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升春晖 新秀展风华——记区第二届初中语文党员青年教师“教坛新秀”评选活动

南康区第八中学八年级

<p class="ql-block">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为进一步探究“双减”政策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5月30日—31日,赣州市南康区第二届初中语文党员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展评活动如期开展。活动由第七中学承办,各个片区选拔的10位青年教师展开了激烈角逐。</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有现场教学设计评比和现场教学评比两个环节,选手们分为城区组和乡村组,区教育事业发展中心邀请了初中语文学科经验丰富的名师担任评委。</p> 乡村教师显身手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是由十八塘中学的徐蒙珍老师带给我们的《驿路梨花》,徐老师循序渐进,从内容到写法,带领大家寻屋之谜,发现梨花之美,感悟雷锋精神之伟大。</p> <p class="ql-block">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自读课文,赤土民族中学的刘小芹老师抓住这个特点设计多个课堂环节,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去发现丽江古城的历史美、发展美、建筑美、民俗美,感受丽江古城独特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龙岭中学钟慧聪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篇演说词——《最后一次讲演》,钟老师的课堂激情澎湃,她凭借自身在演讲方面的优势,引导学生掌握朗读要点,创设一种近似于现场一般的氛围,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了闻一多先生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p> <p class="ql-block">  平田中学的蓝娇娇老师带来的是《安塞腰鼓》一文,她从“读出鼓之情、品出鼓之美、悟出鼓之魂”三个目标出发,带领学生领略腰鼓表演。学生从多角度赏析句子,在读中品析,从而感受文字的魅力。以读促悟,由鼓到人,再到精神和文化的感悟,使学生领悟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经典课文,横寨中学李珊珊老师的课堂结构完整,亮点突出,教师自制教具,把生活融入教学,让学生体味学习乐趣。联系生活实例,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一棵小桃树,一段不了情。红旗学校蔡菲老师讲授的《一棵小桃树》,让同学们认识了一棵树,走进了一个人,体会了一种情。小桃树是梦,伴人成长,小桃树是魂,助人坚强。有了小桃树不屈精神的启示,“我”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相信同学们也是一样会勇往直前。</p> 城区教师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第八中学蔡欢老师带来的《紫藤萝瀑布》一文,通过“一线串珠”式展开课堂活动,紧扣“流动”一词,由浅入深呈现课程内容,辅以恰当的“朗读法”和“比较法”,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互动高效,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同学们的喜欢。</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别样风采。第十二中学周美林老师的这堂《紫藤萝瀑布》,以“一字立骨绽三花,比较阅读得三法”为主题设计,围绕“我在开花”这一立骨语句,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比较阅读法、同主题比较阅读法、同手法比较阅读法”层层深入地学习。</p> <p class="ql-block">  莲花学校的刘宝琼老师从“自读方法我会读”出发,讲授了《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她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圈画,自主批注,自主感悟,让学生随着一滴水领略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学生们寻访名景的热情高涨,随着刘老师的提示,沉浸在丽江的美丽当中。</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一中学陈婷老师以八年级下册游记单元中的《登勃朗峰》为教学内容,运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要素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多角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自主赏析与批注文章中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句子,把握文中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最终达到举一反三、得法用法的训练目的。</p> 激烈角逐  新秀崭露 <p class="ql-block">  魅力绽放,风采尽显!选手们的课堂精彩纷呈,气氛活跃,亮点迭出。评委老师们耐心细致,公正评判,精心挑选,最终确定了此次活动的结果,评选出此次活动的“教坛新秀”。</p> <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次比赛都是前进的助推器,每一场展示都是成长的催化剂。本次活动为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提供了锻炼、展示、提升的机会。我们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着力打造教学素质扎实、教学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p>

老师

学生

课堂

中学

青年教师

丽江

桃树

新秀

初中语文

教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