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其大部分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境内,是一个堰塞湖,湖水水面达30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p><p class="ql-block"> 查干湖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年产量达数百万吨。自辽金以来,历代帝王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2007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查干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以查干湖冬捕(冬季冰雪捕鱼)为标志的渔猎文化,也于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应朋友之邀,2018年1月中旬,我慕名来到查干湖,一睹冬捕之盛况。</p> <p class="ql-block">1月12日,我与朋友田经理从吉林松原市驱车到达查干湖景区。我们当天下午便迫不及待的到湖区“踩点”,见夕阳把湖面染得一片金黄。</p> <p class="ql-block">此时已接近下午4点,夕阳照不到的地方,厚厚的冰面透着宝石蓝。</p> <p class="ql-block">查干湖冬捕通常从12月中旬开始。我们这个时候来已经是“冬捕”的尾声了。这是查干湖第16届冰雪渔猎旅游文化节,景区游人稀少。</p> <p class="ql-block">太阳落山以后,景区的冰雕泛着蓝光,显得晶莹剔透。</p> <p class="ql-block">次日天没亮,我们便从住处往湖区赶。到了湖区已是晨曦初露,远远望见冬捕的马车队拉着渔网奔驰在茫茫的湖面上。</p> <p class="ql-block">到达捕鱼区以后,马群要稍作休息、进食。当日清晨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几度,马的全身包裹了厚厚一层霜,不由得让我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初升的太阳染红了湖面,也给我们增添了一丝暖意。渔民们抓紧时间把重达数吨的渔网卸到冰面上。</p> <p class="ql-block">通常情况下,冬季捕鱼的流程,首先是祭湖,然后是醒网、凿冰、撒网、出网。从早晨6点多一直要忙到下午2点多。一网下来,少则上万斤,多则几十万斤。祭湖仪式主要是在每年冬捕开湖的首次。</p> <p class="ql-block">此时,已见有影友将无人机升到天空。</p> <p class="ql-block">由于湖面非常开阔,凛冽的寒风吹拂着冰面上的积雪。</p> <p class="ql-block">冬捕的团队达60人之多,这是今天的总指挥一一“渔把头”,他主要负责捕鱼的选点(俗称画窝子)、下网、布局,这是捕鱼成功的关键,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哟。你瞧他那深邃的眼神便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的队伍,正在待命。</p> <p class="ql-block">这个丁字型的家伙重达几十斤,是用来凿冰的。湖面上厚达数尺的冰层就靠它凿开口子,行话叫“冰眼”,是用来下网的。</p> <p class="ql-block">凿冰眼是两人一组,一人凿,一人负责往外掏冰块。冰眼是每隔15米凿一个。</p> <p class="ql-block">这是下网用的穿杆、水线绳、大绦。大绦是一条略有碗口粗细的大绳。水线绳系于穿杆上,另一端连接大绦,大绦再连接渔网。每根穿杆有18~20米长,下网时把穿杆从冰眼入水,依次带动水线绳、大绦、渔网下水。然后,在前方用马匹拉着马轮子绞动大绦带着大网前进。这就是怎样才能把硕大的渔网下沉到水里的原理。</p> <p class="ql-block">穿杆入水。</p> <p class="ql-block">水线绳入水。这是起始冰眼,大网分左右从这个冰眼入水,成七、八十度角分别向前,到几百米处的出网眼汇合,于是在水下布下一个巨大的渔网。</p> <p class="ql-block">这是依稀可见的由马匹绞动的大绦在冰下游走。</p> <p class="ql-block">渔民们在开始布网。</p> <p class="ql-block">前方的马匹拉着绞车在绞动大绦。</p> <p class="ql-block">空中的无人机被吸引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商人们也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商机。这些商品大多是防寒用品和少量食品,还有冰面上防滑的专用鞋套。</p> <p class="ql-block">上午10点左右,游客们纷纷来到湖面。在这里,你能看到许许多多穿红带绿的东北大姑娘小媳妇,还有我这样远道来的一些游客。</p> <p class="ql-block">大约11点多开始出网。出网口的大绦需要四、五匹高头大马才能绞动,绞车吃力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赶马人不停地挥舞着马鞭,在这空旷的湖面上,马鞭的声音显得格外的炸响。</p> <p class="ql-block">渔民们拖着沉重的渔网一步步地向前。</p> <p class="ql-block">看!这些大姑娘小媳妇也加入了拖网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出网口的猎渔者正等待出鱼。</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也正期待着,争相目睹那激动人心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今天出网的鱼不多,场面不甚壮观,游客也不甚激动,甚至感觉有些失望。</p> <p class="ql-block">但人们却不曾想,最不幸的是这些鱼们。它们本来在辽阔无垠的冰湖之下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忽然之间却成了刀下肉、盘中餐……</p> <p class="ql-block">这些鱼儿一旦离开湖水到了冰面上,不管你是大是小,也不管你有多强的生命力,它们顽强的蹦达几下就挺直了身躯,再过几分钟就如同石块一般坚硬。</p> <p class="ql-block">当我看到翡翠般的冰面上,几条身首异处的鱼儿如此这般的景象,竟生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p> <p class="ql-block">猎鱼者正在将鱼装上汽车。</p> <p class="ql-block">也有一些游客急于把鱼从现场买走。</p> <p class="ql-block">这些鱼的体量足有二三十斤重。</p> <p class="ql-block">听当地人说,查干湖每年要投放几万斤鱼苗,捕捞几百万吨成鱼。再看看旁边的宣传广告,我不禁释怀: 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一种生态平衡吧。</p> <p class="ql-block">这次查干湖之行,多谢了这位田经理和几位朋友!感谢田经理的热情接待,感谢他的全程陪同,也感谢他为我的摄影提供帮助!</p> <p class="ql-block">查干湖之行已过去4年有余,之所以今天才把这些片子呈现出来,一是因为懒惰 ,再就是感到这次查干湖之行有些仓促,时机也不是很理想,原本想再去一次,多拍些素材,多角度地反映冬捕的盛况,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弘扬。若果如此,那就作为下篇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刘玉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2年5月31日晚于京。</span></p> <p class="ql-block">刘玉林,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玩摄影四十余年,也曾如痴如醉,籍此内修情操,外强体魄,乐此不疲;作品多有面世、获奖,曾出版专集《舞之魂》《东湖映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