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雪狐</p><p class="ql-block"> 图:雪狐 </p> <p class="ql-block"> 那年那月那些事</p><p class="ql-block"> 雪 狐</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一辆解放牌大货车,装着满满一厢青年男女,张荣华也插在其中。他们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自豪、兴奋、憧憬、迷茫地奔向了文城县最边远的地方——青山公社青山坪。</p><p class="ql-block"> 汽车在盘旋的山路上行驶,快到青山公社时,道路泥泞,无法前进,大家只好跳下车,沿着起起伏伏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十多里,来到了海拔一千米左右的山顶上。山顶平坦,向东望去满眼沟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山脚下有一片稻田,很难看到袅袅的炊烟。向西却还有一座高山,他们是要去西边的半山腰——当地人把那个地方叫青山坪。</p><p class="ql-block"> 再上坡,他们终于来到了青山坪。这里有一座坐东朝西、两进一横、背靠大山的木质结构的院子,是为他们的到来而专门修建的。因为他们的到来,这里又有一个名字:青山农场。</p><p class="ql-block">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p><p class="ql-block"> 那是1964年的春天,那一年张荣华十六岁,恰同学少年。他们是文城的第一批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一共三十二人,最大的二十六岁,最小的十五岁。 </p><p class="ql-block">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这群青春年少,充满着活力的知青,抱着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决心在农村的广阔天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 从此,那一个叫青山农场的地方,就是他们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春天,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近处的山峦繁花似锦,草木葳蕤茂盛,竹子、青松翠柏互相掩映,鸟语花香,生态良好,常可见野猪山鸡等野生动物出没。七八月间,山上、水边一窝一窝的蛇有的盘旋着,有的竖立着身子伸着脑袋在与人比高矮。深冬,北风呼呼地刮个不停,洁白如玉的雪花像一群群从天外飞来的蝴蝶在尽情地飞舞,只要一个早上或一个黄昏,山啊树啊,田野呀,房屋呀,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p><p class="ql-block"> 男知青白天开山挖地,女知青扯草喂猪。晚上有时唱红歌,学语录,有时在一起谈天说地。一些好静的同志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看小说,那时候,只要谁有一本书,常常是你看了他看,他看了你看。那些当时的禁书,《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飘》等,就用牛皮纸包着封面悄悄地传来传去。</p><p class="ql-block"> 年轻人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很快他们就分清了麦子和韭菜,在荒凉的山坡上,他们开垦梯田,种植了麦子、大豆、花生,在院子周围栽种了桃树、梨树、橘树、石榴等果树。桃红李白,特别是石榴树,性感呀,成熟时裂壳露籽的,就像一个美少女故意穿着低领。橘子花盛开时整个农场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吃着自己栽种的果实,感觉非常香甜。</p><p class="ql-block">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种植的瓜果蔬菜,基本上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求。很多人锻炼成了种菜能手,韩世风、王文明、周清平、何建军等几位还成了种田能手。几位女知青喂养了二十多头牲猪,张荣华因为年纪小,就被派遣到喂猪,张荣华的任务就是提着猪潲桶,把猪食倒在每一个猪栏的盆里。</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他们在农场的一隅修建了一个篮球场,篮球架是几个知青从山上砍来树木竖立起的,篮板也是自己钉制的,没有画出正规的尺寸,甚至没有水泥硬化。但是球却打得很正规,隔三差五地就会来一场篮球赛。就连和张荣华一起喂猪的女知青龙珍珠也能打得一手好篮球。</p><p class="ql-block"> 春去秋来,山谷里的风,带着鲜花的香甜,也吹来了爱的芬芳,在鸟儿唱着情歌、呼朋引伴的时候,农场里几对知青也收获了爱情,其中就有龙珍珠和韩世风这优秀的一对喜结连理,然后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真正做到了扎根农村,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生活没有一帆风顺。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上下红旗飘扬,祖国江山一片红。</p><p class="ql-block"> 1968年,工作小组进驻青山农场,农场里成立了革委会。抓革命促生产,革命在前,生产在后。大家每天早请示晚汇报,唱红歌,跳忠字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检举揭发。一起来到农场,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突然变得陌生,互相提防起来。农场里涌现出了文革先进人物,积极分子,张荣华和龙珍珠等几个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就成了专政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住在张荣华隔壁房间的吴良,平时喜欢发牢骚。有一次何建军在堂屋里带领大家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中间休息时,他却在唱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刚好被工作组的组长听见,问他唱什么?他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工作组长说:“你不要以为自己读了高中,有点文化,知道唱外国歌曲了不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你唱苏修的歌,是不是想复辟想造反?”说完一声吆喝,就喊人把他抓起关到了猪栏边的一间柴房里。</p><p class="ql-block"> 张荣华想起吴良平时待她还不错,脑壳进水,就写了一张纸条悄悄丢进柴房去安慰他。半个小时后,他也被抓关进了牛棚。原来吴良那个死没有良心的为了早日被放出去,居然把他的纸条上交了。</p><p class="ql-block"> 工作组把张荣华的纸条仔细研究了半天,里面除了几句安慰的话,确实没有写什么。于是教育了他几句,关了一个晚上就把他放了。吴良的检举揭发似乎没有作用,他被关了好几天,开斗争大会时因为不肯跪下认错,被造反派一脚从台上踢到台下,额头上顿时鲜血直冒。</p><p class="ql-block"> 张荣华被放出来的那天上午,彭场长要他和龙珍珠去青山大队参加批斗“四类分子”的会议。会场上乌压压的坐着很多人民群众,台上站着一些“四类分子”,有的胸前挂着牌子,有的头上戴着高帽。张荣华和龙珍珠两个年轻人是陪斗的,格外醒目。他俩低着头,羞愧地承受着。会议结束后,俩人沮丧地走在回农场的路上,小路两边的树木遮天蔽日,透不过一丝阳光。抬头仰望,前途,像山谷里的云雾一样渺茫。高傲的龙珍珠,一路上默默地流着眼泪,张荣华想安慰她,却没有合适的语言。龙珍珠凄楚地说:“累和苦我不怕,但是这么没有尊严地活着,还不如死了干净。”一阵悲苦涌上了张荣华的心头,他也忍不住哭了起来。于是他俩约定去跳水库寻短见,朝水库方向走了几步,张荣华的肚子发出了饥饿的响声,突然觉得这么饿着肚子死了,划不来,还是回到农场,吃过中餐再去死算了。</p><p class="ql-block"> 吃过中餐,张荣华换了件干净的衣服,擦了擦鞋子上的泥土,准备干干净净地去死。他去喊龙珍珠,龙珍珠说:“我们俩不能去死,一男一女去寻短见,会让人流言蜚语。苦难是人生的老师,相信总会有云开雾散的一天。”听了她的话,张荣华也放弃了寻死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农场里要树立积极分子的典型,出身好又乖巧的美女孙兴被推荐。先进分子需要写材料,材料需要有事实。张荣华和龙珍珠喂养的那二十头膘肥体壮的猪,就成了孙美女扎根农场,吃苦耐劳的最好的资本。孙美女很快就入了党,当上了公社副书记,后来升到了地委组织部,成了一颗从青山农场升起的政治明星。</p><p class="ql-block"> 原食堂师傅为人和善,做得一手好饭菜,因为出身富农,被工作组换了。换来了一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姓肖,长得眉清目秀的,白白净净,还有一副好嗓子,红歌唱得非常好。每次食堂开餐时,那些出身好的知青去打饭,小肖的笑容如三月的春风,暖心又暖胃。至于出身不好的,他从来就不拿正眼瞧他们。</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餐,农场里打了一条狗打牙祭,大家开开心心的吃过晚餐,照例学习了一下毛主席语录。正准备睡觉,突然从小肖师傅的房间里传来了“哎呦哎呦”的呻吟声,声音越来越大,喊叫得越来越凄凉。懂点医术的王文明说:“小肖只怕是急性阑尾炎或者是急性肠梗阻。”于是他走过去问:“小肖,你要不要去医院呀?”小肖见是一个出身不好的人问他,根本就不理睬。王文明和韩世风几个人找到工作组组长欧得柱,说小肖有可能是急性病,很危险,应该马上送医院。那欧组长说,可能是狗肉吃多了。韩世风说:“狗肉吃多了,也不会这么痛吧。”于是欧组长去问:“小肖,你能坚持吗?现在有几个阶级敌人企图搞破坏,你一定要挺住啊!”那小肖断断续续地说:“组长,我知道,我不会上当的。”王文明等几人只好悻悻地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小肖的叫喊声却一浪高过一浪,一声比一声惨烈,那瘆人的呻吟声,响彻在整个农场里,回荡在山谷中。王文明等又去敲欧组长的门,却听到了他房间传出的呼噜声。王文明、韩世风、周清平、何建军四个人说:人命关天,要斗就斗,今天晚上不送小肖去医院肯定是凶多吉少。于是他们连夜砍下几根大竹子,做了一副担架。四人抬着小肖就往公社医院里跑,张荣华打着手电筒在前面照路。</p><p class="ql-block"> 一口气跑到公社医院,医生一看马上打了县人民医院的电话,救护车一到,飞奔着开往人民医院。急急忙忙上了手术台,就在他们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医生出来说:“送医院太晚,已经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无能为力了!”医生问小肖有什么要说的,小肖说:“今年的粮食收成好,是一个丰收年。”说完,就闭上了眼睛,他十九岁的生命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句号。张荣华他们几个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都在后悔自己不早点抬小肖到医院来,可惜了一个鲜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脆弱,给他们敲响了警钟。从那以后,只要是谁一生病,就会有人用那副送过小肖的担架把其送去医院,不再让悲剧重演。</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1969年,知青农场解散,他们插队到各个生产队。有几个在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大学,接着他们就是回城,就业,退休,安享晚年。</p><p class="ql-block"> 青山农场成立五十周年时,由周清平、何建军联系组织了一次重返青山农场的聚会。三十二位知青,只剩下二十一人,时光荏苒,最年轻的也有六十五岁了。车子开到山脚下,因为坡度太高,司机不敢开,于是他们一起步行走到了山顶。</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他们满怀着改天换地的宏伟理想奔赴在这里,那时候这里是一片草坪;五十年后,这里是一片青山。他们住过的院子早已春梦了无痕,那些果树还在,已经弯了主干,半卧在地上,如同他们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 </p><p class="ql-block"> 站在昔日的农场,他们面向东方,背靠着西山。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年那月的那些事如同电影的回放,一一浮现在他们的眼前。那个时代的欢乐和痛苦给了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给了他们顽强的毅力和生命的韧性,也给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念和感恩的心。</p><p class="ql-block"> 罗曼罗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在青山农场即将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时,写下这段文字,纪念他们的似水流年,纪念他们逝去的青春,与此同时感恩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