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任逍遥

红旋风

<p class="ql-block">石桩河村位于南漳县李庙镇东部,西邻李庙镇全家湾村,东接城关镇马家嘴村,距南漳城区约15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2221亩,山林面积3万8千亩,海拔370米。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属省级贫困村。该村土地富含磷、钾、适合根茎植物生长,适宜发展药材,蔬菜等产业。位于二组的四龙洞小山峡,长约两公里,沟深水清,古村参天,风光秀丽,保持着自然原始风貌。溪上一座明清风格小桥,富有韵味吸引游客流连忘返,曾发现一块关于四龙洞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石拱桥是我国古代造桥术技艺精湛的见证。在南漳县有一座清代单孔石拱桥,不仅保存完好,而且还因为它特殊的建造工艺,使它多了一个“闪光桥”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石桩河村这座古色古香的单孔石拱桥,游客们站在河水中还会发现,石拱桥拱圈的腹部会反射出粼粼波光。</p><p class="ql-block">据介绍,这座闪闪发光的石拱桥,桥拱高四米多,桥面长五米,宽三米,是清朝中期当地一户姓杜的大户人家请工匠修建的,当时用了两百多块上等青石垒砌而成,十分牢固,这才保存到今天。这座桥的位置很重要,位于南漳县到谷城的古驿道上,过去车水马龙。这座桥有一百多年历史了,非常牢固实用,而且很美观。</p> <p class="ql-block">观瀑台,一个观瀑休闲佳地,被群友阿飞定为五星级野炊地。</p> <p class="ql-block">石桩河村,山多。路旁是山,田边是山,屋后也是山。有名字的,老虎垭、庙儿垭、榆树垭、火石山;没名字的,重峦叠嶂,起伏延绵。“靠山吃山”,山给那些土地、房屋、道路营造险象也带来平安。</p><p class="ql-block">猪头山位于石桩河村二组,因整个山体极似猪头而得名。猪头山的尾巴朝南,接壤刘坪村文家冲。猪头山像巨型活猪一样卧在那里吃喝拉撒。传说很久以前,紧挨着猪脑壳的山边住着一户周姓人家,无论怎么勤扒苦做就是富不起来,而居住在猪尾巴边上的王姓人家,只要每天清扫庭院里的猪粪就能住上青砖瓦屋,过着富足自在的生活。当地人觉得老天爷实在不公平,却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有位风水先生到这里转悠了一圈,对大伙说,猪头那儿有口堰就是猪槽,猪把周家的劳动所得都吃光了,却把肥料排在王家院落。这就是周家贫苦王家富裕的真正原因。周家人听说后,就把门前那口堰给填平了。说来也怪,从此,周家慢慢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到如今石桩河还流传着猪头山“吃着周家,屙给王家”的故事。传说归传说,眼前猪头山下已是良田美池井然有序,房屋住宅错落有致。住在猪脑壳周围的百姓们承袭先人勤劳节俭的美德,把这里建设得有模有样了。</p><p class="ql-block">一个村庄如果仅有山而没有水,就会少许多灵动清韵。石桩河蜿蜒曲折,从高山而来,穿过峡谷,穿过田园,潺潺流经这片村落,赋予山村独特灵秀的气质。石桩河时而狭窄时而宽阔,时而激越时而平缓,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忍不住掬一捧,清凉无比。站在那棵高大的重阳木子树下,听年轻的村支书心怀感恩地介绍,就算天逢大旱,石桩河也从不枯竭,源远流长,滋养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勤劳的人们。望着清亮的河水在阳光下泛起轮轮涟漪,我油然而生敬意:每一条河都是生灵之母,每一条河都该有她让人铭记的名字。</p><p class="ql-block">这棵重阳木是村里的古木之一,参天耸立于潭水边,有三人合抱之粗,树龄有三百多年了。蟠龙虬枝上青苔沥沥 ,枝繁叶茂。距离树干约两米处的四龙洞,幽深难测。洞内水声潺潺,往外溢流,四季不断,清澈见底。潭口清泉从底部细沙中翻涌而出,与洞口潜流交汇回旋,泉水在洞口形成约五十平方米的水潭。冬春时节,潭水轻烟缭绕。夏秋,站在潭边,拍手跺脚,泉中串串水珠溅出,犹如“蛟龙吐珠”。泉水流经明清时的石拱桥,然后峡行三四里,一路蜿蜒迤逦,汇石桩河。</p><p class="ql-block">关于这四龙洞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当地人说,其实李庙镇有十一个龙洞,是老龙王和他九个儿子及一个养子居住的洞府。龙王四太子的洞府就是四龙洞。洞深约两公里,清泉淙淙,钟乳石百态千姿,五光十色。而现在洞内残破不堪,传说皆因龙王的儿子们醉酒厮斗所致。据传,农历5月19日这一天龙王举行家宴,众龙子齐聚,推杯换盏,好不热闹。酒至半酣,兄弟竞技斗法,一时场面失控,瞬间使龙洞洪水暴溢,殃及百姓。众龙子怕老龙王生气责罚,相互推诿指责,酒宴不欢而散。归家途中,脾气刚烈的四龙子怪罪于二龙子,抢先赶到位于磨坪寺二龙子洞府前,一脚把那大门踹入河中。等二龙子赶回家时,府门已毁,他怒火中烧,跑到四龙洞里向四龙子问罪。兄弟俩话不投机,厮打纠缠。二龙子一脚踢踏,四龙洞瞬间崩塌,钟乳石碎裂四溅。至今钟乳石遍布山野。不久老龙王赶到,拆散了两兄弟。但自此兄弟俩结下梁子,老死不相往来。他们洞府的两股泉水隔山自流,百里不汇。</p><p class="ql-block">后来四龙子看到当地百姓遭受洪灾,流离失所,心生怜惜,悔恨无比,于是开始勤政仁爱,福泽百姓。四龙洞水域的石桩河一带遂流传“旱死桦栎树,我仍收稻谷”的说法。据传,若遇大旱之年,远近的百姓,凡来取水,所浇之地必有“朵云飘雨”之奇观。百姓感念四龙子恩德,选择有“玉龙捧圣”之形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四龙庙,常年供奉,香火不尽。多少年过去了,四龙洞依然清泉淙淙,泽被这一带的百姓。</p> <p class="ql-block">石桩河的古木是一大奇观,除这棵重阳古木之外,村口还有一棵高大的皂荚树与猪头山遥遥相望。皂荚树粗壮嶙峋的枝干上锥刺凌厉,虎虎生威。过去,庄户人家住在穷山恶水之间,门前都栽有这样一棵守护神似的树木,好似手持利剑、驱赶魑魅魍魉的勇士,保护全家四季平安。每逢盛夏,弯月状长长的皂荚从浓密的枝叶间垂挂下来,给门前增添吉祥安康的气象。夏末,女主人摘下皂荚用它洗衣(这是以前,现在洗衣都用洗衣粉、洗衣露),衣服被洗得焕然如新,穿在身上还可闻到一股淡淡的皂荚清香。这真是“门前种棵皂荚树,吉祥如意保安康</p> <p class="ql-block">磨平寺位于李庙镇西北方向4公里的地方。它被四周群山环抱着,一条小河在这里拐了一个“S”形的湾,与太极图案相似。</p> <p class="ql-block">冷水河白龙潭瀑布一个七星级野炊之地,胜似世外桃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