,一头削成锥形,用砂纸打磨光滑,在尖端中心嵌上一个滚珠,没有滚珠也可钉上一个钉子,为了美观,可以涂点颜色或贴上花糖纸,这样一个尜尜就制作完成了。尜尜制作的越大,玩起来越带劲,但所需木材越粗,制作难度也越大,这就看自己的能力了。尜尜制作完成后,再找一个约50公分的木棍,拴条一米来长的绳子或布条,讲究点则在绳子的尖端拴上一条牛皮或狗皮鞭梢,这样抽尜尜的鞭子就制作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把全套工具带到坑塘冰面上就可以与其他伙伴们比拼了。首先用鞭绳一头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在尜尜中腰,手握鞭棍,拇指抵住尜尜,猫腰拉开架势轻轻撒出尜尜的同时,回抽鞭杆,这时被撒出的尜尜在冰面上高速转动起来,在鞭子不停的抽打下,尜尜会稳稳的不停的旋转,甩鞭子也会发出清脆的响声。由于冰面上人多,到了冰的承载力极限,会炸开裂缝并发出咔咔响声,胆小的孩子吓得急忙跑向岸,胆大的孩子不管那一套,一边高喊:“零(冰)炸——零(冰)炸,关老爷不怕;零(冰)崩——零(冰)崩,关老爷不听”,一边继续带劲的抽打尜尜,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有时为了赢取对方,以大欺小,用自己的大尜尜去碰撞对手的小尜尜,弄不好小尜尜会被撞飞。伙伴们玩的起劲,冻的手脚冰凉也全然不顾。</p><p class="ql-block"> 回想当年,再看看今天的孩子们冷一点、热一点家长都心疼的受不了,不知对孩子是好还是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二)打土坯</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的围墙、配房、猪圈、茅厕、甚至正房大都是用土坯垒成。用砖要花钱,而土坯出把子力气就行,所以条件差的只能用土坯垒,一般用个十年八年的没问题。</p><p class="ql-block"> 打坯需要两个人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即:一人打坯,一人供土。过去农村流传着四大累:“挖河、筑堤、拔麦子、打坯”。打坯是最消耗体力的活,供土人则省力的多(所以一般为小工),那年代我曾干过供土的小工活,感觉忙的脚手不离地,一天下来也是腰酸背痛腿抽筋。</p><p class="ql-block"> 打坯所用工具:1、坯模一架,为长方形四框架,其中一头用铁丝连带三框,一头一个活动卡板,一个活动挡板。2、打模棒一根。3、木把石墩一个,约30斤重。4、铁掀一把。成坯尺寸:长大约45公分,宽大约22公分,厚大约10公分。</p><p class="ql-block"> 打坯要选址,一般是在自家自留地里,找一片土质黏度适中,不干也不潮的地儿。首先要清理出一片一米见方的工作台,再以工作台为中心大约两米距离清理一个半圆,码坯罗用。</p><p class="ql-block"> 接着把坯模放于工作台左侧,打上内侧卡板,插上挡板,这时小工挖大概两掀土填于坯模内,填满并冒尖。打坯者踏上坯模,原地跳跃一下,把土稍采实,双脚分别蹚去两边模框余土。提起石墩墩于坯模内,一轻两重按照横竖顺序共砸三六一十八下。在打坯者墩土的过程中,小工也没闲着,已把另一侧台面清理干净,再提起打模棒先敲打模的前框了,再敲打左右,然后打去后卡板,振开挡板,一块坯便打成。总之这一套操作过程流畅麻利,二人配合的天衣无缝,就像流水作业,谁也没有丝毫空闲时间。接下来把坯模翻于工作台的右侧,小工继续供土,打坯者掀起刚打成土坯,抱起来码在坯罗上。这码坯罗更是一个技术活,根据向心力,使得土坯有一定的倾斜度,才能保证坯罗不倒。如果坯罗码歪了,有可能会倒塌,辛苦了一天到头来前功尽弃了。</p><p class="ql-block"> 一架坯罗一般共码五百块左右,秋后打完放置一冬天,被风吹干了,来年春天就可以垒房子了。</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代我们在地里玩,那一架架坯罗便成了玩捉迷藏的好地方,有时也会当成临时茅厕。可那时有谁会计算打一下一架坯罗要提着几十斤重的石墩砸多少下?要出多少功?流多少汗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三)匝夯</p><p class="ql-block"> 过去农村盖房砸地基叫“匝夯”。夯是由一个足足有几百斤重立起来的大碌碡被两长两短四根硬木横竖夹住上部并牢牢绑定而成。需八个人像抬轿子一样抬夯杆的一头,一个喊号子指挥叫“领夯”。匝夯不但需要力气还要身手敏捷,领夯人像乐队指挥,用带有韵律的曲调喊出上句,八个人随着曲调应和,一起猫腰,一起抓夯,一起用力抬起,一起撒手。夯便直直地砸在地面上,原来暄腾的地基被砸实。</p><p class="ql-block"> 那时谁家盖房都是不给工钱的,只是中午管顿饭,叫做“助工”,其实就是乡亲们相互帮忙。 匝夯是盖房的开篇,一般选个黄道吉日,八个壮汉围拢于夯的周围。“抄起个来呀!”一声洪亮的声音拉开了砸夯的序幕,随之是“嗨哟”的接应声。石夯被高高抬起重重落下,脚下一片震动。</p><p class="ql-block">“一夯挨一夯呀!”,“嗨哟!”;</p><p class="ql-block">“夯套着夯吆!”,“嗨哟!”;</p><p class="ql-block">“硪套着硪哟!”,“嗨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那声音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八个抬夯的壮汉,随着号子的节奏,动作协调整齐划一,抬得有力落得平稳。</p><p class="ql-block"> 说到砸夯,不能不说说领夯人。这领夯人可是砸夯的关键人物,抬夯人可以轮换,而领夯人往往是固定的,不管谁家盖房都会请他。别看土里土气大字不识一个,可一段段的夯词滚瓜烂熟,喊唱半天不来重样。还能即景生情临场发挥,现编现喊出口成章。他们天生一副大嗓门,喊声高,应声也高,抬的也高。抬的高,才砸的重,砸的实。其实领夯人不光是能喊,而且是指挥员,先砸哪?后砸哪?怎样前行?砸的疏密程度,哪可以轻砸,哪应该重砸,全在号子指挥。特别是重砸时,领夯人会提高嗓音,此时形成一个高潮,夯超过头顶,砸的又重又稳。砸夯和敲大鼓一样能调节情绪,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同时人们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乡土风情也会随着号子声而变的意蕴深长。</p><p class="ql-block"> 记得七十年代我在上中学,学校建一教室,除叫了几个瓦匠师傅外,其余所有建筑活都是我们学生自己完成的,脱坯、烧砖是我们干,匝夯也是由我们一帮男生完成的。我有幸成了领夯人,虽不如村里专业领夯人号子喊的溜,但过了把领夯人的瘾,那喊号子的情景成了我忘不掉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十四)过年放鞭炮</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期盼望着过新年,穿新衣,吃饺子,但最盼望的还是能够讨得家人给的块儿八毛钱,赶个炮市,买到自己喜欢的鞭炮。</p><p class="ql-block"> 每当腊月二十六,便是县城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大集,大人小孩四面八方拥向集市采购年货。炮市儿更是必然光顾的地。 这天的炮市云集着上百家鞭炮摊位,一辆辆拉车里盛着一袋袋鞭炮。鞭炮响不响,试了才知道,卖鞭的只要有人引开头放鞭炮,商贩们会接二连三地燃放,一浪高过一浪,一阵紧似一阵,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看花了眼的人们也就在集市上来来回回地摇摆不定。鞭炮摊位一个接着一个,一家挨着一家,黑压压的全是人。有卖的,有买的;有过眼瘾的,有听响声的。还有专门凑热闹……鞭炮声,吆喝声,夹杂着众人的欢呼声,或讥讽起哄的喝倒彩声,构成了一幅年集特有的喧闹场景。</p><p class="ql-block"> 哪个摊位放的鞭炮多,声音大,哪个摊位人气旺,自然卖出的就多。看,两个相邻的摊位叫上了劲,你放一挂,我放两挂,看谁的鞭炮响。卖炮人扯开嗓子高喊“牛皮不是吹得,火车不是推的!咱的炮也不是白给的!再放挂大的!”随手提起一挂大鞭打开场地并引燃,嘣、嘣的炮炸声震耳欲聋,招来人们的喝彩声,那边也不示弱“敲锣靠听音,放炮靠听响!放个顶格震震场!”拿出的是二踢脚,胆大的直接捏住二踢脚的上半截,点燃了药捻,只听“噔——咣!”在地上和半空中两声炸响,人群一阵骚乱.……我们小孩子也夹在人群里看热闹,看够了瘾再买自己喜欢的鞭炮。</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那时卖炮人坐在一袋袋鞭炮上,抽着烟,叫卖着,那个混乱劲咋就意识不到有多危险呢?其实那个年代燃着炮市的事情时有发生。</p><p class="ql-block"> 鞭炮买回家舍不得放一挂,都是一个一个拆开来放,甚至玩起来花活,约来几个小伙伴把两个小鞭对在一起,接好药捻制成二踢脚,别说,还真像那么回事,自制的也能打个一房来高。还不过瘾,别出心裁的把一个小鞭扣上一个小铁碗,点燃后,咣的一声小碗被嘣上了天。特别是拾得那些别人家的落捻炮,也不能糟蹋,栽上个药捻就可以继续放,有的则从中间掰开,有药的一头相互对准并隔开5公分距离,俯下身划跟火柴小心翼翼的引燃一半,只见“滋”的一声,在一半喷出火焰的同时引燃了另一半,两个半截小炮相互对喷,我们管它叫做“老头儿呲老婆儿”。还有的剥开鞭皮,把所卷的黑火药倒在砖头上或纸上,火药点燃的那刻旋升起一股烟雾。总之放炮的玩儿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在这充满情趣与快乐里,我童年记忆里的大年过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虽经受了生活的贫困和艰辛;却收获了轻松、快乐和无忧无虑。那一个个童年趣事虽已渐行渐远,而它却像一坛坛老酒,永远沉淀珍藏在我的记忆里,愈久弥香。</p><p class="ql-block"> 写在2022年六一儿童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