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课堂 立德树人 ”——沙市镇发展中心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活动正当时

向日葵

<p class="ql-block">  5月31日上午,为了进一步探究道法课堂教育教学,旨在通过课堂研讨、教师互评、经验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心教研组组织了本次教研活动。</span>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沙市镇秀山中学副校长邓永长,邓校长对此次活动提出了中肯的指导与建议。</p> 课堂风采 低年级课堂——《坚持才有收获》 <p class="ql-block">赤马完小陈双双老师——《坚持才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陈双双老师以故事激趣导入课堂,围绕“小青蛙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小青蛙能实现愿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只有坚持才有收获。再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迁移到学生自己,合作交流“你有没有坚持的事情?有哪些收获?”最后通过在两个挑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只有坚持才能得到收获”的道理。寓教于乐,让学生得以在游戏中体会真理。</p> 中年级课堂《生活离不开规则》 <p class="ql-block">引秀完小向三琴老师——《生活处处是规则》</p><p class="ql-block"> 向三琴老师由“吹气球”游戏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结果导向问题,直接凸显出“规则”的重要性。而后通过讨论、视频、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确学校和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整堂课气氛轻松,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寓教于行,既结合了身边事例,又结合了学生安全热点“防溺水”、“交通安全”,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结合。</p> 高年级课堂《中国为和平作贡献》 <p class="ql-block">沙市完小凌益宝校长——《中国为和平作贡献》</p><p class="ql-block"> 凌益宝校长的课堂条理清晰,过渡自然,言辞间可见不凡。课间,凌校长以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概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再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来历、变化,理解了什么是“一带一路”,并联系实事,很好的阐述了中国对和平的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在此基础上又充分联系新闻热点,由视频、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既尊重教材,又跳出了教材,让学生满载收获而归。</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君子方期至,穆聆落玉声。群思钟灼见,慷慨匪言轻。”伴随着欢声笑语与收获,老师们也各抒己见,针对三位老师的优秀课堂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评说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活跃。</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认真聆听了向三琴老师执教的道德与法治课《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这一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展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与规则有关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夹乒乓球的事例,引导他们从自己体验的游戏中找规则,从而直观地建立起规则的概念,帮助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课堂中,向老师把活动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是,在引导学生的规则作用的时候,流于形式,未深入到文本,让学生真正体会规则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沙市完小罗灿灿评课</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这堂课的导入很精彩,将课本中的连环画用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的直观,再通过教师的板书,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坚持的小事例,将生活经验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有话可说。另外道法课是一门体验性很强的课程,活动设计得越有趣,学生越乐于参与。所以陈老师针对这堂课设计了两个趣味性的体验活动:站军姿和踢正步。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坚持的意义,真正做到知行同步。针对这堂课的小建议:1、作为低年级课堂,学生的状态跟教师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管是教师的语言也好,表情也好,个人认为还是要丰富些。2、小组讨论既然进行了,还是要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多点几个孩子分享观点,给孩子表达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引秀完小屈月红评课</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聆听了凌校长的道法课《中国为和平作贡献》。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凌校长在课堂上从容不迫,抑扬顿挫的语调显示其教学功底。整堂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以文字资料、视频拓宽了课堂的宽度,以提问、交流的方式加深了课堂的深度。在课堂中,凌校长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思考,善于概括、提取关键信息,关注国家大事,还让学生明白了中国在国际上为和平作了哪些贡献,激发了学生名族自豪感,达到了以德树人的目标,让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赤马完小道雪蓉评课</p> <p class="ql-block">  结合这三堂课,邓校长指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旨在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明理、知法守法、立德树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达到知行合一;同时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解、讨论、表达、合作、交流等。因而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道德与法治中心教研组要拓展教研渠道,多形式促进和带动青年教师多学习,多交流,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道德与法治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课堂主阵地,其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邓永长校长的一席话不仅点出了此次活动开展的意义,更深化了活动内涵,意义深远。</p> 展望期盼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更加了解如何上好道法课,如何立足课堂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本次教研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却是新的开始,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所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道法学科教学将深入发展,实现各校互惠共赢、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文字:张晶</p><p class="ql-block"> 编辑:道雪蓉</p><p class="ql-block"> 审核:邓永长</p>

学生

课堂

规则

老师

教学

完小

校长

活动

收获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