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水车

令狐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满四月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宁静的天空无风无鸟。没有一点遮阳的水田埂上,雨天里被踩得凹凸不平的黄泥巴,此时被晒得硬梆梆,全都呈现锋棱突兀状。连日踏水车灌溉水田,赤脚心肿的像偏平足。踩在这水田埂上烫与刺疼得钻心,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不停的流淌。为了吃午饭,也为了减轻脚底的刺疼感,我选择在水田里踩着泥水穿行。遇到没有水田的地方,只有踮着脚尖挪步。天麻麻亮就下地,啥也没吃,劳累加上晒了几个钟头的我,闷热中喘不过气来,真想叫爹喊娘。这是我不到16岁那年,在广阔天地学农的真实情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1970年,那时人民公社还是国家在农村的基层行政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那年我刚上初二,学校组织学农劳动。大家排着队背着被包,在班主任李延康老师的带领下,举着学习红军长征精神的红旗,沿长江大堤向江陵县李埠公社的天鹅大队行进,一路口号、一路歌声。到的当晚我们每1一2个学生分配到一家贫下中农家中,开始为期一个月(但我感觉时间很长)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学农生活。这期间,我干过插秧、摘棉花、打农药等农活,印象最深的还是踏水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脚踏水车是那个年代我国南方农村,必不可少的农田灌溉工具,在农村触目皆是。水车由四部分构成,水车车身(木制长方条形水箱)、水车轱辘、水车支架和横杠。水车车身即木制盒状长条形水箱,长有约4一5米,宽约30一40公分,高约50公分。分为上下两层,中间用一块木板分隔开。水箱里上下由与箱体内壁吻合、等距离的木制叶片、串连组合成链条状,当水车车身斜置池塘或小河边水里,人踩动踏板时,水车轱辘旋转带动叶片链条转动,一片一片不间断上行,将水由下层带到上层,最后将水推入需灌溉的农田。水车轱辘即长长约有4米的圆木,中间粗大处沿圆木外圈,等距离榫卯安装坚固木齿,人在踩踏时圆木转动,木齿与水车车身中的叶片链不停咬合,带动水上行流动。木齿两边等距离榫卯安装有旋转时供四人踩的踏板,人在踩踏板时圆木转动,使中间的木齿工作。水车轱辘两端放在坚固的实木支架凹槽中,每个实木支架有四脚稳固着地。横杠圆木两端与支架相连,笔直且长的圆木横杠供踩踏水车人用力时胳膊支撑,同时又起着稳定水车支架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悠五千多年的农耕发展史。据说脚踏水车发明于三国时期,由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前人技术上改进而成为—种延续近两千年不变的,传统农业灌溉工具。别看这小小的脚踏水车,它牵涉到圆周率、平面、几何、材料、力学等众多原理。它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农业灌溉与发展,同时推动了人类繁衍与文明发展进程。我真佩服先祖的智慧与勤奋,感叹源源流长的农耕文明孕育出灿烂的、至今仍在世界历史中,唯一有着连续历史文字记载的中国,做为华夏儿女真为自己祖国民族文化文明史而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满时节。南方的农村水稻秧田插植刚开始不久,此时社员们披星戴月在河网田间忙着踏水车、浇灌水田、集体插秧忙。农田一块块插秧画面、一片片青绿秧田。那时生产队里实行记工分来分配收入,规定每天每组必须灌溉X亩水田。上一块田灌溉满水后,下工前必须将水车搬到下一块要灌溉的田边,安装好后再回去吃晚饭,饭后还要集中在生产队仓库里开社员大会。那个年代讲政治、讲阶级斗争,水车放在水田边无人看管,不会被偷盗和破坏。那时常喊的口号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我们和社员们每日天黑才收工。清晨太阳还没出来,顶着雾气上工,开始新的一天的劳动。踏水车由四人一组,我所在的组就我一个学生。踏水车过程是一个集体行动,四人同时站在圆木轱辘各自的踏扳上,双脚一旦踩动踏板就不能停下来。每当一块水田灌满水,就要将水车拆卸成四部分,搬到下一块水田,三位社员其中二人抬湿漉漉的水车车身,一人扛水车轱辘。我干最轻的活,用横杠挑着两头的实木架子。但这活对一个15一16岁,没有参加过农活的学生,已经是极限挑战。我记得看着他们走远了,我在后面艰难的跟着,挑着越走越沉,感觉越走越远,歇的时间越来越频繁,压得脖跟红肿疼痛难忍。如碗口般、长约四米多的木横杠,本身就重,再加上两个放水车轱辘的、又重又沉的四脚实木架子,我想也应该有约百斤,应该和我体重差不多。记得有一天因灌溉的水田面积小,我们一天里连续换了三次地方,有一个地方还较远,我挑得腰都成弓形。两边肩膀上的皮都压破了,头上的汗水流在创面愈发疼痛。烈日下地面似火的热浪不断升腾,我两眼冒着金花,挑着重担不停换肩,跌跌撞撞到要灌溉的农田边,三位社员己等候多时,其中一位社员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接着说“怎么慢慢吞吞磨洋工啊?"听他这么说我难过极了,不想做任何解释。再后来的日子里,倔强的我总是咬牙坚持跟上步伐,有次竟然将嘴唇咬破,学农快结束时,我干农活终于赢来微笑的肯定。</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我们真不知道防晒常识,还以晒黑为荣。天天在太阳底下暴晒,我的脸颊、脖子、双手、两条胳膊被灼热的太阳光晒伤而脱皮。两件衬衣胳膊肘的地方,均在踏水车过程中,在横杠上磨破。开始几天在好奇心趋使下,踏水车时每一脚都使劲去踩,并没有感觉到太苦、太累。随着时间一长,脚心肿起来,双腿酸痛,天天在烈日炎炎下,晒得头眩眼花,每晚躺在床上真的有快散架的感觉。我想其他男生也会和我一样,但我是学生干部,虽然难受痛苦极了,但还得假装若无其事悄悄隐藏这一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班上女同学更不容易,几乎天天插秧,腰酸背痛是常事。她们大多数人从早到晚卷着裤腿,站在淹没小腿的水田里,一边插秧,一边还要防止被蚂蝗叮上。有些女同学胆子小,第一次被蚂煌叮上后惊恐叫喊。而蚂蝗生命力相当顽强,当它吸附在人的小腿肚子上被发现后,使劲拍打到小腿肚子通红发紫都掉不下来。我们男同学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害怕,但我们有办法,那就是某一位男同学立刻用小便尿它。在热小便的冲击下,蚂蝗会曲卷柔软的身体慢慢掉下来。插秧中还有些女同学因手脚慢速度跟不上,结果被插秧快的同学包围在水田中央,回头看看大家,再看看自己,内疚、自责、尴尬的无地自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月的学农劳动中,每当就要崩溃时,咬咬牙坚持扛一会儿,痛就慢慢过去了。在后来的几年学生生活里,年年都有这样的劳动必修课。我们这代人少年做学生时,真正接受文化教育时间少,所学知识更少,底子薄。大部分同学都是进入社会后通过自学或再深造,才跟上时代的步伐,扛起工作和家庭的大梁。现在回想这些50年前的事情,虽感觉些心酸,但还是蛮值得的。它让我学会坚持;学会吃苦;学会忍耐;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接受被批评;学会在生活中自我释放委屈;学会在恶劣的环境迅速掌握自己不喜欢的生存技巧;学会在不改变自我意志下与社会环境融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休后在儿子家中生活。我时常告诫孩子,走入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人生社会。要善于在不适应的环境中生存,从苦中寻甘之若饴。要想在成长中学会成熟,就不可能仅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不可以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可以只说自己喜欢说的话。要成熟?就要学会面对各种不同层次的人,聆听不同层次的声音,去做自己不喜欢做、但应该去做的事情。当你恪尽职守用心将这份事情做到极致,那就是成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唐 杜枚) 两鬓霜白回头看,感谢经历!感谢过往!感谢曾经一步步走过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令狐培刚(林培刚)2022年荷月(6)写于北京市昌平名佳花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注:文中图片均为网络截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