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阅”快乐

pudding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五月是个美丽的季节,有春日的柔美,又迎来了夏日的热情。在这美好的时节,“捧起书,读起来”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选择。一起来看看初一英语备课组成员们本月的阅读分享吧!</span></p> <p class="ql-block"> 感悟生命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读李佩甫《生命册》有感 王雯霞</p><p class="ql-block"> 灵动的文字是有生命的,阅读完李佩甫先生的《生命册》中那些质朴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一种灵动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李佩甫的小说有浓郁的乡土背景,所写的人物大多是现实中的平民. 相对于李佩甫早期小说中对农民式生存之“道”和“术”的关注,他的小说《生命册》有更饱满的情感,更厚实的内容,更成熟的关于生命的整体把握。《生命册》是关于人的生命之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出身、气性、生存环境、经历都会对个人的人生之路有根本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作品是第一人称叙事,以“我”的回忆、经历结构全篇,回望乡村及其历史,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在书写几十年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展示出中国城乡生活的形形色色,和农民的性格和命运,将自我对精神家园、人生意义的热切寻找,与社会现实历史、文化的思考交融在一起,视野开阔,意味深长,既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也有浓郁的抒情性。</p><p class="ql-block"> 正如茅盾文学奖颁奖辞:《生命册》的主题是时代与人。在从传统乡土到现代都市的巨大跨越中,李佩甫深切关注着那些“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们。他怀着经典现实主义的雄心和志向,确信从人的性格和命运中,可以洞见社会意识的深层结构。《生命册》以沉雄老到的笔力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快与慢、得与失、故土与他乡、物质与精神,灵魂的质地在剧烈的颠簸中经受缜密的测试和考验,他们身上的尖锐矛盾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与社会生活的转型形成了具体而迫切的呼应。《生命册》正如李佩甫所深爱的大平原,宽阔深厚的土地上,诚恳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第二章“如何快速提提高教学能力” 读后感 吴佳</p><p class="ql-block"> “只希望教师们明确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向,敬畏自己的课堂教学价值,坚定地走自己的路。”</p><p class="ql-block"> 在本节,作者提出“构建以问题为主体实现生命对话的教学”,并指出了一个普遍的事实:很多学校为了尽快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行为,学校往往“强迫”全体老师整齐划一地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执行统一形式的教学方案,控制教师的行为,目的是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以此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抹杀了教师的鲜活个性,忽略了教师应该起到的引导与影响作用。为教而教,课堂因此缺失了育人功能和心灵呼应,无法发生它的本真价值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非“教师”主体,非“学生”主体的“第三种形式”的课堂,教师不再依赖教材来维系教学,师生都在追求高品阶智力和精神愉悦感,教师不会通过控制学生思维来管理课堂,而要用专业魅力去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好学之心。教师的“教”始终追随着学生“学”、服务学生的“学”,师生共同沉浸在思想碰撞中。在本章节作者提到“以问题为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发课堂主体,把自己的“知识与生活”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巧妙对接。在由问题引发新的问题,继而诞生精彩的回答,精彩的问题,我们教师应将教学进度慢下来,给学生反思、辩论、展示的机会。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的抛出,引发了学生间思维的碰撞,课堂会出现精彩的讨论,在某种不经意的情形下,我们顺便对学生就进行了深刻而有意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内心便会产生满满的成就感,这节课也就诞生了它最为精彩的片段。因此,实现好“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堂”,我们教师要始终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创造性、多元性的思维去进行质疑,鼓励学生字啊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探求合理性。我们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把错误当作教学资源。这样,我们就走在了“构建以问题为主体实现生命对话的教学”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总之,关注问题,让“问题、思维与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元素,我们才能真正获知和理解学生的学习,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让课堂上思维可见,让学习真正发生。</p> <p class="ql-block"> 做自己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读《远离尘嚣》有感 刘亚丽</p><p class="ql-block"> 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书中牧羊人盖伯瑞尔令我印象深刻,他敦厚、勤劳、善良,工作踏实认真,责任心强,多次在女主人芭丝谢芭遇到困难时帮助她渡过难关。他靠自己的能力和人格魅力最终赢得了女主人的芳心,收获了幸福。</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幸福都要靠自己去创造!如果自己不努力,谁也帮不了你,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也是自己最大的贵人!</p><p class="ql-block"> 我内心非常敬佩这位男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灵魂,作者安排他和女主人公结为夫妻的结尾,我也非常喜欢。正好印证了一句话:有情人终成眷属。</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另一位男主人公伯德伍德一气之下开枪打死了情敌托伊中士,最终失去了自己的所有财产不说,还被判为终身监禁,他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在一气之下做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事情,否则就得为自己失控的情绪买单。</p><p class="ql-block"> 能够让我们悔恨的事情一般有三种:</p><p class="ql-block"> 在欲望驱使下做出的蠢事;</p><p class="ql-block"> 在情绪操控下发出的言行;</p><p class="ql-block"> 因看不到自己的愚痴而采取的错误决策。</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即便给你整个世界,你也早晚会毁掉一切。你成不了心态的主人,必然会沦为情绪的奴隶。</p> <p class="ql-block">《愿生命从容》读书笔记 郭 锋</p><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平凡中的坚守,人生之花将更加美丽地绽放。不知不觉中,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已经4年多了。回往来时的路,有初入时的迷茫,也有奋斗中的艰辛,更有收获时的喜悦。每每因工作而心烦意乱时,总期待通过喝一碗心灵鸡汤来来慰藉自己的心灵。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最近读了周国平老师写的《愿生命从容》,心中有种顿悟的感觉。原来除了抱怨和心酸,人生也可以这样的活。人生活出简单,无论是我们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总是听到这样那样的抱怨,总是一边抱怨辛劳的付出,一边费力的活着,总是觉得领导给的任务是艰巨的,总是觉得自己是付出最多的,越是这样心越累。我们为什么不能活得更简单一些呢?简单二字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周国平老师文中的语言并不犀利,但是将人生哲理分析的无比透彻。文风没有强加于人的苛刻,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积,让人生如沐春风一般,将你带入他所描述的境界,让你自己顿悟。人生只有活得简单,才能在所有事情的时候更加顺畅,想想这些,自己做班级管理的时候,所面临的种种困难,都不是让自己产生抱怨的理由,而是需要一种将人生活出简单的心态,去面对于平凡坚守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进步,人生活出从容。周国平老师说他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是为了安顿自己。这句话乍一听感觉有点匪夷所思,容易让人误解成矫情。但是读过他的《愿生命从容》,却不得不认可他所说的话。他用和平而不犀利的文字在阐述他对人生的理解,用最平常的语言,最接近生活的事儿将你引入他的文中事件,让你徜徉于现实和文章之中,好像周国平老师文中描述的场景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文中讲述的人生苦恼恰恰是自己在工作中所面临的繁杂、所面对的困难、所付出的一切。自己陷入了那份苦恼、那份抱怨、那种不甘。在读了周国平老师的《愿生命从容》之后,闭上眼回味自己的人生,回忆自己所经历的苦辣酸甜,睁眼已明白自己最缺的就是文中阐述的从容的心。时光流水,更似掌中沙,我们越是努力去抓流失的愉快,我们越是苦恼。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周国平老师文中所描述的一样,用一份从容之心去对待,去在乎平凡中坚守,迎来属于自己的精彩,让生命之花更加美丽地绽放</p> <p class="ql-block">《骆驼祥子》读书心得 杨丹妮</p><p class="ql-block"> 《骆驼祥子》讲述的就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里,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快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就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一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就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愿望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追求有过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就是以祥子的失败而告终,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想。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深刻在于它不仅描述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被毁坏后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去,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塑改成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小说结构紧凑,落笔严谨。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以他与虎妞的爱情纠葛为中心,两相交织单纯中略有错综。既通过祥子与周围人的关系,把笔触伸向广大的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生活面貌,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景象,又借此自然地揭露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与社会意义。小说有丰富多变细腻的心理描写,祥子个性沉默坚韧乃至木讷心理描写就补充了祥子不善言辞的个性,以动作形状写心理,从语言方面写心理,通过作者直接的剖析,托出祥子心理的变化,通过别人的眼睛观察祥子的心理,借助祥子眼中景物变化来衬托心理。小说鲜明突出的京味儿,对北京的风俗民情地理风貌,自然景物的描写,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都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虎妞筹备婚礼的民俗的交代,北平景物情景交融的描写,祥子拉车线路详细的叙述都是小说透露出北平特有地方色彩。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间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本地的自然地理情况又与祥子的特定人物身份相一致。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提炼了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了北京的自然景物与社会风情,准确地刻画了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单朴实,自然明快,人物语言都个性化,叙述语言也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长篇代表作,它奠定了作者人民艺术家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读《爱的教育》有感 郭茜绒</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爱的教育》中所描写的爱国情、师生情、母子情、朋友情……无疑会使少年读者深深地受到感染,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友爱和同情心。这本书给我启发很大,从中我也学到一些东西。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就好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最值得体味的就是书中的师生关系、父母儿女情感好似飘渺而又触手可及的理想国,但有时又能把人心从高不可攀的天国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书中有战争、有贫穷、有显贵、有勇气、有气馁、有高尚、有卑贱,但唯独有那爱让人陶醉,让人不由得而感动、共鸣。《爱的教育》描绘教师和学生的篇幅并不多,但却篇篇精美无比,让人流连忘返。在书中,教师都有这么几个特点:表面严厉实质非常仁慈,衣着朴素,由于长期的劳累而身体虚弱,学生爱说自己老师的笑话却异常热爱自己的先生。这些学生给老师取绰号,向代课老师扔纸团,跳到讲台上大声喧哗,但往往却能得到老师的亲吻和宽恕,比如开篇讲的先生就用这样的口吻对犯了错的孩子说:“快回去!好孩子!《女先生之死》这篇文章我印象很深,她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的伟大,教师不仅是教员,一个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的父母、心理医生,教他做人影响学生成长目标、方向、质量,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和改造,在女先生死去的追悼会上,学生纷纷掉泪,对女先生的挂念和崇敬。同时我也为以后能成为一名教师而光荣、自豪。  </p><p class="ql-block">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p> <p class="ql-block">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做一个勤奋的攀爬者,让书籍带我们去领略更广阔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