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今天无打卡任务,却也不想停下来。参加《论语》学习训练营以来,坚持每天写心得,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应用,比单纯诵读更有意义。至今,半部《论语》已学完,不觉已写下三万多字的心得,也算是一种收获。</p><p class="ql-block"> 今日读到《论语》《先进》篇中一段话:“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p><p class="ql-block">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善人,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和逻辑问题。以纯粹哲学的立场来看,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同一件事,在这个时代是善的,在另一个时代则变成恶的;在这个地区是善的,在另一个地区则是恶的;善恶随着时空的转变而转变,没有固定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子张对孔子提出这样一个道德哲学上的大问题,孔子回答“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里可以借用庄子所说的“灭迹易,无行地难”来解释。比如小偷去行窃,可以戴上手套,不留下指纹等痕迹,这就是“灭迹”。但“无行地难”,比如小偷想把自己的行迹灭掉容易,想无行地难,那什么是小偷的行地?作为小偷,当他面对自己的时候,他心里就会想到,自己偷过东西。这就是内心的行地,想去掉但做不到。人做了坏事,可以骗过天下,但永远骗不了自己,这就是“灭迹易,无行地难。”这一点很像王阳明的心学,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知,孔子这里说的“不践迹”,就是说做一件好事,没必要说出来,也没必要让人看到,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为善仅仅为了要一个好名,希望成为别人崇敬的榜样,这样的初心就有问题。“亦不入于室”,意思是不要为了做好人、做好事,用这种“善”的观念把自己捆起来。不要一心守着善的观念,为自己树立好人的招牌。像袁了凡先生一样,讲究行善要积阴德。别人看不见的才是阴,做了好事,不让人知道才是阴德。</p><p class="ql-block"> 现实中,很多人追求功利,总觉得人过应该留名,雁过应该留声。所以,做了好事恨不得昭告天下,做了坏事恨不得消失无痕。为了追求名利权情,有的人很喜欢演戏,装模作样,活成了孔子口中的“乡怨”,这样的老好人是德之贼也。其实,一切的行为都是自己和上天的事,与他人无关。谁说雁过一定要留下鸣叫?像泰戈尔诗中描述的那样“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那该多好!人要学会打破一些凡俗的套路,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需要跟着别人走一样的路,得一样的归宿。人活一世,不是非要特立独行,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操守和坚持。</p><p class="ql-block"> 因为,你演与不演,缘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藏与不藏,因就在那里,不消不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