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着《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新版课标在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均具有创新举措。为促进工作坊成员对新版课标的领会,发挥王蕊娜学科带头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月31日下午,工作坊成员在城关小学录播室开展了“新课程标准”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工作坊负责人王蕊娜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2011版与2022版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2022年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了新版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性,并围绕五个变化进行了具体阐述。</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蕊娜老师视角准确独特,她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由点及面地针对语文教学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建议,为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找到了具体的方法和途径。</p> <p class="ql-block"> 随后,各成员结合新课标变化,就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加优质高效进行了充分地讨论。</p> <p class="ql-block"> 最后,各成员针对新课标学习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工作坊成员 合阳县城关小学 张乔</p><p class="ql-block">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如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学习任务群,推动课程教学新升级?应做到:</p><p class="ql-block"> 树立大观念、设置大问题,创设大情境、关注学科融合,联通学校内外,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开展整体性、进阶性学习,形成完整的而非分化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p><p class="ql-block"> 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设置真问题,创设真情境,解决真问题,实现真价值。</p><p class="ql-block">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学与教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合作探究、充分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乐学善学,让教师乐教善教,让学习真实发生。</p><p class="ql-block"> 树立“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意识,将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成为课堂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紧密衔接,互相制约,互相影响。</p> <p class="ql-block"> 工作坊成员 洽川镇中心小学 魏曦</p><p class="ql-block"> 在研讨《小学语文新课标》以后,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自己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其次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坊成员 洽川镇中心小学 李彤</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学完最新出炉的新课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坊成员 城关小学 赵欣</p><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文化自信”这个词。语文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这正是核心素养的其中一个方面。如今,祖国日益强大,国力逐渐增强,但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却不大了解,又怎能建立起“文化自信”?这就告诉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努力去热爱它,传承它,发扬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坊成员 城关小学 吕松泽</p><p class="ql-block"> 最近研读了新课标,我认为从大的方向来说,要关注这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语文实践活动阅读的介绍,表达标准深于探究,还包括识字与写字。第二个方面是语文学习,亲近是日常生活,文学文化和跨学科三个基础,第三,情境当中,在不同的实践活动的整合当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表现。</p> <p class="ql-block"> 望远方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通过本次新课标解读活动,工作坊全体成员受益匪浅,更加深了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为今后教学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撰稿:雷萌娜</p><p class="ql-block">审核:王蕊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