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午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每到端午节人们都吃粽子</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吃粽⼦是我国传统⾷俗。粽⼦多⽤于祭祀、祭神。由于祭祀屈原纳⼊端午节的节俗活动中,粽⼦也从初夏的节令⾷品演变为端午节⾷俗,以表明⼈们祭祀屈原的特别⽅式。随着端午节中屈原核⼼地位的确⽴,包粽⼦、吃粽⼦成了端午最佳性的节⽇习俗。粽⼦是我们祖先的发明,据专家考证:粽⼦从创制⾄今,⾄少已有上万年历史,在炊具没有被发明之前,已经有了粽⼦。可见,粽⼦是早于粥、饭便已出现的古⽼⾷品,它是中国饮⾷⽂化的重要组成之⼀,有着丰厚的历史沉淀和⽂化底蕴。嘉兴市稻作⽂化发祥地。据记载,早在古代就把⽶⽤植物叶⼦包裹起来,投⼊⽕⽯沸⽔中待熟后⾷⽤,这可能就是传说中嘉兴最早的粽⼦了。到了民国初年,⼏个原以弹棉花为业的兰溪⼈,在张家弄创办五芳斋粽⼦店的传奇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近年嘉兴粽⼦产业更是发扬光⼤,成为嘉兴具有特⾊的旅游商品。</p> <p class="ql-block">挂艾叶菖蒲</p> <p class="ql-block">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p> <p class="ql-block">赛龙舟</p> <p class="ql-block">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p><p class="ql-block">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p> <p class="ql-block">编彩绳</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称“⼩⼉节”,五⽉被古⼈称为毒⽉,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童驱妖避邪之意。随⽔冲⾛的五⾊绳就会变成⼩龙,带⾛你⾝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来,烦恼、忧愁都随着⾬⽔流⾛,会给你带来⼀年的好运。</p> <p class="ql-block">佩香囊</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p><p class="ql-block">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饮黄酒</p> <p class="ql-block">饮雄黄酒与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民间风俗。传说战国末年,楚国大夫屈原怒投汨罗江,附近村民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p><p class="ql-block">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汨罗江里,说是可以药晕水里的鱼虾,保护屈原的遗体。就这样,汨罗江两岸的大人们,将雄黄酒涂抹在自己孩子的七窍,使他们免受虫蛇伤害,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韩栾幼儿园开展了端午节包粽子活动,让孩子感受这个中国特有的节日氛围❤❤</p> <p class="ql-block">“浓浓粽叶香,悠悠端午情”和我们的宝贝们一起来分享美味的粽子吧</p> <p class="ql-block">粽子绘画🎨</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通过喜闻乐见,妙趣横生的活动,不仅体会到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还给他们提前过了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收获颇丰的端午节。相信这个不一样的端午节,一定会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心中,促其生根发芽,悠久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