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阅 读 “ 阅 ” 幸 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的有效途径研究暨李常华、李明芳名班主任工作室读书分享会</span></p> <p class="ql-block"> “五月芳菲季,读书正当时!”实验小学第二十六届智慧教师读书分享会于5月29日拉开帷幕。此次读书分享会是由李常华、李明芳名班主任工作室主办。</p><p class="ql-block">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而家庭则是孩子个性、品性、人格、责任心的始发地和养成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将家庭教育从传统的“家事”上升到新时代重要的“国事”。“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发挥学校、家庭育人协同作用,构建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教师、家长成长为纽带的生命共同体,是当前学校和家庭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次读书分享会工作室的班主任们共同学习研讨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水韵潺潺,滋润万物,书香幽幽,培育众生。在主持人刘力源老师娓娓道来的美文诵读中,读书分享会正式开始。会议分为五个流程:温馨致词、阅读交流、畅谈感受、荐书赠书、点评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温馨致词 暖心寄语</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主持人李明芳老师代表工作室全体成员,向参加读书分享会的领导、老师、班主任、党员代表等致欢迎词。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我们以书识友,以书为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阅读交流 润泽心灵</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5位成员做了读书分享交流,2位老师谈了学习感受。每一位老师的交流都能在学习专家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思想,然后联系日常管理,谈自己围绕“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有效途径”的一些点滴做法。我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们从自己的角度解读文本,阅读交流可谓是百花齐放,润泽心灵!</p> <p class="ql-block"> “双减”下,最乐的是孩子,最累的是老师,最慌的还是家长。“减负”后,学生成绩怎么跟得上?“减负”后,学生的学习时间怎么保证?“减负”后,学生学习担子是不是压在家长身上?……这些都是家长、老师、有关社会人士等所面临的认知困境。周龙飞老师的分享主要结合这些问题来交流,引导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他的交流分为四点:1、家长也是教育者。2、民主的家庭教育尊重平等,孩子有选择权。3、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4、培养孩子的世界胸襟和中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周老师的交流中有一个典型的案例:琪琪的故事。这是周老师在“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有效途径”研究的成功案例,他的深入思考、经验、思想引起了在会老师的共鸣:一、作为老师,要学习用家长视角来理解、引导家长,共同学习育人方法。二、建好、用好家长委员会,共同研究班级工作。三,畅通家长会、上门家访、电话随访、短信沟通多种家校互动模式。</p><p class="ql-block"> 最后,周老师借用古人的一句话“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来”来结束他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多么温馨的一句话,这里面充满着宽容、信任和爱,就如温婉的张丽老师一样。她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家校合作,有效沟通,共促孩子幸福成长》。先引发问题供老师们思考:</p><p class="ql-block"> 如何管束孩子而不让孩子觉得丢脸;</p><p class="ql-block"> 如何批评孩子而不让孩子遭到贬低;</p><p class="ql-block"> 如何不加评判的赞扬孩子;</p><p class="ql-block"> 如何发怒而不伤害孩子;</p><p class="ql-block"> 如何认可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和孩子争论;</p><p class="ql-block"> 如何对孩子做出回应才能让孩子更自信。</p><p class="ql-block"> 然后张老师列举自己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读书来解决,用读书来指导自己教学。最后,张老师表达: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批评与非批评性的言语有着重大的区别,在对孩子提要求时,非批评性的信息会赢得合作,批评性的信息则会招致抵抗。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与孩子沟通时,巧用妙用语言,用尊重和理解去对待每一位家长、孩子,让孩子在爱的拥抱下快乐、幸福成长。</p> <p class="ql-block"> 李明芳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耐心守候,静待花开》。当李老师认真阅读《孩子,你慢慢来》整本书后,引发以下思考:怎样做一位母亲、做一位老师、做一位母亲般的老师。她从三个方面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一、做一个耐心的妈妈;二、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三、用一颗做母亲的心态去当老师。特别是李明芳老师在分享怎样做一个有耐心的妈妈时,交流了作者龙应台的育人思想。</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龙应台是母亲,是一位文学博士,可谓学富五车,但在教育孩子上,一切归零。她不是以自己掌握的知识时刻引导孩子、控制孩子、强迫孩子,不以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她尊崇孩子的天性和选择,平等的对待孩子,而是陪他们一起,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探索这个世界,与孩子共同成长。李老师讲了自己与女儿共同成长的故事:“我对女儿真是一点耐心都没有,一点等她的机会都没有给她。现在想想真是后悔不已,如果我能像书中龙应台一样,生活中耐心陪伴孩子,遇事跟孩子沟通,我想孩子就会慢慢接受我的意见。我们之间的相处一定会更和谐吧!现在我只想对女儿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我会静下心来,静待你的成长,与你一同感受成长中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最后,她用冰心老师的一段话告诫自己,也送给所有的老师们: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p> <p class="ql-block"> “种子知道在她的身体里藏着一朵花,因为小种子心中一直有一个开花的愿望。”陈琳老师这样来开启她的分享之旅。心中有爱,教室有光,这是陈老师阅读《种下一间教室》的最大收获,他从三个方面来分享的:一、同理共情润童心;二、温情沟通助上进;三、俯下身子待花开。陈老师结合这本书的阅读,谈了自己在家校协同中的一个案例:班上的一个小男孩儿叫文文,文文的字写得不好,怎么办?陈老师一边鼓励孩子认真写字,一边和家长沟通帮辅措施,最后和家长达成共识:在学校,老师监督、指导孩子写字;回家后,家长监督孩子的握笔姿势、坐姿、书写速度。二个月的共同努力,小文的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重点是文文坐姿端正、书写习惯好、整个人充满自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你教室里的每个孩子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是某些人的整个世界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正如你的整个世界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坐在某个教室里 !</p><p class="ql-block"> 理解家长就是理解自己,因为我们的整个世界,也坐在某个教室里,所以,讲台下每双清澈的眼睛,都值得我们相视一笑!</p> <p class="ql-block"> 黄立英老师分享的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她从三个方面来交流读书感受:1、学习不要刻苦努力,兴趣才是最好的助推力。2、记功不记过,引导欣赏发现。3、用爱架起家校和孩子间的桥梁。在进行第二个方面分享时,他向班主任们推荐了书中尹老师设的一个“记功薄”的班级管理方法:书中的尹老师引导、欣赏、鼓励、发现每一位学生,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批评,记功不记过,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是这样阅读,这样分享,也是这样做的:班上有一个叫小龙的同学,调皮贪玩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黄老师先肯定了小龙同学知道学习任务,也在积极完成,只是因为不会合理分配时间,造成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然后她与家长做了沟通,并且和孩子、父母共同约定,制定两个月的监督计划:第一个月监督签字检查,第二个月提醒抽查,由扶到放。最后展开心理战术,从孩子的优点出发,只要找到表扬切入点,就多鼓励、欣赏、赞美孩子,让小龙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畅谈感受 入心沁心</p><p class="ql-block"> 台上老师精彩分享,带动台下老师的深入思考。黄秀娟老师、徐国琴老师代表工作室成员、姜潮老师代表教研组、王晶晶老师代表党员教师分别做了发言。</p><p class="ql-block"> 黄秀娟老师说: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学校尽可能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获得家长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认同,也需要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在此基础上,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 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职责边界,才能各负其责同向而行。</p> <p class="ql-block"> 徐国琴老师这样说:遇到一些事情,我们就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多为家长着想,那即使是最紧张的关系也会缓和,是坚冰也会融化。我想这也是真正达到了家校共育、合作共赢的目的。好的家长和好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家校关系,就是家长放心,教师的舒心,孩子开心。</p> <p class="ql-block"> 教研组长代表姜潮围绕“家校协同”做了交流,她说:首先,老师在平时多和家长联系、沟通,多听取家长的意见,认真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如果发现不对劲的“苗头”,要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并寻求家长的配合教育。这样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能得到连续性教育。其次,注意沟通时的语气和方式,人与人之间绝大部分的矛盾都是因为不好好说话导致,因此我们与家长沟通时要控制脾气,不要将工作中的情绪带给家长。</p> <p class="ql-block"> 党员教师代表王晶晶老师是这样来分享的: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从中找到自己、塑造自己。今天的读书分享会令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多。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点点滴滴都得操心。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责任,家校合作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从几位班主任的分享中学到了很多,比如尊重、平等、友善、理解、耐心以及“慢下来”的智慧。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会积极学习、认真思考,改变自己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多读书、多思考,努力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主持人李常华老师用四个词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团结、研读、思考、幸福。</p><p class="ql-block"> 团结:工作室的九位成员,是一支团结合作的队伍。从平时工作室课题研究、购书统计等细小工作,乃至本次的读书分享会,处处都流露出暖心、用心、精心。</p><p class="ql-block"> 研读: 广读,上报自己喜欢的有关“家校协同有效途径”方面的书籍;细读,寻找交流切入点,认真阅读、深入思考;品读,领会书中育人思想,结合自己在“家校协同的有效途径”研究中的案例,做对比、找差距,提出自己的改进措施。如:张丽老师、周龙飞老师分享小故事,都是用书中的故事来指引班级管理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故事。</p><p class="ql-block"> 思考: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每一位班主任在阅读后都会思考,都会借鉴名家的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谈谈自己工作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遇到问题后,自己是怎么思怎么做的?问题解决后又有什么效果?这样,让阅读有目的性,实效性,真正发挥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p><p class="ql-block"> 幸福:有你们的陪伴我们幸福,有书中的故事做案例我们幸福,有家校协同的有效途径交流我们幸福。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专家的指引,有自己的解读,我们的工作会更幸福!</p> <p class="ql-block"> 阅读是入心的醉,交流是沁心的美,我们在阅读、交流的碰撞中进行一次久违的约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荐书赠书 增色青春</p><p class="ql-block"> 书香增色青春,共享阅读心声。一人读书为独,众人共读方为享。李常华、李明芳名班主任工作室,不仅一人读书,一个团队读书,还邀约同行们一起读书。工作室的李常华、李明芳、陈玲玲老师先向参加读书分享会的老师们推荐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且分享喜欢的理由。然后把这本书赠给青年教师,希望青年教师不负青春不负卿,用书香增色青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交流点评 引领提升</p><p class="ql-block"> 名师引领促成长,携手同行共远航。 襄阳市隆中名师、实验小学主管教学的汪厚旬校长全程参加了读书分享会,并且对本次读书分享会做了高度评价。她说:“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为了读自己,发现自己。”她认为交流的12位老师,不管是主持人、分享老师,还是谈感受的老师都能紧紧围绕主题“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的有效途径”来交流。交流有理有据,研究交流了什么是“减负”,什么是家校协同有效途径,什么是学生的个性发展。</p><p class="ql-block"> 最后,汪校长针对细节问题也提出建议:1、交流时可以把文稿中写的生活案例,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能直观地阐述自己交流感受,让参会教师听得一目了然。2、这样一场关于“家校协同有效途径”研究的交流盛宴,可以邀请家长代表和社会志愿者来参与,听听他们对“减负”、对家校协同合作、对学校大方向发展的建议。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真正实现“家校协同谋发展,携手同行向未来”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书是一次旅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打开自己,让文字牵着思想远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沿途山川河流,有旖旎风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是快乐的出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是幸福的围城!</p><p class="ql-block"> 以书为友,一生受益;以书为伴,一生充实;以书为乐,一生幸福。读名著,做智慧教师,让我们在阅读中阅读、阅美、阅幸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赵博 黄立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李常华 李明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审:余达成 赵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审:汪厚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