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关于端午的来由,不仅仅是因为屈原投江而产生的一个节日,而是远古时期就有的一个祭祀的活动和节日,只是后来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因为端午节这一天发生了关联而逝世,才有了后来在端午节祭祀这些祖先的习俗。 </p> <p class="ql-block"> 如果让你说一下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相信大多数人都能说出来几个,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等。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民间的风俗习惯还是很多的,分别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放纸鸢、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打马球、跳钟馗、斗草等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习俗。而且赛龙舟这一习俗都已经进入到奥运竞赛中了。</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主要习俗</p><p class="ql-block"> 一、赛龙舟</p><p class="ql-block"> 赛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源于远古的图腾祭祀,长江中下游的人有节日赛龙舟的习惯,只是后来因为屈原殉国,才有了赛龙舟救屈原的传说。赛龙舟的习俗盛行于吴、越、楚。</p> <p class="ql-block"> 二、端午食棕</p><p class="ql-block"> 节日加上美食是中国人的习惯,清明节有食青团的习俗,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都是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三、佩香囊</p><p class="ql-block"> 儿时在农村,父母也会在端午节给我们孩子们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因为古代科技不发达,大家有迷信的习俗,这样一个小小的香囊,代表了长辈们的浓浓的爱意。</p> <p class="ql-block"> 四、悬艾</p><p class="ql-block"> 这一习俗主要是南方地区,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正值仲夏,艾草有驱蚊的效果。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p> <p class="ql-block"> 五、悬钟馗像</p><p class="ql-block"> 农历五月初五挂钟馗像、天师像,以驱鬼崇,是端午节习俗。</p> <p class="ql-block"> 六、挂荷包和五彩丝线</p><p class="ql-block"> 古代老百姓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也有的说可以让五色丝线扔到河里后变成龙,带走瘟疫和疾病。</p> <p class="ql-block"> 七、点雄黄酒</p><p class="ql-block"> 点雄黄酒类似于挂艾草一样,都属于一种中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呢,不仅仅是端午节,平时,人们也会利用雄黄酒,在小孩子身上涂抹,驱除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小动物。</p> <p class="ql-block"> 八、吃五毒饼,画五毒图</p><p class="ql-block"> 古代老百姓把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视为五毒,所以人们会在端午节把这五种毒物做成食物吃掉,寓意可以赶走这几种毒虫带来的瘟疫。</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禁忌</p><p class="ql-block"> 1.忌游泳</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这一天忌讳游泳,因为这一天纪念的几个人都是因水而死,而且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所以不能下水游泳,投放粽子免恶鬼作祟。</p> <p class="ql-block"> 2.忌恶日</p><p class="ql-block"> 民间习俗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重五,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p><p class="ql-block"> 3.儿童佩戴的香囊忌丢失</p><p class="ql-block"> 在北方一些地区,小孩子有端午佩戴香包的习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的,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最悠久的一个节日,几千年来,端午节也有不同的叫法,多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等等,而且在端午节这一天还是一些神仙的诞辰日,比如是地腊之辰和五福大帝得道日,这些祭祀和习俗都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p>